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秦王羸政死后谁当皇帝

秦王羸政死后谁当皇帝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4 手机版

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卒于公元前207年,嬴姓,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秦始皇死后谁当了皇帝?

秦国赢驷当了13年皇帝,活了55岁。

赢驷是秦孝公的儿子,未称王前称秦公驷,公元前324年称王之后叫秦惠文王,赢驷死于公元前311年,赢驷是暴毙而死的。

嬴驷少时,因触新法而遭流徒,使他早年便能脱去宫室之气。他沉潜民间数载,对秦国新法有了独到的深刻认识。

魏纾入秦前,魏王囚魏纾父,逼使魏纾刺杀嬴驷。造成嬴驷大婚典礼上的流血事件。嬴驷胸前被刺一刀,仍从容不迫。他运筹帷幄,布局应对,不仅平息了内外势力合谋的刺秦风波,并一举铲除了国内最后的旧贵族复辟势力。

嬴驷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到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灭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华彩篇章。自此,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不变的路线。

用张仪。又不唯采张仪之策。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论时,嬴驷毅然委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嬴驷省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嬴驷在感情上屡受挫折致使他的性格尤为复杂。魏纾婚典上刺秦,芈八子与义渠王难以了断的纠葛,都在感情上重创嬴驷。直到他果决诏令深爱着的芈八子随爱子赢稷质燕,为了成就秦国大业,他心如刀割,却能面不露哀色,性格之刚毅,可叹矣。

嬴驷为秦国兴废存亡,为不断袭来的感情伤痛,可谓心力俱瘁。四十四岁,正当壮年,暴病而卒。嬴驷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扩展资料: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的法治建设已基本成功,倒是独掌大权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国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胁。秦国的法治建设是靠强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说的霸术。

在法治建设完成后,秦国有两个人是双重性质的,秦惠文王和商鞅。他们由于拥有巨大的权力,既是法治的最强维护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

商鞅的悲剧根源就在这里。就算秦孝公没有暗示,秦惠文王也要除掉商鞅。像商鞅这种人,秦国不用,也必然是不会让别国来用的。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后,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秦孝公没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地完成了。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攻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的华彩篇章。

自此,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不变的路线。用张仪又不唯采张仪之策。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论时,嬴驷毅然委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嬴驷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惠文王

秦始皇死后谁当上了皇上?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

胡亥,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李斯和赵高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会对他们不利,于是就篡改了遗诏,立扶苏的弟弟胡亥为太子。并伪造了另一份遗诏寄给扶苏,这封遗诏上的内容是命扶苏自尽。

