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是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统一制定并通过,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规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一起遵守,从而逐渐建立习惯;规则教育能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自觉遵守、维护秩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自主发展。
规则教育
很多时候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规则”,它就像一个约定俗成的公约一样,每个人都知道并且不会轻易触碰它,例如玩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打篮球就要遵守篮球规则,一旦触犯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
在班级管理中,规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按时交作业还有一大堆理由。要求必须穿校服,却有少数人不当回事,要求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再下课,可是却还是有学生在听到铃声后,不管不顾地跑出教室。不允许抄袭作业,可是却还是屡禁不止,上操前要求站好队进行操前小读,可是仍有学生不带小读本 ……
无论老师要求做什么。总有少数学生违反规则,如果制定相应的制度去惩罚,刚开始时学生觉得枪打出头鸟,于是装模作样的完成,可是两天后仍旧恢复原样。众所周知,惩罚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规则 。
有时候我们也会对学生说,班级和学校制定的规则一定要遵守,等你到社会上就会有社会规则,你也是要遵守的。可是无论怎么说,学生都不当回事,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吧,为此我也很苦恼 。
现在我明白,要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白自己为何要遵守规则。当然,规则教育还是要放到集体的背景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记得有一次,小a在餐厅吃饭说话,被学生会人员记录,一天被记两次扣0.2。我在班上批评他,告诉他班级所有同学的努力,就因为他变得没有意义,他给全体学生抹黑了,他破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争夺流动红旗的计划更艰难了。我没有单纯从他个人的角度说这件事,而是把它放到班级体重来说,让他觉得因为自己而连累全班同学。从而减少他破坏规则的次数。如果仅批评小a个人,他可能不太当回事,起的作用可能不太。
从那之后,他也刻意的努力管好自己的行为,也很少发生扣分现象。我之所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他放到集体中批评,是因为他懂得感恩,讲义气,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必要的时候是需要用激将法的。所以必须让他主动遵守规则,并且不会感到难受,而是觉得自己遵守规则是为集体做贡献,提升个人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初中生规则教育
以下是初中生的规则教育
一、 遵守规则的前提:认识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
遵守规则分为两种形式,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规则的遵守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的内在自我约束。虽然他律阶段人们也可以很好地遵守社会规则,但是他们遵守规则的原因来自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压力,一旦外在压力消失或减弱,他们就倾向于逃避规则。而自律阶段的遵守,人们不再将规则当作“异己”的力量,而是对规则有高度的认同感、敬畏感,在遵守规则中有崇高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够自我约束、自我主宰,从被动的“我必须如此行动”转变为自觉的“我应该如此行动”。
教材27页提供的两个生活中的案例,很好地体现了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展开热烈讨论,“这位男士打手机严重影响了其他候车乘客的休息,扰乱了候车室的秩序,应该受到大家的谴责。”“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不是随心所欲。”“阻拦列车的两名乘客的行为导致列车发车延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影响其他乘客的正常出行,是违法行为,理应受到处罚。”“我们每个人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但任何人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引发学生对自由与规则的思考,感悟到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规则既限制自由,又保障自由,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从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 遵守规则的关键:自觉行动、坚定维护
遵守规则有两种约束机制,一是外在的约束即他律,一种是内在自我约束即自律。因外在约束而遵守规则的人,常常感觉被规则束缚,是规则的奴隶,而自律的人是积极、愉快的,是规则的主人。结合教材29页中国式过马路的案例,以学生每天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进行连环设问。学生对劝阻他人不闯红灯存在很多实际操作的困惑,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30页劝导的技巧、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劝阻妙招。
通过连环的设问和图片对比,让学生明白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即自律。同时让学生深刻感悟到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遵守、维护规则,只做好自身行为还不够,还需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做到大家遵守规则、大家维护规则,从而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 遵守规则的进阶: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接续红绿灯规则的讨论,PPT展示组图(生活中不合理的红绿灯设置以及人们对此的吐槽)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不合理规则的吐槽,并引导学生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提出我们对规则修改的建议。
社会规则设置的目的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秩序,划定自由的边界从而保障人们的自由。但当规则的本身存在问题,或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不相适应,就需要改进规则。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对规则的价值和意义才逐渐深刻起来,才不会把规则当作外在强制的、急需摆脱的东西。教材中关于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自由的关系等,都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认识到遵守规则,就是尊重彼此的自由和利益,就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心中有国家的具体体现,从而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讨论围绕生活中的红绿灯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规则于我们、于社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面对生活中不合理、不完善的规则能够主动地、有方法地加以改变。
幼儿规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规则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 社会 性以及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的规则行为是幼儿 社会 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制定规则时,要考虑幼儿的需要尊重他的表达权和个人意愿
在民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规则容易内化,实行效果好
2、规矩内容要明确,有可操作性
规矩内容一定要清晰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
让他明白,这不是一件可以用来开玩笑的事情,决不能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
多给他们清晰地解释具体的做法,对幼儿多一点信任,他们一定会做的很好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
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
用错误的教育方向和方式
孩子会把你撞飞
做好规则教育,护航 健康 成长
规则之外是伤害
规则之内是疼爱
规则教育
才是赐予孩子
勇闯天下的“铠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体现在思想教育方面。就只有孩子的思想足够强大,才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非常的积极主动,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他们也会不断的提升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的严格,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思想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可以着重的去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这样的话也可以让孩子的思想变得非常强大,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积极的应对生活当中的变化。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不断的反思自己,这样的话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他们未来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因为父母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孩子,同时也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跟家长一样的人。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也要和孩子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很优秀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给孩子养成一些比较好的习惯,同时也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在家庭生活当中,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同时也要多关心自己的另一半。这样做,也可以让孩子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有一些父母在家里特别喜欢说脏话,这样做也会让孩子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还会让孩子变得特别不文明,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也要经常鼓励他们。这样的话也可以让他们变得非常有自信,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还是出现了犯错误的情况后,父母也不要太过于着急,这个时候可以慢慢的引导他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