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哪些国家喜欢吃鱼

哪些国家喜欢吃鱼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7 手机版

1、英国;英国是欧洲大陆面积较大的海洋岛国,因而吃鱼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习惯与爱好,英国北方是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

2、挪威;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因此,很多挪威人总会用一条鲶鱼来作为沙丁鱼的天敌,使其不至于懒惰而死,从而卖得更高的价钱。

3、日本;日本三面环海,是东邻太平洋,西邻日本海, 千岛寒流的经过使它形成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因而形成北海道渔场,使日本的捕鱼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因而日本人爱吃鱼。

为什么日本人爱吃鱼?是因为鱼多吗?

1、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北海道渔场的捕鱼量相当大,日本百姓可以说是靠海吃海。

2、日本百姓自古以来就喜欢吃鱼,具有一定的饮食文化传统,日本早期就以食鱼为生。海鱼一直是日本人从古至今的主要食物和营养来源。

3、鱼类食品的价格比较便宜,滋味鲜美,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多种微量元素,深受日本百姓的喜爱。

4、日本的地形是丘陵山区,可耕面积小,食物主要来自于海洋,海洋食物种类多,久而久之,吃鱼就成为一种习惯。

喜欢吃鱼给日本人带来了许多好处,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这与他们的饮食关系密切,日本料理也有“世界第一健康菜”的美誉。

日本是世界上最爱吃鱼的国家,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虾,每年人均吃鱼100多公斤,超过大米的消耗量。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

日本冲绳岛健康百岁老人比例一直远高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冲绳国际大学专家经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多吃鱼尤其是海鱼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原因。

日本人则更钟爱深海鱼,比如金枪鱼、三文鱼、鲑鱼、鳗鱼等。海鱼肉质相对细腻鲜美,营养价值大都超过河鱼,如含有较高的DHA(俗称脑黄金,对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海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日本人钟爱的章鱼、秋刀鱼、蚝等海鲜中,含有丰富牛磺酸,有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甘油三酯。

扩展资料:


日本人做鱼的配料三宝:芥末、柠檬和姜

日本人做鱼、吃鱼很少放多种调味品,基本只有芥末、酱油、盐和姜末。

芥末有很高的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它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不但能预防蛀牙,而且对预防癌症、辅助治疗气喘等有一定效果;

姜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祛风散寒等作用;新鲜柠檬可与任何海鲜搭配,有助去腥、提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健康生活方式·跟着日本人学吃鱼

世界哪里的人吃鱼最多?

答案显然是日本.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国民跟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世界上日
本人以聪明长寿著称,除了悠久的文化因素外,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合理的膳食结构对
日本整个民族的高素质有重要影响。在日本人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中鱼类所占的比
例最大,是世界上国民吃鱼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专家认为日本人长寿的一个秘决就是——
多吃鱼。
吃鱼有利于智力增长,有利于长寿,这跟鱼独特的营养价值相关。
首先,鱼类是动物肉类中最容易消化吸收的一种。鱼肉中的蛋白质83—90%可为人体吸
收,禽肉制品仅为75%;鱼肉在烹饪过程中损失20%的水分,而家禽肉要损失40%;鱼肉在胃
中仅需2—3小时即可消化,牛肉则需5小时。
鱼类中所含有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DHA)是智慧的催化剂、聪明的原动力。DHA等
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更是一种极其关键的健脑物质。大服中有60%是
脂肪,而大脑脂肪中25%就是DHA。DHA对婴儿的智力、视力发育直到了关键性作用。1991年
一群科学家在日本奄美岛考察时发现一个仅有200多户的渔村中竟然出现了许多位博士及教
授,原来岛民食用的鱼类中含有丰富的DHA。除了不饱和脂肪酸,鱼肉中还含有人体所需的
多种氨基酸;含有钾、钠、钙、镁、磷、铜、铁等丰富的无机盐,特别是碘,比禽类多10
—50倍,是人体摄取碘的主要来源;另外,鱼体中维生素的含量也相当高。
日本的饮食专家指出,人到中年后摄入鱼的量应为肉的两倍,摄入肉40毫克的话,应
摄入80毫克的鱼。这对于健康长寿和健脑益智十分有利。

