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辛追夫人在哪个博物馆

辛追夫人在哪个博物馆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1 手机版

1、辛追夫人自1972年出土后,便一直存放于湖南省博物馆。

2、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近达三个月的挖掘,墓坑中一副巨大的棺椁终于显现出来,随着外层木椁的办盖被掀开,木椁中央的木棺则显现出来,木棺四周摆放着大量的随葬品的边箱,其中有漆器、竹简、陶器、木佣等。随着墓葬的发掘,墓主人的身份得到证实,她就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

3、1972年夏,周恩来总理在湖南上送的请示报告上迅速批示,对女尸进行解剖。1972年12月14日上午8时,在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今历史馆)里解剖。经解剖发现,其内脏保存完好,胶原纤维和刚去世时相似,细如发丝的肺部迷走神经可数。

4、另外辛追夫人血管裹有凝固的血块,血型为A型。按病理检查,辛追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病;在直肠和肝脏内发现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在其食管、肠胃内有138粒半甜瓜子,可知死于瓜熟季节。按病理推断,可能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致死,去世时年50岁。

在长沙:博物馆观瞻辛追夫人

来长沙,最期待的就是湖南省博物馆。或者说,这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很小的时候,就在书上看到过马王堆汉墓,有千年不腐的女尸、有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

湖南省博物馆实行预约制,公众号上有9000张票可供预约。周六日很火爆,必须掐点提前三天预约。 否则,只能像我一样起个大早去门口排队。

从开门前8:50开始排队等待入场,到最终过完安检开始参观大概耗时45分钟。而预约通道基本不用排队,直接就可以走进去。

博物馆永久对公众开放的主要是两个馆: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马王堆汉墓陈列。三湘历史文化就是湖南人的历史与文化,从地壳运动、原始时代到现代文明,人文习俗,细腻而充实。 此前博物馆已经经历了5年的新建修整,2017年才正式开放,所以建筑装修非常新,有不少高科技影像化的展示工具。

印象深刻的就是“皿天全方罍”,商代的酒器。造型巨大而又不失精致。早年间曾流失海外,博物馆只收藏了盖子。后来,国外的收藏家要在纽约佳士得拍卖。湖南省赶紧前往与卖家洽购,以防拍卖流失。最终,湖南本土的七家企业共同出资2000万美金购买成功,这件3000多年的宝贝终于“身首合一,完罍归湘”。

马王堆汉墓陈列是湖南省博物馆的最大亮点,逛完二楼上到三楼一整层都是。整体设计的还是非常不错的,连墓室的构造都通过不同楼层的落差体现出来了,再通过声光电的效果,看着庞大的墓穴很震撼。

棺椁一共有四个。由小到大,出土的时候是一个套着一个的,现在分别摆放着。

汉墓陈列最出名的藏品是T型帛画、素纱单衣和辛追遗体。

T型帛画一共两幅,覆盖于棺椁之上的,大概是一种助死去的人升天享受荣华富贵的一个祈愿工具。

素纱单衣,衣长128米,看着挺大的一件衣服却仅有49克。反映了当时编织技术的高超。在各种历史书里经常能看到这件衣服的照片。

参观完所有的项目之后,终于来到了压轴的“观瞻辛追夫人”展区。

辛追是当时的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出土时,“皮肤 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说是这么说,但作为一具2000多年的尸首还是挺吓人。所以入口处很贴心的提示着:观瞻辛追遗体或许给您带来身心不适,请慎重选择!

据医学检测,辛追是A 型血,患有冠心病,肚子里有138粒半颗甜瓜子。应该是胆石症的心绞痛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而猝死的,去世时年约50岁左右。

我在思考:古人千方百计的设计复杂的墓室,隐藏墓地,就是怕被盗墓,所谓入土为安。现在这样每天让人参观,似乎极为不妥。是对辛追夫人的冒犯吧?

不过转念又想,夫人追求的是千年不腐,如果继续在地下过个几百上千年应该也很难继续保存下去。而在博物馆内,有各种最先进的科技来保护其遗体,未免不是件好事。

毕竟,今日在此地所有看过辛追夫人的我们,都会死去,肉体终有一天都会湮灭。只有辛追夫人,只要这个博物馆还在,她就将会永生永世的被一代代人保存下去。

这大概是一个无法选择的公平交换吧!

辛追是怎么死的?

