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公元前三千纪是多少年

公元前三千纪是多少年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19 手机版

公元前三千纪是公元前3999年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是个纪年法,所谓的公元2014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第两千零一十四年,那公元前2017年的意思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第两千零十七年。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

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就是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例如西汉成立于公元前202年,秦朝成立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比公元前221年晚。但注意,公元前各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的,1月在前,12月在后。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后。




古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与风格是什么?

古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与风格(★)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第一、古王国时期 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 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富源,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起重运输和施工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劳动人民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希伯来王国的历史

千纪、世纪、年代问题

历史学是一门以时、空为维度的科学。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要界定它的时间段落和空间范围。历史的空间范围这里不去说它。历史的时间段落则以年为本位度量单位。年也是社会生活的元单位。时间是运动的速度,空间是运动的范围。年便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年小的时间单位有季、月、旬、周、日、时、分等。地球斜着身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

转带来了季节的变化。月最初是月亮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圆缺盈虚一次的周期。公历的月由此发展而来,但已有所不同。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周又称星期,最初与月相变化有关,恰为月亮圆缺一次1//4。以上的年、季、月、周、日都以天体运动为基准。旬、时分、秒的发明是为了精细地划分时间段落和工作生活方便。时、分秒按照24进位和60进位嵌入日内,分秒不差。周

与年、月之间则不求除尽,让它周而复始。如一年有52周多。这方面的匹配协调问题已解决得比较圆满。

在史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比年更大的度量单位有年代、世纪、千纪、万年等,其中前三者比较常用。但在它们与年的匹配协调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原因在于它们并不是以天体运动或别的什么运动为基准,而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于是可以这样约定,也可以那样俗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予和认同。

现在通用的公历纪年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4世纪的希腊人、基督教史家攸西比乌斯(Eusebius,260-340)采用了统一的综合编年法。6世纪的西班牙神学家伊西多尔(Isidore,560-636)在攸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纪年法,即现行的公历,它的起点是公元1年(A、D、I)。这个纪年及其起点也是主观规定,习惯成自然的,并没以运动或自然界的某一重大事件为基准。8世纪时英国教会史家比德(Bede,673-735)首先按公元纪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数,依次定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Ⅲ、Ⅱ、Ⅰ B、C)等等。比德的推算没有在公元前后之间定出一个公元零的[当时欧洲通用的罗马数字无零(0)的形式],为后来的分歧和争议埋下了病根。比德以后基督纪年法随基督教势力的扩展而得到越来越

广泛的使用,我国也在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元纪年。

16世纪时,为了将纪年序列划分为比年大比千年小的年数段,采用了“世纪”一词来表示100年的年数段。最早的应用是教会史家编纂的教会史《马格德堡世纪》。基督教自来有千年王国、千的庆典的教义和说法。现代我国史学界引进后往往模仿世纪译成“千纪”,其中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科学院的鸿篇巨制《世界通史》十卷二十册。也有的学者把几千纪称为“第几千年纪”。我觉得那样就比前者多了两个字,没“几千纪”好。因为语言词汇的发展规律便是在准确丰富的基础上力求简扼。

20世纪又出现了“年代”一词,指十年这个时段。但“80年代”英语说eighties,“20世纪70年代”一般简写成1970s或1970’s,余类推。俄语则另有写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为一年代

,十个年代为一世纪,十个世纪为一千纪的三年进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时间度量单位。

从数学上讲,世纪的纪年有从0至99和从1至100两种算法。公元前的世纪既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也可以从公元前1年至前99年为前1世纪,前100年至前199年为前2世纪……

不过公元前的事比较遥远,相对不太重要,分歧争议也不大,这里也就不去谈这两种划分法的利弊得失了。我想,公元前的世纪不妨可统一为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为前1世纪,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为前2世纪,余类推。如果硬要更精确,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这样的年份称为公元前3、2世纪之交的一年,前2、1世纪之交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纪上半叶、下半叶的时段恰与公元后相反。例如公元前12世纪上半叶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年,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在世界古代史中,公元前几千纪的初期、上半期、中期、下半期、晚期的廉洁比较普遍。公元前一千纪指公元前1年至前1000年,公元前二(两)千纪指公元前1001年至前2000年,余类推。当然也可以把前3000年、前2000年这样的年份作为两个千纪相交的一年。我想公元前20、19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初期;公元前20-16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公元前二千纪上半期;公元前17-13五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中期;公元前15-11五个世纪应统一视为前两千纪下半期;公元前12、11两个世纪似可视为公元前两千纪晚期。

