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什么很多人类解不了的方程大自然能够瞬间解出来呢

为什么很多人类解不了的方程大自然能够瞬间解出来呢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8 手机版

简单来说大自然的计算量级高出计算机太多,也许在宏观层面,人们能够根据概率领先宇宙得出结论,但精确到粒子上,计算机差宇宙太多。有个粗略的理论可以发散下:在一台计算计中虚拟出另一台计算机,虚拟机跑不过实体机,这个理论有两个可能,一是虚拟机耗费更大的资源能跑赢实体机;二是虚拟机采用更优的算法能跑赢实体机。

墨菲解的公式什么意思,为什么解出来了人类就可以活

在2000年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无意中学到了“墨菲定理”。使用至今,受益无穷。这个定理,一般是在学MBA的课程时会学到。这个定理主要是用于避免产生错误的。
最近,想到了一个计算错误率(或正确率)的公式,可用于各种事情的错误率(或正确率)的计算。这个公式也可以用来解释“墨菲定理”,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出错的概率这么高。
首先,介绍墨菲定理的相关内容:
“墨菲定理”,说的是:吃面包时会有一些面包屑掉下来。面包屑上沾有奶酪。面包屑着地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一种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如果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就会把地毯弄脏,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而现实情况,往往是粘奶酪的那一面着地。它的大概意思是:你最担心什么,那个什么却总是会发生。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发现: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麻烦)。换一种说法: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法则。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当你用早餐时,一片抹上黄油的面包突然从手上掉下去。它将如何落地呢?一定是抹有黄油的那个面着地:这就是墨菲定律。根据这些不成文的规则,“如果某种事可能出错,它就会出错。”请你解释一下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倒霉的事:烤好的面包片掉在了地上,交通图刚好在我们要查阅的那个地方撕破了,袜子消失在抽屉里等等。所有这些民间流行的说法显然与科学毫无相干之处。在墨菲定律的背后似乎有一些实验性的坚实基础。指出这些真实性的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员罗伯特·马修斯。尽管他坦言说,他已记不得是如何偶然学了那门专业的。多年来,他一直对数学一统计学中那些离奇古怪的东西进行研究。

