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

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老子《道德经》中所讲的德是涵盖天地的,人”在老子的概念里,是处于仁的层次。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大德就是指天地之至德。故《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但有大德,仁只是人的层次。失道而后德。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故老子的德,即天一与地二。故《道德经》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物的层次在三以上。故与道相反。所以人要达到德的层次还是特别难的。故曰: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史,从春秋到清末,都是处于失道的过程。

56、第十章 玄德——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道德经》的第十章最后一段。前边老子讲的其实是修炼方法,最后老子点到了,为什么要这么修炼,因为我们要达到一个跟“天之道”非常接近的境界。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之”就是像“天之道”一样生养万物,大家看“天之道”生养万物,然后“畜”就是保护它,让它长。“畜”是保有的意思。“生之,畜之”,“天之道”让万物去长,接着老子讲“生而弗有”,意思就是“天之道”生养万物、生发万物,让万物生长的如此繁茂,但是它不拥有,压根就没什么企图心,评价它好、评价它坏,它都是淡然的,一直在施云拨雨,一直在施与阳光,让万物生长,这种状态就是“天之道”的状态。

“长而弗宰也”,意思就是他不觉得自己是首领。“宰”是主宰的意思。我虽然生长万物,让万物生养、长起来了,但是我不说这是我的,我不觉得我是首领,我是天下的主人,它不主宰万物,不是这样的,它淡淡地隐藏在背后,把位置放的很低,让万物自己去生长。老子说这种生养万物,在没有任何企图心的状态下让万物生长,老子说这种品德“是谓玄德”。三国里刘备“刘玄德”就是从这来的,“玄德”是深远的德行,这是非常大的德行。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边一直在讲“天之道”,老子不断地把“天之道”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如何向“天之道”接近。本章前边讲的全是如何去修炼,修炼的方法如何去除内心的欲望,如何让自己保持比较纯净的状态,为大家去做事,这种状态是一种修炼状态,最终进入“天之道”的境界,这是老子讲的。

如果有了这种境界,做人、做事就不得了了。比如说,做公司的领导,如果有这种境界的话,做事就不一样了。建立公司,从一个人两个人做到一两百人、一两千人,越做越大,这时候让这些雇员都能够从这去拿了工资,回去养家糊口,这个功德是很大的,这叫养活众生啊,能让众生吃上饭是了不得的功德,了不起。这时候,以什么态度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很关键。

有的企业不行,老总越来越膨胀,我做这么大,了不得。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视频,有的企业员工列成队,喊口号,感谢老板、感恩老板,鞠大躬,有的还磕头,这是什么企业文化啊?您对员工有好处就感恩,您哪次做的不好了,员工是不是站排要骂您一次,这是不对的。老板应该要意识到,我们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上天选中了您,用您的聪明才智来搭建一个平台,养活众生的,这是老板的使命,老板应该去施与众生,让众生能吃上饭,但是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这样的老板就跟“天之道”很接近了,这种境界能让您人生圆融无碍,您把自己的利益、名誉都放下了,您再做事会更加从容,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纠结在里边,会更从容,您的公司会越做越大,这是大的境界。

如果不明白这个境界,有的时候把自己抬的太高了会容易出问题的。很多企业家都非常低调,不是做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而是刻意保持低调,这是懂得“道”的企业家。有些企业家,你去采访他很难,企业家不接受采访,比如任正非就不接受采访,比如顺丰的老板王卫就不接受采访,很难采访到他,为什么?我觉得实际上像这样的企业家,做到这么大企业的领导,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在不断地摸索,最后发现这样做事才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排除最大的干扰,他悟到了这个“道”了,这些人其实已经接近“道”了。这种状态,会让你更少干扰,做事做的更好。

所以“天之道”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有些人、极个别人,天生会更加靠近它,但是一般人都会有私心的,因为我们大脑里边有几个结构层面,一个是原始脑,比如说小脑和脑干部分,这是爬行动物脑,跟爬行动物一样,进化的一个阶段;接下来我们有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大脑的主要部分,边缘系统负责各种冲动、欲望、攫取,动物这部分都很强大,本能要进食,要去抢,这是动物行为的基础。我们人也很强大,看到什么就想拿来吃,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手里的雪糕,我们不会抢来吃?看到别人手里拿的肉,我们不会抢?因为我们还有最后一套系统: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在最近5万年里边,我们进化出来,非常薄,几毫米厚,展开半张报纸大的,不大,但是沟壑纵横,它负责各种协调,语言、情感等等在这里边,控制边缘系统的冲动也在这里边,所以我们人本身生理基础就有天人交战的层面,边缘系统总是冲动,要想做什么,外边的大脑皮层就会抑制它,这就是天人交战。

