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毛笔制作

毛笔制作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19 手机版

1、准备做海绵毛笔要用到的材料。

2、根据自己想要的毛笔大小,把海绵剪成半圆形,用纱布或丝袜包好。边缘缝严实。

3、半圆形那头做海绵毛笔的尖,把海绵卷成圆锥形状。

4、把两个侧面的边缘交错重叠一公分宽,把连接处用针线缝好。

5、然后把另外一些韧性海绵塞进做好的这个圆锥里面。

6、把竹竿伸进海绵里,伸进的部分占圆锥四分之一左右。

7、用绳子把竹竿和海绵紧紧绑在一起。

8、把多余的绳子头剪掉,毛笔就做好了。



那些地方能造好毛笔

中国的制笔,历史上有侯笔(河北衡水)、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三大中心。现在上海、苏州、北京、成都等地生产的画笔也享有盛誉。

目前出产毛笔最有名的地方在河北省衡水市郊边侯店村称为侯笔;另外还有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湖州,称为湖笔,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称为华夏笔都。

湖笔它挥洒自如,经久耐用,素有“笔颖之颖技甲天下”之称。湖笔的产地在浙江吴兴县善琏镇。据《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恬祖父、父亲皆有战功为将蒙恬初为书狱典文学,这官职是管理监狱判决书之类的职务。“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此时官职又高升。内史之职,是管理朝廷文件的官员。”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成为守卫长城的军事长官。可不久,“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巡视全国,命蒙恬为“通道”,开通道路,即开路先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巡视全国时到过湖州:“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行至云溪望祀虞舜于九疑崇山,浮江下,观籍河,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对琅邪。”这段中的“还天吴”的“吴就是当今湖州。《史记-项羽本纪》中载:“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籍,就是项羽,秦末,项羽在湖州起兵,曾打扶苏的旗号,那么做为扶苏亲信的蒙恬,也可能潜逃暗藏在湖州,因为还有蒙恬劝太子不死的记载。以上记载可知:秦始皇巡视天下,途中到过湖州。蒙恬作为“通道”护驾,有可能来过湖州。

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 湖笔具备尖、齐、圆、健的特点,称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中国侯店毛笔产于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蒙恬造笔后统称为笔,因此毛笔中有其最为著名的一种毛笔,即“蒙笔”,又称“蒙恬精笔”、“侯笔”。侯笔即侯店毛笔,古称“象笔”。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7年,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固守秦朝北部边疆,路经侯店,时值三月三日,始(试)以兔毫竹管为笔写成家书一封,随后将毛笔赠送给侯店人。后来,侯店人便仿制出“蒙恬精笔”。侯店毛笔选材精良,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侯店村,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侯店毛笔制笔工艺分水盆、零活、干作、刻字、色装等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个流程全部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李先念、杨成武、高占祥、王任重、姬鹏飞、方毅、刘志坚等国家***到侯店村视察,并试笔题词。启功、范曾、刘炳森、肖劳、沈鹏、范曾、孙墨佛等著名书法家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傅杰,为侯店毛笔泼墨赞绝。侯店毛笔,蜚声异域,名扬海外,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三百多万支。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部优产品证书及天津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天津外贸出口免检证书。毛笔中“风云”、“水月”、“小狼毫”等多种毛笔被天津口岸定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 沈鹏题词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 侯店毛笔十分重视毛笔的装饰,以适应国内外用户的要求。

江西省进贤文港镇地外赣抚平原,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复笔都”。

文港毛笔历史悠久,华夏笔都(18张)世代相传,工艺纯熟,配料均匀,制作精湛,采用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狼尾毛、香狸子毛等主要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毛皮笔之四德“尖、齐、圆、健”兼备,即笔头尖、笔锋齐、笔身圆、毛体健,软、硬、柔集一体,刚中有柔,能硬能软,吸水性强,书写流利,锋如一根线,下笔铁划银钩,收得拢,撤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文港毛笔,大如扫帚小如针,品种繁多,笔类齐全,分狼毫、羊毫、紫毫、石獾、斗笔、眉笔、条屏、排刷8大类共1000余个品种。文港毛笔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工艺创新和质量提升,现在的毛笔笔头色彩斑斓,红、白、黄、绿、青、兰、紫七色俱全;笔杆形态各异,外形美观,竹木的继承传统,牛骨的典雅大方,有机玻璃的光亮透明,陶瓷的洁白如玉,景泰兰的古朴新颖,象牙的端庄贵重,经久耐用,各具特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党和国家***乔石、楚图南、叶飞、赵朴初以及启功、舒同等书画名家用了文港毛笔后,都题诗作画,深表赞叹。文港毛笔,自古至今,久负盛名。