以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呢?他将对新闻学和西藏佛学的爱好同运用科学观点研究那些我们通常认为是一些日常琐碎无奇的事物结合起来。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在银行办事时,我们排队的那个窗口总是走得最慢呢?“最明显的解释就是选择性记忆,或者说是这样的事实,我们总是倾向于首先回忆那些有意义的事件,像我们急着要办事,却偏偏被困在一个长长的队列里。”马修斯解释说,“但实际上,我们的队列与旁边的队列相比较,其不大令人满意的这一结果的统计概率是很高的:准确地讲是33%,如果我们只考虑靠近我们左右的那两个队列的话。”而如果我们感到交通图有一种恶作剧的倾向,偏偏在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折坏了,或者袜子故意不配对,“那就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物本应如此。交通图靠近折叠的那个地方是很大的,它足以使我们想去的地方两次中就有一次正好在那里。对满装袜子的抽屉进行的简单统计实验表明,如果我们有10双不同的袜子,随机拿出5双时,不配对的概率为4双,配对的概率只有l双。物理或数学定律不仅仅是用于研究基本粒子或者用于家庭账目结算,而且也是为了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现象。”这位研究人员继续说:“这是人们熟悉的和日常碰到的一种典型的问题,但是科学家们总是想把它们当做一种无聊的事而加以封杀。尽管我承认,我认识的许多研究人员很欣赏我的工作,因为正是这一工作表明科学定律也应当运用在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事务中。实际上,大自然中并不存在平淡无奇的问题。每一件事,从超新星爆发到一片烤面包掉在地下,都是宇宙中一些相同规律的一种表现:牛顿的最大功绩正在于他认识了这一事实。”
根据“墨菲定理”,你越是迫切需要某件物品或某个特定的人,它们往往会越让你找不着;反之,你越不乐意看见这些事物,它们就越喜欢冒出在你眼前。
墨菲定理:“凡是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就一定会出错。”其次是悲观推定原则:“任何不确定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墨菲定理认为,如果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正确的,一条是错误的,人们一般肯定是先走错的,因为错的路都比较容易走,往往是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回过头来走正确的路。
墨菲定理:只要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它就会变坏。
天下人身上不带有病菌的大概没有。如果这个人身上抵抗力足够,病菌虽在也对他无能为力。但如果这个人抵抗力衰弱,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不能怪细菌坏,只能怪自己抵抗力不够。说到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黄江伟认为,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的不适应,最能够产生危机。危机的产生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自燃。这种方式产生的危机,其实是长时间、渐进式的量变转成质变,是可预期的。第二,爆炸。这是一种突发的但影响非常巨大。第三,雷电。这一类的危机不可预测,毫无规律可言。第四,纵火。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有恶意阴谋进行暗地操作带来的危机。第五,聚焦。这种“聚焦”,就像拿着放大镜观察一样,其实可大可小。乐凯落选中国名牌一事就属于此列之中。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纪华强:根据西方著名的墨菲定理(Murphy slaw),“如果坏事情可能发生,不管它的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根据统计,78%的危机是管理不当引起的,绝大多数危机是可以预防的。“海恩法则”从统计学角度得出结论: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前,一般会有29起轻微事件发生,有300个事故先兆。因此,企业从决策层就应当考虑强化品牌风险意识,像比尔·盖茨也曾告诫其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所谓墨菲定律其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这看似荒诞、实则精辟的论断是一位叫爱德华·墨菲的工程师提出的。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该实验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但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于是墨菲做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就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中。经过许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菲纳格定律,即: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会问,这个定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墨菲定律”只是一种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电脑用户来说,这一定律的提示就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物都会出错。因此,电脑不是神圣万能的,再好的电脑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带来麻烦。所以,重要的资料一定要做好备份。
“墨菲定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善管者,管于未发;善治者,治于无形”。
(以上是本人几年中收集并整理的所有关于“墨菲定理”的资料)
(以下内容,为本人分析结果)
错误率的计算公式:
1.理论基础:
假设一件事情是由两件小事组成的,而两件小事的错误率分别为50%(1次对,1次错),则根据“逻辑与”能计算出整个事情的错误率为75%。
小事件1 小事件2 总体事件 结果所占概率
逻辑结果1 对 错 错 25%
逻辑结果2 错 对 错 25%
逻辑结果3 错 错 错 25%
逻辑结果4 对 对 对 25%
计算结果:
错误率=25%+25%+25%=75%
正确率=25%
2.计算公式: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小事件i的正确率n)×100%
例1:小事件1的正确率为98%,小事件2的正确率为96%。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0.98×0.96×100%=94.08%
例2:小事件1的正确率为98%,小事件2的正确率为96%,小事件3的正确率为97%。
整体事件的正确率=0.98×0.96×0.97×100%=91.2576%
可以看出,随着错误的出现的增多及小事件的出现的增多,错误的概率是增加趋势,而正确的概率是下降趋势。
正确率的高低与错误率的高低成反比,与小事件的增多成反比。
墨菲定理的原理(错误率的计算公式的推论):
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件较小的事情组合而成的。所以,中间每件小事的结果不同都会导致整件事情的结果的不同。以简单的“正确”与“错误”来分析:中间有任何一个小事发生错误,则都会导致整个事情的结果是错误的。通常,一件事情是由极其多的小事组合而成的,所以,整件事的出错概率是非常高的。