各国饮食习惯差异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大多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饮食习惯以西餐为主。通常早餐是面包、牛油、牛奶、麦片、鸡蛋之类,午餐多吃三明治、牛奶、咖啡和罐头食品,晚餐最常吃的是牛排和猪排、新鲜蔬菜类。
他们一般讲究食品的营养卫生,讲究食品的质量。普遍习惯于吃猪、牛、羊肉和鸡、鸡蛋、蔬菜、水果,喜欢清淡,爱好烤、煎、炸、鲜脆食品,不喜欢蒜味、辣味、酸味食品和调味品,也并不特别喜欢鱼类及山珍海味类。
各国间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美国人不爱吃肥肉、红烧和蒸的食物,不喜欢粘骨菜、鸡鸭皮、胶糊状菜,头尾全形菜或奇形怪状的东西,如鸡爪、猪蹄、海参等,不爱吃动物内脏。吃鱼和家禽时,去头、尾、剔骨刺,虾要剥壳,蟹要拆肉。在素菜方面,喜欢吃菜心、豆苗、刀豆和蘑菇之类,比较喜欢中国的广式菜。加拿大人爱吃沙丁鱼和野味,委内瑞拉人喜欢吃鱼、羊、火腿、香蕉、核桃等,古巴、阿根廷人对饮食要求则随便些。
英国
英国菜世界驰名,其特点是清淡少油,量少而精,讲究花样。英国人喜欢喝茶,早起后先喝一杯浓红茶,倒茶前,先往杯中倒入冷牛奶,而且还有喝午茶的习惯,下午4时半的午后茶尤为重要。早餐吃各种麦片、三明治、奶油点心、水波蛋、煮蛋和果汁,妇女爱吃可可。午餐、晚餐习惯吃煮鸡、煮鱼、煮牛肉等,肉类以牛肉、羊肉、鸡鸭为主,猪肉、鱼虾、蛋、野味均可。每餐都要吃水果。口味清淡,不爱辣味食品,爱喝汤。进餐时先喝酒,一般以苏打水加威士忌和红白葡萄酒为主,香槟酒、啤酒也喝。晚餐常喝咖啡,吃烤面包,冬天时爱吃瘦肉,喝浓汤,还爱吃水蒸布丁和奶油蛋糕。
法国
法国的烹调技术和菜肴居欧洲之首,以西餐为主,法国菜是西式菜中最考究的,以美味可口,品种繁多著称。法国菜选料广泛,用料新鲜,烹调讲究,口味喜欢肥嫩、鲜美、浓郁,喜食猪肉、牛肉、羊肉、家禽、香肠、蛋类、鱼虾、蜗牛、牡蛎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法国的干鲜奶酪是世界闻名的,它们是法国人午餐和晚餐常吃的食品。爱喝葡萄酒、啤酒、苹果酒、咖啡、牛奶、红茶和清汤。爱吃酥面点心、蒸点心和布丁,比较重视晚餐。
德国
德国人是一个以肉食为主的民族,午餐以炖、煮肉为主,爱吃猪肉、牛肉、鸡、鸭、野味。除北部沿海地区外,一般不爱吃鱼虾、海味。口味偏酸甜、清淡,不爱吃油腻、过辣的菜肴,喜欢吃蛋糕、甜点心和水果。德国西部以午餐为主餐,早餐一般比较简单,只吃面包、喝咖啡,晚餐习惯吃冷餐。德国东部对早餐较为重视,早餐也吃菜,吃蛋糕和巧克力点心,喝咖啡。德国人还有一个著名特点,爱喝啤酒,德国人喝啤酒世界闻名。
意大利
意大利人喜欢吃面食和米饭,面食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作菜肴。该国菜肴具有味浓、原汁原味的特点。烹调技艺上以炒、煎、炸、红烩、红焖等方法著名。他们喜欢吃海鲜,对我国的粤菜、川菜比较喜欢,但川菜要无辣或微辣。餐后喜欢吃水果或喝酸牛奶。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几乎每餐都喝。