公元后的事情离现实较近,纪年逐渐细致化。千纪虽在世界史中也有时用到,但总的说来用得较少。常用的是世纪和年代。世纪本有从1到100和从0到99两种计算法,它们各有利弊,各有道理。这主要是个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加上无公元零年,事情就有点复杂。我想公元后的世纪就姑且定为从0到99为一个世纪。这样可避免1800年、1900年、2000年等年份无法纳入某个年代的麻烦。因为一个年份应属于某个年代,一个年代应属于某个世纪。年不应跨年代、跨世纪。如果把公元后的世纪定为从1到100,则2001年便是21世纪的开端,而1990-1999年又已统一为20世纪90年代,那样2000年便无年代可归属。把世纪定为从0到99还适应了许多人想早点跨入下个世纪下个千纪的愿望。因为21世纪还是公元三千纪的第一个世纪。当然这样一来公元1世纪便只能是从公元1年到99年。作为一个特例,公元1世纪便只有99年,留下了一点遗憾。以此类推,公元1800年至1899年为19世纪,1900年至1999年为20世纪,2000年至2099年为21世纪。21世纪和22世纪构成公元3千纪初期。

特别是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跨公元前后的时段问题时,要减去一年即没有的公元零年,不可疏忽。例如,1989年我国曾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1989+551=2540。但因无公元零年;得减去一年。所以本应在1990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

本世纪以来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因而出现了“年代”。它指一个世纪的1/10,表示10年这个年数段。从数学上讲,年代的纪年也有从0到9和从1到10两种计算法。《辞海》1970年版“世纪”条说,亦有主张1971-1980年为20世纪70年代者;1989年版说亦有主张1981-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者。我觉得年代应统一为从0

到9。例如20世纪20年代指1920年至1929年,20世纪90年代指1990年至1999年。如此划分的原因在于,这样一来,“几”十年代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这个“几”,比较方便。例如1970-1979年为70年代,其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七。还有,这样外语也便于缩写,如将80年代简写为1980s等。如果年代从1到10,英、俄

语等未见得能缩写。因为那样的划分最后一年要进为1990。不过20年代以前的两个年代尚无统一名称或叫法(这也旁证了“年代”启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不必忙着去补称它们,本世纪初的两个十年却迫切需要定名。我认为,2010年至2019年应称为21世纪“二十年代”。这样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叫法吻合、协调。一十年代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个“-”(10-19)。2000年至2009年的年代称谓要费斟酌一些。汉语和外语都可以说“某世纪第一个十年”(the first clecade of a certain century)。但这样说又不简扼,难以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并流行开来。当然外语的局面简写形式仍可为2000s或2000’ s,不进外语的简写与口说不求一致,前已述及。如操英语的民族现在也在The Zips

、The Naughts、The Zilches、The Oh-Ohs之间徘徊。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表述则应一致。我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可称为零十年代、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等。在上述几个选择中,我认为零十年代最为科学,具有前途。一因其中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零(00-09),二因它与一十年代、二十年代等匹配。三因

(在数轴上)1以前的(自然)数是0。当然,最初叫零十年代有点拗口,不大习惯。但在生活中零作为词素其使用已较为广泛,渐为人们接受了。例如零点等于午夜24点,现在人们更爱说零点正(整)、零点15分,而不大爱说24点正(整)、24点15分。气温表上的零度人们则只能说零度,并在此基础上说零上几度,零下几度。这样的话,本世纪初的第一、第二个十年也就可以简称