2011年4月28日,由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马王堆汉墓文物精华展开展,共有120余件珍贵文物首次与山西观众见面,其中千年不腐女尸辛追夫人颇受观众关注,开展首日就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前来观赏。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在讲座中也向观众解开了马王堆辛追夫人不腐之谜。

据刘小豹介绍,造成马王堆辛追夫人不腐之谜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深埋,一个是密封。根据湖南的地理环境,地下8米以下的土壤有恒温恒压恒湿的特质,其次尸体用四座棺材呈阶梯式摆放,用木炭、白膏泥、夯土和封土作为密封材料,有效的起到缺氧、无菌的作用。

然后就是这位夫人的棺椁了,在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最外层是一层白膏泥,然后白膏泥的里面是一层木炭,木炭的下层是26张泛黄的竹席,经过一系列的解封,棺椁终于出现在了考古人员的面前,不过这还没完,这具棺材不小,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这么大一口棺材被称之为井椁。

里面还有玄机,里面用四块木板又隔出了一个方尸体的地方,最后在尸体的外面看到的是20层棉丝绸,如此周密的包裹下,这具尸体肯定是不会烂的,但是如果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虽然工程不小,但是还打不到防腐的程度。

这是一位2000多年前的汉代贵妇,她的面目有些恐怖,皮肤具有弹性,润泽有光,从尸体腐烂程度上看,死亡的时间好像只有几个月。自然界中的万物都遵循有生有灭的规律,然而在她没有生命的身体上,正常的腐败过程为什么就停滞了呢?

经过专家考证,这位贵夫人就是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仓的妻子,名字叫辛追。正常情况下,尸体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蚀而腐烂,所以保存下来的古尸特别少,即使有也是有特定环境或者防腐处理过,像埃及的木乃伊,内脏掏空以后,尸体经过脱水处理,能够保存下来,在我国新疆干旱、炎热的地方,人们发现了自然风干的干尸,像楼兰女尸,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人们也发现了冰冻的尸体,保存下来的原因是低温、冰冻。辛追的尸体,既不同于干尸,又不同于冰尸,是一种湿润的尸体,在长沙马王堆这样一个温热带地区,经过了2000多年,竟然像刚死去几个月的一样,确实是个奇迹。那么古人是怎么把一个没有生命的身体保存了两千多年而不腐呢?

在场的考古专家从没有见过年代如此久远、保存如此完好的尸体。辛追的关节能够活动,肌肉具有弹性,这是现代防腐药水也难以获得的保存程度。

就只是表现出来舌头出来了,会厌上提了,还有一小段直肠脱出了。

那就是说,腐败细菌产生了是一种气体,气体遇到哪里有出口的地方就出去了,所以说,连一些脏器都推出来一点点就证明有早期的腐败了。

自然界的生物死亡以后,在细菌和自身酶的作用下,身体会渐渐腐烂分解,直到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辛追在最初也不例外。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腐败的过程是比较短的,时间并不很长。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腐败,早早的就停止了呢?古人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使这具两千年前的尸体得以保存呢?

人们的目光首先聚集在浸泡尸体的液体里,早在棺木打开之初,人们就发现尸体浸泡在散发异味的茶色液体中,莫非玄机在这里?

一种意见认为是有意配置,用于保护遗体以及有机物的这样一种,换句话来说,用现在的观念,就是防腐液吧。

我个人看法就是中药或者草药,中草药的混合剂,填放在棺材里面,中草药可以延缓尸体的腐烂,这么一个作用。

肯定是采取了措施,要不然腐败不会停止。

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

到了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认识到,人体的腐败主要由外来的腐败细菌和自身的蛋白酶造成的。

那就是说人体死以后,细胞里面的酶都放出来,把自己给消化了还不说,还把细胞周围的有关的组织还可能消化。

然而浸泡辛追尸体的棺液里,就有对腐败细菌和酶都有抑制作用的成分,难道2000年前的医学水平,就能够帮助古人配制防腐药水了吗?

穿得好好的,泼了好多水保存还没有记载。

经过检测,结果令人惊讶,棺液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物外,还含有乙酸、乙醇等杀菌物质。而乙醇就是酒精,是今天常用的消毒杀菌药物。

棺液如果不是古人配制的,乙醇等成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棺材里有满满的丝绸,有专家认为丝绸是一种含蛋白质很高的纤维,它的发酵物可以产生同等含量的乙醇和乙酸。但是溶解这些物质的水是从哪里来呢?

