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的相貌为什么会分美丑

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的相貌为什么会分美丑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7 手机版

人们认为漂亮的人,五官都会比较端正对称,且身材完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五官对称的人生理上会比较健康,有遗传疾病的几率比较小。人类祖先没有科学数据分析,但是经过自然淘汰进化的适应器机制,会先天被五官端正的人所吸引,从而产生比较强的和这一类型人交配意愿。漂亮不仅包括脸庞,还有完美的身材,例如丰乳翘臀。丰乳翘臀的女性,会比较利于生育和抚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因此人们也容易被吸引。



从生物进化角度讲,女性择偶有哪些偏好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寻找伴侣的经历,因为繁殖是生命的动力,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也是所有生命的目的。

但是我们会如何选择呢?毕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成百上千的人,在这么多人中选择一个好像有点难,要不然单身人群怎么会呈现逐年递增的模式。

其实,就生物进化角度来讲,女性的选择权要高于男性(这个规则也适用于大部分动物),同时女性也比男性更挑剔,要求更高。

一种解释是,男性拥有基数庞大的精子,而女性只拥有数量有限的卵子,就投资回报而言,女性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女性在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会损失更多。

另外,养育孩子的家庭肯定都发现了,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对女性来说比男性要求更高,也更危险,但是孩子却是两个人的基因延续。

不难看出,女性就是那个需要投资更多(基本是所有的卵子)和承担更大风险的一方,所以她们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检查再投资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就让男性很焦虑了啊,女性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男性呢?

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论主导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科学思考。一种是基于生物学被称为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另一种和生物学是对立的,被称为“社会角色理论”。

这两套理论都似乎都无懈可击,也都有无法解释的一面,不过今天我主要讨论一下进化心理学,希望有助于脱单,减轻社会单身男女的压力。

什么是进化心理学

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包括女孩和男孩)有许多心理差异。进化心理学领域就是试图从生物适应性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差异。

从本质上讲,这个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上两性所面临的不同生殖挑战,并将其与心理和行为特征联系起来。

例如,进化心理学家声称,男性比女性更有攻击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男性激烈竞争获得更多接近女性的机会。

其实,我们开头写的女性更有选择权,也可以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

女性因为怀孕和哺乳的需要,她们会希望从选择中获取更多利益,而男性就没有这个烦恼,英尺更喜欢“广撒网”,因为这样做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生殖输出量。

从这一点上讲,男性的审美就很容易和生育能力挂钩,因此随着时间推移,男性就变成现在这样总是追求年轻漂亮的女性。

现在可以开始划重点!

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个子高、地位高的伴侣,因为这样的男性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提供生活所需。

通俗的讲,女性对外表的需求没有男性那么大,她们需要伴侣更加优秀,更有投资潜力,在孕期能够提供更多的保护,有安全感的男性。

所以,如果读我文章的是男性朋友,请先让自己变得优秀,给女性同胞更多的安全感吧,这是吸引力的一个标准。

此外,在养育什么样的后代这个问题上,男性和女性达成了一致——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所以,无论男女,在择偶标准里都会有一条,就是对健康的追求,因为健康的另一半更有可能得到健康的宝宝,我们是否健康完全是体现在身体特征上的。

当然,有些身体健康的标致是基因决定的,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是运动体质,就在体育直播中经常说的运动天赋,这样的人可能天生更健康,因此不得不承认他们可能更具吸引力。

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后天去改变的,保持健康的生活和习惯是看起来健康的前提之一。

所以,熬夜伤身体,总是病恹恹的样子,可不是很好找对象(无论男女)!

社会角色理论

进化心理学理论是不足以解释所有的配偶的选择问题的,因此我们还要再提一下社会角色理论。

这是有美国心理学家爱丽丝·伊格利(Alice Eagly)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支配我们选择的是社会过程,而不是生物过程。

根据这种观点,择偶规则是由女性和男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因此,人们在寻找配偶时的偏好预计会随着社会角色和规范的改变而改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女性很容易被有钱有势的男性所吸引,其实是因为社会限制了女性获得权力和金钱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大多数权力和金钱的职位都归女性所有,那么男性的地位和财富对女性的影响就会小得多,而男性的美貌、年轻和健康可能会变得更重要。

这个研究不是空穴来风,过去50年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择偶偏好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50年前,男性考虑结婚对象的一些重要标准是做饭和打扫卫生的能力,但随着时代发展,靠男性一份薪水很难养活一家人,因此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考虑这个因素了,更多的是双方经济水平上。

最后

虽然择偶确实有一些基础标准,或者说底层逻辑(知识付费老师最喜欢用的词语,我借用一下)是一样的,但是永远不要想着靠这套标准形式就可以吸引所有异性。

想要靠一套降龙十八掌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也是不可能的。

90年代的一份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的妻子完全不同,妻子们对丈夫的双胞胎兄弟也并没有特别的好感。

只能说,生物学和社会因素会指引我们去寻找合适的人选,但最终选择结果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并不是这些标准。

而这个最终选择结果是没有任何预兆的,而且模糊和反复无常,毕竟人心有理性的一面,更多的是无法解释的另一面!