为20世纪零十年代、一十年代了。自然,如果群众更乐意接受头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的廉洁也未尝不可。不觉 有一个简写问题。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等的书面形式现在也可以并经常用阿拉伯数字简写为20年代、30年代等。以此类推 ,我们也可将一十年代、零十年代简写为10年代、00年代;但仍读作用中文书写的年代,而不读作零零年代、一零年代。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什么文明?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它在公元前三千纪时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侵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入侵者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是指幼发拉底河)。游牧的希伯来人比较强悍,迦南当地的原住民文化较高而性格较为柔弱,且曾经过埃及军的占领和蹂躏,元气大伤,终于逐渐被希伯来人所征服和同化。 迦南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狭小地区(南北150英里,东西75英里),有高峻的山岭,也有丰腴的河谷。它夹在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等大国之间,是军事上的要地,也是商业上的交通要道。早在公元前三千纪时,迦南人便脱离游牧生活而从事定居的农业,在周围文化古国埃及、腓尼基、苏美尔、巴比伦的文化影响下,曾经创造了自己的“迦南文化”,并在公元前十八世纪时达到了全盛时期。但从那时以后,经过埃及军的全面占领,便开始衰落了。到埃及军撤退时(公元前十五—十四世纪)希伯来人便乘机入侵,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克服当地各部落的抵抗,逐渐定居下来,并且创造了自己的希伯来文字。 公元前11世纪左右希伯来人先后在南方和北方建立了两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北方的称为“以色列”,南方的叫“犹太”。公元前1030年以色列部落首领扫罗被推为第一任国王,统一了南北方两大部落联盟,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联合王国。犹太部落的将领大卫乘扫罗王战败伏剑而死之机登上王位,迁都耶路撒冷,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被誉为希伯来的统一者和奠基人。大卫辞世之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他的基础上促使王国进一步强盛起来。所罗门将耶路撒冷建成了著名的都城,他所建造的神殿成了犹太教的唯一中心和象征。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帝国摧毁犹太王国,制造了东方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即将包括王公贵族、政教首领、工匠歌手在内的5万多犹太人掳掠到巴比伦做苦役。公元前538年征服新巴比伦王国的波斯帝国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迁返故国,重建都城耶路撒冷,让其在臣属于波斯帝国的前提下建立神权统治。其后几百年间,希伯来人又屡次遭马其顿和罗马等外族的侵略。公元70年,重建的都城耶路撒冷和神殿又被毁坏,古代希伯来国家的历史至此基本结束,大批希伯来人流落散居在地中海周围地区,辗转漂泊世界各地。

两河流域文明

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埃及可称古代世界最早兴起的三大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这一地区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开始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人类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的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文明历史的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随后,苏美尔人消融于塞姆人之中。塞姆语的汉穆腊比王朝把位于两河之间最窄处的巴比伦城变为两河流域南方的中心,发展成为巴比伦帝国;而沙姆西阿达德把底格里斯河岸上的阿淑尔城发展成为两河流域北部的中心,首创亚述帝国。两河流域文明因此以巴比伦——亚述楔形文字文明(现代人文学科亚述学由此得名)而闻名于世。

三、.两河流域文化

1、苏美尔和阿卡德语言和文字

两河流域的古文字是西亚也是世界当今所知道的最早文字之一。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苏美尔图画文字石板和泥板是在南方的乌鲁克和中部的捷姆迭特那色等地发现的,属于公元前四千纪末的文化时期。它是由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最早创造者苏美尔人所创造。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下游冲积平原,盛产芦苇和粘土。因此,粘土泥板和木制的或芦苇笔就成了本地特有的书写工具。苏美尔人用削尖的木杆在泥板上刻划出一个个图画符号创造最早的文字,然后把书写的泥板晒干或烤干有文字的泥板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泥板文书”。和中国和埃及古文字一样,苏美尔文字也是由图画符号发展而来的。从早期的图画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楔形符号的图画原形。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约公元前2600年在舒如帕克城出现了的由图画文字发展成的楔形文字:原来的图画文字的圆笔划变成横、竖、斜和拐等几种笔划,字型基本上变成了方形,和汉字的笔划构成类似。由于书写时木笔必须先压入泥板表面,然后刻写笔划,因此字符的每一个笔划的起笔处都带有一个三角形的头,使每一笔划像一个小木楔,因此被称为“楔形文字”。由于每一笔划都有一个楔头,可看出笔划的始末。最早的图画文字的符号排列次序多变、无序,用方格分隔词句。成熟期书写十分有规则,符号的笔划由上到下,连续的书写以从上到下的字行为次序,每行由左边向右边书写。在两河流域发明文字后,整个古代西亚,无论是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南人、还是讲印欧语的赫梯人和波斯人,以及语系尚难确定的胡里安人和乌拉尔图人等等都先后借用了这种书写符号记录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在两河流域,从伊辛王朝(公元前二十世纪)开始,塞姆语开始代替苏美尔语成为通用语言,到古巴比伦王朝(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纪)时,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最终成为两河流域通用语文。苏美尔语言和文字逐渐成为只有学者才能掌握的古语文,在宗教、仪式和文学中作为高深学问被使用。到帕提亚时期(公元前126-公元227)后各种的楔形文字全部失传。

