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 > 百科 >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来源: 作者:runsly 时间:09-02 手机版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出自唐代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意思是“路旁的榆荚好似那成串的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鉴赏: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见有老人卖酒,就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唐玄宗天宝十载(751)三月,诗人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怎能不在酒店小住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呢?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花门楼口。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的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境这可以算得上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做了铺垫。

“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这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的实写付钱买酒的全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问那位当垆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你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生活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和平年代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这对于一个军旅诗人来说,更有切身的体会。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本诗语言具有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相关推荐: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眼镜让1更1让0更0是什么意思?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标签:

声明:《“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是如何白话文解说?》一文由排行榜大全(runsly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