进化心理学的概况

这个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的,就像如果一个新生儿如果从小到大都没听过别人说话,那么他是不懂语言不会发声的,但生理上他的发声器官是健全的。所以如果你出生在重庆四川这种地方,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你对n 与l是分辨不清楚的,如果一个重庆人生在福建,那就对f 和h分不清楚了

从生物学解析 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

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等人。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它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心理学一出现就赢得了诸如“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词。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因为性感!我又问,为什么丰满的女人会性感他们的回答含含糊糊,性感就是性感,还为什么。为什么男性更钟情于拥有丰满胸部的女人 其实这都是人类的本性,“基因”在作怪,就跟女人喜欢身材高大,面部五官对称,轮廓分明的男人一样,而男人则喜欢“丰乳肥臀”的女人,人是生物,是生物就首先要服从基因的“恶好”,这样,物种才能将最优秀的基因结合,后代更加适应化境,更加健康。所以有科学家说基因是世界上“最自私”的力量!全部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延续!下面,小编就从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判断基因是否优秀女人胸部和臀部大而腰部小的s形身材,就好像在告诉男性:瞧,我的基因很好,我很健康能生育,快来和我交配繁衍!!因为乳房大能更好哺乳后代,而腰部细臀部大的体型代表着女性骨盆比较大,能够顺利的生产!所以男人觉得胸部大的s形身材的女人比较性感。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判断女性年纪和生育价值在远古时代,没有日历,没有生日的概念,远古的男人就必须从一些生理特征上来推断一个女人的年龄和她的生育价值,而女人胸部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更大更挺拔的胸部代表这女性年轻,这也是为什么男性认为胸部丰满的女性更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但是很讽刺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食物来源丰富让营养的增加,也让体质越来越健康,女性乳房的大小和哺乳能力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男人也不需要靠乳房判断女性的年纪,人类能用智慧的头脑弥补先天的不足,但是显然男人的“大胸审美”并未随着头脑一起进化,难怪女人总是鄙夷的认为男人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男人的基因里有挥之不去,招手即来的“大胸情节”,大胸女人荡漾而来,会让男人找不着北!男人为什么喜欢大胸女人但是,小编可不会这么认为胸部越大就越美越性感。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看,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人类可能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出现。

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生物进化论简介:

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并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灵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质。这生能以进化方式,演进成生元,即细胞;这细胞便是万物中一切生命的开始。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进化论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经过多年的探索,达尔文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达尔文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辅助。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地冲击了《圣经》的创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宗教“神造论”和林奈与居维叶的“物种不变论”发起一场革命,震动当世。由于进化论违反《圣经》里的创世论,所以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宗教争论的焦点。

人类起源地:

1、非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

2、欧洲: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3、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不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尼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发现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教会。教会坚持说,人类的祖先应是亚当,怎么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鼓吹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其理由,一是中亚因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宜生存,但对动物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所以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进人类的形成;二是哺乳动物的迁徙规律常常是最不进步的类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因此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当时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与这一假说正好吻合。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193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刘易斯在印巴交界处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块上颌碎块,该标本从形态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点,他便借用印度一个神的名字“拉玛”把它命名为“拉玛猿”。但由于当时他人微言轻,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学家皮尔宾姆和西蒙斯对林猿类26个属50多个种作综合研究时,注意到拉玛猿形态上的似人特点,认为它可能是人类这一支系的祖先类型,并将它从猿科中转到人科中,人类起源南亚说再度兴起。然而随着非洲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大量涌现,使人类起源非洲说重新崭露头角。

4、东非地区:

正当人们左右徘徊时,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20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

“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以利基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进入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后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腊、肯尼亚和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虽然它们名称不一,但基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属西瓦猿型,小的为拉玛猿型,而且往往两者并存。经过各方专家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并非不同的种属,而是雌雄个体而已。既然拉玛猿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种属,焉有人类祖先之说?人类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玛猿”而明朗过,现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动物,特别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原先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2500万年间,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万年间!鉴于此,新的人类演化概念产生了,由此也决定了探索人类的发祥地不能再依据旧说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现的南猿和早期人属化石,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终于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人类的起源学说理论:

1、达尔文理论:

在达尔文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时,当时少见化石证据。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采石场,在采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

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采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

1974年,由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逊领导的多国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被称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过300万年,以后被订名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区还曾发现一处埋有13个阿法南猿个体的骨骸,为此有人将之称为人类的“第一家庭”。90年代,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重要发现接连不断。