和汉字相同,苏美尔文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但是也使用表音苻。苏美尔文不是象汉字一样基本全由表意字组成,它是表意和表音符混合组成的文字。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基本上由表意符表示。和汉字不同的是:由于它并没有无限增加符号数量(现知苏美尔字符约1800个),而是用一个符号同时表示几个词义相近的发音不同的词,如“口、鼻、说、词”都用一个符号表示。为了区别同一符号表达的不同词,它在语义符号后附加表示不同读音的表音符号,或在词尾和词头附加表意的“部首偏旁”,如“木、神、地名、织物”等等。苏美尔语言的语法特征被称为粘着语。它的词根不变化,依靠在词根上添加前、中、后辍来表示语法作用。和汉语一样,名词和动词是同形的。它的词汇基本上是单音节的,一种物或一个概念由一个符号(字)写出。

楔形文字的符号的形态演变和我们的汉字类似,也是由图画符号的圆笔向抽象的方笔发展,由图画符的多笔划字向抽象的少笔划字发展。古苏美尔图画字苻的圆笔划很多,各字大小不一,合体字写得分离,笔划繁多,相当于我国的甲骨、金文时期。到了阿卡德帝国统一时,阿卡德字虽仍保留一些圆笔,但字形规范、造型十分典雅,似画似字,从书法美学看是最精美的楔形文字。它相当于我国秦帝国的规范化的小篆字。到古巴比伦时期,出于书吏对书写效率的要求,笔划的圆笔已全部消失,字形的笔划被大量简化,类似我国由秦到汉时期的隶书革命。国王的石刻碑铭为了追求艺术效果,仍使用古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的典雅古体字,象著名的汉穆腊比法典碑就是用繁体的古体字写成。在民间,新的简笔字被大量地使用,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楔形文字的简化过程在以后的巴比伦、亚述各时期仍逐渐进行。尤其是在北方的亚述,最后的简化字不但笔划少而且把斜笔划变成了横笔或竖笔划,和古字体相差越来越远。最后的波斯楔形文字,受字母文字的影响不但把字笔划简到最少,放弃了大量的表义和同音符号,成为十分简洁的41个音节符加极少的表义符的新文字。

阿卡德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使用最广最长一种,起源于三千年代下半,完全废止于公元一世纪左右。阿卡德语属塞姆语系东塞姆语支,和阿拉伯语同属一个语系。公元前三千纪,讲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和语言独特的苏美尔人共同生活在南部两河流域并广泛颁周围地区,但文化比苏美尔人落后,从属于苏美尔人。目前最早发现的阿卡德语铭文属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700-2400)。约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城的塞姆语国王萨尔贡征服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各城邦,开始用苏美尔楔文符号书写塞姆语,这种早期塞姆语被称为“阿卡德语”。此后,阿卡德语文和苏美尔语文同为两河流域地区的通用语言和文字。到巴比伦第一王朝时,由于两河流域涌进了大批说塞姆语的阿摩利部落,阿卡德语言完全取代苏美尔语成为两河流域的通用语文。公元二千纪后半,阿卡德文字成为近东各国书信往来中的通用的外交语言文字。埃及法老和亚洲各国王们之间的通信都是用阿卡德文字写成的。阿卡德文字是借用苏美尔文符号写成的塞姆语文,即借用苏美尔文的楔形符号表示阿卡德语的发音。由于语言特点各不同,表示苏美尔语音的楔形音节符号并不能完美地表达塞姆语的各种辅音,这使阿卡德文字不能十分精确地表达塞姆语的语言。有些符号同时表示几个近似的辅音音值,非母语者需要分析判断才能读出正确的词,阿卡德语言和文字后分成了南北两种方言:南方为巴比伦方言和北方为亚述方言。多达600-700个的常用的阿卡德语音节和表义符给文字的学习者带来困难。由于复杂的楔形文字不能十分准确和高效率地表达塞姆语言,从亚述帝国(公元前9-7世纪)起,新型的塞姆语的字母文字开始在西亚产生。同时,两河流域大量的讲塞姆语的阿拉美亚人居民开始使用字母文字。阿卡德语文开始被简单、明确的阿拉美亚语的字母文字所代替。阿拉美亚语文世界上是最早的字母文字之一。到公元一世纪,楔形文字完全灭亡了。

