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评价台湾前教育部长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历史观及其影响

如何评价台湾前教育部长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历史观及其影响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0 手机版

台湾政治已经进入政党竞争时期,步趋民主国家的常态,但过去中文简称的党争”,其语意含有负面的意味。中国历史上凡出现党争的时代,历史评价多是贬抑的,而且往往会偏袒一方,打击另一边。这是君主专制体制的文化意识,到民主时代,反而应该确立党争”乃宪政体制运作的正常现象。

人类经过几百年的实践,我们不得不承认政党政治是至今比较合乎人性,也比较合理的政治制度,所以政党竞争应该鼓励,与中国过去的党争不相干,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事。凡是稍稍具备一点现代文明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么浅显的道理,本来不必再费唇舌;不过,我愿意提醒民进党以及台湾本土派人士,西方现代思维不容易了解中国人,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才可能了解你的对手,包括此岸的或彼岸的。所以还是要参酌中国斗争史,才谈得上知己知彼”,而后可能百战百胜”。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木松,你提醒说“它山之石,可以攻错”有误,见出了你的真诚与关切,殷殷之情,拳拳之意,谨记在心。但是,关于此一说法有误与否,却是一个比较复杂麻烦的问题,需要费许多口舌。在此努力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说明。

与“它山之石,可以攻错”一语有关,存于词典或见于习惯用法的,大致有下列几种:“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它。下同,不列)山攻错”、“他山之攻”、“他山之石”、“攻玉”、“攻错”、“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它山之石,可以攻错”属于相沿成习说法之一种;“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则为成语词典的规范条目。其出典,我手头至今有案可稽的,是《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持有误说法者(我所能查到的),则主要见于当下:一为王力先生的弟子、现已年过七旬的刘怀远老人,他一共找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的两千五百多处舛误——所指有误者即包括“它山之石,可以攻错”。二为台湾学界。其源盖出于陈水扁。当阿扁疑似误用“罄竹难书”之后,杜正胜(台湾前任“教育部长”)声明未误,致引发一场语言运用问题的争论,此中即包括对于“攻错”说法的质疑:具体意见引于次——“用‘他山之石’一则,亦作‘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是磨玉用的石质工具,攻是磨玉的动作,则常见误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应如何解释得通用合理?”

然而,若简单地指为有误,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用“攻错”说法的,实际上,早有其人。

1、唐人符载(应该还有更早的,但我手头资料有限,难以深研,愿就教于方家)即在《上襄阳樊大夫书》中说:“此乃小子夙夜孜孜不怠也,攻错未半,归宁蜀道。”——见《新唐书》。

2、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湘军统帅左宗棠,也在《挽曾国藩》联中用了“攻错”一词: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3、清沈秉成继室,书笔超逸、性耽翰墨的才女严永华在诗中写道:他山有攻错,比德君子侔——见《清画家诗史》。

4、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让小说中气味甚是相投的两个人物(无锡老者薛淑云与中年人王子度)作“借他山攻错之资”语——见《孽海花》。

5、蔡元培先生在阐述北大精神时说:北大……开办迄今,……四方来学者,日益以众。……夫以济济多士,萃集一堂,研究学术,砥砺德业,本互助之精神,作他山之攻错,彼此情宜,实有联结之必要。

6、发起讨袁二次革命、活跃于民国初年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之一的李烈钧,曾抱病为全国艺术家捐助东北义勇军书画作品展览会写了一副长8尺的对联:“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这一举动,直接促成了冯玉祥在蓬莱阁廊柱上题词明志,写下横批:碧海丹心(时为1932年12月)。

7、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载于《清华学报》第13卷第1期,1941年4月。系梅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期间,熬夜写出要点、由清华教务长潘光旦先生代拟文稿)一文中亦有“颇有可供攻错之价值可为前途改革学程支配之张本”字样。

8、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中华书局版)中同样有“往往直凑单微,隽谐可喜,不仅为当时之药石,亦足资后世之攻错”句。

这只是很不完全的列举,但即使如此,大约也可以说明,攻错的用法已是年代久远,至少可以称为相沿成习——为古今认可了的。

第二,词义解释,亦非全如台湾某些学人所言,攻即为动词,错即为名词。

在诗经“鹤鸣”里边,“错”的确作名词使用,是磨玉用的石质工具,通俗点说,就是磨刀石。但是,《上襄阳樊大夫书》中“攻错未半,归宁蜀道”原意是“琢玉的石头”的“错”,却发生了词义变化,已经活用为动词,作“琢磨玉石”讲了。这个例子说明,“错”的词义非一成不变。至于“同心若金,攻错若石”,我想,将“攻”与“错”都理解为“砥砺”,应该不会有人表示反对吧?

