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学科普书籍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学科普书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8 手机版

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但对于没有专业医学教育背景的普通百姓,了解医学知识是相对困难的,而读医学科普书籍则是获得医学常识的最主要途径。

选择合适医学科普书籍的方法:

1、看出版社:要选医学科普书籍,如医学期刊编辑,也有资深的专家、教授,而且这类出版社也便于向一些有名的权威专家约稿,这样出版的书籍的质量才能有保证。

2、看作者资质: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医学知识是更新很快,只有专家或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的医生,才能提供读者最新的医学资讯和

9本医学科普书籍推荐

9本医学科普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9本医学科普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

9本医学科普书籍推荐

1、《药物发现——从病床到华尔街》

如果要为这个清单上的书目做个推荐指数的话,这本书无疑是满分。虽然我没有看过…即使如此,也不阻碍这本书的满分,因为没有哪一本书能够得到它这样的肯定,几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全部都是推荐,所有的专业人士也都是推荐的态度。这样大范围的赞美快使得它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必读书目之一了。

从目录上看,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药物的方方面面,从研发到上市到应用再到立法,宽广的覆盖面使得一个入门者能够迅速了解药品市场。尤其是其内容基本上与市场挂钩,无疑使得任何一个想要从事商业的专业人士无法拒绝本书。但是宽广的覆盖面使得这本书的专精度不够,因此还未达到专业篇的深度,同时如果一个立志想要去医院对商业一窍不通的孩纸读起来可能有点索然无味。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无论你年龄多大,从业有多少年,只要是没有读过,都值得一读,不是么?

笔者也正在阅读中(后续将奉献一些读后感给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的中文译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研究员率领团队翻译了另一本原著“The Future of Drug Discovery: who decides which diseases to treat”,中文名《药物发现的未来:谁来决定治疗哪些疾病?》,该书预见了未来25年的演变和趋势,充满睿智和故事;是关心药物发现的科学家、技术员、医师、投资人、药事官员、记者、政治家,甚至是病人所必读的入门之书。

2、《药物史话》

学美术的要读美术史,学建筑的要读建筑史,学医的要读医学史,毫无疑问,学药学的也要有自己药物史。这本书应该算是药物史的代表作,虽然她并不那么著名,甚至读起来还有点……时间跳跃……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药物发现的过程这么曲折多姿琐碎跳跃,药品种类那么浩瀚丰富。本书是以药品种类为序,因而时间的跳跃性更增强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任何一个想去了解药物背后有趣或者无聊故事的人们去阅读本书。本书的优点是药物史相对全面,药物发现背后的轶事侃侃而谈,不会枯燥无味。缺点就是人物重复出现,时间跳跃性强(你要知道以前的药学家不是吃素的,经常今年发现了这个,明年就发现了更轰动的)。

3、《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建立》

本书是当代科普名著系列中的一本,仅此看出,这本书的意义重大。本书意在讲述美国科学界的师承关系,其选择的角度是药理学界。因而这本书常作为药理学的入门科普必读书目。作者用纪实的描写手法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药理学家的性格和故事,展示了药理学蓬勃发展以及师徒关系,并且你相当容易的被这些科学家们的工作热情所震惊。本书基本按照了时间顺序,因此比上一本书要清楚许多,但是依然有点小混乱……这是因为这些科学家们流动性太强了,再看看我们这里的科学家,基本上老死在一个单位……同时,你也不要指望这么一本书真的能告诉你药物的作用机制。

4、《致命细菌——超级细菌的自述》

如果论药物作用机制的阐述,本书无疑是所推荐书目中讲述的最清楚,相对最专业的一本。遗憾的是,本书只是写了抗生素而已,相对于其他书来讲,内容太过狭窄。不过这并不阻碍这本书成为我的挚爱,一方面我实在是狂热的爱着抗生素,另一方面,这本书是中国人写的,其语言风格和思路读起来比较舒服,比那些强硬的翻译过来的书强多了,同时作者笔法幽默,内容实用,因此不必担心读着读着睡着了。读了本书,基本上药理书中的抗生素部分内容你已经了解了一半,剩下的仅仅只是再去深入的读读课本就可以了。不过,和药理书一样,这本书的内容也是陈旧的很。在上海,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已经从市场上消失,而本书却依然念念不忘的提着这两位旧情人。一些应用也和现在的指南大相径庭。但是书毕竟是落后于时代的,它无法汇集最新的信息,一旦出版就以为着他的信息已经落后。但这不妨碍初读者将他作为入门书籍,了解专业,同时也了解这临床用药的弊端,甚至你会看到自己身边人的恶习。当然,也很推荐大三以上的同仁们阅读,只不过当个小说就可以了,千万别把它当成专业书。

