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6 手机版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为:

1、欧洲民族大迁徙记录着欧洲文明的发展,是跨世纪的历史事件,是欧洲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历史转变中,既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欧洲文明进步的重要过程。在当地奴隶、隶农的支持下,各个民族开始在战争中寻求突破,最终完成民族的蜕变。由七个民族组成的军队先后攻占罗马帝国,并且在欧洲大陆上成立王国,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束缚与管制,最终使罗马帝国奴隶制度解体,形成了封建制度。

2、导致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使欧洲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高度,为之后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一个4到7世纪间,由匈人(Huns)入侵欧洲大陆所触发的一连串民族迁徙运动;在西方历史研究中,这段约四百年的时期,称为“民族大迁徙时期”(The Migration Period)。410年亚拉里克一世领导的西哥特“蛮族”军队攻陷罗马城,这标志着欧洲中世纪(也就是有人称的“黑暗时代”)的开始。
【日耳曼民族】
395年,罗马分为东西罗马
5C初,日耳曼人从北欧向南迁,并居住在西罗马边境,日耳曼民族开始“基督化”
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分裂为多个日耳曼国家,主要有东哥特与西哥特
【日耳曼民族迁移的影响】
日耳曼民族迅速的基督教化以及封建化,其中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作为野蛮人的日耳曼统治者(查尔斯大帝)不得不屈从于教会,教会势力开始渗入政治领域,其后国王与教皇之间的大战也让欧洲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国家混战,造成了476年——814年的黑暗时代,。但是推翻了腐朽的西罗马帝国,日耳曼人给西欧带来了新鲜的血液,让欧洲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此观点是陈衡哲提出)。
【斯拉夫民族】
2c--3c前后,斯拉夫人开始东迁
主要有迁往了3个地域,波德平原(西斯拉夫)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伏尔加河流域(东斯拉夫)
斯拉夫人和东罗马帝国接触频繁,也被基督教化
9世纪,辅基公国受罗马皇帝的册封
【斯拉夫民族迁移的影响】
斯拉夫人南渗,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在失去了巴尔干半岛之后,东罗马帝国仅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同时小亚细亚方向阿拉伯人兴起,拜占庭彻底的失去帝国的雄风,在拜占庭被攻破后,南斯拉夫成为了防止YSL化的桥头堡,这对今天欧亚格局是有很大贡献的。同时东斯拉夫完全继承了拜占庭的艺术文化宗教各个方面的成就,对文化继承性也是有很大贡献的(不同于哥特人对西罗马破坏性的掠夺)

民族大迁徙的意义简答题

民族大迁徙(Tribes,great migrations) 是指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另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大规模迁徙美洲,欧洲人迁徙美国也可被称为近代的民族大迁徙。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匈奴西迁对欧洲的影响

一是改变欧洲的民族构成,导致民族大迁徙,创设了至少3个新民族。一是匈牙利人。二是和斯基泰人融合成斯拉夫人。和北欧人融合成俄罗斯人。驱赶着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地盘,日耳曼人汪达尔部进入西班牙,然后又进入北非。进一步压缩凯尔特人地盘,最终把凯尔特人驱赶到英伦岛。日耳曼人大批涌入罗马,罗马和日耳曼融合形成现代意大利人。
二是楼上说的,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是阿拉伯人崛起。匈奴对东西罗马帝国、西亚波斯的冲击使得亚洲出现权力真空,导致阿拉伯人崛起。

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历时约2个世纪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在当地奴隶、隶农起义的支持下,摧毁了罗马奴隶制帝国,建立了日耳曼诸王国。这些日耳曼王国虽各具特点,但在本身原始公社制解体和国家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罗马帝国生产力的影响,使日耳曼人阶级和剥削的萌芽与帝国晚期所发生的奴隶制解体及封建制因素的萌芽结合起来,结果都先后确立起新的封建制度,其中以力量最强、存在最久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典型。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导致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民族大变动,它发轫于匈奴西迁,在匈奴不断的打击下,整个日耳曼众多种族被迫进行整体性大迁徙,并强力进入罗马帝国。

欧洲社会出现了大变动,首先从地理版图的变动开始,接着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现代欧洲的一切都与这次民族大变动有关,它的影响既深刻又深远。