事实上,“攻”作动词用时,其本义为:“进攻、攻打、击”等,也可以理解为“治”(《广雅·释诂三》“攻,治也。”)例:攻玉(攻即治,琢磨之意)。并由此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凡疗疡,以五毒攻之”——见《周礼•天官•疡医》;或“致力研究,专心从事”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见韩愈《师说》。甚至还可以引申为“指责”。

攻同样可以作形容词与名词使用。

作形容词的例子:通“功”。器物精好坚利:《诗·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荀子·议兵》“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淮南子·原道》“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再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都属于形容词的用法。

作名词的例子:《墨子·非攻下》“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攻”实际上是通“功”的,作“功绩”解。

而“作他山之攻错”中的“攻”,毫无疑问,与错的意思是一致的,也作“磨刀石”讲。

考察两个词的用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除了职有专司之外,遇到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两个词,又可以互通或互换。这同样可以在古代的文字专家那里找到答案。

那么,到底“攻”与“错”意思是不是绝对不能相通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1、“毛传”(西汉学者,鲁人——另一说为河间人——毛亨辗转传授至赵人、西汉河间献王的博士毛苌。《毛传》可能在毛苌手里才完成)即明确说:“攻,错也”,这就完全把“攻”、“错”的意思融合了。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毛传”当然也说:“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这又把两者给分开了。

3、古辞书上还有“厉石也,治玉石以为错”的说法。

4、《现代汉语词典》专门列出“错”3解释:①打磨玉石的石头。②打磨玉石:攻错。

第三,语言运用,会受到约定俗成的社会惯性的影响,存在通例与特例现象。

1、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他所强调的就是语言运用的约定俗成问题。事实上,现代汉语某些词汇的今义,如按过去的标准,其实就是不合法的。但现在也变成大家的习惯说法了。比如“读点鲁迅”,从语法角度分析,这样说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它缺少了宾语的中心语。但现在,大家都认可了,习惯成自然,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换句话说,就是“字音和字义的最初结合,根据约定俗成的道理是任意的、武断的,但字义形成之后则带有强制性。”

2、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有其特殊性,非常复杂。王力先生指出:“区别—般和特殊,这个原理非常重要。”他将此称为“辩证法的原理之一”。意思就是说,对一个词语,不仅要掌握它的“通例”,也要承认它的“特例”,不可绝对化。——见《汉语史稿》

3、《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的编著者刘洁修也说:“一个成语往往不止—种涵义,必须仔细审辨,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拔本塞源’除贬义的毁灭根本的意思,还有褒义的除恶务尽的意思,而通行的词典多只注前一义,不注后—义。”

综上所述,我以为,如果草草地将“它山之石,可以攻错”指为有误,很可能是欠妥的。

杜姓的杜姓名人

杜氏于宋、元时期有族人徙居福建、广东,清代有迁至台 湾者,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

杜氏经过几千年的繁衍,遍布大江南北。尤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北)、汉阳(今湖北长江以北)、南阳(今河南南阳)三地的杜氏家族最为繁盛。

在中国历史上,杜氏曾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

杜康:相传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杜伯:为西周初杜地(今陕西西安)的领主,为杜姓始祖之一。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

杜仓: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

杜周(?—前95):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中丞,赐谥曰荒侯.西汉著名酷吏,以执法严刻著称。

杜延年(?—前52):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西汉大臣,御史大夫杜周少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御史大夫建平侯。谥号敬侯。

杜子春(前30-58):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西汉末年著名经学家。

杜度(生卒年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即杜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曹操名讳,改称杜度。东汉著名书法家,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称为“崔、杜”,为张芝师。

杜诗(?-38):河内汲县(今河南卫辉)人。东汉官员及发明家。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为动力铸造农具,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1100年,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此被当地尊称为“杜母”。

杜林(?-47):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臣、学者。杜林在汉光武帝时曾官侍御史,仕至大司空,称为任职相。在学术方面因博洽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之人称其为“小学之宗”。

杜乔(?—147):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东汉时期名臣,太子太傅 光禄勋官至太尉。杜乔忠以直言,德以辅政,为当世良臣,与李固齐名。

杜密(?-169):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东汉大臣。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以惩治为恶的宦官子弟而闻名,后官至太仆,被太学生称为“天下良辅”。

杜畿(163-224):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为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官至尚书仆射,封丰乐亭侯。

