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保时捷 CFO 称公司电动汽车利润率未来两年达到燃油车同等水平

保时捷 CFO 称公司电动汽车利润率未来两年达到燃油车同等水平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时间:03-28 手机版

7 月 25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汽车制造商正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在不断推出新的车型,宝马、大众、福特等燃油汽车大厂,均在大力布局电动汽车,豪华汽车制造商保时捷,也在发展电动汽车,他们的部分车型已有电动版。

而从保时捷 CFO  Lutz Meschke 公开的表态来看,他们电动汽车的利润率在不断提升,认为较燃油汽车会有更高的利润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保时捷的资本市场日活动上,Lutz Meschke 表示,他们电动汽车的利润率,在未来两年将达到与燃油汽车相同的水平,随后还会继续提升。

除了认为会有更高的利润率,保时捷还认为电动汽车的价格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消费者愿意为新技术支付更多,当前电动汽车市场还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

保时捷目前在电动汽车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外媒在报道中就提到,他们 2021 年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新车,就有 40% 是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对于未来,保时捷有更大的目标,公司高层预计在到 2030 年,他们所销售的汽车中,电动汽车将占到 80%,他们预计在 2031 年所销售的豪华汽车中,电动汽车将占到一半。

在电动汽车方面,保时捷 CEO Oliver Blume 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有选择性的扩大利润率更高的细分市场,并利用电动汽车的定价机会。

电动车增长26% 大众汽车集团去年交付830万辆

3月14日,大众汽车集团召开2023年度媒体沟通会。网通社从中获悉, 2022年集团车型交付量达830万辆; 集团纯电动汽车战略在2022年取得全新进展,在欧洲继续领跑纯电动汽车市场并在中国持续有力增长。 2022年,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增幅达26%,占据总交付量7%的份额。目前,集团订单中有16%为纯电动汽车,高于2021年水平并展现了集团重点战略发展的效果。

具体来看,2022年集团最畅销的三款纯电动车型分别为: 大众汽车品牌ID.4/ID.5车型,售出19.32万辆、 大众汽车品牌ID.3售出7.66万辆、 斯柯达品牌ENYAQ iV(含轿跑车型)售出5.37万辆。 2023年,集团还将推出多款重磅新车,包括全新ID.3、ID.7、ID. Buzz长轴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车型。随着新车的推出,集团目标在2023财年使纯电动车型交付量达到总交付量的约10%。

其他方面,2022年集团未计入特殊项目营业利润率增长至8.1%;汽车业务净现金流为48亿欧元,较2021年出现差异主要是因为2022年供应链和物流问题造成的运营资金增加,这些情况在年底尤为明显。截至2022年底,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至430亿欧元,该数字也得益于保时捷的首次公开募股。

集团未计入特殊项目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5%达225亿欧元。优化的产品组合驱动集团旗下各品牌利润增长,主要贡献因素包括豪华及运动品牌及进一步提升的量产品牌表现。尽管量产品牌2022年新车交付量降至410万辆,但其未计入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增长至40亿欧元(2021财年为35亿欧元)。

得益于市场对高配置豪华车型需求回升,集团旗下豪华品牌利润率增长至12.3%(2021年10.6%)。兰博基尼、宾利和杜卡迪订单量继续保持高位。2022年,集团豪华品牌销售收入增长至618亿欧元(2021财年为559亿欧元),未计入特殊项目营业利润增加至76亿欧元(2021财年为59亿欧元)。

具体来看,保时捷营业利润率上升至18.6%。得益于销量增加、定价改善和产品结构优化,保时捷电动汽车在总交付量中占比超过11%。上市两年,保时捷Taycan就实现了产量达到10万台的里程碑。

而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再次为集团强劲的财务表现做出关键贡献,其营业利润达57亿欧元。 Traton商用车销售收入增长至395亿欧元(2021财年为301亿欧元)。Traton集团销售利润率增长至4%(2021财年为1.3%),销售利润为16亿欧元(2021财年为4亿欧元)。