5、《病者生存》

《病者生存》是非常著名的医学科普书,在果壳的书单里和知乎的书单里是推荐书目。它讲述了我们认识疾病的误区,颠覆了一般人的想法。当然,还是那句话,现代的指南几乎也颠覆了它很多。但是有些经典的想法,永恒的闪耀在那里。

6、《第四类病毒》

《第四类病毒》代表的医学科普书籍的类型是自传体。它的作者就是故事中冒险的人。走进非洲这篇神秘的土地,未知的病毒一个又一个的侵袭着这里的人们,科学家们用勇敢和专业与病毒斗智斗勇。这是一本吊胃口的书,它让我感受到传染病的危险与未知,让我看到病毒学家们的狂热,让我一路在向着抗感染的绝路上不回头的狂奔。这里只是私人推荐,这是我第一本专业科普书,虽然是自传体,虽然不那么专业,但是它真的感染了我。这种力量无法取代。天下的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感染你的那本,让你爱上这个学科的书是对你最无价的。

7、《只有医生才知道的事》

本书算不得经典,只是畅销书。不过说实话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只是缺少时光的沉淀而已。作者是是北京协和的妇产科医生张羽,内容是关于女人身体的那些事。书名起的不错,相当有噱头,可惜里面却是关于女人身体的一些误解,大家期待的那些医疗黑幕恐怕让看热闹的读者失望了。如果你是女生推荐你读,如果你是男生,推荐你买一本送给妹子。

8、《医路》

这才是真正的医疗黑幕之书。《心术》在它面前也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心术》可能最大的败笔就是拍成了连续剧,导致某些内容删减。《医路》的曝光有其真实性,但是有时也偏袒了医生。尤其是结尾主人公在媒体逼迫下离开医院的岗位,让人唏嘘不已,完全没有《心术》的主旋律色彩。这可能也是它没有被官方推荐的原因。不过毕竟也是小说,大家看看就好。

9、《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

未来的医疗领域,即将迎来由无线传感器、基因组学、成像技术及电子化健康信息形成的“破坏性创新”!

在医学新时代,每个人都能充分地在个体层面进行定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群体层面进行医疗诊断。群体医学会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进行大规模筛查,同一种诊断会开出同样的药物和剂量,而不会针对个体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21世纪开始,医生在医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和家长式的地位正在动摇,而病人,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网络及各类工具,来更多的参与自我医疗管理和健康管理的决策。未来的医生不是扮演知识仓库的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管理者,应更多的与病人沟通和关怀,为病人提供决策支持,或帮病人进行决策,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

因此,想要了解医学未来之旅,这本书必读。

求推荐几本医学方面的科普书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基础医学概论》,《最经典的医学科普书:漫画医学五千年》,《健康报》,《医之魂》,《医学、理性与经验》,《医学史话 旧世界与新世界》,《医学史话 今日医学》,《科学革命和医学》等。作为一项重大出版工程,为保证其学术水平和权威性,多媒体《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将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财政部的指导协调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集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医疗科研机构及重点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杰出华人在内的医药卫生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实施。该书将通过全面总结医药卫生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最新进展,为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医学知识的综合平台,既可以作为通用医学参考工具书,又可以作为医学高级科普书,兼具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普及医学知识的功能。

医学类书籍推荐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医学从无到有,应该说医学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无论古今中外,治病救人都有这样一个角色,就是现在的医生,无论哪个年代,医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有名的医师了,比如三国时期的华佗,以及李时珍等,还有我们的祖先神农尝百草,可以说都是救死扶伤的典范,那么如果想要学习医学,有哪些基础入门书籍呢?

《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正规医疗教材。别去看那些不知道哪来的医疗健康书籍了。害人,又不负责任。
说得冒犯些,这个问题让我忍不住联想到了张悟本和健康一身轻之类的电视节目。我想这些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便民的健康知识普及节目,可是到了最后成了个人的推销。然后用一些蹩脚的医疗知识,教给了百姓一些错误的医疗理论,但是又塑造了大众对自己医疗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害了很多人。

虽然我不是专业学医的,但是有亲戚在医院当医生,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一个医生有多么的不容易,毕竟是在人的身体上做东西,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别说当医生了,就是当护士也没那么容易,我就遇到过被实习护士扎针扎了很多次才进去的情况,所以,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的人千万不要轻易给别人医治。

推荐一本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常识的书籍

推荐一本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常识的书籍

推荐《人体使用手册》。看完了,收获真的很大,对人类的身体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从前健康观念几乎产生了颠覆性的重新认识!原来我们的身体比我们以为的要智慧得多!面对疾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最笨的方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充分调动起身体自己对疾病的反击能力,只有身体自己的反击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不管自以为健康与否,我都强烈建议每一个人都能花两天时间看看此书,不光自己受益一生,对家人孩子都有好处。

谁给我推荐一本关于人体健康的医学书?