俄罗斯
俄罗斯人日常以面包为主食,鱼、肉、禽、蛋和蔬菜为副食。他们喜食牛肉、羊肉,但不太爱吃猪肉。偏爱酸、甜、咸和微辣口味的食品。早餐较简单,吃上几片面包,一杯酸牛奶就可以了。但午餐和晚餐很讲究,他们要吃肉饼、牛排、红烧牛肉、烤羊肉串、烤山鸡、鱼肉丸子、炸马铃薯,红烩的鸡、鱼等。俄罗斯人爱吃中国许多肉类菜肴,对北京的烤鸭很欣赏,但不吃木耳、海蜇、海参之类的食品。俄罗斯人在午餐和晚餐时一定要喝汤,而且要求汤汁浓,如鱼片汤、肉丸汤、鸡汁汤等。凉菜小吃中,俄罗斯人喜欢吃生西红柿、生洋葱、酸黄瓜、酸白菜、酸奶渣以及酸奶油拌沙拉等。他们进餐时吃冷菜时间较长,故招待时不要急于撤盘。
 俄罗斯人喝啤酒佐餐,酒量也很大。他们最喜欢喝高度烈性的“伏特加”,对我国产的“二锅头”等白酒也是爱不释手。俄罗斯人在喝红茶时有加糖和柠檬的习惯,通常他们不喝绿茶。酸牛奶、果子汁则是妇女和儿童们喜爱的饮料

秋刀鱼在日本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国内不多见?

秋刀鱼腥味很重,所以在国内不多见。而且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特别喜欢吃秋刀鱼,更重要的是很多鱼在生活中也很常见,鱼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种肉食。不过如果要谈论到吃鱼最会吃的国家,大家都能够想到是日本。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基本上每天的食物都是以海鲜为主。而且还吃了很多的鱼,在各种鱼类中,他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秋刀鱼,在日本秋刀鱼是非常普通的一种鱼,就像中国的大白菜一样。

他们每天都会吃一次,而且如果去他们那里旅游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餐桌上面绝对少不了秋刀鱼。做法也很多样,无论是清蒸,油炸还是生吃都是有的。日本人喜欢吃秋刀鱼,是因为秋刀鱼的口感特别鲜美。而且秋刀鱼在日本的产量也非常高,物美价廉,所以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

不符合大众的口味

不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日本人喜欢吃的东西,咱们中国人就不一定会喜欢。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喜欢他们的口感,而中国人不喜欢秋刀鱼的原因也特别的简单,不符合所有人的口味。如果进了很多的秋刀鱼,最后买回来很少有人会真正的去吃。而且鱼肉里面还有一种苦味。吃过的草鱼或者鲈鱼,一时之间是无法接受这种味道的。

不同的饮食文化

如果真的想要尝试一下秋刀鱼的话,可以在里面放入一些柠檬汁,这样的话可以改善一部分的腥味,吃起来会鲜美一些。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大家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也一定要去认同。因为大家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而且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国家,同时也不能代表全世界。不喜欢吃可以不去管,但是千万不要去抨击别人的饮食文化。

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

因为日本是食鱼民族,日本国菜就是生鱼片。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寿司”则是唐代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物,

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

扩展资料

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虾,一年人均吃鱼100多斤,超过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而以生鱼片最为名贵。国宴或平民请客以招待生鱼片为最高礼节。

日本人称生鱼片为“沙西米”(さしみ 刺身)。一般的生鱼片,以鲣鱼、鲷鱼、鲈鱼配制,最高档的生鱼片是金枪鱼生鱼片。开宴时,让你看到一缸活鱼,现捞现杀,剥皮去刺,切成如纸的透明状薄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鱼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都是岛国,英国人为什么没有日本人那么爱吃鱼?

文艾栗斯

在吃鱼的文化上,东西方一度相去甚远。

吃鱼在东方是一件风雅的事情,鱼羊一起成“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治大国如烹小鲜”、“春季吃江鲜”……等等情形不胜枚举。从周朝起,吃鱼就是上层的风尚、身份地位的象征。

直到今天,鱼肉因其优质高蛋白,也被认为常常食用可以聪慧明目,临海而居的日本民族更是一餐不可无鱼,靠海吃海的他们,食物构成中鱼肉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样是岛国,英国比日本对鱼肉的热情要低得多。虽然有着长达1145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以及占据优良渔港如布利克瑟姆带来的欧洲第一鱼类捕捞量,但直到维多利亚时代之前的英国饮食文化里,鱼肉都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甚至是比牛羊肉低一等的食材。相比于中国“能吃天上飞的不吃地上跑的,能吃水里游的不吃带翅膀的”的选择,英国人的食物链按照地位高低分别是:鸣禽(鸡鸭)、牛羊肉,最后才到鱼类,因为鱼肉“营养不良”且需要吐刺的不优雅,在英国鱼肉一度被认为是下等人才会食用。

