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1 手机版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颜回通过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孔子的都有哪些有名气的弟子,这些弟子都是干什么的?

孔子有弟子3000人,当然出名的也有72人,他们中有很多人。但是这些人可能职业背景地位和品质都不一样。

其中让我们对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弟子颜回了。人称颜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对得意的门生,他的才华也十分出色,他谦逊有礼,甘于贫困。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正是颜回了。但是最令人痛心的是,颜回他英年早逝,这也让孔子十分叹息。

仲由,字子路,也是鲁国人,他跟着孔子周游的列国,掌握了很多知识。孔子十分喜爱他。对他也总是称赞夸奖,“子路好勇,闻过则喜。”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他的赞赏。

还有比较出名的是端木赐,字子贡。他巧言善令,而且他能力很强,政治才能也很突出。他担任过鲁国和卫国的相。经商之道也很擅长,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即使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子贡也是描写的最多。

可能在司马迁看来这个人是孔子弟子中最厉害最有名的吧。所以在后世,子贡的地位也比较高。

这些人有名的弟子们都是孔子门下比较有才能的人,所以他们都整理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论语》,可以说这些人在当时各行各业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有人经商,有人当官,他们能够成就这样的事业,都是因为师从了孔子。

孔子的弟子子由的简介

    孔子和弟子之间是和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徒关系情深。孔子成就了弟子,弟子继承并传播了孔子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官府对于教育的垄断,主张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从大约二十七岁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在他的弟子中,有的是父子,比如颜路和颜回,曾皙和曾参,也有的是亲兄弟,比如冉耕、冉雍和冉求。其中,有少数比如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样的贵族,绝大部分是平民。有子贡这样的富可敌国的商人,大部分是颜回、冉耕等家境贫困之人。

      孔子对待弟子不分贵贱亲疏,一视同仁。陈亢曾经问孔子的儿子孔鲤,老师对你说过特别的话吗?言外之意是在学习方面老师对你专门开小灶吗?孔鲤说,没有。有一次,老人家在院子里,我快步经过时,他问我,“学诗经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又有一次我从院子里经过,老人家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自立”。陈亢高兴地说,“问一得三,知道了学诗、学礼的用处,也知道了老师对待我们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孔子对待弟子慈爱而严厉。《论语》中说孔子平时“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就是说,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论语》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录,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处处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一天,孔子和几个弟子在一起,孔子问学生以后的志向,子路、冉有和公西华向孔子表明如果有人肯用,自己如何去治理国家,如何为政,只有曾皙在专心地弹瑟,孔子说,“曾点啊,你的志向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对于这段场景的描述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就是说曾皙一直在弹瑟,听到孔子的问话,弹奏的节奏逐渐放慢,最后用力弹了一下,发出响亮的声音,结束弹奏,然后放下瑟,站起来。这里为我们描绘了孔子与弟子祥和、轻松、随意的谈话氛围。

      子游位列“孔门十哲”文学科之首。他在武城做县宰时,用礼乐来教化民众,有一天孔子来到武城,子游陪老师各处闲逛,听到弹琴和唱歌之声,孔子随口说道“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这么个小地方还用礼乐吗,子游着急地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这是老师您以前告诉我们的啊。孔子笑着说,“子游做得对,我刚才说的是开玩笑的话”。

      由于卫国储君蒯聩得罪南子而出逃国外,卫灵公去世后,国君职位由蒯聩儿子辄来继承,后来蒯聩回国,发生了父子王位之争,导致卫国内乱。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君让你治理国政,你先干什么呢?”。孔子回答,“先纠正名分问题”。子路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意思是老师,你真是迂腐啊,这又何必纠正呢。孔子说“野哉由也”,意思是子路说话真是鲁莽啊。

        季氏想增加赋税,孔子主张减税,但是冉求仍听从季氏实行田赋制度,孔子生气地对弟子们说,“冉求从现在开始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

      宰我在“孔门十哲”中位列言语科之首。有一天他白天在课堂上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父母去世以后,当时通行的做法是守丧三年,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骂道“予之不仁也”。

      孔子对于弟子是真心关爱。冉耕(字伯牛)在“孔门十哲”中位列德行科,品德高尚。他得了不治之症,《史记》中记载是“恶疾”。孔子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去探望,从窗外握住他的手说“就要失去这个人了,这就是命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种病啊”。惋惜哀痛之情溢于言表。