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北美市场的业务持续扩张,2022年首批ID.4在查塔努加工厂下线。此外,具有丰富底蕴的SCOUT品牌宣布将在2026年交付其首批纯电动车型。 整体而言,集团纯电动车型在美国的交付量增长18.8%,达4.42万辆,位列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第四位。目前,集团在包括燃油汽车在内的整体市场中占据4%的份额,到2030年计划将这一份额提升至10%。集团将通过在北美市场扩大产品组合来驱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其中也包括ID.7和ID.Buzz在2024年的首次亮相。

中国市场在推动汽车行业转型和实现集团脱碳目标两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集团在中国建立了跨品牌的中国董事会,旨在显著加快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发展进程,并充分发挥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以“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加深了与本土伙伴的合作。

大众汽车集团与地平线携手,推动在中国驾驶辅助系统和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此外,集团成立了CARIAD中国子公司,旨在加速研发进程、拓展软件研发并推动面向中国市场的技术概念落地。这一举措将使集团更有效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持续提供新鲜、智能、舒适的出行体验,从而实现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未来十年,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日益显著。

2022年,集团的纯电动ID.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实现翻番,其中ID.3、ID.4和ID.6 3车型的总销量达到14.31万台,同比增长102.9%。集团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的整体交付量同比增长68%。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2022财年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意义重大。尽管面临极为不利的外部条件,我们在战略执行方面依然取得了长足进展。纯电动车型在集团总交付量中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7%。随着我们广受青睐的产品谱系不断拓展,这一成绩也为今年业务的持续成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我们的 ‘十点行动计划’,集团在战略执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包括各品牌的新产品战略、平台重点的重新聚焦以及软件发展路线图的修订等。我们继续强化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使优秀产品和技术的生产及开发更为本土化。2023财年,将是执行战略目标、加速集团发展的关键一年。”

集团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向拥有最丰厚利润潜力的业务方向投资1800亿欧元,这包括推进集团的电池战略,扩大北美地区业务,强化在中国的数字化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以及继续发展集团领先的产品组合。超过三分之二(68%)的资金将投入与数字化、电动化相关的未来领域。

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这一比例是56%。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五辆汽车中预计就将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在规划投资中,150亿欧元将被用于实施集团的电池战略,包括为新成立的电池公司PowerCo建设电池工厂,以及确保其原材料的前期支出。预计到2030年,PowerCo的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亿欧元。此外,集团还将继续对最后一代内燃机的投资。集团投资的峰值预计将于2025年来临。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表示:“集团在2022财年充分展示业务模式稳健性。在充满挑战环境下,我们交付了57.21万辆纯电动汽车并使集团整体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得到提升。鉴于当前经济形势,2023财年我们仍将面临挑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对2023年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品牌、令人信服的产品及约180万辆待交付订单。我们目标是在今年继续创造强劲的回报。集团坚实的财务基础使我们即便在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仍有能力继续推进电动化、数字化领域的投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通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韧性足,盈利强——德系三强给价格战中的中国车企打了一个样

作者:宋家婷

为什么最赚钱的车企却高喊“韧性”?

随着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相继召开2022年年报发布会,德系车企三巨头详细的成绩单凑齐了。

回顾过去一年,尽管业绩都实现了稳健增长,但是三家德国车企不约而同地用了“韧性”一词来概括这一年。

业绩说明会上的措辞也多了几分谨慎的乐观。

比如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就表示,2022年大众面临了“极为不利的外部条件”;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则称,宏观经济及全球局势“无法掌控”;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相对高调一点,但是,言辞之间也留有余地。

当然也正是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外部环境,令取得的成绩显得尤为珍贵。

面对仍旧不确定的2023年,三巨头也给出了更加务实的计划。

盈利能力增强

实际上,三家德国车企在过去一年都展现了更加强韧的盈利能力。

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例。

整体来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交付新车830万辆,同比下滑了7%,但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5%,高达225亿欧元。简言之,销量降低了,利润保住了。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包括大众、斯柯达、西雅特在内的量产品牌交付量降至410万辆,但营业利润从2021财年的35亿欧元增长至40亿欧元。

由奥迪、兰博基尼、宾利和杜卡迪组成的豪华品牌“天团”,利润率由2021财年的10.6%进一步增长至12.3%,销售收入由2021财年的559亿欧元增长至618亿欧元,营业利润由2021财年的59亿欧元增加至76亿欧元。