最初,专家猜测辛追的体重有七十公斤,而实际只有三十四点三公斤,人的身体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是水,棺液里的水是不是尸体早期腐败时产生的?但是接下来,这种猜测就被否定了。因为棺液有80多公斤,足足相当于辛追身体的总重量,多余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就认为水蒸气慢慢渗透渗进去的。

为什么就惟独一位贵族夫人的尸体保存下来,比她身份更高一些人的尸体为什么没能保存下来呢?许多的疑点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棺材中的液体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尸体的腐败,是尸体千年不腐很重要的原因。在一些科学家围绕棺液的来历进行争论的时候,尸体不腐的原因仍在探索中,接下来就排除了外面的水渗进棺内的说法。

当人们再次审视墓葬的结构时,许多的发现接踵而至。

整个棺椁内没有浸水的痕迹,保存完好,这在多雨的长沙是不容易实现的。人们不得不对棺椁外面的环境重新研究,辛追的尸体千年不腐,肯定跟这些有直接的关系。

存放尸体与陪葬品的棺木深入地下20多米。

同期:在这个墓坑下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土堆,我们叫封土堆,大概有四米厚,封土堆下面是平台,再下面是墓坑,土是经过人工夯做的土层。

深约十几米的封土和结实的夯土,为地下的棺木营造了一个低温、避免光照的环境。在挖掘中,专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白膏泥的物质。

白膏泥是一种瓷土,做瓷器的粘性的一种瓷土,含有二氧化硅,分子结构非常紧密,外面的水不容易往里面渗透,里面的东西不能够外面渗透。

然而发现并没有停止。白膏泥下露出了黑黑的木炭。

木炭大概有五千公斤。

木炭里面其实有许多的小孔,是能够吸潮的,容器里是水,大家能听到呲呲的声音,水在往空隙里进呢。我们来看一下辛追夫人的墓葬结构,棺材周围被木炭和白膏泥包围着,形成了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这上面有厚厚的夯土,还有一个大的封土堆,这些都提供了一个密闭、低温、恒湿的外部环境。许多方法从客观上来说都起到了保存尸体的作用,比如,棺材中的液体、封土堆、夯土、白膏泥和木炭,那么既然内棺里有液体,为什么就没有流出来呢?棺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当时看到这个棺椁了,上面盖着芦席,把芦席揭开以后,就看到一个完整的棺椁,非常完整,就是像新的一样的,大家非常高兴。

侯良组织了当时的挖掘工作,和湖南省博物馆的许多人一起,目睹了那场规模宏大的挖掘。

一些老师傅带着一些年轻人,用半人工,一半用人力绞动,把它吊上来,这里就指挥,那里绞动,拿着杆子把它吊上来,那是非常费力的,大概是一个星期。

那是一个典型的二椁四棺的墓室,它是一个古代厚葬的典范。巨大的棺椁显示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尊严,盛放棺木和随葬品的葬具,叫做椁,打开椁的上盖,露出了琳琅满目的物品。边箱内丝帛、木器、陶器、中草药、农牧产品等一大批随葬品,都被保存得比较完整,依稀再现着墓主人生前的场景,俨然一个古代社会生活的博览会。

随着椁厢内的文物逐渐清理完毕,人们把目光重新聚集到棺椁当中的内棺。三个七彩内棺用漆封着口,紧紧地套在了一起。

这个就是盛放尸体和随葬品的,叫做棺椁,当然它只是一个模型,真正的在湖南省博物馆里陈列着,有三米多高,木纹都是很致密的,不容易腐烂,棺椁里面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因为古代不像现在一样实行火葬,而是实行土葬,都盼望在死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是一种很唯心的思想。人的地位越高,棺椁的结构越复杂。最早记录棺椁等级的,是《礼记》,有这样的记载“天子四重,诸侯三重、大夫一重。”当然到了辛追夫人所处的汉代,家庭越富有,棺椁就越复杂,这最外面的叫椁,一共两层,这周围是是放随葬品的,我们看到椁当中还有一个芯,这是棺材的最外层,叫外棺,这里面是内棺,辛追夫人的内棺分三层,这是最外层的,接着还有一层,最里层就是放尸体的,三层都有盖子而且紧紧相连,都用漆封着口,隔绝了外界的联系,盖上椁盖。这些都为保存辛追夫人尸体起到了作用。辛追夫人已经出土,环境发生变化了,空气中的细菌会很快侵蚀使尸体腐败。

辛追夫人已经出土多日。

怎么保护这个老太太,不会让她出土以后发生变化,当时肯定认识到了环境发生变化,赶紧采取措施就是降温,用冰块给她保护起来。

如果不经过现代的防腐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尸体会很快被空气中的腐败细菌侵蚀而腐烂。