      原宪给孔子做管家,孔子给他的俸禄是小米九百(《论语》中未注明计量单位),原宪认为太多而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你用不了,就送给你邻里的穷苦人吧”。

      颜回无疑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门十哲”德行科位列第一。他安于贫困,酷爱学习,“闻一以知十”,“不迁怒,不贰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称赞“贤哉回也”。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被匡人所围困,师徒走散。后来见到颜回,孔子说,“我以为你是死了”,颜回说,“老师您还在,我怎么敢先死呢”。颜回去世时,孔子“哭之恸”,说,“这是老天要了我的命啊”。

      子路性格刚强鲁莽正直,自从跟随孔子以后,长时间不离左右。孔子说,“自从我有了子路,恶言恶语的话就再也听不到了”。然而子路不懂得保护自己,孔子担心他会不得善终,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在卫国做官期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听到后说,“嗟乎,由死矣”。城中内乱发生时,子路本来不在城内,别人由城中出逃,他却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认为拿了别人的俸禄就要为人做事,毅然返回城中救主,不幸被杀。

      孔子在弟子面前从不以权威自居,鼓励弟子大胆提出问题。颜回对于孔子的观点从不提出反对意见,孔子说“颜回对于我没有帮助,我说的话他没有不赞成的”。由于颜回在课堂上从不提出问题,孔子甚至认为颜回有点愚笨。后来经过观察,颜回对于孔子的观点还会有所发挥,才知道“回也不愚”。

      “君子坦荡荡”,孔子对弟子襟怀坦白,他对弟子们说,“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由于子路不同意孔子见南子,孔子拜见南子回来后,子路满脸不高兴,急的孔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高尚的道德和渊博的学识为弟子所敬仰。颜回曾经感叹,“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深奥。老师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社会上有人毁谤孔子,子贡说道,“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贡把孔子比喻为太阳和月亮,世人只能仰视,不可逾越,不能诋毁,诋毁孔子的人就如同诋毁日月,是不自量力。有人对子贡说,“你的学问和德行已经超越孔子了”。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的道德学问,就好比青天不可以用梯子爬上去,人们永远不能和孔子相比。可见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无比崇敬。

      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相约在孔子墓地旁边盖起草屋,为孔子守丧。在此之前,只有儿子为父母守丧,没有弟子为老师守丧之说。据说,弟子在守丧期间,根据各自的笔记,开始编纂《论语》。弟子们非常想念自己的老师,后来有人发现,有若长得与孔子有几分相似,为了缓解思念之苦,让有若模仿孔子的言谈举止,在台上装扮孔子给大家讲课,接受大家跪拜。三年之后,众弟子相拥大哭,分别而去,或为官或办学。子贡又守丧三年。后来,弟子及鲁国人为了永远与孔子相伴,在孔子墓旁建房而居,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后人称做孔里。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弟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今人提供借鉴。

                     

                              张洪山

                  二零二二年七月于潍坊商校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人物生平

编辑

出身贫微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据不可考之传言,常吃野菜充饥[2]

。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3]

师从孔子

仲由为人伉直鲁莽,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仲由为人果烈刚直,且多才艺,事亲至孝,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志伉直”,又使得子路的好勇与一般的逞勇好斗之徒有所区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③”,“不得其死”,等等。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以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同时这一评价所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

仲由很尊敬孔子,“子疾病,子路请祷”。但对待同一事物的对错,如果有他不同的观点,他也会提出来,与宰予,颜回不同,从不隐瞒。如孔子见南子时,子路不高兴[4]

,因为南子“美而好*”;当孔子谈“正名”时,他就说孔子太迂阔,他甚至认为读书人并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如此坦诚直言,是其他弟子所没有的。孔子说过: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5]

一般听到这个诉讼案件,都要听两面之词,原告、被告都讲完毕后才能判断。

但是子路不一样,他听到一面之词就知道谁对谁错,因为他脑袋瓜好使,不需要按照一般人的方式来判断是非,是大智大勇之人,在他的刚毅、公正的谋断下,涉案众人都非常信服。[6]