杜恕(198-252):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杜畿之子,三国时曹魏名臣、学者,著有《体论》八篇,《兴性论》一篇。

杜预(222-285):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杜恕之子,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杜夔:河南人。三国曹魏时期著名音乐家,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以通晓音乐称于世。

杜育(?-311):襄城邓陵(今河南襄城)人,杜袭之孙。杜育是中国茶史上最早的茶学专家,他同时也是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中的一员。

杜之伟(508—559):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朝撰梁史。通直散骑常侍。

杜稜(?-580):南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朝梁国御史中丞秘书监。

杜伏威(598-624):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

杜顺(557-64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高僧,为华严宗初祖。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道珍),受习定业,后住于终南山,宣扬华严教纲。后人尊为华严宗第一祖,世称文殊化身、帝心尊者、炖煌菩萨。

杜如晦(585-63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时期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曾订定各种典意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杜淹(?—628):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尚书右仆射。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

杜正伦(575-658):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唐朝宰相。封襄阳县公。

杜景俭(?-700):冀州武邑(今河北)人。唐朝宰相。殿中侍御史。益州录事参军。

杜审言(645-708):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祖父。

杜暹(678-740):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尚书右丞相。谥号贞肃,改贞孝。

南岳怀让(677-744):金州(今陕西安康)人。唐代高僧,俗姓杜,禅宗六祖惠能弟子,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临济、沩仰二大宗支。

杜鸿渐(709-769):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族子。封卫国公。追赠太尉,谥号文宪。

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佑(735-81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史学家。赠太傅,谥号安简。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杜黄裳(738-808):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封邠国公。赠司徒,谥号宣。

杜元颖(775-838):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

杜环(生卒不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旅行家。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

杜秋娘(791-?):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唐代著名女诗人。杜秋娘喜词曲,善歌舞,为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缕衣》。

杜牧(803-85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唐宰相杜佑之孙,人称“小杜”,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悰(794—873):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封邠国公。赠太师。唐宰相杜佑之孙,晚唐诗人杜牧之堂兄。

杜审权:京兆(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仆射。赠太师,谥曰德。

杜让能(841—893)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赠太师。晋国公。

杜荀鹤(846-906):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著名诗人。

杜稜:新城(今富阳)人。唐朝,司马,润州刺史。杜稜有三子:杜建思、杜建孚、杜建徽,后均佐吴越以功名显。

杜光庭(850-933):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道教天师。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一生著作颇多,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杜重威(-948) :朔州(今山西朔县)人。五代后晋大臣。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杜晓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大臣,右仆射。祖父杜审权与父杜让能皆为唐代宰相。三世为相。

杜建徽(864—950):五代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杜稜幼子。南唐左丞相,封郧国公。赠太师,谥威烈。

杜昌业: 南唐翊圣功臣

杜镐: 常州无锡人。宋朝礼部侍郎。朝廷录用他的儿子杜渥为大理寺丞,并任用他的三个孙子为官。

杜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词人。

杜衍(978-1057):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大臣,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宰相)。封祁国公,谥正献。

杜默(1021-1089):濮州(今山东鄄城)人。北宋著名歌豪,石介曾作《三豪诗》赠别杜默,诗称“曼卿(石延年)豪于诗,永叔(欧阳修)豪于词,师雄(杜默)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

杜充(?-1141):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两宋大臣、宰相。

杜绾: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杜衍孙,北宋矿物岩石学家,著有《云林石谱》。

杜范(1182-1245):台州黄岩(今浙江台州)人。南宋大臣,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杜杲(1173-1248):邵武城关人(今福建邵武)人。杜杲是南宋抗元名臣,战功显赫的爱国将领,且有文才。朝廷授予工部尚书,以直学士职退休。

杜仁杰(1201-1282):济南长清 (今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家。

杜道坚(1237-1318):当涂(今安徽当涂)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

杜可用:(今江西都昌)人。元初农民起义首领。

杜琼(1396-1474):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诗人。

杜堇:江苏丹徒人。明代画家。

杜濬(1611-1687):黄冈(今湖北黄冈)人。清初诗人。

杜立德 (-1691 ):今天津宁河县宁河镇人。大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师。

杜受田(1788-1852):山东滨县(今山东滨州)人。清代大臣、学者,太师太保。为咸丰皇帝之师。

杜翰(1806-1866):山东滨县(今山东滨州)人。晚清大臣,帝师杜受田长子。军机大臣。赞襄政务大臣。

杜庭璞(1852-):山东滨县(今山东滨州)人。杜翰之子。刑部湖广司主事

杜文秀(1823-1872):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人。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

杜常立:河南新乡人。清末民初宜阳县知事,固始县知事,彰德县长.