扶苏死后不久,胡亥登基,就是有名的“秦二世”。

扩展资料: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二世

秦始皇死后的皇帝是谁

问题一:秦始皇死后谁当皇帝了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问题二:秦始皇死后,他的皇位传给了谁?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属羊。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问题三:秦始皇死后,谁继位秦二世?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恭,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问题四:历史上秦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秦始皇死后,赵高勾结胡亥与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帝,并赐秦始皇长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昏庸,没有秦始皇对各地反抗力量的驾驭力。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因可判死罪的失职而领导民工起义。反秦斗争随后由项羽与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中攻秦。这时赵高杀丞相李斯,杀二世,立始皇孙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灭殆尽。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问题五:秦始皇后面的皇帝是谁,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生病,七月丙寅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去世,终年五十岁。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秦始皇少子胡亥、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并诈称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长子扶苏及大将蒙恬死。扶苏受诏后即自杀,胡亥袭位于咸阳,为二世皇帝。
关于沙丘政变的细节,这里主要说到三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是胡亥,还有一个是李斯。当然,这三巨头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赵高了。
在沙丘政变之前,赵高还只是个管大印的小官,然而,赵高靠着他敏锐的政治感觉,成功施行了沙丘政变。当之无愧成为毁灭大秦的第一功臣。
然而,光靠他一个人,显然是不成气候的,但是沙丘政变的成功,正是由多种必然性和偶然性所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七次大巡游途中患病,生病期间他叫赵高拟了一份诏书,估计内容是立长子扶苏为储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份诏书竟会成为他的遗诏。也不知道是不是嬴政他病糊涂了,在死前竟留下了这么一个政治漏洞:不公开宣布诏书内容,而是让赵高这么一个人品恶劣的人来写诏书,且知道此诏书内容的只有那么几个扳着手指都能数得出的人,胡亥、赵高、李斯和几个小太监。恰好蒙毅被始皇派出去为他祈福。最终因此沙丘政变发生了。
赵高在决定了要实行政变之后,他马上去游说胡亥,赵高心里很清楚,他可以用自己的权力改诏书,但这个诏书的受益人可得选好了,赵高几乎想都没想地,就决定将储君改为胡亥,这里实际上是有着深层的原因的。
首先,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因为赵高的特长是书法和法律好,所以教胡亥的也是这两科),关系很好,而且胡亥对赵高是很信任的,其次胡亥这个人比较好忽悠,所以赵高决定去游说胡亥,让他加入政变行动小组。
赵高运用他娴熟的忽悠本领,用了三个回合,就说服了胡亥(按说胡亥也是努力了一把的,然而在权力的诱惑下,亲情显得是如此无力)。接下来一步,就是在去说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斯。
李斯对这个沙丘政变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开国元勋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他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只有说服了李斯,让他也参与政变,那么离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了(因为除了这三人以及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太监外,已没有人知道诏书的真实内容了)。
起初,赵高对李斯的劝说根本不起作用,李斯在与赵高的七个回合的较量中,立场始终坚定,不为所动,然而,在第八个回合的较量里,赵高以李斯家族的兴衰来威胁他,在这个时候,李斯屈服了,在对嬴政的忠诚和自己家族的兴衰这两者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史书记载,李斯在大哭之后,屈从了赵高。至此,沙丘政变已经成功了一半。
之后,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李斯和赵高秘密修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储君,秘不发丧。到了咸阳之后宣布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在此之前,是秘密封锁了消息的),并宣布胡亥继位,且赐死扶苏。(扶苏后来是上吊自杀的)
到此为止,沙丘政变正式结束,以成功告终,由此也确定了赵高时代的到来。