孔子常与弟子谈志向,每次仲由都抢先发言,而且多数是谈他如何勇敢,如何教别人勇敢,以及如何打仗等等。孔子对子路说:“你喜欢什么?”子路(对孔子)说:“喜欢长剑。”[7]

孔子周游列国时,仲由和颜回等人始终跟随孔子,由于他极勇武,实际上起了保卫者的作用,所以孔子评价子路这个朋友的忠诚时说:“自从我有了仲由后,我就没有再听到的恶意的言辞。”[8]

子路侵官

据后人说:有一次子路去做邵这个地方的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的手里,季家限百姓在五个月以内开通一条运河。古代生产力低下,季家这个命令,对老百姓来说是很沉重的。而子路的行政区内正管到这件事,为了要鼓励大家做工,公家的经费又不够,就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乃至从家里弄粮食来,供给大家吃。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给工人吃的饭倒掉,把锅砸破。子路是个急脾气,跑去跟老师吵架,对孔子说,你天天教我们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行仁义,现在我这样做,你又嫉妒了,又反对我了,还教子贡来捣乱。孔子就说,子路!你不要糊涂,当了君王的人,因为天下都是自己的,便忘了自己而爱天下,当了诸侯,就爱自己国家以内的人民,当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普通一般人,爱自己的家人,超过了范围的仁义,虽然仁义之举,但是侵犯了别人的权威,所以你错了。

原文:

议曰:昔仲由为邵宰,季氏以五月起长沟,当此之时,子路以其私秩粟为浆饭,以饷沟者,孔子闻之,使子贡往覆其饭,击毁其器。子路曰:夫子嫉由之为仁义乎?孔子曰:夫礼!天下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反经》[9]

君子死,冠不免

享年是六十三岁。

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10]

,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1]

经释:重视个人荣誉,军旗在则人在,军旗亡则人亡,很正常。

或,孔子希望仲由能够注意衣装打扮,这样才能符合士族地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虽然知道巧言令色,鲜矣仁,但还是”席不正,不食“,让自己举止得体。

他用一命换取退出政治纷争又不失武士的忠心的结果,是最无奈的办法。

主要成就

无宿诺

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

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子路后在卫国的蒯聩之乱殉难,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12]

唐玄宗尊之为“卫侯”,宋真宗加封为“河内公”,宋度宗又尊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为亲负米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政治才干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

孔子曾多次谈到他擅长“政事”,并向人介绍说:对于子路,可以任命他来治理千乘之国的军事后勤工作,至于是不是仁,我不知道

。他开始步入仕途,是孔子在鲁国做“中都宰”、“大司寇”的时候。最初,他在季孙氏那里干点小事,后来得到信任,升为“季氏宰”,即季氏家族的总管。其后,还做过“费宰”。

在孔子周游列国客居卫国时,他做了卫国实际掌权者孔悝的蒲邑的“蒲大夫”,前后3年,取得不少政绩,深得孔子称赞。子路治理蒲三年,孔子路过,入境而善之说:‘好啊!由严肃而相信了!’进入城邑说:‘好啊!由忠信以宽容了!’到庭院说:‘好啊!通过观察来判断了!’”。

小邾国一名叫射的人,带领句绎的人来投奔鲁国,专门指名叫仲由代表鲁国出来定盟约,而其他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话说就是,“千乘之国不相信盟誓,而相信你说的话

”。可是仲由坚辞不干,原因是不能鼓励小邾射干背叛国家这种不义之事。在卫国当蒲大夫时,仲由组织兴修水利,他体恤民工劳动艰苦,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的原因”

孔子认为,正是因为仲由做到了这些,才使得“民尽力”、“民不偷”、“民不扰”,而国家富强,这显然是对仲由政绩的极高评价。

子路坟

编辑

子路坟,亦称仲由墓,位于濮阳县城北5公里,今京开大道西侧,其西南半华里是戚城遗址。相传戚城曾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封邑,所以俗称孔悝城。坟的东北1华里有蒯聩台遗迹。

仲由墓直径28米,高430米,墓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墓前有碑,上刻“仲夫子之墓”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再往南有石象生、卫国公石坊、石阙和望柱,有四通明清两代重修仲由墓祠祀碑排列两旁。其路东侧有一巨碑,上书“仲夫子落缨处”。墓园原来翠柏葱郁,大者可二人合抱,惜全毁于1958年。再往前南为墓祠,其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酸覆顶,宏伟壮观。还有东西两庑享堂,内有明、清两代碑刻题咏二十来方,多刻文人官绅赞颂仲夫子的诗词歌赋。