为什么有些事情科学解释不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世界人民也在学习在研导,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在这个新时代里,有些东西用科学理论和实践解决不了的事,而恰恰老百姓根深蒂故相信它,如宗教里神灵,到底有没有神灵,谁也没有看见,还有鬼魂一直迷惑人民的心里,到底人死后,会不会变成鬼神,鬼和神没有科学理论来证明事实,所以人们一直被鬼神统冶,科学理论是实践出真知,再以实践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剖解人们生活中难以解答的问题,在老百姓脑中的东西一时半解的还不能用科学理论来解决不了的。、

在人类历上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很多,尤以鬼神,湖怪为甚。人类认识自然,从而揭开大自然神秘面纱是艰难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如现在,虽然借助现代手段我们看到了冠状魔鬼的真面目,但如何消灭它止于今天尚无十足把握,如何有效预防尚在 探索 。

人类在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过程中,有些现象科学尚未深入探究并揭示其存在本质时,科学解释不了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在“未识庐山真面目”前,

神化末知事物或者一概否定某些现象的存在都是对科学的亵渎。

因为凡事都被上帝设置了密码!

为什么好多事情科学解释不了?

科学无止境,科学是随着人类 社会 不断发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正从政治丶经济丶天文丶地理丶医学丶人文等等多学科飞速进行,但仍有许多现代科学没发现的现象丶物质,。目前的说法是超自然现象,随着科学不断前进和 探索 ,一些超自然的东西会迎刃而解。比如:月球之迷将会全面解开,

有些事情科学解释不了,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是科学尚未足够发达,二是科学本应能解释,但事件细节不足够清晰。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UFO飞碟外星人,什么尼斯水怪百慕大三角,莫不过是人为装神弄鬼或偶然事件细节缺失,而不是科学无法解释。

哪些因细节缺失无法解释,哪些因科学不够发达无法解释,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说说。

事件细节缺失,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各种烂大街的未解之谜,随便拿出一本,里面的事件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我们选几个简单一说。

UFO指不明飞行物,但往往自然而然民众会把UFO与外星人联系起来。美国科学家做过调查,对12000多起UFO事件进行梳理,95%以上都得到了科学上的解释,而剩余的多是细节缺失,无从判断而已。

结果表明,多数UFO事件为天气现象以及人造和自然发光物体,还有一些为摄影设备的光学故障或意外,没有一起UFO事件与外星人有关。

已经有结论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属性始于1950年美联社有线服务的花边新闻,为多年来的人为炒作。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失事率并不比其他海域高。某百科仍不负责任的进行神秘化描述。

其实,UFO事件始于1947年的罗斯威尔事件,尼斯湖水怪也风行于相同年代。当时媒体蓬勃发展,如同现在的自媒体,总要有些吸引眼球的东西。今天,我说我在野外池塘看到水怪,你能相信么?为什么 历史 上的就信了呢?

科学尚不够发达无法解释的问题

真正因科学不够发达而无法解释的问题,我们简单举几个例子。

生命起源目前无法解释。虽然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证明在雷电天气下,原始大气中能形成生命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分子。

几十年来,科学家从未停止 探索 研究,但是不要说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生成单细胞生物,目前连模拟原始地球环境下生成核酸、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都没有成功。

生命是如何从有机分子合成至有机大分子,又是如何组合成能自我复制繁衍的单细胞结构生命体的,至今科学仍无法解开这个迷题。不过相信以后有一天科学足够发达可以解开这个迷题。

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经典数学几何模型之上,数与数之间是连续的,方程的解是连续的,一切都是绝对客观的。而量子力学虽然基础也是数学,但具有不确定性,甚至粒子的轨迹有人观测和无人观测是不同的结果。

对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统一,科学家毫无怀疑,但目前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理论可以做到,最有希望的可能是弦理论吧。

其他因科学不够发达无法解释的种种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有机化学反应中很多经典的反应,我们虽然知道反应产物,但反应过程中的机理,电子是如何转移的,化学键如何断裂重组的,中间过渡态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不能完美解释。

总之,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就两个原因,一是科学还不够发达,二是事件本身细节缺失或不是真实发生的事。

如果有朋友手里有科学无法解释的素材,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做个讨论,找找原因。