保时捷的表现更是抢眼。这也是保时捷IPO后首份财报,尽管其新车交付量相对2021年只提升了2.64%,但是营业利润率上升到了18.6%。

这使得双料CEO奥博穆都忍不住公开大赞保时捷,称大众集团汽车业务净流动资产增至430亿欧元,正是得益于保时捷的IPO。

奔驰也不遑多让。作为戴姆勒卡车业务拆分后的首个完整财年,一如康林松所言,重新规划后的梅赛德斯-奔驰成为了一家“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

奔驰在上个月发布的2022财年业绩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全年总销量为2040719辆,同比增长5%;全年营业额为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8%至205亿欧元。

宝马集团同样如是,尽管2022年销量同比下降4.8%,但是,全年总营收超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集团税前利润率达到16.5%,汽车业务部门的运营收益达到将近110亿欧元,超过了宝马此前预测至少100亿欧元的规模。

毫无疑问,三者能够保住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集团内部调整业务机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外部环境比如芯片荒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比如,奥博穆就任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后提出“十点行动计划”,在战略执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各品牌的新产品战略、平台重点的重新聚焦以及软件发展路线图的修订等。这些都是漂亮成绩的重要后盾。

仍旧有挑战

尽管业绩单漂亮,但我们从三位掌门人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其较之过往都表现得谦逊不少。

比如大众汽车集团。它形容自己2022年的业绩仅仅是:“稳健”、“长足进展”这两个词而已。

面对新的一年,三巨头也都表示很有挑战。挑战主要集中在两点:

其一,全球经济、市场环境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将影响到各种供应链和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走势。

2023年,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情况虽有所缓解,但部分问题仍继续导致供应受限。此外,消费者和企业面临的持续通胀压力,以及经济增长更明显放缓,都使2023年前景更加复杂。

其二,中国市场本土新能源车企的进攻。尽管过去一年德企在电动车上进步飞速,但在中国市场仍旧不占优势。

相对来说,大众、宝马的2023计划提升明显。大众表示,无论财务数据还是销量预期,都有较大增幅空间。其中,销量预期从去年的830万辆,增长到950万辆——这乃是基于其在西欧订单量已经达到180万辆。

大众汽车计划营业额从2792亿欧元放大到3020-3210欧元;现金流从48亿欧元增长到60亿到80亿欧元。

不过,鉴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的增加,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FO Patrik Andreas Mayer还是将营业销售回报率设置在了4%——低于此前6%的期待值。

宝马集团虽然嘴上表示乐观,但行动上仍旧将2023财年的的自由现金流目标设定在70亿欧元左右。对于宝马来说,这个目标不高。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则相对保守,总销量保持上年水平就已经很满足。不止于此,其预计2023年集团营业额将保持上年水平,同时基于各细分市场的发展形势,集团息税前利润预计将略低于上年水平。

军备竞赛:电气化、数字化

总体目标低调归低调,但是,无一例外地,德系三巨头都将目标对准了电气化、数字化。

特别是大众汽车集团,其宣称2023年至2027年将向拥有最丰厚利润潜力的业务方向及地区投资1800亿欧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将投向电动化及数字化。

大众汽车集团如此激进不难理解。

以电动化为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车型交付量达到57.21万辆,同比增长26%,占据了总交付量7%的份额。现有订单中,也有16%为纯电动汽车,高于2021年的水平。

现在的大众汽车,除了在欧洲继续领跑纯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交付量更是劲增68%。北美市场的电动皮卡热潮,也使得大众在该市场份额占据一定席位。

尝到甜头的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五辆汽车中预计就将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保时捷则力争在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占其所售新车的80%以上。

按照计划,今年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推出多款新车,包括全新ID.3、ID.7、ID.Buzz长轴距版、CUPRA Tavascan和奥迪Q8 e-tron等,纯电动车交付量份额目标为10%。

今年,大众汽车集团还计划将北美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0%,为此去年复活了在美国市场具有悠久历史的SCOUT品牌,并将在2026年交付首批纯电动皮卡和SUV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All in电动化的大众汽车集团并未放弃燃油车市场。它还将继续对最后一代内燃机的投资——这样做的理由是,大众汽车认为,“我们要保证燃油车的竞争能力,通过燃油车的销售,我们可以完成将来对电动车的投资。”

