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下元节干什么

下元节干什么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09 手机版

1、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下元节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2、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3、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4、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5、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6、“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下元节是什么节_主要是做什么?

下元节 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下元节是每年的十月份的十五号左右进行,比起中元节或者是上元节,下元节则知道的人并不是特别多。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主要是什么的呢?

何为下元节: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关于下元节的记载: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小结:下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主要就是祭祀祖先,和鬼节中的清明节或者是寒食节这些是一样的。根据历史书本记载,有一些地区也是会祭拜神灵,会进行一些房子的修建。

中元节,下元节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上元节指元宵节,中元节指七月半祭祖节,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鬼节、地官节,日期为夏历七月十五,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当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们会准备香烛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都是我国的传统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三元”之一,下元节的起源与道教有关,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1

1、祈愿神灵

在这一天,有两种主要的民俗活动,即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

在福建莆田,元朝末年,家家户户都向田间的水神献祭,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在祭祀神的时候,他们把祭品放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在水务官员诞生之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同时,还将开展“水色”等户外活动。水与“水官”有着丰富的色彩和色彩。通常是在河中游弋的小船。水色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

下一个节日是晚上,村民们用鱼、鸡、猪肉等食物祭祀土神。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活动基本停止。

2、享祭祖先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满月时,人们必须进行最重要的祖先崇拜活动。

清明节是在家族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中原节是在家庭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下元节是在民族的基础上祭祀祖先的节日。

下元节有“金银袋”等活动。民间用红绿纸折叠成不朽的衣裳,把锡箔折叠成银锭,装在白纸糊袋里,正面写着“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袋”,祭拜后烧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共同的祖先崇拜活动。

3、吃节令食品

比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属于它的饮食习俗。这个节日落在了农村的收获季节。一些蒲县民间做豆腐炒菜。他们还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煎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2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丶“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和“十月朔”的区别

有些人认为下元节就是“十月朔”,其实它们是不同的节日。权威工具书《辞海》《辞源》“下元”条释:“节日名。旧俗以阴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十月朔是十月初一日,下元节是十月十五日,两者不在一天。对下元节的特别重视,始于崇奉道教的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着于令。”《宋史》卷一一三:“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依中元例,张灯三夜。”

“下元节”出于道教,是水官解厄的日子。下元水官全称“五气三品解厄水官”,总管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记录众生功过之条。每年十月十五日,水官考籍,按照众生善恶功过,随福受报,随孽转形。道观此日设斋建醮,禳解厄难,超度亡人。“十月朔”是十月初一日,这个风行各地“送寒衣”的祭祀先人日起源颇早。十月初一本是秋收冬藏的一个时间节点,节日的产生当与先民的.农事与信仰有关。文献较早可见南朝宗懔《荆楚风土记》。

由于“下元节”与“十月朔”相距甚近,都在十月,而且节俗都以祭祀为主,与鬼有关,民间难以区分清楚,所以到后来出现一些地方文献将二者混淆为一的情况,如1930年版《崇明县志》卷四:十月朔,为下元,县官祭厉如清明。1993年版《镇江市志》:“(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

下元节的风俗是什么3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斋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关于下元节的记载: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下元节是什么意思?

下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这一天,民间会准备祭祀的物品对祖先进行祭祀。对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庙,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家庙。

通过祭祀,祈求福禄祯祥。不过全国各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不同的地方祭祀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

下元节祈愿神灵的活动

这一天,民间一般有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两大项活动,目的都是祈愿神灵。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同时还会进行“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2021年下元节是哪天?当天需要做什么?

2021年下元节是哪天?

2021年下元节是在农历十月十五,阳历2021年11月19日星期五,辛丑年 【牛年】己亥月 辛未日。
下元节是在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和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齐名。下元节主要也是祭祀祖先,祈福解厄,其来历和道教有关。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十月份是丰收的日子,古时候人们会用新丰收的 糯米 谷子磨成粉末,然后做成小团子,蒸熟以后放在门口斋天。而这里祭拜的天官,指的是道教中的三官,人们期望通过这个方式,让三官来庇佑百姓一切平安,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也许是因为这项活动需要全家人进行,因此也被后人看做是团圆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个起始于道教的节日,慢慢演变为人们团聚在一起祭拜祖先的日子,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中元节时祭拜祖先,下元节很少有人再过。

下元节当天不能做的事

1、家中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沐浴后,着合适的服饰,在洒扫干净的家中摆好几案,上面放上鱼肉、水果为祭品,略备祭酒。在下元之夜,焚香、祭酒,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如家中有院落,在月出之后于院中进行更好。祭拜时,可根据被纪念者的身份采用适当的礼节。
2、家中祭下元水官,祈祷消解困厄,生活更加舒心顺意:在同一副几案上进行就可以了。纪念完祖先之后,再次焚香、祭酒,向下元水官诉说生活的苦厄与烦恼,求祈生命之路更加安详顺意。这个过程中,在垫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礼等礼节。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可以在正厅下、几案旁等处悬挂提灯(一般的灯笼即可,灯笼色调应庄重平和)

当天要做什么?

