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高校 >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来源:网络 作者:人民网天津频道 时间:03-03 手机版

日前,中国发明协会公布2022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名单,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周晓猛教授团队科研成果“环境友好化学气体灭火剂及其装置的研发和应用”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卤代烷类化学气体灭火剂由于破坏大气臭氧层而被联合国禁止使用,现在面临该类灭火剂退出市场而无合适替代品的局面,研发可替代该类灭火剂的产品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国亟待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友好型气体灭火剂及其灭火装置的开发。

周晓猛教授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开发出多种具有绿色环保、低毒、灭火效率高、扩散性能较好、无腐蚀性、高稳定性等特点的新型化学气体灭火剂,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器、舰船、精密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机房、档案馆等重要装备或场所;研制的手提式机载高沸点灭火器,已获得民航局适航认证;研制集降温、惰化和灭火为一体的自动化锂电池火灾防控装备,可解决新能源客汽车、特种车辆以及电动飞机等电动交通工具的锂电池安全防火问题。该项目研制的多种灭火剂及其灭火装备具有优异的环境友好和灭火性能,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对洁净灭火剂的差异化使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基于该项目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25项(国际专利1项),获得授权23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该项目研发的新型化学气体灭火剂技术成果先后应用于知名央企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的移动式机载灭火装备已应用于国内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固定式锂电池灭火装备已应用在国内电动客车龙头企业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价值。

据中国发明协会网站介绍,发明创业奖于2005年由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崔新耀、李秀涛)



中国民航大学机械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民航大学机械研究所曾获得很多奖项,而且声誉在外,非常具备科研前景的。

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6月,以智能创新、开发成果、造就人才为目标,以区域导航为主要研究领域,以机器人环境感知认知、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机器人自主导航及自主机器人体系结构等为具体研究方向,开展智能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在民航机务检修与维护、机场运行、乘客服务、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主要支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二级学科。研究所建设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机器人、巡逻机器人、围界安防机器人、无损检测机器人、航空旅客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连续型机器人等基础试验平台及图像采集与处理、激光测距仪等专项实验环境,方便开展机器人理论研究工作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

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取得可喜成绩。自助行李托运系统于2011年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鉴定,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依托自主行李托运系统研究成果,与天津航大航空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产业化合作,并参加2013年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团队组二等奖。奥运福娃机器人研制项目荣获中国民航大学2009年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民用航空协会2010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研究所荣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先进集体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机场运行保障突出贡献集体及2009年民航“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保安巡逻机器人。

请问一下中国哪所航空学院排名第一?谢了~~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坐落于天津市,始建于1951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高校,教育部CDIO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6项。学校航大科技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授予为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内中小企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资质。“飞机飞行操纵品质监控工程”项目和“飞行品质监控和飞行图形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入学需要条件:

1 参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试,并由省级招生办提供考生档案。

2 外语语种为英语。

3 新生入学应参加本校体检,考生身体条件应符合。

请问中国有多少所航空航天大学?最有名的是哪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原名北京航空学院,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1988年更为现名,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20世纪50年代,北航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5所重点大学之一;80年代中期,被列入国家“七五” 重点建设的15所高校行列,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 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并成为国家批准立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前15所大学之一。世纪之交,被教育部纳入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9月23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北航协议,国防科工委、中国工程院签署共建协议,联手帮助北航发展腾飞。

2)中国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

北航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学校。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本科专业46个,涵盖了理、工、文、法、经济、管理、哲学、育教等多个学科门类。在02、03年育教 部组织的评估中,有4个一级学科排在全国前五名,有11个一级学科排在全国前十名,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名全国第一。

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战略需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学术声誉高,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十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2006年又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7项,国防科技一等奖5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2007年,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4项,其中,“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项目获得当年全国唯一的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

学校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优秀人才。本科教育,以“强化基储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为培养方针,构建了以校、院(系)三级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等“三大体系”,创新了高等工程学院和中法工程师学院高素质人才选拔和培养新模式。200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生教育,以“拓宽基储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为培养方针,实施面向大型项目的梯队式培养和具有学术带头人品质的素质培养,实现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实验平台一体化。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绩斐然。“十五”以来,全校教改项目共有541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21项。2005年,在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获得8门国家级精品课,27门北京市精品课,48项北京市精品教材。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学校建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理工科生源质量基本保持在全国前十名。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研究生接近100%。

北航即是高校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50年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北航先后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高水平成果,累计有900多项重大成果获部级嘉奖,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飞行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北航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十五”期间,高校承担并参与了“973”项目9项、“863计划”85项,国防预先研究及国防基础科研项目150余项,各类基金资助年均150多项。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研究成果数量、科研经费总数和学术水平在全国高校中均位居前列。

3)承载航天航空梦想的大学

北航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校以来,培养了近8万名毕业生,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之才。如发射澳星的捆绑式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通信卫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袁家军,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以及一批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校友等都是北航学子的杰出代表;更有无数学子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与期望,肩负母校的希冀和重托,走进“三线”;、踏入戈壁。他们都是共和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见证人#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具有创新品质,以研究、开发、设计为主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专门人才“是北航培养人才的总目标。

北航一向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视为学校腾飞的双翼。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30多项国内第一的高水平成果,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累计有876项重大成果获部级以上嘉奖(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获国家发明奖2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科研设备固定资产逾4.5亿元。科研任务拓展到40多个部委和省市区,每年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863“高技术课题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一直保持20%的年增长速度,2000年科研经费达2.5亿元,研究成果、经费总数、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吸纳办学合作伙伴,以联合办学、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人才培养为纽带,通过抓省(地、校)校合作、抓大型工程、抓共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抓联合办学,抓校办产业,努力推进产学研工程。

抚今追昔,千万万英雄的航空航天人承载着蓝天的向往从这里起飞,雄鹰的志向、强国的梦想激励着北航一代代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立业成才。”求真拓新,尚德务实“的办学理念,”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北航将在这些光荣的传统中继往开来,团结拚搏,积极进取,向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4)世界知名高水平的中国大学

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把与世界著名大学及跨国公司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等作为重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度的国际交流格局,促进学校向”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先后与英、法、德、俄、美、日等近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40余所著名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和世界级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授予15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近千人,主办了40余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

传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风采。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航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突出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成果为目标,紧紧抓住大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全面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1所二本学院!安徽11所大学入选2022年安徽省发明专利50强榜单!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

西工大仿鸟飞行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院士领衔、世界领先!中南大学攻克这一关键技术,每年间接创效约120亿元!

英国留学:大众好评!这10所英国大学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

收藏!2022年最全世界级【留学排行榜】汇总!

河南5所“省重点”大学竞争力强,属于国内高水平大学,就业率高

全国各地区实力很强的医科大学盘点

声明:《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人民网天津频道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