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之下,去年全球纯电车型销量达到149227辆(含smart),同比大涨67%。据康林松所言,如果算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奔驰旗下新能源车销量占其乘用车总销量的16.34%。

在好成绩的加持下,奔驰今年纯电车型销量预计将大致实现翻番。除此之外,奔驰另一个关注重点在自动驾驶上。被康林松称作奔驰转型的“下一新篇章”——全新操作系统MB.OS上月已经揭晓。

根据规划,MB.OS将随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推出,预计于2024年面世,2025年正式上市。

康林松认为,软件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软件将为奔驰带来可观的收益提升。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软件相关营收超过10亿欧元。官方估算,到2025年左右,由软件带来的相关营收将增至数十亿欧元。

德系三强里电动化实力最强的宝马集团,则打出了“全力以赴电气化”的口号。

宝马集团在全球已经交付了超过50万辆纯电动宝马和MINI车型,仅2022年交付量就超过21.5万辆,在供应链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仍比2021年多了一倍。

为了推动业务向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宝马在2022财年投资了大约78亿欧元,用于新车开发项目以及新车的数字架构和数字功能开发。

宝马预计纯电动车将占今年全球销量的15%,到2024年占1/5,2025年为1/4,2026年将达到1/3。在这种发展势头下,到2030年之前宝马就能实现纯电动车型占销量一半的目标。

不仅如此,齐普策还称,“如果在特定时间个别市场或地区要求100%销售纯电动汽车,我们也已经做了充足准备。”

截至目前,纯电动产品已经覆盖宝马、MINI、劳斯莱斯和宝马摩托车几乎所有细分市场。更为激进的是,宝马宣称未来10年内,MINI和劳斯莱斯都将成为纯电动品牌。

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毫无疑问的是,电动化、数字化的主战场仍旧是中国市场。因此,尽管过去一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德国车企都坚决表示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并且要加大投资力度。

仍以大众汽车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在北美市场投入更多资金,乃至寻找韩国等更多市场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减少。

因为收获丰厚。过去一年,大众汽车集团的中国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纯电动ID.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实现翻番,其中ID.3、ID.4和ID.6 3车型的总销量达到14.31万辆,同比翻倍——要知道,这距离大众在华电动化元年仅仅两年时间而已。

值得注意的另一个要素是,眼下大众汽车集团和大众中国的掌舵人对中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就坦言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他大概每年都要来四次中国,与一些中国朋友的友谊长达几十年之久。他甚至还获得了同济大学获得汽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奥博穆掌舵大众汽车集团后提出的“十点规划”,第三点就提到了中国市场。特别是1月底,他来华拜访一周,谈到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技术上的先进”让他印象深刻。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 奥博穆

“中国目前还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奥博穆说,有必要在电动车领域加速步伐,才能够保证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大众汽车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更是中国微博的坚定爱好者。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半年时间里,他实地走访了大众在华多个工厂,通过和当地工人的对话,坚定了在华投资的信心。

▲大众汽车中国董事长兼CEO 贝瑞德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社会突飞猛进。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拥抱数字化生活方式的开放态度也同样令人振奋。”几天前,贝瑞德在微博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从两位掌舵者的话语中,可以判断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保时捷 CEO在保时捷的资本市场日宣布了该计划,其内部代号“K1”,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1

据外媒报道,保时捷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证实了该公司将推出一款旗舰级纯电动SUV的计划,新车型的定位将高于卡宴(Cayenne)和Macan。

7月18日,保时捷在即将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之前为分析师举行了资本市场日,Blume在活动上表示,新车型将是对运动化SUV的诠释。

保时捷的目标是复制其Taycan电动轿车所取得的成功,该车型对该公司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成功。Taycan现在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其标志性的911跑车。Blume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瞄准的是利润率较高的细分市场,旨在挖掘新的销售机会。”Blume表示,Taycan的成功表明,客户愿意花更多钱去购买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保时捷

新的代号为K1的电动SUV将在2025年后在莱比锡工厂生产。保时捷表示,该车型还将采用去年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展出的Mission R车型的技术。除了全新的高性能电池外,Mission R还搭载了一个920伏电力系统,可以减少充电时间。此外K1还将搭载Mission R中的油冷式电动机。