天主教认为鱼肉不算肉,所以每周五的斋戒日就是“吃鱼日”。莎士比亚时期也曾广泛认为鱼肉“营养不良”,多吃无益。在莎翁的名著《亨利四世》中就有:“这种不苟言笑的孩子从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他们平常吃的无非是些鱼类,所以他们都害着一种贫血症。”欧洲王室曾经流行吃一种外形恐怖的“七鳃鳗”,但“七鳃鳗”细究起来其实都不属于鱼类。

直到今天,英国的人均鱼肉摄入量仍远远低于日本。东南部宽阔平原的肥沃耕地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吹拂过的优良牧场,都为英国本土的畜牧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余地,也给英国人的餐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并且英国吃鱼都喜欢吃鱼排,把鱼头尾去除、剔除骨刺再进行烹饪,吐鱼刺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

不过食物的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来自于个人口味,过去的时间里,地理与宗教为人们做出过选择,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技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交织出的路径,又将人们的口味选择带往新的方向。

比如说18世纪拖船渔网的发明,使得英国海上大捕捞的渔业产量飙升,鱼类这种廉价的食材首先喂饱了沿海地区民众的肚子。到了十九世纪英国铁路发展狂飙猛进的时代,铁皮蒸汽穿过英格兰的宁静乡间,将新鲜鱼肉运输到全国范围,尤其是人口爆发式增长的新兴城市,那里有数以万计被工业化浪潮冲击着进入工厂的劳工阶级。对他们来说,新鲜又便宜的鱼肉是其补充蛋白质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或者说,是铁路开启的新纪元、城市和人口的博弈为他们做出的选择。

为了鱼肉出口的红利,以及养活更多的人口。从1944年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英国不惜多次发动海军进行“鳕鱼之战”。

1944年是冰岛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日子,对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来说,附近海域里丰富的鳕鱼捕捞量是其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渔业资源一度占到冰岛出口资源的70-80%),但早在15世纪,这里就是欧洲各国渔民丰收的狂欢地,英国人在其中分到的“蛋糕”数一数二。

1893年时,统治冰岛的丹麦人就曾向英国政府提出索赔,认为英国人发明出的拖网渔船造成的过量捕捞,严重伤害了他们的渔业利益。从二十世纪起,英国的拖网渔船浩浩荡荡每日在冰岛海域打捞得不亦乐乎,截止二战以前,英国人在冰岛水域的捕鱼量就已经达到他们在其他海域捕鱼总量的两倍以上,1952年的捕捞量更是达到了142万吨,大有掏空冰岛生存资本的趋势。英国和冰岛围绕“鳕鱼”的一系列争端就此展开。二战之后,冰岛先后于1958年、1971年和1975年单方面宣布扩大禁渔区到4海里、12海里,以致最后的200海里。为了争夺民众的口粮、宝贵的渔业资源,双方都派出舰队开进了冰岛海域,英国最多一次曾派出17艘驱逐舰和19艘护卫舰在内的50艘战舰,海战几乎一触即发,最后在美国和北约的劝说下英国才不爽地承认了冰岛的禁渔区权利。

为了吃鱼,英国的很多渔民在二战中成为了民族英雄。

二战期间,希特勒部队在英国周围水域布置了许多致命的水雷,为了维持正常的捕鱼活动及海域进出,英国政府不得不号召大量渔民把水雷找出来(格林姆斯比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扫雷地区)。扫雷的方式是采用专门的扫雷舰,舰上有种锯齿形的金属扫线,当它靠近水雷时,会切断挂着水雷的金属线,水雷迅速浮出水面,被炮火击中后再沉下去。

二战中有超过6万名渔民被征召去扫雷,清扫了超过一万六千枚水雷,因此丧生的人达到一万四千五百人,二百五十多艘英勇船只在当值时被击沉,换来的是安全的渔业捕捞海域。直到今天,一个由退役的拖网渔船打造成的博物馆,还专门讲述着这段往事。

泰国人有多爱吃鱼呢?