杜心五(1869-1953):湖南慈利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 杜亚泉(1873-1933):会稽伧塘(今浙江上虞)人。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

杜月笙(1888-1951年):上海川沙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

杜斌丞(1888-1947):陕西米脂人。近代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之一。

杜国庠(1889-1961):广东澄海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

杜重远(1897-1943):吉林省公主岭市人。中国实业家,知名抗日爱国人士,《新生周刊》主办人。

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1943年1月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0月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旋回徐州任原职。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于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乡被俘。

杜平(1908-1999):江西省万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杜义德(1912-2009):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杜运燮(1915-2002):福建省古田人。现代著名诗人,九叶派诗人之一。

杜鹏程(1921-1991):陕西省韩城市人。现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杜兴骥(1931-):1931年生于河南新乡。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

杜近芳(1932-):1932年生于北京。京剧旦角,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杜祥琬(1938-):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原籍河南开封。应用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杜宪(1954-):1954年生于北京。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她是著名影星陈道明的夫人。

杜志国(1954-):1954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国著名影视男演员。

杜杰(1969-):1969年生于河南新乡。中原网络CEO,中原名吃推广CEO。

杜淳(1981-):1981年生于河北保定。中国内地著名男演员。

杜丽(1982-):1982年生于山东沂源县。奥运冠军,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2004年奥运会获得10米气步枪冠军(首金),2008年奥运会获得50米步枪3X20冠军。 杜维明 (1940-):1940年生于云南昆明,后赴台。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

杜正胜(1944-):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也是知名的中国上古史学者,曾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

台湾籍杜姓人士的祖先亦有在大陆者,与福建、浙江、广东的杜姓人有着渊源关系。 杜邺(赫后裔)——杜林——林乔

杜得臣、杜秉(赫后裔,居衍邑)—杜札(秉之子)——杜周(札之子,迁居茂陵)——杜延寿、杜延考(周之子,居茂陵)、杜延年(迁居杜陵)——延寿或延考后裔杜保——杜保后裔杜廪

(3)杜延年迁居杜陵

杜周的小儿子延年,博通经史,明律令,但性格和为人与其父、两位兄长不同,断案公允,执法严明,不滥杀无辜,受到朝野称赞,累迁官为御史大夫,封为建平侯,迁居汉宣帝的杜陵邑(宣帝的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曲江乡三兆村南,杜陵邑在今长安县樊川的杜曲镇)。从此,杜曲成为杜姓宗族的大本营。

杜延年有6个儿子:长子杜缓,在汉宣帝本始年间(公元前73—前50年)任校尉,跟随中郎将赵充国击匈奴,出生入死血战,立下大功,升任谏议大夫。之后,他又出任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都尉,北征防御匈奴有功,又升任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太守。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宣帝召他回长安,任太常,封建平侯。汉元帝初元年间 (公元前48—前44年)后,经济衰退,西羌反叛,杜缓捐资数百万钱支援军队,受到朝野称赞。汉成帝时期(公元前32—前8年),杜缓病逝;二子杜继、三子杜他,均任朝官或地方官;四子杜钦,字子夏,以才学闻名于京师长安,一目盲,不做官。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大将军王凤聘他为武库令,不断上书劝成帝勤政治国,成帝接受劝告。不久,他以眼疾辞官。王凤慕其才,又聘其为大将军府吏,对杜钦言听计从,十分尊重。王凤去世后,他辞官漫游天下名山大川,作赋授徒,名声大振;五子杜绪任地方官,六子杜熊,官至郡太守。从此,又形成六家杜姓人。

杜缓之子杜业,官至太常,刚直不阿,痛恨宦官、外戚专权,被罢官。汉成帝即位(公元前32年)后,复拜杜业为太常,后病逝;杜熊之子少卿,官至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刺史,任职数十年,杜姓人遂慕名迁居荆州郡所,东汉时去世。

杜少卿有子杜穰,字子饶,东汉时任谏议大夫。

穰之子杜敦,字仲信,东汉时任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境,后移于今山西离石县)太守,政绩优异,杜姓人就有移人者,匈奴亦有的慕名改姓杜。次子杜笃,文学家;杜业之孙杜操,字伯度。