我是80后老申,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老申先给大家叙述件事吧,发生在老家的真实事件。

老申老家是农村的,有一家人总是无缘无故的得病,而且是接二连三,去医院检查也没啥结果,总之困扰这家人很长时间,生活都受到影响。有一次,听说在我们县城东北方向有个70多岁的老太太,看神事儿可准了,于是这家人就出发了。

到地方后,已经有很多人等待,都得领号看,很不巧的是那家人没领到号,因为老太太一天只看19个,多一个都不行!没办法,在县城住了一天,第二天5点多就去排队,终于排到号了。到他们时,老太太简单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哪个村的、得了啥病、几口人……然后就闭上眼睛,过了也就是3分钟,睁开眼说:你家院子十多年前翻新过,当时盖房子(北方都是坐北朝南)时,在东南角有个井(其实就是往下挖四五米深的地窖)是吧?正好家里喂的小猪死了一头,就丢在井里,因为盖房子把井填用石板盖死了,这么做不行,犯克,你回去后把石板掀开,好好把井下打扫一下,然后用土夯实就没事了,然后一家人回去后照做,真的就没事了,所有人的病自动消除!!!

老太太没出过村,是如何知道三四十里外村子的事呢?更别说那口井了,知道的更少。所以这种事用科学根本解释不了。

其实很多科学家也意识到这种情况,而且也流传着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一观点。

神学自古就有,从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欧洲的神教主义,无不让人匪夷所思,不管是古代人的凭空想象,还是小道传说,但至少流行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而科学从牛顿万有引力开始,才400多年,所以科学的道路还有很长,很多东西需要人类不断地 探索 。

我是老申,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那是所谓的科学还不够先进。科学的思维有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科学解释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是科学还没发展到能解释一切的程度。

据专家推论,截止目前,我们人类只认识了世界物质的4%左右,仍有96%客观存在的物质没有被人类所认知。可想而知,目前世上会有多少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与无际的宇宙相比,我们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

是科学没有达到解释的那一步。就这么简单

在原始社会时期,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人类是如何理解的?

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惶惑和敬畏,促成了原始宗教的出现。太阳为什么会从东面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地上为什么会既有高峻险峭的山岭又有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

所有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原始人简单的头脑中当然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们便运用他们幼稚的思维,天真地构想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那就是鬼神,认为正是鬼神的力量,方使得世界上有了太阳和月亮,大自然才会花开花落,同样,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和现象,也都是在鬼神的主宰下才得以出现并进行的。

出于这么一种认识,人们当然就会得出这么一种结论:要想一生平安,就要求得鬼神的福佑;如果触犯了鬼神,就会有各种灾害降临。要想趋吉避凶,就必须要讨好鬼神,鬼神才会为你消灾去祸。

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真的只能用神学解释吗?

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真的只能用神学解释吗?

是的,(对于电磁力、引力等基本相互作用),科学还无法解释。

多说几句,这算是一个好问题。好在在物理学中这一问题非常的基本,好在大家对这都很感兴趣。

现在的物理学大体遵循着还原论的逻辑。还原论认为,对事物的解释可以简化到一些更为基础的理论。也就是说,还原论允许你一直问“为什么“。

而如果把知识分级,一个层级的知识只能回答本层级的“是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为什么”需要更基本的知识来回答。在这里,“是什么”可以是现象的描述,命题的转写,而“为什么”更接近现象的本质。

通过问"为什么",问题会被快速回溯到一些没法继续问为什么的断言(assert)上。我没有用公理这个词,物理公理化存在着许多的争议,但基本上是那个意思:暂时没有更基本的描述能替代,我们先这么用着。经验公式也属于这个范畴:暂时没有更好的。

而在这些唯象的内容以外,有一些断言相当的深刻而基础。这个基础断言俱乐部的成员并不多——俱乐部主席的荣衔可能由“最小作用量原理”获得——而"存在着四种相互作用"也是其中一员。