匈奴是发祥于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夏称“熏育”,商称“鬼方”,西周称“猃狁”,春秋称“戎”、“狄”,至秦汉始有“匈奴”之称。

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自立为“撑犁孤涂单于”(匈奴称天为“撑犁”,称儿子为“孤涂”。

“撑犁孤涂”即天子之意,匈奴语大为“单”,王为“于”,“单于”即大王),自此,匈奴建立了军事奴隶制王国,完成了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匈奴为掠夺人口和财富,四处攻略,一直为中原之大患。

秦筑长城以御之,汉高祖刘邦反击匈奴,在白登山被困七日,无可奈何,转而和亲。

至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边患暂解。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部归附汉朝,北部继续与汉为敌。

东汉明帝时,窦宪、耿秉率军大破北匈奴,单于率部向西逃窜,开始了“匈奴西迁”的漫长的历史征程。

公元91年~160年,北匈奴向西逃至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的乌孙,“专制西域,入寇河西”,但遭到东汉军的一再打击。

这一时期中国北方鲜卑族已经崛起,公元2世纪鲜卑檀石槐“尽据匈奴故地”,这样,在鲜卑的严重威胁下,北匈奴只有把掠夺的矛头再次转向西方。

160年~290年,北匈奴侵入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地区。

290年~374年,匈奴人继续西行,于顿河以东,黑海以北,侵入阿兰。

374年,在匈奴王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匈奴人越过顿河,侵入东哥特人领地。

由此触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多米诺骨牌。

在罗马帝国的北方,很早就居住着所谓的“蛮族”部落。

其中对罗马影响较大的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多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逐渐向欧洲中部和东南部移民,其居住的范围大致为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西起莱茵河,东到俄罗斯平原这一辽阔的地区。

罗马和蛮族的交往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时,恺撒就曾率大军远征高卢,他的名著《高卢战记》记述了当时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为氏族公社制,还未完全定居,主要的生产类型为畜牧业,农业并不占重要地位。

过了150年,到公元1世纪末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所写的《日耳曼尼亚志》时,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部分日耳曼人已经成为农业居民,开始定居生活,如在莱茵河沿岸的法兰克人。

相反,分布在多瑙河下游的西哥特人,仍以畜牧业为主。

根据塔西佗等人的记载,这时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组成了许多部落联盟,如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等,已有军事贵族及亲兵。

之所以被称为军事民主制,就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氏族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们看来,用流血的方式获得财富要比流汗的方式更高尚。

为了掠夺土地和财富,日耳曼人经常袭击罗马的北方行省,使罗马帝国陷于困境。

因此,罗马和蛮族之间的矛盾很尖锐。

在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交往史上,罗马人长期采取攻势,用武力进行征服,但并不是每次都获得胜利。

自图拉真帝王以后,罗马帝国已无力向外扩张,只能对日耳曼人采取守势,也就是沿着帝国边界莱茵河和多瑙河修建城塞边墙,史称“图拉真边墙”。

而到了公元2~3世纪,为了弥补帝国兵源的不足,罗马又允许一些日耳曼人部落在帝国境内定居,充当雇佣兵。

这样,到公元4世纪时日耳曼人竟然成为罗马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由来已久,公元前2世纪基姆伯尔和特乌托涅斯人为了寻求土地,曾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故土,但被打退。

到300年后的马尔库斯·奥利略时期,日耳曼部落再次入侵,已是强弩之末的罗马帝国只好允许一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多瑙河以南的帝国版图中。

影响欧洲历史的日耳曼人的大迁徙运动,是从公元4世纪后半期开始的。

374年,匈奴大同盟数十万人在军事领袖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向西突进,东哥特国王亥尔曼利克年老力衰,初战失利。

他不忍目睹国破家亡,旋即自杀。

东哥特为匈奴所征服,一部分人继续西奔,来到西哥特人那里。

西哥特的国王阿山那里克听闻匈奴来袭,忙在德涅斯特河畔严阵以待。

不料匈奴人不正面进攻,却乘着月夜,从上游偷渡过河,猛袭其后方,西哥特人大败,纷纷逃窜,退往多瑙河北岸,请求渡河到罗马帝国,并表示愿意为罗马边防军提供兵员。

罗马皇帝瓦伦斯无奈,只好同意,以西哥特人为罗马人守边疆、罗马为其提供给养为条件,允许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