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和阿卡德语文学作品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按文体可分为四类:(1)国王铭文;(2)神话和史诗;(3)智慧文学:箴言和寓言;(4)宗教赞美诗和驱魔咒语。

(一)宫廷铭文

王家宫廷铭文是官方正式文体,以固定的格式叙述国王的活动。铭文的第一类为记载国王所进行庙宇建筑的奠基铭。这类铭文一般埋在建筑的基础中,往往以对神的赞美开头,以“兴此建筑者昌,毁此建筑者亡”的一类咒语结束。但是,拉旮什统治者古地亚的苏美尔建庙铭的风格独特,不仅生动详细记叙了寺庙落成典礼的盛大节日,还包括了许多神学上的思辨。第二类是叙述了国王的战争的记功铭文。苏美尔时期的代表作是拉旮什王埃安那吞的鹫碑。阿卡德国王们的战争铭文篇幅不长。亚述对外战争频繁,国王们的战争铭文多为长篇。特别在萨尔贡王朝国王们的铭文文笔优美生动,战争场面被描写的绘声绘色,扣人心弦,行文中往往显露出国王的个人特色。迦勒底巴比伦的国王的阿卡德语建筑铭文用词丰富自由,韵律很强,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二)神话和史诗

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是两河流域文学作品的重要部分。这些神话和史诗的来源多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被加工整理成文,也有无名祭司的创作。史诗是讲述远古半人半神英雄的伟大事迹。早期的神话和英雄史诗主要对世界创造,人类的生死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从目前的文献来看,苏美尔神话对“创世”主题只提出一些含糊的观点:世界之初,天地始分,人类像动物一样的愚昧等等。主要的苏美尔英雄史诗都是以乌鲁克早王朝的国王埃美尔卡尔,卢旮勒班达,吉勒旮美什为主要角色。埃美尔卡尔及其子卢旮勒班达的史诗叙述乌鲁克与传说中的外邦阿腊塔(Aratta)之间的争霸斗争。关于著名英雄吉勒旮美什的苏美尔史诗共有五首:反映乌鲁克和基什争霸的《吉勒旮美什和阿旮》、关于英雄追求永生和荣誉的《吉勒旮美什和生存之地》、《吉勒旮美什和天公牛》、描述阴间地府的《吉勒旮美什、恩基都和地府》和《吉勒旮美什之死》。除了神话故事外,巴比伦对于苏美尔的吉勒旮美什史诗也以一种新的视点进行了阐发,约公元前1100年,乌鲁克的书吏阿卡德语把英雄吉勒旮美什的多篇苏美尔史诗编撰一部共12块大泥板的长诗——《吉勒旮美什史诗》。它独特的风格和对死亡、对抗、友谊等等人性永恒主题的探索使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史诗中讲述吉勒旮美什的战争和修筑给乌鲁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神因此派荒原力士恩基都前去乌鲁克对抗吉勒旮美什。英雄惜英雄,恩基都和吉勒旮美什在角力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二人一同远行建功立业。他们战胜了黎巴嫩山的雪松林守护妖胡瓦瓦,杀死了伊丝塔尔女神的神牛。恩基都的逾越行为激怒了神。他的病死使吉勒旮美什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他开始跋山涉水,寻找永生的秘诀。在历尽曲折后,吉勒旮美什最终找到了因从洪水中解救人类而获得永生的舒如帕克王乌特那皮什提。乌特那皮什提向他讲述了洪水故事,并让他去海底捞取不死仙草。照乌特那皮什提指示,吉勒旮美什成功地取得了灵芝草。在归途中,他因洗澡让蛇偷吃了不死草。卑贱的蛇从此可以蜕皮新生,而伟大者如吉勒旮美什却无法逃脱人类的命运,功亏一篑地回到乌鲁克。

前14世纪后,亚述和巴比伦尼亚出现了一些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史诗。比如,有一首反映加喜特王朝晚期情况的史诗,以巴比伦人的角度哀悼了埃兰人入侵造成的灾难。公元前13世纪,亚述出现了长达九百句的渲染了图库勒提尼奴尔塔对巴比伦的胜利的诗歌。晚期的史诗都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

