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请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请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5 手机版

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外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产生原因: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权威,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诸侯国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互相征战,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称霸的标志: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雒邑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当 这些权力

春秋五霸分别是谁?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五霸是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主流说法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不同历史文献也有不同记载。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启了争霸战争以夺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该时期的历史产物。该战争,为之后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齐桓公,姜子牙的后代,故而姓姜,氏吕,名小白。单听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却是第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称霸的人。
齐桓公的为君之路辉煌而又艰辛。公子小白的兄长齐襄王在位时,齐国一片混乱。为了躲避祸患,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陪同下出逃,公子纠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出逃。齐襄王被杀后,他们兄弟二人争夺王位。
在赶回齐国的路上,小白被管仲射中身上的带钩,小白假死,躲过一劫。
在齐国贵族国氏、高氏和莒国的支持下,小白即位,被称为齐桓公。上位之后,他准备杀掉管仲。鲍叔牙说服齐桓公,留下并竭力举荐管仲。后来,正是有了管仲帮助,齐桓公在齐国大力进行改革,推动国家军政合一、兵民合一,齐国国力日益强盛。

春秋五霸分别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指的是:

尊王攘夷的齐桓公、春秋大义的宋襄公、会盟天下的晋文公、 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战国七雄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扩展资料:

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秋五霸、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分别指的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分别是:尊王攘夷齐桓公、春秋大义宋襄公、会盟天下晋文公、 独霸西戎秦穆公、问鼎中原楚庄王。

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国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开国国君是姜子牙(姜太公),被周武王分封在齐地。

春秋五霸之二——宋襄公

宋国国君,子姓,宋氏,名兹甫。开国国君是微子,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武王伐纣后,恢复了微子的官职。在周成王当政时,商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诛杀。周成王、周公旦命微子继承殷商的祭祀,封在宋地。

春秋五霸之三——晋文公

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开国国君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往上,周后稷,名弃,是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春秋五霸之四——秦穆公

秦国国君,赢姓,赵氏,名任好。开国国君是秦襄公;当时周幽王无道,被西戎犬戎与申侯所杀;秦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遂始有秦国。往上,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往上,蜚廉,为商纣王采石于北方,没赶上武王伐纣;蜚廉一子曰恶来,其后是秦国,一子曰季胜,其后是赵国。

春秋五霸之五——楚庄王

楚国国君,芈(mi)姓,熊氏,名旅。开国国君是熊绎,被周成王封在楚蛮,子爵。往上,帝颛顼。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战国七雄之一——田氏齐国

开国国君是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遂正式有国。往上,陈完,是陈国国君陈厉王的儿子,避祸陈乱,逃到齐国;陈完到齐国,把陈氏改为田氏。往上,妫(gui)满(胡公),武王伐纣后,寻得妫满,奉舜帝之祭祀,所以他们姓妫。往上,帝颛顼,帝舜七世祖。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战国七雄之二——楚国

参考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战国七雄之三——燕国

开国国君是召公奭(shi),是周武王的弟弟。往上,参考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战国七雄之四——韩国

开国国君是韩虔,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韩武子,事奉晋国,被封在韩原,往上,韩国的祖先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往上,周后稷,名弃,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周后稷始有姬姓。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战国七雄之五——赵国

开国国君是赵籍,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叔带,周幽王无道,遂往晋国,事奉晋文侯。往上,季胜。往上与秦国同宗。

战国七雄之六——魏国

开国国君是魏斯,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毕万,事奉晋献公。往上,毕公高,武王伐纣后,被封在毕地,于是为毕姓。往上,与周同姓。

战国七雄之七——秦国

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封建社会正式开始!

扩展资料: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学

屈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

思想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分别是谁?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人物简介:

1、齐桓公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终年73岁。

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2、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3、秦穆公

秦穆公,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是缪氏先祖;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4、楚庄王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5、宋襄公

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子姓,名兹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

春秋五霸是哪几个国家?

春秋五霸指的是齐国、宋国、晋国、秦国、楚国。

春秋五霸是历史上对春秋时期诸国中能力最强,实力最壮,对历史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五位国君的称呼。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于是各个诸侯国间就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争,在这一期间,能够在各个诸侯国中实力、号召力执牛耳者,就会被尊奉为霸主。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终年73岁。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春秋五霸是哪几个人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最先称霸是:齐桓公。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姬姓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

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复霸中原。尤其是晋文公玄孙晋悼公政治韬略过于出众,才能、成就、品行都首屈一指,算是晋国霸业的最高巅峰。

2、郑、宋、秦、吴、越构建的区域霸权其规模、影响、成就难以与齐桓、晋文、晋悼、楚庄相提并论。

3、完成诸侯会盟这一重大称霸标志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其中仅晋国就称霸百年,会盟多次,几乎独占五霸名额;而夫差最终还被勾践灭国。

春秋时期名称起源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

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对于“五霸”,《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认为五霸应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主(即诸侯之长),被中国知识分子笼统地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
1、晋文公,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楚庄王,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3、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
4、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5、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谥号穆。

春秋五霸,都是哪五霸?