杜敦有子杜邦,字召伯,东汉时任中散大夫;杜笃有子杜硕,为大商人。

杜邦有三个儿子:长子杜宾、二子杜宏、少子杜繁。

杜宾有两个儿子:杜翕、杜崇。

杜翕有子杜契,字广平,三国时期任吴国谋士,后专心学道教,隐居于蜀(今四川),家人亦居蜀;杜崇有子杜畿。杜畿有三个儿子:杜恕、杜理及杜宽。

附:杜陵延年世系示意表

杜周—杜延年—杜缓、杜继、杜他、杜钦、杜绪、杜熊一缓之子杜业、熊之子杜少卿—少卿之子杜穰—穰之子杜敦、杜笃、业之孙杜操一敦之子杜邦、笃之子杜硕一邦之子杜宾、杜宏、杜繁—宾之子杜翕、杜崇—翕之子杜契、崇之子杜畿一畿之子杜恕、杜理、杜宽。

杜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四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左右。

民国历任教育部长

民国历任教育部长有:

首届部长:蔡元培

其他:范源濂、刘冠雄、陈振先、蕫鸿祎、汪大燮、严 修、汤化龙、张一麐、张国淦、孙洪伊、范源濂、傅增湘、袁希涛、傅岳棻、范源濂;

黄炎培、齐耀珊、周自齐、黄炎培、王宠惠、汤尔和、彭允彝、黄 郛、范源濂、张国淦、黄 郛、易培基、王九龄、章士钊、易培基、马君武、胡仁源、黄 郛、王宠惠、任可澄、刘 哲;

蒋梦麟、高 鲁、蒋中正、李书华、朱家骅、段锡朋、翁文灝、朱家骅、王世杰、陈立夫、朱家骅、梅贻琦、陈雪屏、杭立武。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当时底下有「承政厅」、「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及「社会教育司」,从事国内教育兴革相关工作。至1926年3月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再由「教育行政委员会」接管相关任务。

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后,「中华民国大学院」接替原先所设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由「秘书」、「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分别负责国人的教育事项。

1928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教育部组织法》,明定教育部为全国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从此正式以教育部做为正式名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民国教育部

参考链接:中国知网-民国时期教育部长简介

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台湾前教育部长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历史观及其影响

黄番茄为什么比红的贵

冷凝器清洗的方法和步骤

昇恒昌免税店怎么样

如何评价乔丹最后1年最高分战球衣拍卖30万成交创纪录

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什么

声占一角和形占一角的字

如何清洗衣服上的水渍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评价台湾前教育部长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历史观及其影响》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评价台湾前教育部长历史学家杜正胜的历史观及其影响

    台湾政治已经进入政党竞争时期,步趋民主国家的常态,但过去中文简称的党争”,其语意含有负面的意味。中国历史上凡出现党争的时代,历史评价多是贬...

    百科 日期:2023-04-10

  • 黄番茄为什么比红的贵

    黄色番茄的市场上量是比较少,是比较稀有的一个品种,所以比红番茄贵。之所以量少可能是种植黄番茄比较麻烦,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比较高,而且黄番茄在...

    百科 日期:2023-04-10

  • 冷凝器清洗的方法和步骤

    1、将冷却水进出冷凝器的阀门关紧,利用温度计管、压力表管或排污管连接防腐泵、配液箱做成小循环系统,循环清洗。2、先加入酸洗缓蚀剂,此药剂为...

    百科 日期:2023-04-10

  • 美白霜什么时候用

    美白霜是可以用来帮助美白肌肤的面霜类产品,是现在不少想要美美肌肤的人选择护肤产品。那么美白霜什么时候用才能发挥其最好的美白效果呢?美...

    护肤品 日期:2023-04-10

  • 麒麟710a和麒麟710f哪个更好

    麒麟710a和麒麟710f哪个更好? 下面,一起看看麒麟710a和麒麟710F区别介绍吧。 很多用户对于华为的710系列产品都不了解,其中麒麟710a与710f的区...

    数码 日期:2023-04-10

  • suv汽车大全10万左右推荐

    说到10万左右的SUV,可选的实在太多了,想买到便宜又实用的好车并不难,如果还要有牌子还要好看,下面就推荐以下几款车型。‘长安cs75参考价:9.48-15...

    汽车 日期:2023-04-10

  • 昇恒昌免税店怎么样

    恒昌免税店是由国人百分之百投资经营的免税店,创办人江松溪先生为了展现台湾特色,贴近国人需求,于是号召多位观光、旅游界等人士,在1995年9月27...

    百科 日期:2023-04-10

  • 编剧游晓颖新作孩子啊立项

    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2022年8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全国处理备案故事影片共120部。《我的姐姐》、《相爱相亲》编剧游晓颖...

    电影 日期:2023-04-10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