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张勇详解阿里巴巴集团“1+6+N”组织变革:阿里24年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张勇详解阿里巴巴集团“1+6+N”组织变革:阿里24年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时间:04-01 手机版

【本站】3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重组为六大主要业务集团,包括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还有多家业务公司),都能独立融资和上市。这是阿里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也是生产关系变革最剧烈的一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这次变革就是要让阿里集团的组织更简单、更敏捷,释放活力,加速决策、响应。

据本站了解,阿里的这轮变革从集团顶层入手,重新定义和构造阿里集团与各业务的治理关系,张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育出若干个上市公司,并让员工在心态上真正走向为自己而战,为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战。张勇称,阿里集团更像一个大底座,给其他业务做好支撑。每个业务独立面对市场,条件成熟一个,上市一个。阿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长出更多上市公司,而且上市不仅仅是为了上市,更是独立面对市场的更高要求。

这次变革意味着阿里将重新定义和构造阿里集团与各业务的治理关系,这是阿里24年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阿里的运营重心会从具体业务抽离出来,而阿里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的主体不变,将更像一个大底座,为各业务提供支撑。阿里将推进阿里云、大文娱等业务的上市计划,希望未来能培育出若干个上市公司。这场变革旨在让阿里集团更加简单、敏捷,释放活力,提升响应速度,使员工能够为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战。

言辞温和,决策果敢: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访谈录

阿里巴巴集团从最初诞生在公寓内的初创公司,到发展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巨头,富有远见的创始人马云多数时候都站在台前,现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亦带领公司取得了许多颠覆性的成就。两人的性格看上去迥然不同——马云活力四射,张勇则沉稳内敛。2018 年,当马云宣布张勇将于 2019 年 9 月接替自己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时,这一差异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张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张勇在阿里巴巴的花名是“逍遥子”,迄今仍然隐于幕后。但他对创新的直觉非常敏锐,阿里巴巴于 2017 年一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电子商务公司就印证了这一点。

张勇的创新举动包括推出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 24 小时促销活动,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简称“双11”)。他还率先推动阿里巴巴成为移动优先公司:目前阿里巴巴中国电商网站上超过 90% 的销售在移动设备上完成。此外,这位上海人还推动盒马鲜生食品商店诞生,盒马鲜生结合了生鲜的高端店内体验、快捷的电子商务上门送货服务和机器人餐厅[1]。

下文是整理后的双方访谈实录。

多样化的消费者

Daniel Zipser:您觉得中国消费者比较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在发生什么变化?

张勇:我们从自己的数字平台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多样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他们很清楚国内以及全球的流行趋势。同时他们还拥有很强大的主见。比如,Z 世代并不单纯地迷信所谓的大品牌,他们更喜欢独特的东西,喜欢自己这一代出现的新品牌。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愿意消费。中国因作为一个高储蓄率社会而知名,但年轻一代更愿意通过消费来提升生活方式。这意味着存在巨大的机遇。

Daniel Zipser:说到消费支出,每年 11 月 11 日的线上购物节,也就是双11的交易总额(GMV) 2018 年达到了 300 亿美元。起初在 2009 年推出这个活动时,您的愿景是什么?

张勇:天猫商城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线上 B2C 平台,但在当时,和淘宝网相比,它的规模还很小。所以,我们就想让更多的人记住我们。当时我们想的是把天猫的所有商家聚集起来,共同举办一个活动,大家一起为共同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但我们怎么也没想到,10年后它会发展得如此盛大。这真正反映出了生态系统的力量。

但您要问我当初的愿景,我只能说它来自一个想法:“怎么能让人们记住我们?”和“怎么才能生存下去?”从这个想法出发,我们开始尝试新事物。往后,我们也将继续着意创新。我们不仅要推动线上销售,还要改变线下实体店。双11是消费者的节日,他们既寻求线上体验,也寻求线下体验。这一趋势显而易见,也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我们会继续将双11打造为一年之中最棒的消费者节日。

技术创新

Daniel Zipser:请详细谈谈阿里巴巴的创新和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 (AI) 的角色。

张勇:我们一直在尝试新事物,一直在创新服务,并运用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比如,中国人目前大多已经习惯于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便利,因此我们致力于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将其应用于数字支付。反馈显示,年轻的中国消费者很喜欢由此带来的便利,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消费体验。

我们已经致力投入人工智能很多年。但说实话,我们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的就是人工智能。我们是一家靠数据驱动的公司。我们从用户和商家的真实行为数据中创造价值;数据是推动我们平台发展的燃料,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他们的客户。这就是我们的逻辑,长期以来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技术和数据是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不仅在销售和平台方面如此,在后端、客户服务等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这是我们的运作方式。因此,当别人说起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我们会笑,因为对我们来说 AI 就是“阿里智能”(Alibaba intelligence),数据和技术就是我们一切的源动力。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Daniel Zipser: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你们的商业模式实现这些目标?