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距今440万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经过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更名为“始祖地栖猿”。

1996年,来自13个国家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区,找到了距今250万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态上混杂着接近人和许多不同类型南猿的特点,被认为是连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属之间的一个新种代表,被订名为“惊奇南猿”。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比福拉地点,则相继发现了阿法南猿、鲍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号人”的头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订名为“卢道尔夫人”,距今年代为190万年,并被认为是人属中的最早成员;在湖西岸,1985年曾发现有一具距今250万年的头骨,被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南猿”,他是粗壮型南猿的祖先。

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点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攀援的特点。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500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可能是对的。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早在1907年发现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视作欧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过渡的类型。

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区,发现了80多件人类化石,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78万年以上,被认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格鲁吉亚东南边境一个名叫德玛尼西的地方,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齿列的下颌骨,形态呈直立人型。以后又发现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据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180万年,故德玛尼西人被认为是非洲以外已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欧洲最早的人化石。以色列出土的尼人类型的古人类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制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内有一条约旦河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这里发现乌贝蒂亚旧石器时代遗址。从该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器,据古地磁法测得距今年代约在150万至100万年间。有些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遗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刚从“能人”演化而来的早期直立人。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也发现了大量有关人类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云南开远发现古猿以来,70年代和80年代在云南禄丰和元谋又相继发现古猿化石,可分大小两种类型。有些学者认为大型者可谓西瓦猿型,小型者属拉玛猿型。拉玛猿作为人类远祖的论点其时在我国正风行一时,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人类远祖已在中国找到,便将小型古猿命名为“中国古猿”,以表达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科学界对拉玛猿属性认识的变更,国内有些学者将云南不同地区的古猿归属到一个新属,即禄丰猿属之内。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只是云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亚种。60年代,陕西蓝田公王岭和云南元谋大那乌发现了直立人类型的蓝田人和元谋人,他们距今年代超出100万年,后者甚至达到17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化石。但遗憾的是,元谋人化石目前仅限于2枚上内侧门齿,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胫骨,而在非洲发现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却有完整的骨架。虽然曾经有人将湖北建始地区发现的几颗化石牙齿看作是与南猿类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1989年在湖北郧县找到2具原始人头骨化石,一开始又将其归于南猿之列,修理后发现乃属直立人型。

1980年在安徽和县及1993年在江苏南京也发现了直立人型头骨化石。虽然对于它们的年代说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万年。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门齿和一段下颌残块,同时还宣称出土了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一开始它们被部分学者鉴定为直立人型,后来国外学者介入,认为与直立人形态差异大,而与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年代为距今180万年以上,甚至超过200万年。进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这些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而亚洲地区出土的化石很难与它相提并论。相较而言,非洲似更有条件作为人类的发祥地。

古人类学的研究还表明:能人/卢道尔夫人具有较大的躯体和较重的脑量,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较高的智能,不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还有较紧密的群体关系。加上新世时期古气候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哺乳动物的迁移,由此带动了古人类群的迁徙。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后期汇成“走出非洲”的假说。

部分学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国的“巫山人”诸遗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以后,非洲的能人/卢道尔夫人演化为匠人,而在亚洲则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构想出另一种过程,即非洲早期人类首先迁徙到亚洲,演化为直立人后,又返回到非洲,并迁徙到欧洲。不过“走出非洲”尚有另层意思,即现代类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迁移到各洲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多万年前,即所谓“夏娃说”。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国距今150—200万年的古人类能站稳脚跟,更是当务之急。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在发掘和研究元谋西猿时,认为在元谋盆地小河地区豹子洞篝发现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岂不是人?故将之订名为“东方人”,并将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万年前。而在同一地区的蝴蝶梁子发现的一具幼年头骨,鉴定为拉玛猿型,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宣称在地层中也找到了“石器”,将之更名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为距今400多万年前,并进而构筑了“开远拉玛猿”-“禄丰拉玛猿”-“蝴蝶拉玛猿”(或“蝴蝶人”)-“东方人”-元谋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畴人、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当完整的系列。鉴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但遗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学术界已抛弃拉玛猿是人类远祖的观点。后经研究,所谓“蝴蝶人”的“石器”原来是天然石块;而“东方人”的石器,后来被证明是地表上拣来的,而且时代甚晚。1997年,我国启动了寻找200万年和更早时期人类的“攀登项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获甚微。后来在安徽繁昌发现了距今200—240万年的石制品和骨器,发现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积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学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此外,光有石器还远远不够,它只是间接证据,关键是找到人化石。1999年在河北蔚县上新世地层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万年的石器,这远远超过了非洲发现的不超出260万年的界限,并认为这是对人类非洲起源论的一次挑战。但该标本发现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费解。