在过去还有一个“太仓毛笔”也是名闻天下。

位于河南孟津平乐镇的太仓村的“太仓毛笔”。太仓村,因古为皇家粮仓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以上。太仓毛笔制作历史有据可查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太仓村制作毛笔的有几十家,比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云升、潘太生等几家,这些名字也成为他们各自的号。有两家还在西安设立毛笔商铺,专营太仓毛笔。太仓毛笔的特点是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使用起来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那时的太仓毛笔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诸省(自治区),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太仓村制作毛笔者多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时期有“南湖北潘”之说。

-毛笔是用什么毛作的

毛笔制作过程图解(毛笔制作工艺详解)

启明按:我曾在启明书法博客发布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五一去文港看毛笔不愧为华夏笔都》,里边详尽地讲了我五一期间在文港的所见所闻,其中就包括我在淳安堂李小平老师毛笔制作现场所拍摄的一组毛笔制作过程的照片。

说实话,从小开始就用毛笔学习写字,但是亲眼看到毛笔制作过程,这还是第一回。当时的确被这个过程的复杂程度震惊了,要知道,我们用的毛笔,笔头所含的毛几乎是通过制笔师傅肉眼逐根检查筛选出来的。

在黄简讲书法初级教程中,黄简老师也有专门拿一集来讲毛笔的制作流程,下边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启明专用分割线——

古代有许多书法家自己制作毛笔,比如韦诞、张芝、王羲之、智永等等。毛笔对于书法家来讲,好象武士的宝剑,必须精益求精。但现在很多人没见过毛笔是怎样做出来的。如果你了解一点毛笔制作的过程,对于你今后选择毛笔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41备料——水盆作业。

第一步就是备料,就是准备毛料。中国选毛是在水盆中做的,这是非常细致的工作。

水盆作业,除了一盆水之外,主要工具就是骨梳。通常用牛肩胛骨制成,可以梳理毫毛,也可以用作拍齐毛根,等等。

采毛,就是把毛从皮板上拔下来。然后把毫毛在石灰水中浸泡,去除油脂和腥味,同时消毒,这一就步叫熟毫。(启明按:这个在石灰水中浸泡的时间需要把握得很好,如果浸泡太久会导致毛料的使用寿命变短。)

第三步很关键,称为选毫,就是把毛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根毛,好像一个皮口袋,它分为三层。这口袋本身,就是皮质层。口袋里面就是骨髓,呈纤维状,这是髓质层。口袋的外面,有鳞片,称为鳞片层。毛尖填实的部分,称之为颖,行内人称为黑子。毛的弹性,和皮质层的厚薄,以及颖的长短有关。

真正完好的毛,是圆润挺拔的,一百根中只有三五根。其他往往是有缺点的,譬如开叉,没有尖锋,毛杆损伤、弯曲等等。选毫时,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剔除有缺点的毛,然后按色泽、软硬、长短、粗细等分类,这是非常精细的工艺。

据行家说,一只羊身上可以做笔的毛料,大约只有四两,其中带“黑子”的不超过一两六钱。一个优秀的拣毛师傅,可以把这四两笔料,按照长短、粗细、硬软,分为十个等级,用于毛笔的各种部位。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紫毫笔》一诗:“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写出了选毫的艰难。

接下来的工序是除绒毛,一手捏紧毛料根部,一手以骨梳梳理,剔除绒毛。一根毛有三层,所谓绒毛,就是最外面的鳞片层。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毛杆外壁不是光的,而是如鳞片状的。毛笔能储墨,就是这些鳞片阻止墨汁一下子流下来,梳理之后,这些鳞片一部分会梳掉。但是要注意,如果全部鳞片脱落,毛杆就变成光溜溜的,墨汁就储不住,流速会很快,所以,鳞片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你自己买了一枝毛笔,不要整天的去梳它了。

这是选好的兔毫,黒尖兔毫。

这是选好的羊毫。

接下来的工序,是齐毛锋。齐毛锋就是排齐毫毛的尖端,将毛对齐骨梳的一边,一手压住毛锋,另一手轻轻往后拉,如此反复进行,把毛锋排整齐。

毫毛有两端,一端是尖锋,尖锋排齐了,成为一片,但是,这时候毫毛的另一端,就是毛桶,还没有整齐。

所以呢,就是要根据所需要的长短,切齐毫根。这样一来,每根毫毛的长度都一样了。

切齐毫根以后,一手抓住毫尖部分,一手用骨梳,梳理毫根,把里面的断毛、碎毛都梳出来。

42 配料

毛料准备好以后,就要进行配料,心目中你要做什么样的毛笔,是软的还是硬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派什么用,写什么字,把各种毛搭配起来,这就是配料。(启明按:比如启明定制的清泉毛笔的配料比例就是:羊毛85%、12%猪鬃、3%尼龙,综合下来,毛笔软硬适中,很适合书写,而且很多细微的笔画也能轻易做到)。