张勇:阿里巴巴从创立之初就是一家由使命和愿景驱动的公司。马云和其他 17 位早期联合创始人一起制定了一项伟大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使命驱动了我们的企业战略:为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赋能。

尽管我们的业务一直在发展,但使命始终不变。举例来说,我们不仅帮助大品牌和零售商,也会帮助中小企业成长。我们相信小即是美,我们想帮助那些新的企业和创业者,让他们更加成功。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在这个数字时代,当我们在讲阿里巴巴的未来时,我们关注的其实是如何帮助业务合作伙伴成功地实现数字化转型,而不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如果小企业能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会造福整个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阿里巴巴在了解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方面存在巨大的机会。我们可以帮助全世界和中国产生连接,让贸易变得更轻松,帮助它们进入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领导与决策

Daniel Zipser:人们总是说您沉稳保守、言辞温和、注重细节。作为领导者,您怎么评价自己?您的领导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张勇:其实我不认为自己保守。大家会这么说,可能因为我是审计师出身。我总是说,也许我最初入错了行。但很显然,第一份工作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学到了一些基本技能,并且接触到了许多不同行业的客户。能进入数字和互联网行业并在阿里巴巴这么出色的公司工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至于我的领导风格,我很好打交道,愿意给人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的想法。但决策一旦确定,我的态度就非常坚决。一旦我下定决心,就希望团队能够坚定执行并拿到切实的成果。正因为这样,阿里巴巴的同事们总是说我在业务会议上很难搞,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总想找到问题症结,然后推动大家前行。

我的领导风格就是如此。虽然我言辞温和,但决策果敢。我认为,(对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带领整个团队向前。他们需要一个方向,还需要明确的指示。即使决策可能并不完美,领导者也必须拍板。同时,我也在努力向我们的年轻人学习,那些 90 后、95 后们。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喜好能给我带来很多新想法,激发创新。

Daniel Zipser:在制定比较艰难的决策时,有多大程度是靠直觉,多大程度靠数据分析?

张勇:都有。我们的优势在于拥有海量数据,我的团队每天都会提供非常出色的日常分析报告。但作为领导者,你必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归根结底,你要能够聚焦于客户的痛点。

四年前,我萌生了开设盒马鲜生零售店的想法,这些零售店现在非常受欢迎。我最初想的是,传统电子商务的中心辐射型模式没法按时按需地配送生鲜产品。如果消费者人在公司,你不可能把新鲜的鱼送到她家里去。我们不得不设计新的商业模式来解决这个具体痛点,而这个过程就推动了盒马鲜生的开始。

痛点意味着机会。这也是为何每年春节我都会自我评估一番。我会问自己:“上一年我提出了多少新想法?多少新业务因我而生?”我并不过分关注对现有业务表现的自我评估,我看重的是新机遇。也许它们现在只是些新想法,是些微小的念头,但也许将来会变成大机遇,甚至变成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

Daniel Zipser:在这些想法中,难免也会出现失败。作为领导者,您是怎么对待这些失败的?作为一家公司,阿里巴巴又是怎么应对失败的呢?

张勇:我们给员工提供了许多空间来尝试新事物,这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失败。绝大多数创新都会以失败告终,你必须得承认这点。但关键在于,我们能从失败中学到什么?

比如,五六年前我们尝试了一个新产品,一个叫“来往”的数字社交通讯平台。我们启动了这一业务,投入了大量资金,派出了部分最好的员工,但该项业务最终失败了。因为跟市场上已有的产品相比,我们没能给消费者提供新的体验。

在我们创建基于云和 SaaS (软件即服务) 的协同工作平台“钉钉”时,“来往”就成了我们的前车之鉴。“钉钉”是“来往”失败的直接产物,因为团队意识到,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有太多的联系人。用户想要一个专门用于维系工作关系和交流的替代信息平台。“钉钉”的成功是“痛点激发新服务”的又一例子,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如何从失败中收获宝贵经验。

Daniel Zipser:作为领导者,是什么在激励您?您早上起床的动力是什么?

张勇:首先是乐趣,这是最重要的。在我们这个行业,我跟很多年轻人一起工作,数字领域是社会的新前沿。体验新鲜事物不但很有趣,还能让你觉得年轻。我总是对朋友和团队说,要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你对世界是否仍有好奇心?”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那么你就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找到新的机会,向前迈进。

Daniel Zipser:最后一个问题,您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一起工作了好多年。和他共事是什么感受?您从中学到了什么?

张勇:我们一起工作得很愉快。自从 12 年前加入阿里巴巴以来,我一直很密切地和他一起工作。虽然我们的个性完全不同,但很互补。马云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考虑的不只是今天和明天,他考虑的是未来五年、十年的远景问题。这使得阿里巴巴与众不同。我从他那儿学到了着眼全局的重要性。你需要脚踏实地,坚定前行,但同时也要有前瞻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下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去关注下一代和未来几十年的机遇。

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历程

1999年9月,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 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从软银等数家投资机构融资2,000万美元。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从数家一线投资机构融资8200万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届最大规模的私募融资。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于中国雅虎签订合作协议,收购并接管中国雅虎。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对雅虎初步的股份回购并重组与雅虎的关系。

2016年4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新西兰政府指定机构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扩展资料: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参考资料:阿里巴巴 百度百科

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详细资料

张勇,男,1972年出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始成员。

张勇同时担任美国和香港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包括阿里健康、海尔电器、银泰商业集团和微博等。2015年5月张勇担任银泰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相关推荐:

转转消费市场分析:CCD相机爆火映射出年轻人的“循环潮流”

张勇详解阿里巴巴集团“1+6+N”组织变革:阿里24年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奥比中光携手Keep打造体感运动主机“KS”,实现家庭健身场景下的智能交互

海信电视亮相上海张园,与《家居廊》共探家居艺术新边界

「國際知識產權基地」正式成立

记录精彩每一刻 三星Galaxy S23 Ultra让影像创作更简单

华硕ROG游戏手机7系列新品发布会定档4月13日

百度Apache HugeGraph入选Apache孵化项目,为国产图数据库走向世界助力

标签: [db:标签]

声明:《张勇详解阿里巴巴集团“1+6+N”组织变革:阿里24年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