《寿世保元》应该是首选的医学兼养生书了,明朝龚廷贤著,新华书店有售,理论全面,补益药方及疗效经历代验证比较可靠,同时载有许多吐纳、入静、保健、食疗、以及多种疾病治疗的有效良方,比现在的无良专家信口雌黄实在多了,本人自幼学习中医,从该书获益良多,如果嫌贵,可以线上阅读哦。

推荐关于身体健康的书籍

王晨霞的《手会说话》挺好,但太专业了!养生是一门很深的学科,它与医学有关系,但却刚好与医学相反,因为养生是以预防胜于治疗为主,医学则是以治疗某种病症为主,有时可以标本同治,但很多时只能治标不治本,给人的观念就是治疗好了,生活照常不改变,发作机会还是在!简单的书籍建议你看看营养学的书籍,比如说自然医学疗法全书,如果你要了解平时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然后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的,建议去听下营养学的课程或者会议,会有些直接简单的经验传授,书籍暂时没有这方面的!

求一本关于“人体健康的24小时”的书!忘了书名了

想要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健康快乐100岁>>很好的,我的好多朋友都曾向我推荐这本书,值得你去关注啊!

关于人体健康的事

有点小毛病都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人群普遍亚健康.

关于人体健康小常识?详细的

生活健康小常识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 *** 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 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 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 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 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 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 熬夜,压力,菸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 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
乾乾净净的肺
29、抽菸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 会致癌,尽早戒菸.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 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菸,关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 .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 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 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 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菸. 拒吸二手菸
38、适量饮酒, 不拼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 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 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 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 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 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 生活与运动
45、保持 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求一本关于常识的书。

图书馆关于生活常识、文学常识的书很多很多。不过你要是只为了解决一些常识问题的话还不如上网查查!要是你想晚上睡觉前看看呢。你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买的话也是能买的到的,不过我不介意你去买。因为一般便宜的都是盗版的,正版的那种厚厚的很贵的。去大的书店看看吧!问下管理员就能找到了!

有没有一本关于牙齿健康的书籍

《漂亮牙齿 :一辈子的健康》

谁能帮忙推荐一本关于饮食健康的书

《家庭健康营养全书》,网上有下的。
类似的还有《家庭养生百科全书》、《家庭医疗保健百科全书》,网上都有下的。

求一本关于健康的书

去当当网,搜《向脾胃要健康-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应该就是你想要的那种书了。

如何购买医学书籍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保健、疾病的预防以及患病后对疾病的治疗越来越重视。他们很想学习一些医疗保健知识,但不知如何选购医学书籍。这里就这一热点间题作一叙述。 1根据职业、业余爱好等来选购。例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爱好唱歌者等,可以购买嗓音病治疗学书籍。如(实用嗓音病治疗学全书》,此书对发音器官的结构、嗓音的发声矫治、保护嗓音、运用嗓音以及嗓音病的预防和治疗(西医、中医)和家庭实用的饮食疗法都有深入浅出的介绍。爱好气功者,可选购中医基础理论类的书籍,如(中医基础)能帮助您掌握中医的气血经络基础知识,更好地学习气功。 2.根据家人患病惰况来选购。例如家人中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肢体关节疼痛疾病,可以买一本《痹证通论》。 3.根据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来选购。如:工作、生活居住地远离医疗卫生单位,尤其是农村,可以选购:(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手册》、(中成药手册》等。熟悉一些医疗知识,备用一些药品,一旦自家或附近他人患有急病,便可以临时紧急处理一下,然后送医院治疗,这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时甚至可以赢得抢救的时间,挽回宝贵的生命。

如何自学医学常识,推荐哪些书籍?

先看罗大伦的《神医是这样看病的》(现在叫《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然后看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再看唐容川的《本草问答》,然后《皇帝内经》,《伤寒论》,各种药物方剂书…《神医》可以培养兴趣,了解中医思维,《四圣》可以很形象的了解阴阳形成及五行变化,进一步理解中医看病治病的原理,方便理解《内经》、《伤寒》,《本草》可以让你理解中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作用,如何信手辨别中药药性,各种药物方剂书让你懂得药物配伍及临症规律。

给医学小白推荐一本书

原本不爱读书的我,前些日子,朋友推荐了《医学通识讲义》,本想翻翻了事,却如饥似渴的读下去。或因医术精湛、或因人格魅力、或因才华横溢、或因智慧风趣、或因敬业进取等等,半个月的相伴,我被薄医生的文字打动,不可自拔,以文纪念。