在我们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群雄并起,各自为战,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咱们诸子百家、人才辈出、言论最为自由也涌现出了最多思想灵感的时代。如今的历史学界,对于这段千年之前的光阴依旧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在这个时代中,有五个国家的国力最为强大,被称为“春秋五霸”,目前具体哪五霸依旧存有争议,一说是齐宋晋秦楚,一说是齐晋楚吴越。

之所以战国七雄没有争议,而春秋五霸中的名额一直有异议,这与当时各家典籍中的记载有关,也与春秋时期具体如何界定的时间分类方法有关。但其中毫无争议的就是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位了,被并称为齐桓晋文。

晋国的最高领导人与当时的“统治者”周天子同为姬姓,又占领着最大的地盘,自然在春秋时期是最有话语权的。虽然在春秋末期被“三家分晋”分成韩、赵、魏三国的领土,但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还是不容质疑的。自周王朝迁都后,其国力渐微,而同为姬姓的晋国曾经为其行使王道近百年。除了晋文公之外,之后的晋襄公、晋景公和晋悼公也是颇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是春秋时代最为显赫的霸主。

而齐国的领导人齐桓公我们就都很熟悉了,在历史书甚至是语文教材上都有不少他的历史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传奇般夺回王位的经历以及之后知人善用,重用曾经是站在另一位王子那派的管仲了。当时的齐国在他的精心治理之下,国力愈发强盛。在此期间,还为实力孱弱的周天子铲除了不少虎视眈眈的小国势力,这也是成语“尊王攘夷 ” 的由来。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国?

编辑词条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于率领楚、郑、陈等园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 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最后宋襄公被楚国抓走后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是他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而以仁义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过有名无实,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宏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以后,吴国、越国相继强大, 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扎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作为霸主,一本国经济要发达,二实力(指军事)强大。而且对于霸主本身也要有一定的魄力。宋襄公无才无能,不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对于秦穆公来说,他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外邦少数民族的首领,按理就排不上“五霸”之一。毕竟地处西方边陲之地..........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为春秋五霸。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一说以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为春秋五霸,
一说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秦--咸阳
齐--临淄
楚--郢
赵--邯郸
魏--大梁
燕--蓟
韩--阳翟

相关推荐:

请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茴香豆是什么豆

屏幕镜像连接老是出现无法连接

请问春剑兰花怎样种植

屏幕亮度是用明流还是尼特做单位

请问垂是什么结构

屏幕亮度一般调多少最好

屏幕排线是什么意思

标签: [db:标签]

声明:《请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请问春秋五霸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外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产生原因:春秋时期,周天子...

    百科 日期:2023-03-25

  • 2023十大多功能榨汁机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大多功能榨汁机排行榜:其中摩飞 迷你无线榨汁机、摩飞 便携式充电迷你榨汁机以...

    数码 日期:2023-03-25

  • 茴香豆是什么豆

    1、茴香豆是蚕豆,蚕豆是它的主要制作原料。2、茴香豆酸软清香,并且具有浓厚的香味。它的表皮因煮过而发皱呈现青黄色,豆肉熟而不烂,有很好的口感...

    百科 日期:2023-03-25

  • 屏幕镜像连接老是出现无法连接

    型号电视机的WIFI功能是针对屏幕镜像和照片分享功能,是局域网功能,该电视无法连接家中的WIFI上网,实现网络方面的功能。1、大多时候,当 App Stor...

    百科 日期:2023-03-25

  • 电脑开机自动打开文件夹怎么办

    1、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所有程序”,鼠标指向“启动”文件夹,看看这里是否含有该文件夹选项,有的话便需要删除2、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

    数码 日期:2023-03-25

  • 全自动加厚玻璃养生壶排行榜10强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全自动加厚玻璃养生壶排行榜10强:其中SKG 双重防溢养生壶、小浣熊 带过滤桶款茶壶以...

    数码 日期:2023-03-25

  • 值得入手的养生壶推荐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值得入手的养生壶推荐前十名:其中志高 全自动保温玻璃养生壶、金杞 电热保温养生壶以...

    数码 日期:2023-03-25

  • 请问春剑兰花怎样种植

    春剑兰花种植方法:1、花盆用直筒型:因春剑根部比较发达,长的比春兰长、粗壮,直筒型容易透气保水;2、花盆下部三分之一处用大颗粒土;3、将春剑放置...

    百科 日期:2023-03-2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