塞姆语的巴比伦神话在苏美尔的创世观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关于世界创造和人类产生的理论。巴比伦神话《智者Atrahasis》叙述了人类的产生和洪水的故事:世界之初只有神存在,大神们享乐,而诸小神们(Igigi)承担起繁重的灌溉、汲水等劳动任务。小神们不满的罢工威胁大神的统治地位,叛乱一触即发。于是人类被创造出替代小神工作。水神恩齐和大母神用神血液混合粘土创造了第一个人,人类从此生生不息。1200年后,人数目和人的欲望开始膨胀,向神要求不该属于他的智慧。愤怒的诸神降下瘟疫和虫害去减少人的数量,但问题没有解决。神王恩利勒决定用洪水灭绝人类。恩齐将洪水的消息透露给舒如帕克国王阿特腊哈西斯。于是,阿特腊哈西斯建造方舟,将家人和各种动物运到船上,逃过了洪水劫难。洪水过后,众神接受阿特腊哈西斯的供奉。恩利勒也宽恕勒他,并赐予他永生。他的两个孩子开始传宗接代,成为新人类的祖先。此后,人类再也不会被灭绝,只有罪人受到惩罚,世界的新秩序得以建立。另一部著名巴比伦神话是《创世纪》(Enuma Elish)。这篇巴比伦祭司创造的神话编撰了巴比伦城神马尔杜克取代了苏美尔的神王恩利勒成为至高无上的创世者的故事。这部神话在巴比伦一年一度的新年节上被众人吟颂。当巴比伦创世纪神话传到了亚述,亚述人更换了创世的英雄,用本土阿淑尔大神取代马尔杜克作为故事主人公。《圣经》“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显然来源于两河流域的创世文学。

除对苏美尔文化的继承外,巴比伦也有自己幽默风趣的神话故事。《埃塔那》就是这类神话故事的代表作。埃塔那是洪水之后的一个国王,不能生育,没有子嗣。鹰和蛇是一对好朋友,但一天鹰乘蛇不在吃掉了蛇的后代。蛇在太阳神沙马什的教导下,趁鹰啄食腐尸的时候,撕裂鹰的翅膀,将它摔下悬崖。饥寒交迫的鹰向沙马什苦苦哀求。沙马什命令埃塔那救出鹰并喂养它直至恢复健康。埃塔那向鹰请求得到“生养之树”作为回报。鹰无力做到这一点,决定把埃塔那驮上天国,以得永生。但当鹰越飞越高时,埃塔那却一阵眩晕。从高空摔下来,粉身碎骨。从此,人对永生的希望破灭了。

(三)箴言和寓言故事

箴言和寓言又称“智慧文学”,包括谚语熟语、格言警句、寓言幽默、对话争论、谜语等。这类文学作品以短小的篇幅、灵活的式样、丰富的内涵而脍炙人口,为普通百姓所接受。苏美尔人率先辑录各种流传甚广的格言,古巴比伦时期学校学生把他们作为语文作业多次传抄。这些谚语涉及到社会生活和宗教领域,但比较晦涩难懂。纯粹的阿卡德语的谚语不多,但却流传得很广。如有一则格言:“蝎子叮人,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告密者置别人于死地,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对话辩论是两河流域文学中得瑰宝。争论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而争论都围绕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如创世、人类起源等。参加争论的双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的物,如牧羊人和农夫,父亲和儿子,夏季和冬季,羊和大麦等等。神或国王最后被请出为双方仲裁。晚期的辩论作品具有一定的讽刺文学的味道,著名的如《主仆对话》:主人首先述说他要做这样或那样,仆人对一切都说好;之后,主人又改变观点,说不愿做这样或那样,仆人罗列证据表明主人不会错。最后主人说要杀死仆人,仆人机智地回答“我主最多比我多活三天”。寓言和幽默故事在智慧文学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文体生动活泼,不受框架的限制。寓言多是发生在动物之间的故事。狐狸和狼、鬣狗和狮子之间进行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讽刺性争论。狗尾草和枣椰树也发生争吵。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幽默故事是由书吏学校的学生或老师编撰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学生一天的生活:在学校里由于种种原因挨打,无奈的父亲邀请老师到家,恭维加送礼,学生于是变成为了老师的好学生。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幽默故事,如《穷人吉米勒尼奴尔塔》,讽刺了官吏的趋炎附势和贪婪,皇室的腐败。亚述的短篇幽默小故事,与阿拉伯小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世界著名的希腊的伊索寓言一定受到两河流域寓言的启发。