就是这个情况向上面汇报以后,周总理很高兴,他就说了,古人能够把尸体保存2100多年,那我们现代人至少也要能够保存200多年吧。

近百人的专家组齐聚湖南的长沙,他们动用了当时最好的仪器设备,为这具千年古尸进行体检。因为内脏最容易腐烂,辛追夫人的外形是完整的,她的内脏到底保存的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最后专家决定解剖。

医学专家彭隆祥,主刀进行了那次特殊的解剖。

这个尸体也是柔软,但是经过一两千年了,(内脏)好多都缩小了。

比如说胃,大家都看到胃壁很厚了,她的胃壁像张纸一样薄,胃的形状在,肠的形状在,但是很薄很薄了。

对于辛追早期腐败停止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下葬之前,尸体也受到过腐败细菌和自身蛋白酶自溶的威胁,有腐败的迹象。细菌分为有氧菌和厌氧菌。下葬之后,由于密闭,有氧菌由于缺氧而死去,厌氧菌却因为没有营养了而死亡,加上恒温、恒湿、密封的环境,辛追的尸体才得以保存。更重要的是2000年来,这座墓一直没有被盗。古人已经成功地把辛追夫人的尸体保存了2000年,今人究竟应该保存这具千年古尸呢?

经过全国的专家多方研究、会诊,他们给出土后的辛追夫人同样提供了存放环境。

很重要的就是在大的环境上面,他们模拟了我们古人保存尸体的这样一个环境,比如说,给她一个恒温恒湿的这样一个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面怎么样防止蛋白质,特别是出土以后蛋白质不让它变性,不让它溶解,根据当时的条件应该说,福尔马林就是甲醛的溶液还是固定尸体的最好的药物。

就这样,辛追被保存于福尔马林、酒精等化学药水里,这些药水在医学上被称为固定剂,有着消毒、灭菌的作用,合理的配制可以使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重新面世后的辛追夫人连同其他文物汇集于当时标准比较高的陈列馆内,一放就是三十年。然而在科学家的眼里,这具2000年的古尸,不只是一具标本,在用现代防腐技术延续古人防腐奇迹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的信息。

从这个女尸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防腐技术,丧葬制度,还有人类的进化,都是很有价值的。

从医学史,医学的发展还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我们解剖的时候,就注意了,她有没有外伤,有没有像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的病。

解说:随着对尸体解剖后进一步地分析,科学家也揭开了这位贵夫人的死亡原因。

化验以后,食道、胃里面都有一些甜瓜子,那就说明这个老太太是吃了这个甜瓜籽没有多久死了。

同期(讲解员):大家看到的就是辛追夫人,她安静地躺在有机玻璃棺中,当时她可以说是长沙的一个大美女,我们先来看一下她的头发,大家仔细看,她两鬓稀疏的而且有些发黄的是真的头发,血型为A型,后面浓密乌黑的是她的假发,血型为B型的。医学专家解剖时发现她的胃、肠里有一百三十八颗半的甜瓜籽,人们推测她贪吃了甜瓜以后,引起了胆绞痛,进而引发心肌梗塞而死的。你仔细看一下她跟你想像当中的辛追夫人是不是一样的呢?

2002年的夏天,为了更好的保存文物,湖南省博物馆新的陈列大楼投入使用,这次辛追夫人新的保存地增加了现代化的恒温恒湿设备。但是围绕能否搬家,专家们却犯了愁。

老太太本身怎么样了,因为她(被保存)毕竟30年了,当时医学专家是尽了最大的可能,也用了比较好的保护措施,但是到底躺到那儿以后会怎么样,我们也有些担心,能不能搬,搬了要散了怎么办,确实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采访:我们也不能够凭空地说可以搬,不可以搬,我们要必须对她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2002年的8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这具保存了2000多年的西汉女尸进行了出土后的第二次体检。

深埋、密封的环境造就了古尸历经2000多年而不腐,现在,辛追夫人沉睡的地方位于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是个恒温恒湿、封闭的环境。为了不影响辛追夫人的外观,他们从外科带来了手术专用,工具,提取尸体少量组织。尸体保存液也在这次体检采样的范围之内。从辛追尸体及保存液中取得的各个样品,被送进了湘雅医学院不同的实验室去化验。

这个是我们这次从古尸上面取下来的肝脏、皮肤和肌肉的标本,这个是我们三十年前古尸出土的时候,解剖取下来的肝脏、肌肉和皮肤的标本,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将这些标本制作以后,拿到光镜或电镜下观察,进行前后的对比。

他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古尸组织的超微结构,与三十年前留下的资料相比,发现保存下来的细胞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改变,这说明尸体外形保存的比较好。这个消息让评估组的专家们为女尸的搬家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细菌学的检测也没有发现细菌的存在,这意味着尸体没有腐败的迹象。