子路墓祠是濮阳市区一处重要名胜古迹,其始建年代不详,据《水经注·河水》所载戚城东有“子路冢”,说明在1400年前北魏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已确认这里就是子路的葬所。

仲由墓曾被盗掘,墓室内有残铁剑一把,陶壶、陶鼎、陶陲各一件。墓基为夯打,

子路坟

墓室为绳纹小砖券砌。专家认为此墓始建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之西汉中叶。以后历代均有修葺,明代重修再三,今有碑文在其墓侧。

1991年至1992年,濮阳市人民政府对子路墓祠进行了全面整修复原。整修后的享殿、两厢房、山门、石碑坊皆为明清风格。大殿为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仿明建筑,面阔

五间,进深三间,三交六木宛

雪花窗棂。四周有石栏杆环绕。两厢房,面阔十一间,为硬山前抱厦式仿明建筑。山门亦为绿琉璃瓦、面阔三间的仿明式建筑,子路墓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为典型的陵墓式建筑。

后裔

北宋末年子路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随康王赵构从济州南渡,以军功授台州知府,后定居吴江膳字圩,即今盛泽镇。宋高宗为表彰仲基及其始祖仲子路的忠勇,特下诏在盛泽镇划地百亩,修建御赐河内公庙,宋高宗亲撰匾额与庙记。

建炎戊申年,仲子世家四十九世嫡长孙大宗主仲基携胞仲琪、仲祺南渡之后。其后裔被后世家谱家志称为江南大宗。

江南大宗逐渐发展壮大,并播迁各地,截止到清朝末年,后裔已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等地。至今更是散居全国,甚至远居海外。近千年来,江南大宗后裔继承先贤仲子的传统品格,不断进取,闻达不断。不论是在政界还是在文化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孔子评价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路死后,孔子还是非常伤心,有覆醢之举(吃饭时,见到肉酱将其盖上,不忍食用)。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相关推荐: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

蝉的学名

朱茵在什么电影里扮演紫霞仙子

暑假最适合去哪儿旅游呢

孔子的格言有哪些

赵薇甄子丹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暑假最好的旅游景点是什么

宽宽的什么合适的词语

标签: [db:标签]

声明:《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

    孔子的弟子中和自己习性最近的是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

    百科 日期:2023-04-21

  • 蝉的学名

    1、蝉中文学名就是蝉(英文学名:Cicadidae)。2、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

    百科 日期:2023-04-21

  • 面霜用完要洗脸吗

    不需要。面霜使用后是不用洗的,洗了就没有效果。面霜是基础护肤最重要的一步,面霜中的美白、抗衰老等有效成分能够更好的被肌肤吸收。正确的...

    护肤品 日期:2023-04-21

  • 八角亭谜雾玄珍为什么恨玄珠

    《八角亭谜雾》里,玄珍在最好的年纪里死了,并且还被人从水里捞出来了,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得噩梦。但是从后面的回忆我们可以知道,玄珍其实不喜欢...

    电影 日期:2023-04-21

  • 朱茵在什么电影里扮演紫霞仙子

    朱茵在20世纪90年代电影《大话西游》扮演紫霞仙子。变成灯芯的她们,需要苦练修行化解这段恩怨,可惜事与愿违,导致比以前斗得更厉害了。在电影里...

    百科 日期:2023-04-21

  • 暑假最适合去哪儿旅游呢

    桂林山水: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百科 日期:2023-04-21

  • 韩剧黑色太阳首播有哪些看点

    韩剧《黑色太阳》是由著名演员南宫岷出演的,这部剧讲述了南宫岷饰演的韩志赫在韩国国情院的故事。韩志赫曾经是韩国国情院非常重要的一名官...

    电影 日期:2023-04-21

  • 柳州面包车远销东南亚是什么品牌

    柳州面包车远销东南亚的品牌是东风风行菱智。东风风行菱智,官方指导价:5.59~8.99万元,车型定位中型MPV,有7座、2座、9座、5座四种座椅布局,动力...

    汽车 日期:2023-04-2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