(四)赞美诗、圣歌和祷文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苏美尔人的赞美诗是公元前3千纪中期的宗教赞美诗,但赞美诗大量出现在乌尔第三王朝之后。这些对神的赞美诗描述了神在人类世界的崇高地位。这类赞美诗气势宏大,语句工整。如一篇歌颂尼普尔主神恩利勒的赞美诗:没有巍峨的山峰恩利勒,世无城市,人无房屋;没有马厩,没有牲口;无人能成为王,高级僧侣不会出现;河流停滞,鸟儿不巢;漂浮的云不再降下雨露,原野不再拥有美景,田野里的大麦不再开花……

除宗教赞美诗外,还有一类是国王赞美诗。这类赞美诗的对象主要是神化了的苏美尔的国王。,一般叙述了国王的家世,权力的合法性,对神的虔诚供奉,对寺庙的殷勤,对穷人、孤寡等的关心,有的还提到王的健美的体魄、征战的业绩等等。汉穆腊比之后,国王不再神化,国王赞美诗就不见了。古巴比伦时期,出现了吟诵神的事迹的圣歌,如《爱神伊丝塔尔(Ishtar)之歌》、《太阳神沙马什之歌》等。圣歌篇幅都比较长,可达两百多行。与宗教赞美诗不同的是,圣歌不全是对神的赞美之辞,还包括许多对神的人性化的描绘。如《伊丝塔尔之歌》就描写了伊丝塔尔的任性、不守神的规矩。从这点上来说,圣歌比赞美诗更有可欣赏性。

祈祷文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独立成文,有的附在别的文字之后。一般的建筑铭文后常附有一两句祈祷,希望建筑长久存在,诅咒将来破坏此建筑的人。给神写信是祈祷的另一种形式,祈求者在信中向神述说自己的心愿。加喜特时期对神的祈祷文刻在滚筒印章上,忏悔罪过和请求赦免为主要内容。许多人的姓名本身就是一句祈祷,感谢神灵赐子。祈祷文不只是千篇一律祈求与忏悔。有一种称作“神喻牺牲(oracular sacrifice)”的祷文极富表现力。它有时描写了用作牺牲的动物曾经历过的原野生活,有时描写了寂静无声的沉沉黑夜;人对赎罪的祈求往往被安插在某中仪式中。还有一种祷文被称为“符咒祈祷”,用于一些特定祈祷仪式中。由符咒祭司吟诵,同沙马什、马尔杜克、埃阿(恩齐)等大神交流。祈祷以对神的赞美开始,然后诉说希望得到神的厚爱,赦免罪过,消灾免祸等;最后是对神的赞美。这些祈祷的忏悔部分,感情真挚动人,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有一种文体称为“挽歌”。挽歌的内容广泛,哀悼的对象包括城邦和神氏,如哀悼阿卡德城和乌尔城被敌人毁灭的两首挽歌,哀悼沦入地府的农业神杜穆兹(Dumuzi)的挽歌等等。有些挽歌一直流传到波斯王大流士时期。

世界上古史主要知识--古代两河流域

2008-01-24 10:03

古代两河流域

一,名词解释

1.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当笔,刻在泥板上,落笔之后自然成楔形,产生于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

2.苏美尔城邦:苏美尔城邦是古代两河南部流域最先出现的众多城邦国家。重要城邦有乌尔、拉伽什、乌鲁克等。其主要经济形式为神庙经济。后经城邦之间的兼并战争,由萨尔贡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国阿卡德王国,标志着苏美尔城邦时代终结。

3.乌鲁卡?基那的改革:苏美尔城邦时期拉伽什城邦国王乌鲁卡?基那进行改革。他废除了卢伽尔安达时期的弊政,目的是缓和城邦内部矛盾,以加强城邦政权对奴隶实施专政的职能。其次,禁止贵族用贱价强买平民的牲畜、房屋。再次,废除向祭司征收重税,增强了祭司的权利,削弱了王权。改革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恩西:苏美尔城邦时期为各城邦最高统治者。在乌尔第三王朝时为地方官员。