376年春,浩浩荡荡的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由此开始了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西哥特人376年渡河东至帝国的麦西亚(今保加利亚)行省,为罗马戍守边防,但罗马 *** 却背信弃义,拒不履行供应粮食的承诺,反而勒索捐税,甚至还出现了拐卖哥特人为奴的现象,这就引起了西哥特人的强烈反抗。

378年,西哥特人在弗利提恩的率领下,同罗马皇帝瓦伦斯大战于阿德里亚堡附近,结果罗马军队全军覆没,皇帝瓦伦斯阵亡,罗马帝国受到沉重打击。

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大大地削弱了帝国抵抗日耳曼人的力量。

406年,面对西哥特人的猛烈进攻,罗马人兵力空虚,捉襟见肘,无奈只能从重要的莱茵河防线调回部队,但不料汪达尔人等其他日耳曼部落又借机突破莱茵河防线,进入高卢。

为了确保罗马的中心地带,407年,西罗马又撤军不列颠,这样又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提供了绝好时机。

410年,西哥特人在其精明首领亚拉里克的率领下,攻破“永恒之城”——罗马,然后以土鲁斯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的第一个日耳曼王国,西哥特人在高卢和西班牙定居下来。

同时,在匈奴连续大规模的进攻下,其他日耳曼民族为了躲避匈奴的兵锋,也步西哥特人后尘,纷纷踏上民族大迁徙的征途,涌入罗马帝国,在此自建王国。

406年,汪达尔、苏维汇人在匈奴的威胁下,被迫西移。

他们横扫高卢及西班牙,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以古代迦太基为中心建立汪达尔王国,随后开始向海上推进,先后占领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进一步削弱了帝国已衰退的商业,而且还于439年攻陷北部的迦太基,建立了汪达尔王国(439~534),455年还侵入罗马。

汪达尔王国后来被拜占廷所灭。

451年,匈奴人在其首领——号称“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率领下,以匈牙利为基地大举挺进西方,兵临罗马城下,经过教皇利奥一世的苦力周旋,匈奴人在获得财帛之后即撤出意大利。

曼的迁徙不仅加速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还为西欧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西欧产生了新的制度 封建制。

当然,日耳曼人的迁徙,不仅仅表现为战争,还有和平的渗透,是真正的民族大迁徙,并最终建立了庞大的日耳曼帝国。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非常有个性的民族。

他们憨厚、淳朴、体魄强健,但是又凶悍、勇猛、视死如归,基于这种种特性,在战争中日耳曼人很少出现临阵脱逃的现象,甚至从不丢弃自己的同伴和武器。

所以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以绝对的优势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并最终担当了影响欧洲历史的主要角色。

紧接着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也进入了罗马,勃艮第人于5世纪中期在高卢东南部建立勃艮第王国;法兰克人也于486年,在高卢北部建立法兰克王国 。

到了6世纪初,法兰克王国成了罗马境内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

至此,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和国内奴隶起义的双重打击下已名存实亡。

最后伦巴德人也姗姗来迟地移居罗马帝国,并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德王国,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至此终结。

日耳曼的民族大迁徙经历了两个世纪,摧毁曾一度兴盛的罗马帝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日耳曼诸王国,此外,在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受其奴隶制经济的影响,日耳曼的国家制度直接地过渡到了封建制。

更为重要的是,日耳曼的迁徙不仅加速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还为西欧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西欧产生了新的制度——封建制。

当然,日耳曼人的迁徙,不仅仅表现为战争,还有和平的渗透,是真正的民族大迁徙,并最终建立了庞大的日耳曼帝国。

古印欧人大迁徙是什么原因,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公元前4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由于缺乏农业种植技术,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大迁徙。在这跨越3500年的大迁徙中,古印欧人征服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新的文明也因此诞生了。

古印欧人迁徙路线图

一、冰河时代,古印欧人不得不四处奔波

《留住我们的根》唱得好: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一切的一切,只为留住他们的根,古印欧人大迁徙史的血与火,活脱脱的囊括在这几句简单的歌词里面了。