配料主要分两部分:主毫用来做笔心,那就要搭配一些硬一点的毛,副毫用来做被,软一些关系不大。

配毛料不宜太多太杂,通常是两种毛到四种。历史上有一篇文章,传为王羲之写的,实际上并不是,叫《笔经》。《笔经》说到副毫的搭配,它是: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这里有个注解:凡兔毛长而劲者曰毫,短而弱者曰毳。惟令齐平,把三种毛排整齐,你看这配方就是用三种毛。人发杪,就是细小的头发,还有青羊毛和兔毳。

杭州沙孟海先生所用的毛笔,笔心里面除了短毛,还加了几根猪鬃,猪鬃又硬又粗,不能单独做笔。把它劈成四根,夹入笔心,可以加强弹性。

启功先生八十六岁时所用的毛笔,配搭的毛料比较多。据李兆志先生《启功和笔工》一书介绍:先用细光锋、粗光锋和老光锋为主料(这三种是粗细不同的羊毫),又掺加少量的貉子针毛,用苘麻和猪鬃等做衬垫。这么一来,就是用了了羊毫、貉子针毛、苘麻和猪鬃,一共是四种毛。

毛料配好,要充分的混合均匀。这是已经切去毛根、配好毛料的羊毫毛片。做毛笔的准备工作,到此就大致完成了。

43卷笔心,加被。

毛料准备好,接下来就正式开始做笔头。就散卓笔(启明按:关于什么是散卓笔,请参考启明书法博客的另外一篇文章《古代毛笔是怎样的?你是用有心笔还是散卓笔?》)而言,笔头只分两个部分:一是笔心,二是被。

这里要用到一个工具,叫盖笔刀。

你看这个示意图,用盖笔刀挑出所需的一层毛片。

然后把这个毛片卷起来,那就一个笔心完成了。

这是狼毫的毛片,跟卷好的笔头。

然后加被,在散卓笔中,被只是一层薄薄的毛料,而且大多是单一毛料,不用混合其他的毛,被的毛长,普通就是比笔心短一点。这要介绍湖笔,它不但是把笔尖对齐,它实际上是对齐毛颖。这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制作工艺。被既可以保护笔心,又有润色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你想笔工师傅每次挑一层毛,无论经验怎样丰富,总会出现微小的分量差别。

这是我定制的同一批笔,你可以看到左边这一支笔头比较饱满,右面这一支比较瘦弱。你买毛笔的时候,也要拿几支毛笔比较一下,厚的比薄的好用。(启明按:关于厚的比薄的好用,我感觉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每个人的用笔习惯有关系。)

44扎笔头。

笔头做好,要等笔头干透,然后用线扎紧。如果笔毛不干,里面是湿的,将来毛笔就会发霉断裂。这一步最难的就是扎出来的笔头,必须是绝对的圆形。所以,捆扎的时候,用力要均匀,有轻重就会变形。

捆扎笔头的工具,从左边数过来有:酒精灯,敲笔尺,松香,蜡线。

酒精灯是用来融解松香的,为什么要用松香呢?要求笔头底部平整,沾上松香就可以固定毛根。

我曾经拆开很多笔头做研究,看看师傅究竟扎几圈。通常是两圈,也有三圈的,大笔就会扎四圈。

毛笔中心的毛,日本称之为命毛。如果外层的副毫掉了几根,问题不大,命还有。如果命毛掉了,那怕是一根,灾难就开始了,因为他会不停地掉,终于没有命了。

所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说:凡缚笔头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你掉了一根,它就开始松动。

据韦延《笔方》所载,韦诞制笔,笔心就先要捆扎一次,加副毫后,还要扎一次,就里外要扎两次。扎两次还不算,每次捆扎的圈数很多,要扎出一个“笔项”来,所谓“项”,本义是头颈的后部。笔头的后面要扎出一个项颈来,这当然不容易掉毛了。

我很希望师傅可以多扎几圈,最好像韦诞笔那样,笔心扎一次,加被以后再扎一次,我想那样安全多了。

5笔管

接下来说说笔管,笔管也很复杂,这里只能简单说说。

51材料

首先是笔杆的材料。古代的笔杆有竹有木,战国秦汉的时候有些笔用木杆,可能是北方木材比较多,竹子比较少。历史记录蒙恬造笔,也用木杆。用竹称为“笔管”,魏晋以后,基本上都是用管了。