一张桌子放在地面上保持静止。初中物理会告诉你,根据受力分析,桌子受到地面给予的支持力与地球给予的重力,两相平衡。

为什么地面会给予支持力?稍后面的章节会告诉你地面的支持力和桌子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地面受到一个微小形变,而产生了支持力。

为什么微小形变会产生作用力?课本上不会讲,这超纲了,超越了课本的理论体系。

往深一个层次探究?因为桌子和地面可以看成两团电荷,之间的电磁排斥作用宏观体现为压力与支持力。

为什么会有电磁相互作用?这就回到了本题想要问的。

我们能解释支持力的起因,因为本质上支持力是电磁力。电磁力的起因?我们还不知道。

我们现在的物理体系只是发现了世界上存在着正负两种电荷,存在着摩擦起电,磁针偏转等现象。之后我们发现,麦克斯韦方程组能很好地描述电磁相互作用。

更进一步,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的观点告诉我们,力的作用不是超距的,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两个物体交换一个媒介粒子而发生的,电磁力实际上就是交换光子。我们有了新的观点,不再说电磁力了(事实上在分析力学的框架建立之后,"力"就不再是我们主要讨论的内容了),但这只是观点上的革新,交换光子和电磁相互作用指的还是同一件事。

你依然可以继续问,为什么自然界里可以交换光子?我们不知道。这需要更深层的物理。

如前所述,“存在四种相互作用”是一个很原始很基础的描述,这是经过了大量的经验归纳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暂时,没有比这还基础的知识,能用来解释它了。

现阶段,量子场论已经告诉我们,电磁、弱、强三种相互作用分别由光子、W/Z玻色子、胶子传递,这三种作用可以”写到一起“,也就是现在的标准模型SU(3) × SU(2) × U(1),写到一起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框架内统一地讨论这三种相互作用。这虽然还不能解释成因不过也快了:  标准模型的一个扩展,统一场论(GUT)认为,在高能级下,这三种作用其实是同一种作用,只是在低能级下发生了破缺。如果GUT得到证实,那么电磁力的成因我们算是搞清楚了。

而即使统一场论解答了电磁力的成因,你还可以继续问,这个统一的力的成因是什么?引力的成因是什么?

(引力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可以理解成物体能动量张量影响下的时空曲率,这也是视点的革新,我们依然对“为什么能动量会造成时空曲率变化”这一"为什么"无从回答。)

我们不知道。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我们仍然一无所知。

另外一些题外话

1.作为粒子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我自然是还原论的拥趸,但以Anderson老爷子为代表的凝聚态人士对此或有异议,认为还原论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有兴趣请拜读老爷子雄文More is different. 但这些讨论和此题无关,在此就“勉强”认为,还原论是物理界的共识吧。

2.在不断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总能把问题不断回溯,层次不断深入,尺度越来越来越小,最后必然聚焦到粒子物理学(开始打广告了,滑稽)。相互作用的成因要想搞清楚,必然要通过粒子物理学的实验验证才能得到。我国正在规划的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其中一个关键项目。高能实验耗资巨大,为此你的理解与支持非常重要,敬请大家关注。

3.虽然物理学家在研究各种或终极或宏伟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本身,物理学家一般很少做清谈的思考。物理学家们不同程度地信奉着朴素的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思想。更有激进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牛顿的火焰激光剑”(Newton's Flaming Laser Sword)这样的原则:what cannot be settled by experiment is not worth debating. 不能进行实验观测的东西都不值得辩论。

但是,科学家不谈玄学,不代表玄学能解决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玄学的帽子也别扣在哲学头上,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重心早就不是对科学的“指导”了。因为科研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众对前沿科学的进展了解的不多,我们尽力科普,有多少讲多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科学说起来并不神秘,我们从初中物理的受力分析几步就能推到现代物理最深刻的断言陈述,中间的脉络也很清晰明了,哪里有什么神秘可言呢?