1、古印欧人的起源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实际上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祖先,来自非洲。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待在非洲一隅的非洲人,不甘寂寞,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他们走出了非洲,来到了中东。又从这里出发,走向了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古印欧人,就是从中东走向东欧平原发展起来的一支。

他们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依偎着伏尔加河和顿河的怀抱,在丰润河水的滋润下,肥美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游牧的生活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小冰河期

2、大迁徙的自然环境

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在古印欧人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时候,地球迎来了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到来,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方式的不一样的。对农业区来说,直接后果就是种植业萎缩,粮食大幅度减产,引发社会剧烈动荡,各种冲突不断,人口锐减。对游牧区来说,会导致草原退化,河流冰封,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古印欧人不得不离开这曾经的栖息地,翻越高加索山脉,南下去低纬度的地区寻求生存之道。

3、大迁徙的技术装备

游牧民族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经常性的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估计只有类似穹庐或者蒙古包这样的设施。但有一样东西,在当时也算是古印欧人的独门绝技,那就是轮式马车的发明。同时,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表明,野马的驯化,也是古印欧人的杰作。发明了轮式马车,又驯化了野马,马车也由人力逐渐被马拉所代替,这对主要靠迁徙寻找食物的游牧民族来说,太重要了。

古印欧人马车想象图

当然,按照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中国在夏朝就有了轮式车辆就出现了。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考,夏禹的车正奚仲,职掌车服诸事,传说姓任,是黄帝之后,为车的创造者,春秋薛国始祖,当然也有轩辕氏造车的说法。关于“奚仲造车”的传说,在《左传》、《荀子》、《说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纲鉴易知录》等均有记载。


夏朝马车想象图

在二里头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车辙,说明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轮式车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发掘到那个时代的马车实物。但基本事实说明,古印欧人和华夏文明在基本上相同的时期,都出现了马车和对野马的驯化,同样不排除也有其它文明在这方面也有发明创造,毕竟虽然文明的形式不同,但发展的基本逻辑还是相同的。

无论如何,古印欧人依靠先进的轮式车和驯化的野马这两项优于其它文明的划时代革命,开始了疯狂的大迁徙。

4、大迁徙的主要路线

哪里有吃的,哪里就能生存,古印欧人靠着先进的运输工具,凭着他们灵敏的嗅觉,一步一步的向农业种植区迁徙、扩张。

古印欧迁徙路线大致可以分为向南、向西和向东三大分支,又从三大分支里面分出数个小的分支,向世界各地迁徙。

古印欧人迁徙路线图

向南又分为南和东南两大的分支。

东南分支:这部分南下高加索山脉的古印欧人,被亚述人称为“古提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迁徙到了伊朗高原,进而进入西亚区域。

向南分支:这部分古印欧人被称为“赫梯人”,公元前3000年,来到了小亚细亚半岛,也就是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半岛。公元前1595年前后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向西分支:这部分主要来自东欧平原,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穿过多瑙河,翻越巴尔喀阡山,迁徙到了巴尔干半岛,逐步扩散到今天的西欧、北欧和北美,逐步演化为现代欧洲人。

向东分支:这部分就是常说的雅利安人。公元前1500年,他们到了阿富汗高原以后,继续翻越兴都库山和喜马拉雅山,来到了南亚的古印度平原。其中的一小部分,继续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中国的新疆和河套平原一带。还有一部分来到了伊朗高原。

古印欧人迁徙路线图

二、血与火的冲突中,古文明在碰撞、毁灭

文明的进化从来不是和平的,每一个新文明的诞生,都伴随与原始文明的冲突和毁灭。古印欧人在迁徙路上的征服,就是一路血与火的考验。

1、大迁徙路上,古印欧人面临的局势

古印欧人虽然拥有了马拉战车和青铜武器,在规模与速度上占据优势,但他们面临的对手也都不是弱者。我们看看这些对手都是谁:

古巴比伦王朝、古埃及、苏美尔人,古印度人、古希腊人和中国商朝。

除了这些和古印欧人不同文明的异族外,还要面临古印欧人不同分支之间的争夺与征服,后来者与先行者之间的争夺,如迈锡尼人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他们都是古印欧人的分支。