问题六:秦始皇原来想立谁为皇帝为什么后来变成他儿子当皇帝 秦始皇原来想立长子扶苏为皇帝。 后来扶苏失宠后被贬到边远地区去了秦始皇死后 赵高和李斯拥立其次子胡亥即位。
要说胡亥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得从秦始皇外出巡游的时候为什么要带着胡亥这点来分析。秦始皇嬴政有十来个儿子,为什么谁都不带,就带着胡亥?秦始皇死的时候如果要册立新君,为什么不册立在咸阳的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而册立远在边关的扶苏?秦始皇难道不懂得远水不救近火的道理?再者临死前册立新君,这么重大的事情秦始皇会只对赵高一个人下令么?秦始皇真的老糊涂了,临终咽气的时候才想起册立接班人的事情?
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立胡亥为皇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秦始皇是什么人呢?是一个对人才有敏锐嗅觉的人。秦国之所以能击破六国,一统天下,关键在于能够任用贤能。而任用贤能,首先要识得贤能,要对人的才能有敏锐的洞察力,秦始皇就是这么一个对人才有敏锐洞察力的皇帝。秦始皇嬴政巡游的目的固然是为了体恤民情,安抚百姓,考察政绩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带着胡亥巡游,动机之一是为了方便教育胡亥,这说明胡亥天分很高,很得秦始皇器重。之二是为了寻找贤才,这个贤才不是一般的贤才,而是能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才,将来能辅佐胡亥执政。至于秦始皇巡游的时候到处求仙问药,想要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的事情,我想其想长生倒是确有其事,但是万寿无疆未必。人延长寿命现实中有百岁老人可以做活例,但是永远不死的人谁也没见过。以始皇帝的才智,想必不会蠢到相信人真能活上一千年一万年不死。
李斯虽然是丞相,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也逐渐明白,法家学术,虽然能击破六国,但是不能降服六国;虽然能摧毁六国的城池,但是不能彻底摧毁六国百姓对六国的怀念。法家学术归根结底就是以刑罚奖惩来强制督促人们按照皇帝的意志行事,按照 *** 的意志行事,这样建立起的政权虽然表面强硬,内里却人心浮动,极不稳定。秦始皇迫切需要新的人才,新的学术,新的方法来巩固刚打下来的江山,维护新建立政权的稳定,需要一种既能保住皇帝权力,也能安抚百姓,四海归心,天下一统的新主张,新思想。在这种情势下,宦官赵高之所以能得到皇帝垂青,成为储君胡亥的老师,也是赵高有相当的才能才可以的,不然秦朝王宫里溜须拍马的小人多了去了,哪会轮到赵高出头。
胡亥要篡位,首当其冲的问题不是赵高和李斯支持不支持,而是如何掌握军权。皇帝没有抓牢军权,那就是形同虚设。所以秦始皇执政的时候,中央高度集权,军队只对于皇帝一人忠心。如此高度集权的情况下,军队没有秦始皇的直接命令,是不会听命于胡亥,或者任何一个公子士大夫的。百万秦军,当时是所向披靡,和这相比,赵高和李斯那点权力算什么?所以胡亥即位后之所以天下都反而军队没反,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军队已经默认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事情。李斯,赵高蒙蔽秦始皇一人的眼睛容易,蒙蔽百万秦军的眼睛,那比登天还难。由此推断,《史记》上的赵高李斯假传圣旨立胡亥为皇帝的事情,实在应该是始皇帝已经有明确的表示胡亥就是自己接班人的作为和言语在先,李斯和赵高才有能让胡亥继位登基的可能。秦始皇刚建立皇帝制度,可是并没有建立册立储君的制度,所以那时候胡亥的身份应该等于是后来的太子,只是没有经过什么正式的仪式来册封而已。
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亡不是事发突然,而是必然,明智的人如果不是遭遇意外事故死亡,总会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及时的安排后事,胡亥虽然天资聪敏,但是政治经验很少,不能在秦始皇死后独当一面,叱咤风云。就像秦始皇当年有他爹找的吕不韦丞相辅佐一样,秦始皇也要给胡亥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政治经验丰富的老臣来辅佐。在数次巡游没有找到那样贤才的情况下,最后死之前的秦始皇有......>>

问题七:秦始皇之后是哪个皇帝 秦始皇之后是秦二世,即嬴政的第18个儿子(胡亥)即位,做了秦朝的第二位皇帝。
胡亥,嬴姓,秦始皇嬴政第十八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早年曾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年),始皇帝出巡,死于沙丘,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终于在公元前209年激起了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二世胡亥在赵高逼迫下自杀,卒年24岁。

问题八:胡亥死后谁当皇帝了? 胡亥死后是子婴当皇帝

一、秦朝
秦三世嬴胡亥(206年在位,在位仅46日,先即位皇帝,后改称秦王)

二、楚汉战争
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在位)
汉王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在位)

三、西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

问题九:秦始皇后面的皇帝是谁,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请把详细的故 秦始皇后面的皇帝是胡亥,在始皇崩驾后立太子扶苏继承皇位,但是遗诏被赵高和李斯改成了胡亥。

问题十:秦始皇死后谁接他的位置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始皇过后谁当皇帝

秦始皇过后秦二世胡亥当了皇帝,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扩展资料

秦二世时期,农民生活悲惨,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这种种情况说明,急政暴虐激化了社会矛盾,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

所以西汉时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已经在崩溃,但是由于皇帝以及开国大臣在镇压,没有人敢于和政府对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秦始皇后是谁继承王位的?