很多事情是人类的双眼和意识无法理解的,我们看到的可见光范围仅仅占电磁频谱的极小一部分: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解释是正常的,都能解释才是不正常的。

人类为什么逃脱不了自然法则

 自然法则是万事万物本身的运行规律。那是真正的法则,大自然所决定的,人类根本无法更改,只能发现或加以利用。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发现各种自然法则。我们的自然科学其实就是不断被发现的自然法则和加以利用的方法。
但还有很多自然法则我们并没有发现,比如心理学。我们的心理学其实并不严谨,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清楚明白地揭示其中的规律。
楼主是在根据自己的经历,对周围人的观察,阅读的资料等等试图搞清这方面的自然法则。不一定正确,但楼主对自己状况的描述也能作为资料帮助别人研究,并且能帮助那些和楼主有差不多问题的人。
自然法则的特点是一定是真的,这个因,一定会得到这个果。只不过很多时候,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人们会搞不清。
对于这个现象,楼主又发明了自己的循环的说法,无数的因和无数的果镶嵌在一起,形成了循环,包括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
人最好是遵循自然法则做事,因为只有这样,你种下的因,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你想要的果。举个例子,就像理科,基本的物理规律,是很确定的,每次都会得到同一个结果。你就很清楚,怎样做,一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并且每次都会得到这个结果。顺着这个规律做,你一定会成功。
其实理科脱离了基本规律,也是很复杂的。你从同一个地方拿的两块石头,去做实验,可能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为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个很微小的条件不同,而包含了那么一点点不同的物质。再比如,同样的药,对不同的人的副作用可能就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科学家,其实就是在孜孜不倦地发现各种自然法则。
楼主帖子里,也在讲一些自己发现的自然法则,就是散落在各种内容里了。因为楼主凭空讲也讲不出来,总是在想到的时候讲一下。楼主也没有总结,目前思路还不是特别清晰,大约要等帖子写完了,自己再回过头去看,才能总结出来。

相关推荐:

为什么很多人类解不了的方程大自然能够瞬间解出来呢

什么我的成语

列宁的爱国名言有哪些

为什么国内很多动漫爱好者乐于说自己是宅

什么闻什么中什么成语

列宁的原名叫什么

什么文言文适合幼儿用

如何评价国产耽美漫画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什么很多人类解不了的方程大自然能够瞬间解出来呢》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什么很多人类解不了的方程大自然能够瞬间解出来呢

    简单来说大自然的计算量级高出计算机太多,也许在宏观层面,人们能够根据概率领先宇宙得出结论,但精确到粒子上,计算机差宇宙太多。有个粗略的理论...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什么我的成语

    1、知我罪我解释: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语法:联合式,作...

    百科 日期:2023-04-08

  • 列宁的爱国名言有哪些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为什么国内很多动漫爱好者乐于说自己是宅

    宅这个概念现在可不是单纯的贬义。他也有着对某种事物的热爱”的意思,类似于控”,比如军事宅”、音乐宅”、写作宅”、科技宅”等。二是自身原...

    百科 日期:2023-04-08

  • 什么闻什么中什么成语

    闻名中外: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近义词:举世闻名、驰名中外、远近闻名、无人不知、远近闻名、闻名天下。反义词:臭名远扬。...

    百科 日期:2023-04-08

  • 列宁的原名叫什么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百科 日期:2023-04-08

  • 如何通过京东APP进行Q币充值

    我们平常经常会使用京东软件,那么我们知道如何通过京东APP进行Q币充值吗?现在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打开手机,点击一下系统界面的“京东”软件。接...

    互联网 日期:2023-04-08

  • 什么文言文适合幼儿用

    《幼学琼林》完美符合要求,这本书在古代就是给小孩启蒙的。1、都是一句一句分别独立的,没有篇幅过长的问题。2、其内容是各种常用典故修辞,对增...

    百科 日期:2023-04-0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