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什么是词义深化

什么是词义深化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6 手机版

含义:词义深化是对事物认识加深或提高的结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词义深化也就是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外延没有变化, 而仅仅是内涵变化。例如 “云”,《说文》:“云,山川气也。”《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 “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悬浮的物体” 。两相比较, 显然“云” 的词义现代比古代深刻、细致、全面,这就是词义深化。

词义演变的途径

词义演变的途径如下:

词义的扩大,即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

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象。如“步”原来指“行走”,现在指“跨出一脚的距离”。

词义的深化是指词的某一个意义在其包括范围不变的情况下,词义所包括的内容有所增加或者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由抽象到具体,浅显到深奥,也可以是由认识的不正确到正确。这些改变不是因为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而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从而使词义变的更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如“土”,《说文》中解释为:“地之吐生物者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i,

这反映出了人们对“土”性质的认识的加深。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某一个意义在其包括的范围内词义不断扩大的情况。主要是其指称的客观对象的范围由小到大的变化。如“江”一词,“江”原来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今天的长江,后来逐渐变为一个普通名词,

同时增加了一个用法在名词后加上“江”字,这时的“江”演变为普通河流的通名,词义扩大了。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某一个意义在其包括的范围内词义不断缩小的情况,主要是指其指称的客观对象的范围由大到小的变化。

如“瓦”,在《说文》中的意思是指已经烧制了的土器的总名,后来逐渐发生变化,在房屋上所覆盖的也可以叫做瓦,如《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在“瓦”的词义已经演变为只有后一个意思,本义已经不存在了,这表明了词义缩小的情况。

词义的深化举例?

词义的深化举例我概括了以下几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词义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由小变大了。例如,“皮”在古代最初指的是“兽皮”,后来扩大为“人和动植物的皮”。

(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所概括对象的范围由大变小了。例如,“禽”在古代是“鸟兽的总称”,后来缩小为“鸟类”的意思。

(3)词义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转移到指乙事物。例如,“兵”有“兵器”转移为“士兵”的意思。

汉语词汇的演变中,词语意义的引申有哪三种情况?

3、词的借代引申义

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出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想关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口”原指“人的一个器官”,后又用作指“人”的量词,这是用部分指称整体。“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这是用物品指称使用者。“编辑”原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后又用来指“做编辑工作的人”,这是用行为指称行为发出者。“兵”后来产生出“军事、战争”(如“纸上谈兵”里的“兵”)和“兵士”(如“强将手下无弱兵”里的“兵”)的意义,也是一种借代引申义。

4、词的比喻引申义

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由于包袱可以使人有负重感,于是人们便用“包袱”来指称“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包袱”产生出新的意义。“迷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浓厚的雾”,二是“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后者就是这个词的比喻引申义。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不同: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以查到;而比喻则是临时的修辞手段,词典里没有这个义项。

(三)词义的演变

词的意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词义的演变包括“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等现象。

1、词义的深化

词义的“深化”指词的适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更准确。比如“人”这个词古今适用对象一致,可是古代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古人的认识当然总会有某种局限,不能苛求;后者的释义则反映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抓住了人的本质特征。

2、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比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一切河流。“菜”在古代专指蔬菜,现泛指菜肴。“诗”原来专指《诗经》,后来则泛指一切诗歌类的文学作品。一般说来.词义的扩大总是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

3、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如“禽”在古代指“鸟”和“兽”,后来专指鸟类(包括飞禽和家禽)。“子”原义包括“儿子”和“女儿”,现在却只能指“儿子”。“宫”原是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开始专指帝王的住所。

4、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分为两种情况: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词的概念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新的词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复存在了。比如“涕”原指眼泪,而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还保留古义外,“涕”均指鼻涕。“走”原义为跑,现在则为步行。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没变化,只是词的感情色彩转变了。如“爪牙”原指得力的武臣、猛将,是中性词或褒义词,现在比喻坏人的党羽,用为贬义。又如“勾当”,原义是办理,是动词,中性词,现在指“坏事情”,是名词,贬义词。

词语在整个词汇系统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语音、语义或语法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点形成各种集合。根据词义的联系紧密程度,就可以组成一组组同义词。

词义深化是否是词义演变

词义的演变情况,可从弄清词义演变的几个因素入手。

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复杂,难以一一列举,不过总的来说,现实现象的变化、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都可以引起词义的发展。

一、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我国古代人〃坐〃的姿态和现在不同,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之类的坐具,坐的姿态发生了变化,是臀部着地或接触坐具,因而〃坐〃这个词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学生了解了这点,就不会错误理解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战国策》)的意思了。

二、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引起词义变化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例如,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心之官则思〃,这从汉字的造字中也可以看出:以〃心〃为意符的〃想、思、念、忆、愁、虑……〃好多是与思维活动有关的。现在虽然认识到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还是保存着〃我心里想〃这样的说法。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和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快〃本来指迅速,后来产生出〃(刀、斧、剪等)锋利〃的意思,于是和〃快〃处于反义关系中的〃慢〃在北方话的一些地区中也逐步产生出和〃锋利〃对立的〃钝〃的意思,出现了〃刀慢〃之类的说法。再如下面的一些相互对称的意义都是由这种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起的:熟?穴食物?雪熟→植物成熟→熟习→熟悉,生(食物)生→植物不成熟→不熟习→陌生;清(水清)→(声音)清脆→清高→语言学术语〃清〃,浊(水浑浊)→(声音)重浊→恶浊→语言学术语〃浊〃;冷?穴温度?雪→冷静(较早就有此义),热(温度)→头脑发热(出现较晚)。