明代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边说笔:“古有金银管,象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绿沉管,近有紫檀雕花诸管,俱俗不可用。惟斑管就雅,不则竟用白竹。”这段话说雅俗问题,也就是品味。竹有君子之义,价廉物美,古代文人用笔,基本上都是用竹管的。

斑竹又称湘妃竹,竹竿上有深色的斑点,日本正仓院藏有几枝中国唐代的毛笔,还有日本制造的古笔,也是以斑竹为多。

现在市面上普通有青管和红管,红管是染色的。《诗经·静女》篇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就是红色的管。古代皇宫中的女史、汉代尚书丞、尚书郞,都用红管。【启明按:关于这里提到的“彤管”,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解释,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音“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52 粗细

再讲讲笔杆的粗细。战国、秦汉的笔,为什么都那样小,那样细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笔头小,层次少,甚至不分层次。二是当时习惯把笔插在头发中,所以笔杆很细。

古人有发髻,可以插笔。后来笔头大了,笔管也粗了,这一习惯就慢慢消失了。

这是出土的西汉毛笔,笔头已经加大了,笔杆也比较粗了。但是,还是一端削尖,便于插入发髻上。到汉未张芝、韦诞之后,真正的书法用笔出现,慢慢就开始使用空心的竹管了。

竹管有个问题,粗了不好抓,如果笔头很大,那就要加一个斗,而不是用一根大竹管。

说到这里,启明也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启明定制的青梅毛笔没有像清泉毛笔那样单独只采用竹管,这是因为清泉笔(老玉竹款)所能承受的最大锋径就是这么大了,如果再大一些,就需要更大的竹子,但是势必会造成笔杆太粗不好握笔。

这是启明定制的清泉毛笔,无笔斗

你看中间这一枝,笔管很粗,那空洞比笔头直径还要大。于是在前面装一个小一点的黑管,来收纳笔头。真正的斗笔是下面这一枝,笔杆并不粗,因为有了斗,就可以安装很大的笔头。

如果笔头很小,那也不是一路把笔杆改成很细很细的竹管,而是使用套管,套管有时可以套几层。加了套管以后,它的好处就是,笔管手里抓的部分不用搞得很细。

你看这就是用套管的实例,笔头可以非常小。

53 笔管的长度。

笔管究竟多长好呢?

汉代王充,就是《论衡》的作者,他说:“知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就是聪明能干的人,就要会说话,还要会写文章。汉代的一尺大约是23厘米,从现在出土的汉代的笔杆看,长度确有定数,大约就是23厘米上下。到唐代,毛笔粗了,不插头上了,毛笔也就比较短了。

唐代虞世南《笔髓论》说:“笔长不过六寸。”

从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十几枝唐笔看,长度大约是17厘米到19厘米,合现在中国市尺五寸半至六寸。

现在市面上的青杆大约是18厘米,红杆大约是21厘米,跟唐笔差不多,比汉笔稍微短两个厘米。笔杆越长,越容易弯曲。你看下面这一支,就是太长了,而且明显的弯曲了。

启明定制的这款清泉毛笔杆长就是213厘米

笔管一定要直,你买毛笔的时候,检查的方法也很简单,放在桌面或者玻璃上滚动一下,就可以感觉到是不是直。如果你滚动的时候有声音,哒哒哒哒,那就是不直。(启明按:关于这一点,启明认为毛笔主要还是要圆,就是笔杆稍微弯曲一点点问题也不大,并不会对书写有很大影响。)

6纳管。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纳管。纳管就是指笔头和笔管的结合,通俗地说,就是怎样装笔头。

61 入管深度。

笔头插入笔管,究竟要多深呢?韦诞说:“纳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就是宁可要插得深。究竟具体插多少深,他没有说。

刚才讲过,韦诞笔要用线捆绑两次,做完笔心捆扎一次,加笔柱和被以后,再次捆扎。这样扎出一个笔项,把整个笔项塞入笔管。

一九九三年,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出土西汉中晚期的毛笔两支。笔头末端用线缠成笔项,其中一个笔头长二点三厘米,插入笔管零点九厘米,另一枝长三点二厘米,插入一点一厘米。也就是说,插入的部分占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一。

一九九五年,在连云港市海州网疃汉墓出土了毛笔,毫长四点一厘米,有两厘米插入管内。也就是说,插入了差不多一半,远远超过现代标准。

宋代的散卓笔,黄庭坚有具体记录,他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那就是说,一个笔头的三分之二,要扎成笔项,插入笔管之中。插管深,笔头和笔管容易融成一体,使用如意。而且不容易掉毛,笔头也不容易脱落。