2、攻城掠地与大地悲歌,那些被古印欧人毁灭的文明

东南分支的古提人:先是于公元前2300年,凭借速度与力量,打败了古巴比伦王朝,但并没有灭掉他们。古提人虽然取得了对巴比伦文明的胜利,但好景不长,公元前2082年,他们被同样武力值爆棚、位于两河流域的苏美人灭掉了。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失败以后的古提人向东撤退,很有可能就是来到中国的吐火罗人,但证据还不充分,并没有得到认可。

古巴比伦

向南分支的古赫梯人:他们在占据了小亚细亚以后,继续南下,于公元前1595年占领了古巴比伦城,古代巴比伦人尊崇的主神马尔杜克和妻子的雕像被抢劫带走。古巴比伦城的守护神没了,古巴比伦文明自然也就灭亡了。随着不断被后来者如波斯人、亚述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统治与掠夺,拥有空中花园的古巴比伦文明彻底的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只剩下人们对那曾经的辉煌无尽的想象与叹息。

公元前1269年,古赫梯人与同样强大的古埃及结盟,占据了今天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后来被同样是古印欧人分支的迈锡尼人打败。

向西分支的古印欧人:他们来到巴尔干半岛以后,摧毁了同样是早期古印欧人的分支迈锡尼人建立的古希腊爱琴海文明,此后,古希腊陷入了文明的黑暗时期。同时入侵迈锡尼的,还有讲希腊语的多利亚人,多利亚人也是古印欧人的分支。

这部分古印欧人慢慢的侵入了色雷斯、意大利和北欧等地区,成为现代欧洲人的主体。


向东分支的雅利安人,公元前1500年,他们中亚附近分开,一个分支南下翻越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山来到了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

此时,曾经辉煌的古印度文明,也就是哈拉巴文化已经处于衰落状态,他们的残余根本无力抵抗拥有战车和马匹的外来者,南下侵入的雅利安人就乘机占领了这片土地。

经过长期的战争与兼并,雅利安人建立了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国家,也就是现代印度的基本模式,这些外来的高鼻白肤的雅利安人成为主宰一切的高种姓人群,肤色较黑、鼻子扁平的原住民也就是原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被雅利安人规定为低种姓人群,他们被禁止识字和学习自己创造出的文化。至此,曾经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的古印度文明彻底消亡。

至此,曾经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印度文明,都在古印欧人的铁蹄下消失了。


向东分支中另外一支,于公元前11世纪,翻越阿富汗高原,来到了伊朗高原,在征服了土著人以后,建立了辉煌的古波斯文明。每一个武侠小说爱好者都非常熟悉的著名的拜火教这个名词,就是来自这支古印欧人。

亚欧民族大迁徙的路线及意义

首先我所知的几个在这时期迁徙的民族有,日耳曼人,匈奴人,哥特人,阿兰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
阿兰人,东哥特人被匈奴人从中亚驱赶至欧洲,东哥特人本来囤积在多瑙河下游,后来进入巴尔干半岛,并毁灭了斯巴达城,后又穿过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地区,进入亚平宁半岛,并逐渐建立起地跨亚平宁和南斯拉夫地区的东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原来是在东欧,经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毁灭罗马城,又进入西班牙,在法国西部有一块领地——阿奎丹,以及西班牙大部分地区的——西欧哥特王国。
苏维汇人和汪达尔人也随大部队来到了西班牙,苏维汇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建立自己的王国,但实力非常弱小。
汪达尔人则在西班牙南部地区和北非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日耳曼入主西欧平原和法兰西盆地,将高卢的领地据为己有,以及他还保留着他以前的领地。
朱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入主不列颠。
匈奴人则毁灭了波兰和匈牙利。

日耳曼人的大迁徙,是如何改变罗马帝国,乃至整个西欧历史的?