四、在某一个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途径产生新的意义?穴引申义?雪,这是词义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词义的引申,使词义得以增加或分化,从而产生多义词。如〃月〃字象月缺的样子,本义是〃月亮〃。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这种周期现象,把从朔至晦称为一月,因此,〃月〃字产生了表时间的意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本义是指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引申的途径大体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例如,〃习〃的本义是〃数飞〃(《说文》),也就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鹰乃学习〃?穴《礼记·月令》?雪,意思就是小鹰学习反复地飞。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意思就是〃学了要按时反复温习〃。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似的地方。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换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例如我国旧时称主持寺院的和尚为〃方丈〃,这是由于他住在一丈见方的屋子中的缘故。一个词的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申的途径可以增加很多新的意义,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把握词义演变后的三种情况,即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是词义的扩大。汉语的〃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如《尚书o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史记·项羽本纪》:〃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后来〃江〃、〃河〃才作为河流的通称,以上文句,切忌用今义去解释。

2、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池〃都指护城河。〃池〃因有水,古时也用来指〃池塘〃,如《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池塘〃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常用意义,〃护城河〃的意义则已经不用,只保存在成语〃金城汤池〃中。

3、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步〃原来指〃行走〃,干宝《搜神记》:〃寄入视穴,……于是寄乃缓步而归。〃今天的〃徒步〃〃安步当车〃中还保留着这个意义,后来指〃脚步〃〃步伐〃(原来是跨出一脚再跨出一脚的距离叫〃步〃,《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在指只跨出一脚的距离)。今有双音词〃步伐〃。

五、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仅表现为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显著的差别。学生须分清词义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1、从意义褒贬不同的情况看,有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爪牙〃。《明史·王骥传》:〃石亭、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这里〃复辟〃是指恢复君位,与今义指〃被打垮的统治者恢复原有的统治地位或被推翻的制度复活〃很不一样。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这里的〃爪牙〃是得力帮手的意思,属于褒义。今义的〃爪牙〃为〃党羽〃〃走狗〃,完全是贬义。也有古代是贬义,现在为褒义的。如〃锻炼〃,在古代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言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与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完全是褒义,如〃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等。

2、从词义轻重的情况看,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意思。《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今成语有〃口诛笔伐〃。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意义加重了。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古义重,今义轻。〃感激〃,古义是愤怒的意思。《异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皆感激为云泣下〃。〃感激〃而至于死,而至于〃泣下〃,这个词的意义是很重的,而今义只是〃感谢〃的意思,意义要轻多了。

语言是发展的,尤其是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导学生积累第一手材料,掌握大量语言事实,这是辨析词义古今异同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古义,读通、读懂古文,步入我国古文明的殿堂,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

什么是词义深化

庐山有什么好玩的

什么是纯文本形式

你为什么从中国建筑离职

做完纳晶为什么不能沾水

庐山有什么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什么是纯宽带看描述

什么是纯功放就是纯甲级功放么

标签: [db:标签]

声明:《什么是词义深化》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什么是词义深化

    含义:词义深化是对事物认识加深或提高的结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词义深化也就是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外延没有变化, 而仅仅是内涵变化。例如 “云”,《...

    百科 日期:2023-04-06

  • 庐山有什么好玩的

    1、庐山东南九叠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区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2、庐山瀑布,...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纯文本形式

    1、就是没有任何文本修饰的,没有任何粗体,下划线,斜体,图形,符号或特殊字符及特殊打印格式的文本,只保存文本,不保存其格式设置。将所有的分节符、...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你为什么从中国建筑离职

    感觉个人在公司发展的空间有限;薪酬待遇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互相信用程度较差,员工与上司不容易沟通,想法得不到上司重视...

    百科 日期:2023-04-06

  • 做完纳晶为什么不能沾水

    做完纳晶后容易出现水泡,所以先不能碰水,水泡是由于激光手术烧伤所致,如果水泡较小不用挑破,一般三天左右即可慢慢消退,如果水泡直径超过两公分,需...

    百科 日期:2023-04-06

  • 庐山有什么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庐山的传说和故事如下: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据说,匡俗在庐山寻...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纯宽带看描述

    纯宽带即是只有安装宽带网络,没有任何其他服务,不会产生其他的附加费用即为纯宽带,即单单只有宽带,没有绑定电话和手机,不用承诺最低消费。同时,纯...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纯功放就是纯甲级功放么

    1、纯功放是指只有两个声道分别驱动两只音箱的HI-FI系统,指具有一定功率输出的1:1电压放大器;2、优点是去除了许多复杂的线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

    百科 日期:2023-04-0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