秦始皇后是胡亥继承王位的。

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后,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从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六国旧贵族的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继承王位后的故事:

胡亥继承王位后杀了许多朝中的大臣,赵高还不满足,又寻找机会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吏也下毒手。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北到碣石,最后从辽东返回咸阳。

在巡游途中,赵高阴险地对胡亥说:“陛下这次巡游天下,应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听从的官吏诛杀,这样您才能有至高无上的威信。”胡亥不问青红皂白,就连连下令诛杀异己,结果弄得大臣们惶恐不安。赵高实际上把年轻的胡亥当成了扩张自己权势的工具。

秦始皇死后谁继承了他的皇位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承了他的皇位,成为了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秦始皇死后,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了自己的哥哥扶苏,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始皇简介

秦始皇,嬴姓,赵氏或秦氏,名政,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改革家,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嬴政13岁时即王位,重用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之后,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便使用了“皇帝”的称号,因为他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因此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胡亥简介

胡亥,嬴姓,赵氏,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胡亥在秦始皇死后,联合赵高、李斯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逼死扶苏,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逼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谁继位

秦始皇死后谁继位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朝的建立者。那么秦始皇死后谁继位的呢?答案是他的儿子之一的胡亥,史称秦二世,或者二世皇帝,而这个称呼也是秦始皇生前规定的,他梦想皇位可以由他家一直传至万世,可最后却是只有三世。

《秦时明月》中的胡亥

秦始皇据说有二十几个儿子,他选定继承人是长子扶苏,而扶苏为人仁德、勇武而有远见的确会是一个杰出的继承者,所以深受他的厚望。胡亥是秦始皇的十八子,虽然昏庸不成器,但秦始皇很疼爱他,原因一方面是他年幼,另一方面则是他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很放心胡亥。

但是胡亥对皇权没兴趣,不代表他身边的人就对此没有觊觎之心。胡亥从小受秦始皇的命令,随着赵高学习狱法,所以两人十分亲近。而等到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路上病重时,胡亥和赵高跟在身边,而扶苏因为直谏触怒皇帝正在北方和蒙恬戍边。

始皇帝写好了遗诏,让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且继位。遗诏给了掌管玉玺的赵高,但却没有发出去。赵高和扶苏一直不和,所以在秦始皇死后与李斯、胡亥商议。之后他们矫诏宣布秦始皇传位给胡亥,并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让扶苏和蒙恬自裁。扶苏自杀,蒙恬被囚禁。

胡亥继位后,重用赵高,因为担心矫诏之事暴露,他们开始诛杀忠良,先是蒙氏兄弟,其次就是胡亥其他兄弟姐妹,之后就是大臣包括李斯,最后胡亥也被赵高逼死。

秦始皇死后谁继位,胡亥继位所以没几年就亡了,如果是扶苏继位想来会长久许多。

秦始皇的儿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王朝,然而却仅仅维持了十五年便灭亡了,秦三世更是在位46天。然而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后,他的儿子中最出名的便要数扶苏与胡亥了,众所周知扶苏是秦朝太子,然而为何最后又是胡亥继位成为秦二世呢?

胡亥 剧照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也是秦朝统治者中极具政治眼光的一位,他胸怀大志,因此秦始皇对他甚是看重,也赋予厚望。当时扶苏认为天下刚刚平定,百姓民心尚未依顺,因此他对于父皇焚书抗儒等残暴的政策十分反对,也正是因此得罪了秦始皇,被发派蒙恬的军队里协助监督修建长城、抵御外敌。

至前210年,秦始皇在外巡游时病逝,赵高与李斯等人相互勾结,他们担心复苏继位后会对他们不利,因此隐瞒皇帝驾崩的消息,伪造诏书,谎称奉皇上之名令扶苏自尽,并且扶持胡亥登基即位。那么这个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是扶苏的弟弟,秦朝的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在位三年。胡亥曾在赵高处学习狱法,因此与赵高关系密切,得到他们的扶持后登基称帝成为秦二世。胡亥在位时期,赵高执掌实权,借胡亥之手除掉李斯,并不断推行暴政,最终激发了君民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各国旧贵族纷纷展开复国运动。前207年,赵高的手下将胡亥于望夷宫逼杀,享年24岁。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也称作秦俑,位于陕西西安秦陵东面的兵马俑坑中。兵马俑作为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种类,就是推行人陪葬,奴隶为奴隶主所有,在奴隶主死后要作为殉葬品与之一同下葬,因此兵马俑也就制成战车、战马以及人兵的样子,守护陵墓。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被发现,至1987年,整个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坑被列入世界遗产之中,同时也得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誉称,前前后后共有两百多位国家领导人前往参访,成为华夏古代文化的一张生动的遗产名片。