泰国是一个靠海的国家,而且鱼既能当零食,又能当主食。泰乐天TARO鱼丝被称为泰国人必备货之一,泰国7-11都有泰乐天鱼丝,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除了当零食吃还可以当正餐吃搭配米饭面食等。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

素有”垂钓之国”之称的是哪个国家

我知道垂钓之国的是芬兰,芬兰人颇爱钓鱼,一年四季都有许多人从事这一活动。钓鱼人竟多达10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30%。钓鱼比赛每年举行多次,规模较大的有五六千人参加。芬兰人不仅爱钓鱼,而且还爱吃鱼,一年就吃掉一种叫"虚的湖"的鱼百万余斤。
无耕地之国:瑙鲁共和国是太平洋上的小岛国,面积只有22平方千米,人口约9000人。全境占80%的面积覆盖着磷酸盐,却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因此,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泥土。
无河之国:欧洲圣马力诺是位于意大利境内的一个国中之国。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全境地处高山之下,尽管秋季多雨,但多从地表渗入地下,形不成一条永久性的河流,所以成为一个无河流之国。
无电影院之国:沙特阿拉伯人民信仰伊斯兰教,严格地执行“严禁偶像”的教规,把电影、电视、戏剧视为异端,不准放映和演出,所以全国没有兴建一座剧院和电影院。
列支敦士登是"邮票之国"。首都瓦杜兹以印刷邮票精美著称世界,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邮票博物馆和专门出售邮票的商店。据说,列支敦士登发行邮票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位于阿拉伯半岛大沙漠中央的“无水之国”沙特阿拉伯王国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努力,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大量出口获得雄厚的资金,多方筹水,供养国内的2200多万人,在大沙漠上创造出了奇迹。