薄世宁是位临床经验丰富、知识精湛的好医生,他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治指导专家,同时也是得到APP课程“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主理人。

《医学通识讲义》,22万字,七大板块,从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生命第一”开始,到最后的告别——“让死亡更有尊严”结束,书中即充满医学智慧,又富涵生活哲学,它引导每一个生命,不仅要活着,有尊严的活着,还要有意义的活着。

这本书从人性出发,每一个文字和标点符号都浸透着“医者仁心”,没有权威的教导和冰冷的概念,处处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我时常被感动着、温暖着,最爱读每一小节的最后,作者总会用几行温情而富有哲理的文字“戳中”我的心。“学会与疾病共存,因为真正的健康,是包容疾病的”,“对抗疾病的时候,你要记得:你身体内的数以万亿计的细胞,正在和你一起努力”。我不知你是否与我一样,读这些文字时,常常一面默默感动流泪,一面升腾起一股力量,而后欲罢不能的翻开下一章。

读这本科普书,不仅能了解医学的发展史,更能提高人的心性。因为医学总是面临不确定,永远在纠错中前行,不存在完全的对与错。比如静脉输液的发明,19世纪,英国暴发霍乱,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在几小时内因脱水而死。医生经过反复实验与研究,将消毒的盐水打进血管内,拯救数以万计人的生命。但70年后,人类才将静脉输液的标准确定下来。

2500年前,被视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首次提出尊重老师、不伤害病人、不以职业谋私、保护隐私。直到今天,“希波克拉底誓言”依旧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从古至今,好医生总是用最好的医术和经验确定和实施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实现患者长远利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一名好医生与病人是“盟友”,而非仅仅医患关系。

书的结尾,薄医生分别向恩师、父母、患者、同事、妻儿以及读者致谢,充满诚意与温情,我在意犹未尽中合上书。
写在结尾,感谢好友推荐,更感谢薄医生,带我领略医学的奇妙,不仅增长了医学常识,还有感动,感动那些改变医学的大医生们,用伟大人格+不懈追求,推动医学不断前进。

有幸生活在医疗条件发达的今天,希望我们能坦然走过一生,拥有圆满生命。

感谢阅读的你。

有哪些比较好的医学类书籍值得推荐?

我觉得《死亡如此多情》就是近年来非常好的关于医学人文的书,里面有很多的案例,都是临床医生的口述,然后《中国医学论坛报》整理的。如果你对于医学人文了解不多又很感兴趣,非常推荐这一本。建议你阅读的时候慢一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毕竟这样的题材确实会让人受到很大冲击。我也和我的父母就里面涉及的事件交换了不少看法。相信我,当你阅读完之后,就会对医学,科技,伦理,亲情,人生等问题有新的认识。

医学初学者应该看哪些书?

医学基础书籍就两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医学专业该学的基础书籍:

1、《医学高等数学》;

2、《医用物理学》;

3、《基础化学》;

4、《有机化学》;

5、《医用生物学》;

6、《系统解剖学》;

7、《局部解剖学》;

8、《解剖学》;

9、《组织学与胚胎学》;

10、《生物化学》;

11、《生理学》;

12、《医用微生物学》;

13、《人体寄生虫学》;

14、《医学免疫学》;

15、《病理学》;

16、《病理生理学》;

17、《药理学》;

18、《医学心理学》;

19、《法医学》;

20、《诊断学》;

21、《影像诊断学》;

22、《内科学》;

23、《外科学》;

24、《妇产科学》;

25、《儿科学》;

26、《神经病学》;

27、《精神病学》;

28、《传染病学》;

29、《眼科学》;

30、《耳鼻咽喉科学》;

31、《口腔科学》;

32、《皮肤性病学》;

33、《核医学》;

34、《流行病学》;

35、《卫生学》;

36、《预防医学》;

37、《中医学》。

我是个初中生,想当医生,想找点有关医学的书看看,清大家推荐几本比较基本的

医学基础: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
与临床接轨的:诊断学,影像学
不过这些书如果没有老师讲解的话估计初中生看起来会比较吃力,毕竟还夹杂有高中的化学和生物知识,所以建议平时多看一些医学科普类的书就可以了,专业书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学习,学好现阶段的知识考个好高中比较重要,因为学医会涉及到高中的数理化生等知识。
不过坦白的讲,有梦想是好的,但学医不是个好出路。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合适的医学科普书籍

母兔刚生下兔子它吃什么才有奶

如何选择好鹿茸

如何选择焊接方法

天竺葵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家里含铅的东西有哪些

如何选择感光度不同的胶卷

母兔没奶怎么办喂什么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医学科普书籍》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