>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刺猬效应是什么意思?揭秘人际交往最合适的心理距离

刺猬效应是什么意思?揭秘人际交往最合适的心理距离

来源: 作者:runsly 时间:01-06 手机版

导语:刺猬效应源自一个故事,两只刺猬靠太近会被彼此刺伤,但太远又无法取暖,刺猬的拥抱距离完美诠释了人际交往最合适的心理距离,在教育和企业上被普遍的运用,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就将人际交往距离划分了四大类型,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下面就跟着探秘志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刺猬效应是什么意思?

在心理学上,有不少运用动物总结出的特殊现象,就像青蛙效应和羊群效应一样,刺猬效应也揭示了一个心理学现象,这一效应出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用刺猬的拥抱距离比喻成人类交际中的“心理距离”,每当天冷时,刺猬都会彼此靠拢取暖,但是又不能让对方的刺扎到自己,所以就只能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而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样,太远了关系会变淡,太近矛盾又会日益凸显,所以并不是越近的心理距离就越好。

目前刺猬效应被广泛的运用在各个领域,在企业管理上,上司和员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远不近的关系,既能像朋友一样,又不会公私不分,在学习教育上,老师和同学也是一样,既不会因为关系太近而一味纵容,也不会因为关系太僵而陌生感强烈,不远不近是人际交往中最合适的心理距离。

刺猬效应的由来

这一效应源自西方的一个寓言故事,据说在天冷时,有两只刺猬想互相依偎取暖,但是一开始距离过于接近,就导致双方都被刺扎的鲜血直流,之后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正好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温暖,又不会扎到对方。后来心理学家就用这一故事比喻人际交往的最合适距离。

人际交往距离的四大分类

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你与别人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就说明了你和他的关系是什么,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就将人际交往距离划分了四大类型

1.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距离中间隔最小的一种,一般出现在情人和夫妻之间,其范围在15厘米以内,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甚至可以仔细的看清对方脸上的毛孔,一般表现为促膝谈心,耳鬓厮磨等亲密行为。

2. 个人距离:这是熟人之间的一种距离,是稍有分寸又不失亲密的,一般在46-76厘米之间,如果是两个陌生人,你一旦踏入这个距离之内,另一个人就会感觉到不被尊重,构成了对他人的侵犯。

3. 社交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最普遍的一种距离,就是一般的社交场合上的距离,最近范围为1.2-2.1米,最远是2.1-3.7米,在许多工作和聚会场合上会出现,人们保持这种距离时,就是一种更加正式的距离,一般表现为论文答辩,商业谈判,往往中间隔了一张桌子的距离。

4. 公众距离:这几乎是容纳所有人的一个距离,人们可以对这个空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很多时候都无法良好沟通,就像演讲者要想和听众沟通,只能将距离缩短到社交距离才能实现。

相关推荐:

松下EP-MA8K-T492按摩椅怎么样 新手小白攻略爆料

背带腰凳什么牌子安全放心?推荐使用安全放心背带腰凳⋆

《财富》公布2022年度“改变世界的54家公司”,阿里、京东和美团进入前十

2022年NBA球星年收入排行榜最新nba年薪排行前十名

电动牙刷品牌前十名全汇总,秒懂什么电动牙刷好

系统门窗一线品牌十大排行名单(前十名)

窗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断桥铝

卫浴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美标怎么样?

标签:

声明:《刺猬效应是什么意思?揭秘人际交往最合适的心理距离》一文由排行榜大全(runsly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