美国人吃带鱼吗

吃,但是不喜欢吃。众所周知,美国人和中国人由于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在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在吃鱼方面,欧美人在食材种类和烹饪方法上和中国人有显著不同。如在美国的超市(华人超市例外)里很少能见到整条的鱼,鱼都是经过处理后以鱼排、鱼丸、鱼罐头的形式来售卖。相对中国人来说,其实美国人不怎么爱吃鱼,特别是不习惯吃有细刺的河鱼(少数鱼类除外)。原因之一是用刀叉把鱼刺弄出来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除了怕麻烦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在用餐时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既不卫生,也不礼貌。总体而言,美国人偏爱海鱼,一是在于海鱼肉厚且无细小鱼刺,能切成块放进盘子中,叉子插进去不会弄碎,可以闭着眼睛放心地吃;二是由于海水的污染少,食用海产品比较安全;三是源于海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四是美国东西两边海岸线长,海产资源丰富。在众多海鱼中,美国人最钟爱的要属大名鼎鼎的金枪鱼(tuna)和三文鱼(salmon)了。
金枪鱼学名叫鲔(音同“尾”)鱼,香港也音译为“吞拿鱼”。这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肉食鱼。(科普一下:一般的鱼类都是冷血动物,而金枪鱼的体温有27摄氏度,可算作温血动物。)这种鱼在美国家喻户晓、深受欢迎,就像中国人熟悉大黄鱼(large yellow croaker)、小黄鱼(small yellow croaker)和带鱼(hairtail)一样。金枪鱼肉质鲜美细腻、口感极佳,是世界公认的“刺身之王”和高级的罐头原料。在英语中被比作“深海里的鸡肉”。其在美国的产量和销售量长盛不衰。
同样深受美国人青睐的还有三文鱼。“三文鱼”一词最早是香港人对其英文名的音译。其实,三文鱼不是鱼类正式的分类名称,而是某些鲑鳟鱼类的商品名。三文鱼的肉质坚实而富有弹性,呈深红或橘色且白色纹理清晰。实际上,在不同国家消费市场的三文鱼特指不同的种类,如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虹鳟;美国三文鱼主要指阿拉斯加鲑鱼。(顺便说一下,中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里的大马哈鱼也属于三文鱼这一家族。)美国多年以来一直都是三文鱼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因纽特人创造出来的烟熏三文鱼(smoked salmon)就是在美国备受欢迎的传统美食。
奇怪的是,位居美国人餐桌上第三位的鱼类的却是一种淡水鱼:罗非鱼(tilapia)。罗非鱼本名非洲鲫鱼,其肉质鲜嫩、富有弹性、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都很高、加上刺少,故而深受美国消费者喜爱。其实,美国人食用罗非鱼这种外来鱼种的历史并不长,仅有20余年。对于罗非鱼的烹饪,美国人最常见和最拿手的方法是炸鱼排(fried fish steak)。通常是取上好的鲜鱼剥掉鱼皮,剔去鱼骨和鱼刺,然后将鱼肉切成片(fillet),用胡椒粉、姜泥等调料腌渍后,再用面包糠和干淀粉包裹,扔到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后捞出上桌。
另外,鳕鱼(cod, pollock)、海鲈鱼(seabass)、鳟鱼(trout)、鲷(音同“貂”)鱼(snapper)、比目鱼(俗称“多宝鱼”,flounder)、石斑鱼(grouper)、黄花鱼(yellow croaker)、淡水鲈鱼(perch)、鲳鱼(butterfish)、squid(鱿鱼)、鲶鱼(catfish)、沙丁鱼(sardine)等也都是美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鱼类。
虾(shrimp, prawn, lobster)、蟹(crab)以及贝类(seashell)在美国习惯上也叫做鱼类(shell fish)。它们现在也都是美国人的盘中佳肴,只是在送上餐桌之前,也同样需要预先处理掉坚硬的外壳。以蓝蟹(blue crab)为例,这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美国大西洋沿岸的螃蟹(中国俗称“青蟹”),以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出产的蓝蟹最为有名。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里海边的蟹根本没有人吃,满海滩都是蓝蟹,随便抓。后来随着亚裔和拉丁裔移民人口的增加,蓝蟹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尽管美国人现在也喜欢上了吃螃蟹,但并不喜欢剥蟹壳,或者说是不会剥蟹壳。他们只吃那些处理过的螃蟹。因而,鲜活的螃蟹捕捞上来后会被直接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先是进行高温蒸煮,待煮熟、晾干之后,再由工人们用手工一点点剔出蟹肉,制成蟹肉成品出售。由于本地人大多不愿意从事这项繁琐的体力工作,所以大量从事剥蟹工作的都是来自菲律宾等国的外籍劳工。
国人所钟爱的“四大家鱼”:青鱼(black carp)、草鱼(别称“鲩鱼”,grass carp)、鲢鱼(又名“白鲢”,silver carp)、鳙鱼(俗谓“大头鱼”或“花鲢”,bighead carp)以及鲫鱼(crucian)等由于其原产地在亚洲且同属淡水鱼中的鲤科,外形酷似,难以区分,在英语中被统称为亚洲鲤鱼(Asian carp)。作为用来清洁水体的外来物种,它们在美国江河湖泊中广泛存在。尽管其味道鲜美,但是由于刺多且小,再加上美国几十年前的工业化大发展,河流污染严重,水中重金属超标(虽然今天美国自然界的水体看起来是干净的,但是化学污染物质已经沉淀到水土里面),为了安全起见,习惯上,美国人还是很少食用这些野生的淡水鱼(政府也不提倡)。这也是造成美国淡水水体中亚洲鲤鱼长期泛滥的重要原因。