在欧洲人繁殖的历史上,诞生了很多民族。 这些民族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文化传统,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欧洲文明。 但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常常听到日耳曼人,但实际上日耳曼人并不是一个民族概念,而是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民族的集合体。 日耳曼人的历史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历史变迁。 在古罗马帝国的北部地区,居住着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有20多个分支的古代民族。 

这些分歧的日耳曼人栖息繁衍在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北海和波罗的海以南的小块土地上,过着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社会的生活。 两个世纪后,整个日耳曼民族掀起了迁徙浪潮。 原本散居的各部落纷纷迁移到罗马帝国境内。 此次迁徙运动涉及的地域广阔,持续时间长,前后持续200多年,中欧、西欧、南欧、北非等广大地区均可看到日耳曼人迁徙的身影。

在欧洲人繁殖的历史上,诞生了很多民族。 这些民族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文化传统,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欧洲文明。 但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常常听到日耳曼人,但实际上日耳曼人并不是一个民族概念,而是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民族的集合体。 日耳曼人的历史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历史变迁。 在古罗马帝国的北部地区,居住着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有20多个分支的古代民族。 

这些分歧的日耳曼人栖息繁衍在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北海和波罗的海以南的小块土地上,过着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社会的生活。 两个世纪后,整个日耳曼民族掀起了迁徙浪潮。 原本散居的各部落纷纷迁移到罗马帝国境内。 此次迁徙运动涉及的地域广阔,持续时间长,前后持续200多年,中欧、西欧、南欧、北非等广大地区均可看到日耳曼人迁徙的身影。

中世纪欧洲的民族大迁徙的概念

大迁徙是一个4到7世纪间,由匈人(Huns)入侵欧洲大陆所触发的一连串民族迁徙运动;在西方历史研究中,这段约四百年的时期,称为“民族大迁徙时期”(The Migration Period)。
匈人入侵东欧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匈奴西迁,在地理、时间上可以吻合;不过学界对“匈人”与“匈奴”是否同源,尚未形成定论。
无论匈人来源为何,因其入侵欧洲,包括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伦巴底人、法兰克人和其他日尔曼及斯拉夫等“蛮族”(由自诩文明进步的罗马人角度而言)被迫西迁,导致西罗马帝国受到连番侵攻而灭亡,这在欧洲历史上称为“蛮族入侵”(The Barbarian Invasions)。
410年亚拉里克一世领导的西哥特“蛮族”军队攻陷罗马城,这标志着欧洲中世纪(也就是有人称的“黑暗时代”)的开始。

相关推荐: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去颐和园能坐什么车啊

欧洲哪个国家的自然风景最美

康佳电视怎么看电视台

去养老院准备哪些活动

欧洲哪个国家环境保护最好

去养老院问老人什么问题好

欧洲哪个国家经济最发达

标签: [db:标签]

声明:《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高度近视隐形眼镜排名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高度近视隐形眼镜排名前十名:其中海昌 超薄透明近视隐形眼镜、海俪恩 透明水润隐形眼...

    数码 日期:2023-03-26

  •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意义为:1、欧洲民族大迁徙记录着欧洲文明的发展,是跨世纪的历史事件,是欧洲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历史转变中,既是历史发展...

    百科 日期:2023-03-26

  • 去颐和园能坐什么车啊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

    百科 日期:2023-03-26

  • 性价比高的美瞳推荐2023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性价比高的美瞳推荐2023:其中海昌 星眸印象之美美瞳隐形眼镜、EYEWISH 自然款美瞳以...

    数码 日期:2023-03-26

  • 2023年隐形眼镜质量排行榜10强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年隐形眼镜质量排行榜10强:其中海昌 优氧透明隐形眼镜、爱尔康 视康水润日抛隐形...

    数码 日期:2023-03-26

  • 欧洲哪个国家的自然风景最美

    欧洲自然风景比较美的国家如下:1、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首都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风景区...

    百科 日期:2023-03-26

  • 康佳电视怎么看电视台

    1、首先在电脑上找到你想要安装的应用,然后把该应用的安装包复制粘贴到U盘里,比如下载一个沙发管家。2、在康佳电视的应用商城里搜索金山卫士,...

    百科 日期:2023-03-26

  • 2023十款最自然的美瞳推荐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款最自然的美瞳推荐:其中眸视 美瞳年抛彩色隐形眼镜、Lensme 美瞳彩色隐形眼镜...

    数码 日期:2023-03-2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