采访:这次给她重新进行了X光的检查,根据我们放射科教授的报告,她的骨质的情况跟五、六十岁的现代人的骨质差不太多,这是一个令我们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然而接下来的检测让每个人都不轻松。

我们把三十年前保存的液体拿去做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液体中间有钙离子。

这说明,辛追骨头里的物质在以很小的速度往外渗透。这样下去,她的骨骼会变软,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响应的措施。

罗学港力图通过一次次动物实验,找到更好的保存辛追尸体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现象,骨头在稀硫酸里浸泡后,就不再坚硬,而是变得非常柔软,因为骨头中的钙会在硫酸溶液里溶解掉。浸泡尸体的福尔马林,学名叫甲醛,它氧化以后会生成一种甲酸的物质,钙会在酸性环境里往外渗透,这样下去,辛追的骨头也会变软。罗学港就决定加一些碱性物质进去,用酸碱中和的方法,来阻止辛追脱钙的问题。问题解决了,辛追夫人就可以搬家了。

给老太太做了一次体检,证明老太太能够搬家。

2003年1月16日

辛追夫人搬到新家。

30年来的保存液第一次被换掉。

对于罗学港和陈建明来说,要让这具跨越两千年的尸体继续保存下去,还有很多路要走。他们开始定期检测尸体的保存液。

同期:我们也打开棺材的一个小口,从小口里面提取了一部分固定液,做了重新检查,结果在目前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锦衣玉食百户侯的辛追夫人不会想到,2000年后,她和轪侯家的随葬品会一同搬进现代化的新家,会有许多的科学家据此开展不同领域的研究。尽管2000年前豪华奢靡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她渴望升天只是个梦想,但是她和她那个早已消失了的家族,给现代人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帮助人们触摸2000年前那个遥远的社会。这位2000年前的古人在现代人的保护下,还能再存多久呢?

能够看到一位相隔两千多年的古人,对于我们今人来说,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情。所以许多人到了长沙以后,都选择了到湖南省博物馆去参观,去感受一下两千前那个社会和其中的那个人。现在马王堆汉墓研究中心已经成立,为了更好的保护2000年的文物,许多的科学家正在开展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信许多的未解之谜都会大白于天下。

(CCTV《走近科学》供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辛追夫人在哪个博物馆

电视剧亲爱的

丨ab丨是什么意思

空中开花七零八落是什么意思

蓝牙怎么隐藏不被他人发现

曙去什么什么四字词语

李现和蓝盈盈演的什么电视剧

空气炸锅烤羊肉串多长时间

声明:《辛追夫人在哪个博物馆》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辛追夫人在哪个博物馆

    1、辛追夫人自1972年出土后,便一直存放于湖南省博物馆。2、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近达三个月的挖掘,墓坑中一...

    百科 日期:2023-04-21

  • 电视剧亲爱的

    《亲爱的,热爱的》中饰演米邵飞的演员是李鸿其,在《亲爱的,热爱的》中米邵飞是韩商言多年的好兄弟,两人当年是solo战队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和韩商...

    百科 日期:2023-04-21

  • 山东民间故事于横店正式开机

    2020年10月29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文化馆出品,山东沃尔德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摄制的《山东民间故事》系列剧集在浙江横店举行了隆重的...

    电影 日期:2023-04-21

  • 丨ab丨是什么意思

    取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就是先把符号内的加法计算一下,然后取绝对值,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答案就是两个数字之和,如果两个数字之和是负数,答案之和...

    百科 日期:2023-04-21

  • 踏板车打火滋滋滋的打不燃

    这可能是点火系统或燃油供给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后,建议去检查一下点火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摩托车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是由点...

    汽车 日期:2023-04-21

  • 致命愿望席磊是谁演的

    《致命愿望》这部剧里,其实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演员,也许有的演员你叫不上名字,但是你一定觉得很熟悉。在昨晚播出的剧情里,大家就看到席磊这个人,...

    电影 日期:2023-04-21

  • 空中开花七零八落是什么意思

    解释:1、散乱;不整齐。2、破败、破残的样子。3、稀少的样子。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不及三年,杀得犬戎七零八落,其大将孛丁、满也速等,俱死...

    百科 日期:2023-04-21

  • 蓝牙怎么隐藏不被他人发现

    1、首先打开手机设置功能,在设置里边找到连接设置或者直接找到蓝牙(机型不一样,设置也有所不同)。 2、点击蓝牙进入蓝牙的设置功能,然后我们开启...

    百科 日期:2023-04-2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