1、祭拜祖先活动。根据当地习俗进行。
2、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朋友们可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3、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朋友们也可适当参加。

下元节什么风俗

下元节什么风俗

下元节什么风俗,中国有好多的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下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可能有好多人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下元节的风俗有什么?下面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下元节什么风俗吧。

下元节什么风俗1

下元节是什么日子?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分别是上元节和中元节,而十月十五就是下元节了,这三个节日都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道教有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所以古时人们就将三官的诞生日作为节日,也就是如今的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了;下元节是水官的诞辰,在下元节祭祀水官,具有消灾解厄的寓意。

下元节有哪些习俗?

1、祭祀祖先:下元节也有祭祀祖先亡灵的`习俗,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到家庙、祠堂去祭拜祖先,有着祈福消灾的美好寓意。

2、祈愿神灵:在下元节的时候还有祈愿神灵的风俗,下元节与道教有关,道家三官,下元节对应的是水官,下元节祭祀水神,有消灾解厄、祈求丰收的美好寓意。

下元节吃哪些食物好?

1、米果:米果也是客家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下元节的传统美食,因为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辰,所以就做米果来祭祀五谷主。

2、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地区的传统小吃,是以马铃薯和芋子为主要食材制成的,在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客家地区常常做芋子包吃。

下元节什么风俗2

1、下元节的习俗

下元日同时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2、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祖先

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3、下元节的习俗之祭祀神灵

从年代以及祭祀方式和对象的演变来讲,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下元节什么风俗3

1、道观有做道场

在下元节,道观有做道场、安期的安排。在民间则逐渐开始成为一个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的节日。刘一达介绍,老北京过去会在这一天为去世的先人烧纸,祭祀祖先。

2、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由于“水官解厄”说法的流传,即每逢下元节来临,水管下凡巡查人家善恶,为人门解除灾难,因此,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在正厅挂上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物。

3、斋三官

在水乡常州,诸如种水稻、捕鱼捉虾等农业生产与水有着深厚的关系。所以人们会在下元节这一天“斋三官”(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元节要干什么?

①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 下元节
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②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③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④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⑤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⑥“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下元节出现在哪个朝代 下元节的主要活动

下元节出现在哪个朝代

具体起源于哪个时代已不好考证,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下元节比较流行于唐宋时期。据《大唐六典》载: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三个节日分别代表的含义,即下元节是水官来人间帮忙解厄的,倾听老百姓诉说疾苦,然后考察善恶,同时回报天庭。

主要有什么活动

①祭祖:在旧时,民间会在沐浴后,于洒扫干净的家中摆好几案,上面放上鱼肉、水果、酒等供品,来祭祀已故先人,并祈祷保佑家宅平安,家中小孩健康成长。

②拜水神:通常会在田埂上摆上供品,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③参加活动:一般是去道观看相关人员设立场,有修斋、祈福等隆重的仪式。

④纪念夏禹:下元节也与夏禹治水有关,所以会去相关地点祭祀先贤人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什么叫做水色

它属于下元节的一项特殊习俗,由于江南水乡所处的地理位置,从而形成了相关的传统习惯。旧时民众会在节日当天扎纸船,并将其涂上鲜艳的色彩,绘制完成后人们会把这些纸船放入水中。因为冬季时南方降雨较少,因此会选在下元节这天晚上,借由纸船向水官大人祈求降雨,这样庄稼地就不会特别干燥,确保植物能够安全过冬。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下元节这一天人们祈愿神灵,享祭祖先,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另外,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有一个满月。以下分享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1

下元节的来历

下元节来源于道教三官中的水官,道教在农历十月十五这天有“水官解厄”的说法。

——清朝西周生在《醒世姻缘传》中写道“又到三官庙叩头,祝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水官解厄

相传每逢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来临,水官就会下降凡间,考察人间善恶疾苦,记录下来并上报天庭,以此解除人间百姓的厄运、灾难。

下元节还被称作“下元“、”下元日”。

下元节的风俗

在民间下元节的风俗主要有修斋设供、祭祀神灵祖先祈福免灾。

1、修斋设供

在道教尤为受重视,要设供斋(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士庶设之),还要斋戒(祭祀之前,要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求内外洁净,以示敬意)。

2、祭祀神灵祖先

民间在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这天会准备丰盛饭菜用来祭奠逝去的先祖,以祈求祖先庇佑,免于灾祸。

福建莆田一带还会在田间地头祭奠水神,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产丰收。

民间工匠这天会祭奠炉神——太上老君。

3、祈福免灾

《中华风俗志》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下元节这天,会在道观做道场,持斋诵经,祈求下元水官为人间排忧解难,保安康。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2

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又称为“下元”、“下元日”、“下元诞”、“下元水官节”,来源于道教的“三官”也就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的生辰日,其主要习俗是祭祖、祈福、修斋设醮以及吃节令食物。