人殉作为古代一种残酷的丧葬制度,在殷商时期达到顶峰,周王朝时便吸取教训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现象,直至秦国时正式废除人殉,以俑入葬取而代之。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俑葬的典型代表,也达到了俑代人殉葬的巅峰。无论在规模、写实等多个方面,秦始皇兵马俑都是匠心极致的结晶,也是历史上首位封建帝王的皇权意识。秦始皇兵马俑是对实物的严格临摹,肖像生动写实,活灵活现,并且在规模与气势上也胜人一筹。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自西向东而坐,三个坑呈现一个品字,最早出土的一号长形坑中有八千多个兵马俑,四面斜坡,左右分别是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埋入式结构的,深约5米,坑中筑起条条隔墙,排列木柱,往上加横木以搭盖棚木,最后再铺上芦苇席用黄土覆盖,形成高出地表两米的坑顶,底部用青砖铺设,往内放置陶俑,门道填实后,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就形成了。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华夏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对中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政治格局,是历史上难得的政治人物。

秦始皇 剧照

秦朝统治时间尽管只维持了15年,可秦始皇的所建立的封建统治制度却传承了下来,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此后的任何一位帝王都难以比拟的,甚至于任何一位帝王都是踩在他的足迹上治理国家的。然而历史新知,在世界上开创一个庞大帝国的君王不少,但是其任何一位的实际影响力都是绝对无法与秦始皇相比较的。

在西方国家通常把秦始皇与凯撒大帝相比较,从总体来看,罗马帝国与秦朝时期的人口、国土相仿,但是在凯撒大帝死后,罗马帝国分崩离析,而秦王朝不同,改朝换代以后,汉承秦制,它的统治模式世世代代地承袭了几千年,这就是秦始皇所独有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关于帝王的排列表,秦始皇无一例外都是名列前茅或者位列榜首的。

秦始皇上任以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等多个方面推行的各种举措,均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与人民生活现状,实现了从贵族时代向君王时代的转变。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其举措也有利有弊,但历史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认为褒贬参半,但总体功大于过。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举措均对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褒贬参半,但总体上功大于过。

秦始皇 画像

政治上,他开创了皇帝一称的新观念,神话了君权,突出了天子的尊位,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加强专制统治。

军事方面,他平定六国,一统天下,并且不断向外开拓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格局。此后,秦始皇修筑长城,巩固边防。

经济上,秦始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促进了贸易与货币的流通,整改交通,修渠道,统一车轨,以方便物资的运送与供应。

此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官吏,使其率属于秦国,并且开辟五尺道,贯通南北,加强中原与偏远民族的联系,加强管理。

文化上,统一并且简化文字,促成了中国古代文字以及文化的发展。社会上,端正风气,建立一致的伦理道德与举止规范。

此外,除了秦始皇的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之外,秦始皇也成为了仁政爱民的负面代表,他律法严苛、思想禁锢、刑罚残酷、诛杀儒生、徭役繁重,为了集权不择手段,大型土木工程,费力耗财,使百姓民不聊生的种种行为也使得他成为了暴君的典型。

秦始皇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清朝的兴立在于他,然而他耗费民力使得生产力与民心尽失也导致了秦朝的快速灭亡。

秦始皇统一

秦始皇嬴政最为被世人所熟知的功绩就是他统一了天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称为皇帝的封建君主。

秦始皇像

嬴政在即位掌权后就推行统一战略,相继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就此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并以秦始皇为称。统一六国后,为加强君主专制,秦始皇采取了诸多措施,涉及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

政治上,秦始皇废除了先前的分封制度,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他还建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国家大事,为皇帝服务,同时还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以此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皇帝对权力的控制。