5.萨尔贡: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向四周征战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组建了一支5400人的常备军。

6.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王乌尔那木战胜乌图赫伽尔,统一南部两河,建立乌尔第三王朝。乌尔那木颁布世界第一部法典《乌尔那木法典》。

7.《吉尔伽美什史诗》:世界上第一部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它起源于苏美尔城邦时期,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邦国王。

8.空中花园: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来自米底的王后所修建,位于底格里斯河畔。3B.C,空中花园被毁。

9.阿维鲁:古巴比伦社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10.穆什根努:古巴比伦社会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11.伊沙库: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古巴比伦社会中以缴纳贡赋为条件从王室地产中领取份地的佃耕农民。其二是早期亚述时期,国王称伊沙库。

12.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时期国王,他在位期间是新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586B.C他围攻耶路撒冷,劫掠当地人民和财物至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

二.问答论述

1.为什么古代文明首先出现在大河流域?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条件相对好

2.亚述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第一,国际上四周无强敌,埃及和赫梯作为强国已不复存在。第二,国内铁器广泛使用,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促进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提供了更锐利的武器,增强战斗威力。第三,频繁的对外征服。第四,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包括进行军事改革;恢复对外战争。

3.亚述帝国是如何改变他的统治政策的?

从对征服地区进行野蛮屠杀的政策,转为将其居民从一地迁往另一地,这样缓和了与被统治地区的尖锐矛盾。政策的转变开始于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4.简述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的新巴比伦社会经济状况

(1)对城市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尼布甲尼撒二世大规模建设巴比伦城,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2)经济繁荣,商品货币发达,高利贷活动频繁。(3)奴隶制度比过去有了较大发展,奴隶人数增多,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方式也多样化。

相关推荐:

公元前三千纪是多少年

铁血战狼真假八路是哪一集

快乐男声是什么

元宵节有什么意义

独步天下八阿哥和东哥是第几集在一起的

快乐牛牛更新后黑屏闪退解决方法

f女是什么意思

虞美人种子什么时候采收

声明:《公元前三千纪是多少年》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你微笑时很美童谣有没有人物原型

    在这部电视剧中,童谣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在职业选手GogV的基础上,融合了兮夜、童扬两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总得来说,她这个角色...

    电影 日期:2023-04-19

  • 公元前三千纪是多少年

    公元前三千纪是公元前3999年到公元前3000年。公元是个纪年法,所谓的公元2014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第两千零一十四年,那公元前2017年的意思...

    百科 日期:2023-04-19

  • 你微笑时很美童瑶简阳分手原因是什么

    两人分手原因是因为简阳成了电竞明星,对这段感情冷处理。两人之间的感情本来很好,但是因为简阳得到了一个战队的青睐,所以邀请他去深圳试训,如...

    电影 日期:2023-04-19

  • 宝马3前挡风玻璃修复需要多少钱

    宝马3前挡风玻璃修复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判断裂缝是否可以用硬币修复。如果裂缝只有硬币大小,可以通过修复修复,价格也不是很贵。100-200元左...

    汽车 日期:2023-04-19

  • 铁血战狼真假八路是哪一集

    《铁血战狼》真假八路是第5集。这一集讲述了前田率领冒充八路军的日军特别行动队,进入各村抢粮杀人。老百姓不明真相,对八路军”闻风丧胆,避之...

    百科 日期:2023-04-19

  • 快乐男声是什么

    《快乐男声》简称为快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于2007年起举办的针对男性的大众歌手原创偶像选秀赛,参赛者必须是年满18周岁...

    百科 日期:2023-04-19

  • 百炼成钢将正式收官

    今晚,由毛卫宁执导,王雷、夏德俊、陈晓、佟丽娅、郭晓东、张新成、王泷正等主演的《百炼成钢》将正式收官。历经一百年的革命、建设、奋斗,中...

    电影 日期:2023-04-19

  • 宝马3为什么突然踩油门速度上不去

    宝马3为什么突然踩油门速度上不去油压不够,油泵工作不好。机油滤清器或喷嘴堵塞。在3K转速下,速度应该在100左右,加速度不够。也可能是离合器...

    汽车 日期:2023-04-1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