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强大的边缘系统,都有强大的自私能力,没有天生的圣人,我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没有天生的圣人,每个都有欲望,所谓圣人就是对自己欲望控制的恰当、得体而已。怎么来控制它,是需要培养的,我们有一部分基因是遗传来的,在大脑皮层里边如何公平、关爱,有一部分基因,但是我们后天要不断的培养它。

所谓国学,我的观点是国学不是学问,国学就是这一套培养工具,培养我们先天遗传来的,在大脑皮层里边的这些道德要素。比如说,关爱、公平、忠诚等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是人类花了几万年时间进化来的,有了这个东西,我们才能突破像大猩猩那样的,二、三十个在一起生活,它们互相抢,我们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我们才能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在一起生活,因为我们学会协调、公平、关爱了。国学是古人发展起来,这么一套鼓励道德要素的东西,这些东西要学习。

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作为一个企业员工,我们应该去学习这些内容,比如您天天读读书,去参加国学班,或者听听我讲的《道德经》,这也是一个方法,在生活中去奉行、去做。因为你做,慢慢形成习惯了,这些道德要素不断的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强化,到一定程度了,您一碰到事,马上就自然而然地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了,如果没有这个训练,您就指望到时候瞬间良心发现,不一定的,八成冒出来的是争夺利益的这种私心。

这种境界是要学的,我们如果能够通过学习训练,通过实践,把这种境界慢慢提上来,与“天之道”接近,这个人做事圆融无碍,这个人心里更少纠结,这样的人人生更幸福,身体更健康。掌握《道德经》里边最核心的是掌握“天之道”的品性,然后我们通过一点点的训练向它靠近,我不断这么讲,其实都在强化这个理念,一点点向它靠近,真的做事,坦然的接受去这么做了,您的人生就不一样了。

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我们讲的是老子,最后又提到了“天之道”,告诉我们如果向“天之道”靠近,人生会不一样的,“是谓玄德”,就会具有“玄德”这样的品性了。今天就聊到这,明天再接着聊,谢谢大家。

《老子》 玄德

出自《老子》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

2005年夏,似乎是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将《老子》和《时间简史》来对比学习。这个学习很有成效,许多长年未解的疑惑一下子都有了答案。还记得当时,许许多多从没有过的想法突然涌出,只想赶快写下来。写作的过程是愉快而且顺利的,直到这一年的年底,自己感觉基本完成了,就开始在这个博客发表。从《道纪》的前九章发表到现在一年有余,这期间迎来了许多朋友光顾,不仅仅只是阅读,还发表感想,提出问题。到现在,关于《道纪》的评论文字已经超过十万字。2007年1月,这本产生于那个似乎偶然的机会中的书由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书的出版给我带来了快乐和喜悦。但在当初,这本书写作的时候,还真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一年以来,生活充实、丰富而且一直有快乐伴随其中,对我来说实在是个难得而且难忘的经历。

当出版的事务告一段落,我以为可以关注一些《道纪》之外的事,也曾在博客里写过几篇杂文。可不曾想,思考是自动进行的,《道纪》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模型,每每遇到身边发生的事,总是不自主地用这种新的方法加以分析。况且,《老子》和《论语》中所提供的丰富的思想又是这种思考的源泉。“道生之,德畜之”,德是道的蓄积。随着道的蓄积,德会发展为上德、孔德乃至玄德。玄德是道蓄积到极致的结果,是认识道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就想以“玄德”为题将《道纪》之后的想法、感悟一一归纳。而在归纳的过程中,又对《老子》和《论语》中的许多段落有新的认识。令我欣喜的是,这些认识和《道纪》所阐述的观点并不矛盾,并且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的想法。因此,就有冲动将这些理解写出来,虽然写作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将孔、老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过程。每当对《论语》中某个段落有新的认识,我就去《老子》里去寻找,总能找到相应段落,反之亦然,孔、老思想的一致性总能使我感到欣喜。

玄德在《老子》中出现过三次,分别在第十章、第五十一章和第六十五章,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道蓄积到极致的结果。可为什么道蓄积到极致会叫玄德呢?“玄”在《老子》第一章就有解释:“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是“有”和“无”的总称,蓄积到极大就变成了极小,就变成了无。这个看似难以理解的形态却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宇宙。霍金在《时间简史》第六章关于黑洞形成的描述中有如下一段:

我们的太阳大概足够再燃烧50多亿年,但是质量更大的恒星可以在1亿年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尽其燃料,这个时间尺度比宇宙的年龄短得多了。当恒星耗尽了燃料,它开始变冷并开始收缩。

大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崩塌、收缩,而收缩的结果是成为黑洞。

坍缩的恒星在自己的引力作用下被陷入到一个区域之中,其表面最终缩小到零。并且由于这区域的表面缩小到零,它的体积也应如此。恒星中的所有物质将被压缩到一个零体积的区域里,所以物质的密度和空间——时间的曲率变成无限大。换言之,人们得到了一个奇点,它被包含在叫做黑洞的空间——时间的一个区域中。(《时间简史》第三章)。

也就是说,恒星最后会崩塌为一个零体积的区域,也就是“无”。而上面的引用中讲,越大的恒星,它燃料耗尽的速度就越快,也越快的进入崩塌过程。如果恒星的质量大到极致,它一诞生,马上就会燃料耗尽,马上进入崩塌过程,马上变成“无”。而变成“无”后又会再一次地创生,成为“有”。成为“有”后又马上变成“无”,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由于过程进行得太快,无法分辨“有”和“无”,只能和起来说,这就叫“玄”。在“有”和“无”反复变换的过程中,系统一直处于边界状态,一直处于“有”和“无”相互转换的状态。而道的蓄积过程也是这样,当道蓄积到极致,极大的蓄积结果导致了迅速的收缩而变成“无”,“无”和“有”不停地转换,“周行而不殆”,永不停歇的往复运动是道的充分显现。因此,这样的状态被称为“玄德”,它的特点就是老子所描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玄德是认识道的终极目标,在认识道的过程中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以这个终极目标为方向的。在进一步融汇孔、老思想的过程中,这个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当然,完全看清“玄德”的风貌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在走向这个目标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似乎也值得珍藏。思考的行动无法停止,那就顺着它走下去,而本文就是以这个终极目标为题,对这些思考活动的纪录。

道德经中 玄德 的意思

是谓玄德。­

玄德者,天德也。天之德玄玄莫测,故曰玄德。细想圣人道同于天,德齐化育,恩沾万汇。其幽深而不可测者,万民不能见;其广被而不可穷者,万民莫能名。故其德玄玄,与天无二。是谓玄德,盖是此义。此章经旨,首句言抱一者,即是抱元守一之道也。人能抱元守一,则营魄自然载而不离矣。既载而不离,我之真气,必专于一。既专于一,其气必致于柔和。气既柔和,故与婴儿可比也。既与婴儿可比,则德性浑全。至淳至善,无欲无为,则与道无二矣。

相关推荐:

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

什么叫出马

吕布是哪个国家的

什么叫出差

为什么明朝要把首都定到北京

什么叫抽提

吕布是哪国人

秦国皇帝和臣子的衣服为什么是黑色的

标签: [db:标签]

声明:《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老子中为什么用玄德形容道

    老子《道德经》中所讲的德是涵盖天地的,人”在老子的概念里,是处于仁的层次。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大德就是指天地之至德。故《道德经》曰...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出马

    出马,汉语词汇。原指将士骑马出阵交战。今泛指出头做事。指将士上阵作战。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七回,鲁智深却待正要出马,杨志叫道:"大哥少...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布是哪个国家的

    吕布,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出差

    出差,汉语词语,指工作人员临时被派遣外出办理公事,到常驻工作地以外的地区或城市工作或担任临时职务。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东厂印》...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为什么明朝要把首都定到北京

    在朱元璋的迁都备选名单中,北京不是理想选择,理由是北京气候干燥,粮食生产难以自给。最重要的是北京紧挨着北元,在安全形势上非常不利,一旦北元威...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抽提

    抽提是生物中一种酶提取的方法,目的是把酶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中以溶解状态释放出来的过程,以供进一步从中分离纯化出来所需要的酶。抽提通常是...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布是哪国人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

    百科 日期:2023-04-05

  • 秦国皇帝和臣子的衣服为什么是黑色的

    秦人尚黑,是有原因的。《 史记·封禅书》曰: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还有学者认为,秦人尚黑,和其图腾有关。以玄鸟...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