关于下元节的来历,说道家有三官,谓之天官、地官与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水官解厄,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对应天地水三官的生辰日,在古民间传说中一般神灵的.生辰日都是祭祀日,和祭祖是一样的说法,这就是下元节的由来,下元节水官解厄,和民间所说的祈福思想也是互相吻合的。

下元节在民间有人说是鬼节,这是错误的说法,下元节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和人们祭祀先祖和神灵有关,并不存在鬼节一说,从下面的下元节风俗习惯就可以得出结论。

下元节的习俗在民间一般有这几个,首先说的祭祖,祭祖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到历史长河之中就存在,其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祭祖是民间人们对祖先的思念与情感寄托,是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其影响意义流传至今。

另外就是祈福,祈求丰收的农祀,祈福自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古时人类生产力不足,自身科技水平有限,远不远达不到衣食无忧的水平,祈福就成了当权者与民间的一个折中之道,虽然并没有效果,但有一个积极的影响,就是赋予人们的希望,对来年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一种生存的动力信仰。

另外就是关于吃节令食物,特色的饮食文化一直以来是中国各地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对于古时人们,吃乃最重要的事情,原因还是上面所说,是古代生产力不足的因素,对于人们能不能吃饱吃饭

是古代人们对于富裕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对于逢年过节等大大小小的节日,重要日子,吃上一顿好的食物,就代表着对节日的看重,也是人们所说的仪式感。

关于下元节,其实还有很多小道途听,但大多是没有依据的,民间对于下元节,有太多的负面做法,导致下元节传承到如今,基本以及很难传承下去了,也是如今不提倡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能讲节日传承下来

我觉得就是要将下元节最宝贵的文化思想提炼出来,并加以改进推广,比如下元节祈福、解厄,其积极意义就是代表人们对未来人生发展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一种正能量,能激发美好社会的产生。

文化本来就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真让一个好好的节日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责任吧。

下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是3

下元节的来历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的风俗

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祖先崇拜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祈愿神灵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禳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

莆仙民间

每逢农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均匀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叫“布田”。这种习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下元节是什么意思

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

对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庙,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家庙,通过祭祀,祈求福禄祯祥。全国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

扩展资料:

从祭祀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生产中的祭祀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祀神灵、祈禳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福建省莆田一带,下元这天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在田头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庄稼地滋润,农作物平安过冬。祭祀时,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以示虔诚。

下元节是一个严肃庄重的民族节日,庄重和内敛是节日的基调。此时所穿的节日汉服,应该适应这种节 日氛围。大红大绿、过于喜庆、过于活泼的汉服都是不合适的。

相关推荐:

下元节干什么

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哪个专业好

凉菜放了一晚上还可以吃么

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

如何评价电影黄金时代

沈阳工业大学是211大学吗

凉菜红油的粘稠度怎么做出来的

为什么人住在地上而不是地下

声明:《下元节干什么》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下元节干什么

    1、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下元节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

    百科 日期:2023-04-09

  • 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哪个专业好

    电气工程专业沈阳工业大学电气专业师资力量很雄厚,是在1960年建立的无线电系基础上于1972年分建出来的,原名电机工程系。1986年更名为电气工程...

    百科 日期:2023-04-09

  • 浮图缘慕容高巩黑化了吗

    《浮图缘》正在热播中,在剧中最后是福王慕容高巩成功登基,在之前他给人的印象都是唯唯诺诺的闲散王爷,但是之后的剧情中可以看出她内心城府很...

    电影 日期:2023-04-09

  • 奥代尔棉是什么面料

    1、奥戴尔棉面料是一环保型面料。2、奥戴尔(奥代尔)是由再生植物戴白纤维经由特殊工艺纺成的高档纤维,在将其与棉混纺所得的高档面料。奥代尔...

    护肤品 日期:2023-04-09

  • 凉菜放了一晚上还可以吃么

    一般情况下,隔夜的凉拌菜建议最好不要吃。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凉菜容易滋生细菌,不适合过夜食用,不然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百科 日期:2023-04-09

  • 挤完痘痘后怎样消除红肿

    很多朋友长痘痘后都有挤痘痘的习惯,但是挤完痘痘后脸上容易留下痘印甚至皮肤会变得红肿,导致毛孔变大,因此挤完痘痘后一定要学会对肌肤进行缓...

    护肤品 日期:2023-04-09

  • 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

    1、我们现在使用纪年方法是公历纪元,而公历纪元起源自古罗马的儒略历。儒略历的2月是30天或者31天,但是因为凯撒改革了历法,2月前面的1月,变成了...

    百科 日期:2023-04-09

  • 程梓饰演步音阁

    12月27日,备受关注的《浮图缘》在爱奇艺与大家见面,据悉该剧由吴强执导,王鹤棣、陈钰琪领衔主演的古装冒险剧。 该剧由尤四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

    电影 日期:2023-04-0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