说出四个国家的饮食习惯

一、日本人的饮食习俗
日本人的膳食以米饭为主,喜欢清淡、不油腻、味鲜不呈咸味的菜肴。偏爱中国有广东菜、北京菜、上海菜,对不很拉辣川菜也喜欢吃。爱吃牛肉、鸡蛋、鸡肉、海鲜和鱼。尤其喜欢吃生鱼片,吃时配芥末。喜欢吃豆腐、青菜和咸鱼。日本人还爱吃酱汤、酱菜、紫菜和酸梅等。爱吃纳豆(纳豆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豆鼓的前发酵阶段产品),近年来,日本人将我国和豆鼓装入胶囊,称为“食前粒”作为对膳食的营养补充。日本人爱喝清酒和我国和黄酒,不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吃凉菜时喜欢在菜装盘后再撒一些芝麻或紫菜末、生姜丝等,用以点缀和调味。
二、新加坡人的饮食习俗
新加坡人偏爱广东菜和西餐,爱吃的菜肴有:炒鱼片、炒虾仁、油炸鱼、咖喱牛肉等,主食为米饭、包子等。爱吃桃子、荔枝、梨等鲜果,喜食点心。
三、印度人的饮食习俗
印度人的口味特点是淡而清滑,主食是印度烙饼和咖喱饭。喜欢虼的肉类是鸡、鸭、鱼、虾,蔬菜是番茄、洋葱、白菜、菠菜、茄子、菜花,尤其爱吃土豆。印度人喜食咖喱,常用的咖喱粉有二十多种。印度人地烹调时所用的调料繁多,如咖喱鸡要用二十七种调料,炖菜用的调料也很多。
印度人不吃牛肉,不喝酒,但有饮茶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有少数人吃猪肉,忌食蘑菇、木耳等菌类。
四、泰国人的饮食习俗
泰国人的主食是大米,副食主要是鱼和各种新鲜蔬菜。早上喜欢吃西餐,烤面包、黄油、果酱、咖啡、牛奶、煎鸡蛋等。爱吃粤菜和川菜。爱吃辣椒,鱼露和辣椒为常用的调味品。喜食民族风味的咖喱饭,有饭后吃水果的习惯。
五、英国人的饮食习俗
英国人口味清淡,喜食鲜嫩、焦香的食物,吃的东西少而精,不爱吃带黏汁和辣味的菜。爱吃烤面包,喜食浓汤、新鲜蔬菜、水果等。爱吃牛羊肉、鸡、鸭、野味。爱喝葡萄酒、啤酒和烈性酒。爱喝牛奶、红茶。现在英国人的饮食习惯正朝有益于健康的方向改变,主要表现为:减少糖和奶油的摄入,增加粮食蔬菜,适当吃牛肉、鱼、禽肉,减少咖啡饮用,多喝果汁及低脂肪牛奶。
由于宗教原因,大多数欧洲人星期五正餐经常吃鱼。欧洲人由于肉类摄入量高,对胆固醇怀有恐惧心理,所以基本不食用动物肝脏。一般来说,带皮、带刺、带骨、脂肪裸露的菜肴也不喜欢吃。

相关推荐:

哪些国家喜欢吃鱼

如何去掉button的默认样式

电热膜地暖有哪些优点

如何去掉101胶水

哪些国家要求学生学习中文

如何去除桌面上的胶

哪些国家有dnf

如何去除猪油的腥味

标签: [db:标签]

声明:《哪些国家喜欢吃鱼》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哪些国家喜欢吃鱼

    1、英国;英国是欧洲大陆面积较大的海洋岛国,因而吃鱼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习惯与爱好,英国北方是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四大...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如何去掉button的默认样式

    去除Button软件中的默认样式的方法如下:在电脑桌面中,点击Button软件按钮;在Button软件页面中,点击文件导入按钮;在文件导入页面中,点击需要进行修...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微软开始推送Windows10 RS5慢速通道的第二个预览版17713.1002

    7月27日消息,今天微软开始推送Windows10 RS5慢速通道的第二个预览版17713.1002,取代之前的17692版本。此次的17713.1002版也带来了大量改进内...

    数码 日期:2023-03-27

  • 电热膜地暖有哪些优点

    1、健康、保健:这种地暖都是采用低温持续供暖的方式,所以感觉非常舒适、空气清新,不会有传统加热系统所产生的干燥和闷热的感觉。2、取暖设备的...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如何去掉101胶水

    去掉手上101胶水方法:先用冷水冲固化 然后加醋用温水泡。可以用汽油溶剂或者洗甲水,涂抹手上清洗即可。把手放在用磨砂纸或者在一些沙子水泥墙...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哪些国家要求学生学习中文

    要求学生学习中文的国家有:1、日本:现有 120 万人正在学习汉语;2、韩国:1992年开设中文系的大学为90余所,目前142所大学全部开设了汉语课程,2001...

    百科 日期:2023-03-27

  • Magic Leap向全世界展示罕见Lumin OS混合现实设备界面

    7月28日消息,Magic Leap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款罕见的Lumin OS UI用户界面,它可以驱动他们的Magic Leap One混合现实设备。这些渲染的屏幕截图是该...

    数码 日期:2023-03-27

  • 如何去除桌面上的胶

    1、用电吹风吹热了,然后撕掉。2用白花油涂在上面,再拿布擦去,然后清洗一下。3、用风油精或者跌打油之类的东西反复涂擦,直到去掉痕迹为止。5、面...

    百科 日期:2023-03-2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