去年11月,来自经销商的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了保时捷的新SUV计划,称该车预计将在2025年之后问世,并可能提供三排座椅,这将是保时捷第一次推出三排座椅车型。当时,保时捷拒绝对关于该车型的消息发表评论。

保时捷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其全球销量的80%来自纯电动汽车。Blume在7月19日表示:“我们正在推进电动化攻势,到2025年时,我们希望推出纯电动版的718跑车车型。”

Blume还证实,电动版Macan的发布时间将比此前宣布的有所推迟。消息人士称,Macan及其姊妹车型奥迪Q6 e-tron原定于明年推出,但由于母公司大众集团为这些车型开发新软件的进度落后于计划,因此这些车型的发布时间被推迟了。Blume称,电动版Macan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2

由于保时捷母公司大众集团的软件开发问题,保时捷全电动 Macan SUV 有所延误。然而,这似乎促进了保时捷另一旗舰级新款纯电动 SUV 的开发进度。

据 Automotive News Europe 报道,保时捷 CEO 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在保时捷的资本市场日宣布了该计划,布鲁姆称:“我们计划在保时捷的产品线中增加一个新的豪华纯电动 SUV 车型,该车将在德国莱比锡的工厂制造,这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在豪华汽车领域的地位。并且我们的目标是利润较高的细分市场,这将带来新的销售机会”。

保时捷表示,这款旗舰级纯电动 SUV 内部代号“K1”,定位高于卡宴和 Macan,将于本世纪中期推出,并且该车将配备去年在慕尼黑 IAA 车展中展示的 Mission R 概念车的`部分技术,包括其直接油冷式电动马达。

图为保时捷 Mission R

Mission R 采用天然纤维增强塑料(NFRP),而不是传统的碳纤维材料。并且 Mission R 拥有 920 伏的电力系统和高性能电池,这意味着 Mission R 在续航时间和充电速度上有不俗表现。目前保时捷并没有确认是否会将这些组件带到新款旗舰级纯电 SUV 上,但该 SUV 大概率拥有三排座椅,这将是保时捷第一次推出三排座椅的车型。

保时捷将于2024年推出旗舰级纯电动SUV3

近日,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保时捷计划推出一款续航里程较高的全新豪华纯电动跨界SUV,新车定位将高于卡宴和Macan,将在德国莱比锡工厂生产组装。

结合此前消息,新车很有可能是一台中大型SUV,将基于保时捷与奥迪合作研发的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PPE)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预计2025年前后亮相。也有信息称新车代号为K1,将融入保时捷的Mission R技术,使用高性能电池,并拥有920伏的电力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时间。

对保时捷而言,目前仅有Taycan系列的纯电动车型在售,而且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因此这款新车也被寄予厚望,让保时捷实现2030年旗下电动车型占品牌年销售总额80%以上的目标。

奥博穆说,“新车型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在豪华汽车领域的地位,特别是利润率更高的细分市场,将挖掘出新的市场潜力。”

早在去年11月,已有业内人士爆料保时捷推出跨界电动车的计划,并表示这款车可能采用三排座椅的空间布局,采用混合动力系统或者纯电动动力系统。但当时,保时捷并未做出回复。

奥博穆还表示,纯电动Macan可能在2024年上市,其姊妹车型奥迪Q6 e-tron原计划明年推出,但因大众集团的软件研发落后于计划,新车上市时间也被迫推迟。

相关推荐:

win7系统升级更新教程?win7系统升级更新教程汇总

保时捷 CFO 称公司电动汽车利润率未来两年达到燃油车同等水平

win7文件夹变绿没权限怎么办?win7文件夹变绿没权限的解决方法介绍

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多家美国科技巨头被曝卷入非法开采黄金案

win7144hz显示器怎么设置?win7144hz显示器设置方法

网易多人在线游戏《Lost Light》上线 Steam:末日求生,真实枪械改装

win7系统开机出现黑屏提示rebootand错误怎么办?

小米 Redmi K60 / Pro 系列手机曝光:搭载天玑 8200 / 骁龙 8+ Gen 1 / 骁龙 8 Gen 2 芯片

标签: [db:标签]

声明:《保时捷 CFO 称公司电动汽车利润率未来两年达到燃油车同等水平》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