经济上,秦始皇统一了战国时期各国各异的度量衡标准,同时实行国家铸币,并全国通行统一的货币,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与交流。秦始皇还大幅整顿交通,修建驰道,并规定了马车车辆的形状和构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文化上,秦始皇统一了全国通用的文字,有利于当时文化的交流。然而秦始皇为了文化上的统一还执行了焚书坑儒,虽使秦朝在文化上实现了统一,但是毁害了不少文化书籍,杀害了不少贤能之人。

军事上,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后,就开始征讨分别位于秦朝南北的百阅和匈奴,将众多地区并入秦朝版图,同时还开拓北方疆域和西南地区,使秦朝成为第一个多民族国家。为加强边疆的防御,秦始皇还命人修筑长城,保障了北方边境百姓的安全。

秦始皇死后谁继位 谁继承了皇位成为了秦二世?

秦始皇死后谁继位 :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死后是何人继承了他的皇位?这个能够坐拥天下的幸运儿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又是如何获得的帝位呢?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儿子)、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设法说服了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

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劳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阳周(现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做皇帝后,对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残忍有加,毫无人性。

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是在咸阳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业区)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现在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

在胡亥的众兄弟当中,死得名声好一点的是公子高。他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于是下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书给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很高兴,又赐给他十万钱。

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对其他不听话的文武大臣也不放过。首先迫害的是蒙恬兄弟俩,开始胡亥想继续用他们兄弟俩,但赵高害怕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就向胡亥造谣说,秦始皇原来曾想立胡亥做太子,但蒙恬的兄弟蒙毅极力阻止,秦始皇这才打消了立他做太子的念头。胡亥却信以为真,不但没有释放蒙恬,还将蒙毅也囚禁在代郡(现在河北省蔚县东北)的监狱中。后来,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尽,然后又派人到阳周的监狱中逼蒙恬自杀,蒙恬开始不肯,声辩说要见胡亥,请他收回诏命,使者不许,蒙恬见生还无望,只得服毒自尽。

相关推荐:

秦王羸政死后谁当皇帝

气球蜜蜂的做法

气球葡萄的做法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通假字

胡麻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气球上怎样印字

秦隋两朝的相同之处

秦霜怎么死的

标签: [db:标签]

声明:《秦王羸政死后谁当皇帝》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秦王羸政死后谁当皇帝

    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卒于公元前207年,嬴姓,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7年在...

    百科 日期:2023-03-24

  • 苹果手机连接电脑没反应是怎么回事

    右键点击“计算机”,选择“管理”。在“管理”中找到“设备管理器”,点击。点击过后,在右栏中找到“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并点击进入。进入后,找...

    数码 日期:2023-03-24

  • 气球蜜蜂的做法

    气球蜜蜂的制作方法如下:1、打气之前将气球拉长几下,降低其弹性。2、对气球进行快速充气,一般为长条气球长度的三分之二处。3、在打结前,泄放长...

    百科 日期:2023-03-24

  • 耐磨减震的折叠跑步机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耐磨减震的折叠跑步机排行榜:其中伊尚 平板减震多功能跑步机、小金 深空灰跑步机以及...

    数码 日期:2023-03-24

  • 十大静音折叠家用跑步机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大静音折叠家用跑步机排行榜:其中华为 智能连接跑步机、立久佳 减震静音 家用跑步...

    数码 日期:2023-03-24

  • 2023年女针织衫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为您提供2023年女针织衫销量排行榜,作为选购指南,我们以各品牌女针织衫销量数据为基准,列出了最新女针织衫销量排行榜2023前十名,告诉...

    品牌 日期:2023-03-24

  • 减震降噪的家用跑步机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减震降噪的家用跑步机排行榜:其中立久佳 宽跑台六档调节跑步机、亿健 静音款跑步机以...

    数码 日期:2023-03-24

  • 气球葡萄的做法

    工具:一条紫色长条气球,打气筒。1、先将紫色气球用打气筒打好气,紫色尾部预留六厘米左右。2、拿起紫色气球在头部扭出一个小灯泡,再扭结出另四个...

    百科 日期:2023-03-24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