2、非洲起源论:

中国学者要挑战非洲起源论,就必须找出更多的早期人类化石。就连目前所认定的我国最早的元谋人化石,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其距今只有60万年!我们必须找到更早时期的人类化石,而且这些化石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得非洲材料从属于这个体系才行。我国的古环境条件不算太差,既然已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这样的生存环境同样适合早期人类生存。我们并不完全排除人类起源亚洲的潜在可能性,但仅有设想和冲刺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具有说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学性。

达尔文的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

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对于婚姻大事,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必须结婚。达尔文显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和女人闲聊,他就是要找传统的贤妻良母。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朋友家的三位女儿,个个博学聪明,能跟他辩论哲学和科学,更能容纳他的。他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达尔文母亲的弟弟。爱玛一口答应达尔文的求婚——这个爱听女人唠叨的男人,女孩子似乎都当他理想丈夫材料。虽然爱玛担心死后会和丈夫永远分手,她将上天堂,不拜上帝的丈夫则不知去何方,她也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心态。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女儿安妮的去世未能摧毁达尔文的婚姻。在爱玛的时代,女儿安妮的病故很容易被认作是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比如说,嫁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从未如此认为。两人都深爱安妮。眼见安妮停止呼吸,达尔文自己也病倒在床。他对爱玛说: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答道: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每到周日,他陪着爱玛和孩子走到教堂。妻子带孩子进去做礼拜,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

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但也正因为如此,爱玛可以代表当时的未受过科学教育的信教大众,对《物种起源》手稿作出第一反应。爱玛仔细阅读了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如果当初不结婚的那一栏里理由再多一些,如果达尔文保持单身,继续生活在伦敦的知识分子中间,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

《物种起源》初版于1859年。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不管人猿同源如何有争议,《人类的由来》一书,显然对达尔文夫妻的感情毫无影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们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女孩子埃蒂嫁人了。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

达尔文早于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一个传说,说他在去世前皈依了信仰。或许,是为了安慰爱玛的天堂不得相见的悲伤?没有这回事。在爱玛的日记里,未曾发现此类记录。达尔文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他在随“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达尔文是用草的种子做这些实验的。草的种子发芽时,胚芽外面套着一层胚芽鞘,胚芽鞘首先破土而出,保护胚芽在出土时不受损伤。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子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

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然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

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相关推荐:

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的相貌为什么会分美丑

日本鲑鱼气垫真假

蓝色黑色白色都表示什么

为什么看电影都喜欢几个人一起去看

蓝色虎皮鹦鹉

亚克力是什么材料亚克力的用途

哆啦A梦住在大雄家里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觉得奇怪

蓝色花盆栽什么花好看

标签: [db:标签]

声明:《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的相貌为什么会分美丑》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的相貌为什么会分美丑

    人们认为漂亮的人,五官都会比较端正对称,且身材完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五官对称的人生理上会比较健康,有遗传疾病的几率比较小。人类祖先没有科...

    百科 日期:2023-04-17

  • 山海情马得福原型人物是谁

    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正在热播,在网上网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记者日前走进剧中故事发生地——宁夏闽宁镇,找到男一号马得福的原型人物谢兴...

    电影 日期:2023-04-17

  • 宝马X3烧机油吗

    宝马X3烧机油吗宝马X3 2018 xDrive25i工信部综合油耗7.9L/100km。实际油耗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关。如果车辆保养需要过度油耗,可能是发动机...

    汽车 日期:2023-04-17

  • 日本鲑鱼气垫真假

    1、正品外包装logo图案字体摸起来有凹凸感,假货没什么手感。2、正品外包装字体及底纹都是纯黑色的,假货是灰黑色。3、正品气垫是带有珠光感的...

    百科 日期:2023-04-17

  • 蓝色黑色白色都表示什么

    蓝色的意义是:宁静、深邃、遥远、寒冷、忧郁、温柔、被动、梦幻、内在、智慧。蓝色色调越深,越能把我们带到无穷无尽处,而浅蓝则偏向童真、...

    百科 日期:2023-04-17

  • 男人脸上长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也有很多男人脸上长出很多的小斑点,这些斑点严重拉低了这些男孩子的颜值,那么男人脸上长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男人脸上长斑是什么原因引起...

    护肤品 日期:2023-04-17

  • 山海情白校长为帮学生遭处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作为一部讲述扶贫攻坚历程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具有很强的年代感和地域特色。开播至今,该剧观众已随着剧情发展,...

    电影 日期:2023-04-17

  • 宝马x3什么颜色最保值

    宝马x3什么颜色最保值宝马X3哪个颜色比较好?选择宝马X3车身颜色。楼主你好,新一代X3第一次国产,7月3日正式上线。新车的产品实力还是很强的,具...

    汽车 日期:2023-04-1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