这是十几年前,我订做的毛笔。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至少要把笔头插进三分之一。而不是插进一点点,后来做到了。这枝毛笔非常听话,而且基本不掉毛。

62 起名

一种固定配制的毛笔做成了,还会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好象中成药那样,什么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等。我们中菜还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之类。毛笔的名字也非常有文学性。如果有一种毛笔适合你,你记住名字,下次再去买就容易了。

笔管上面,还有一些东西,在毛笔的上方,是贴有标签,这是牌子,然后是笔名,就是说你自己起个名字。我这里随便是想一个“横扫千军”。有些普通的毛笔,不刻名字,刻有说明。

比如说,常见的“宿羊毫大楷”,那意思就是所用的羊毫是经年自然脱脂的。又如“正冬北狼毫”,上次说过,就是用冬天北方的黄鼠狼毛。又如“二号京提”,提笔就是较大的斗笔,一、二、三号是分大小,在笔名的下面,往往刻有厂家的名字,譬如这儿我随便想一个“中国毛笔厂”。厂家的名字,通常是用小字。

63 胶头定型

最后把笔头定形,好像有些人做了个漂亮的发型。用喷发剂把它固定下来。毛笔固定,是取海藻泡水。煮成一种胶状,拿来涂在笔头上。这个方法,在韦诞的那个时候就有了。

韦诞《笔方》说:“束之以管,固以漆液,泽以海藻”。等海藻胶干了,就可以固定笔形,防止笔毛蓬松散开。一直到你买回来开始用笔的时候,才把这个海藻洗掉。具体怎样做呢?我下一次演示。韦诞这个方法,一直用到现在。不过这样一来,你买笔的时候,也就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毛了。如果你还想试一试它的软硬,恐怕老板也不肯了。

本节要点

1初步了解毛笔制作的工艺过程。

2选料、配料、成形、纳管的注意点。

思考题

1韦诞笔的小笔心和散卓笔的大笔心,各有什么好处?

2如果你已经有毛笔,是不是会掉毛?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或者改善?

注:此文是启明根据《黄简讲书法初级教程》第九集《认识毛笔2》整理的笔记,启明还会陆续整理其他笔记,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1)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2)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3)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徽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4)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和式、心被式。

相关推荐:

毛笔制作

昆明哪里的学前班好

四大粮商是谁

卫生纸可以放微波炉吗

高铁改签有哪些注意事项

昆明哪里买男生衣服

燃气打不着火是因为什么

昆明哪里卖活羊

标签: 毛笔

声明:《毛笔制作》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毛笔制作

    1、准备做海绵毛笔要用到的材料。2、根据自己想要的毛笔大小,把海绵剪成半圆形,用纱布或丝袜包好。边缘缝严实。3、半圆形那头做海绵毛笔的尖,...

    百科 日期:2023-04-19

  • 宝马5系机油加多少

    宝马5系机油加多少宝马5系机油容量在4升左右,要加4升宝马5系机油。如果宝马5系机油添加过多,会增加曲轴和连杆转动时溅到气缸内壁的油量,即会...

    汽车 日期:2023-04-19

  • 冬天泡温泉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泡温泉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泡温泉之前要冲洗干净身体,从低温开始浸泡,如果是高温浸泡的话时间要短,泡的过程中多喝开水,有不舒服的症状立即离开。...

    护肤品 日期:2023-04-19

  • 昆明哪里的学前班好

    1、启明星学前班,地址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和谐家园C2号商铺。2、小太阳学前班,地址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新村路4号附近。3、星光学前班,地址在...

    百科 日期:2023-04-19

  • 生活家温情收官

    都市生活剧《生活家》将于今日在CCTV-8温情收官。该剧讲述了平凡人利用生活智慧,化解焦虑与困境的故事。实力派演员是安在剧中饰演“非凡事...

    电影 日期:2023-04-19

  • 宝马5系机油型号是什么

    宝马5系机油型号是什么宝马5系机油型号为5w-30合成机油。合成油的温度更宽,使用寿命更长。合成油可以用较低的粘度获得。宝马5系机油一般加5...

    汽车 日期:2023-04-19

  • 如何选购拼色外套

    拼色外套就是不同色彩缝合到一起的服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层次感丰富,所以适合搭配一些纯色的裤子以及裙子,蓝色和黑色牛仔裤打底裤以及休闲裤...

    护肤品 日期:2023-04-19

  • 四大粮商是谁

    四大粮商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粮商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 1、美国ADM: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加工及制造公司 美国ADM其实就...

    百科 日期:2023-04-1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