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什么意思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9 手机版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在念诵咒语给予洒净,汉传佛教是念诵大悲咒,给予信众加持,有洒水到身上;密宗是灌顶,由上师加持。

洒净即洒香水以净物之仪式,又作洒水。行此法时,须结印契,并持诵真言以加持香水,然后散洒该香水以净化道场或供具等物。在密教中,修秘法以前,必当洒水以清净道场及供具。其后此法逐渐盛行,遂产生种种洒净仪式。一般系诵军荼利明王咒加持香水,而以散杖顺逆搅水使清,次洒香水于坛上之供具或道场内。至于散杖搅动之方式,依流派而有差异。

江南一县郊外有古寺,地僻山险,邑人罕至,僧徒苦不堪言。一天有一个僧人来到寺庙。主持僧人给他出

翻译:江南有某县郊外有一座古寺,地方偏远山险阻隔,人迹罕至,僧人们苦不堪言。一天,有个游方僧人来到寺庙,给主持僧人出主意,和主持一起谋划了个可以让寺庙惊人耳目。庙里有五百罗汉像,选择一个相貌与游方僧人相似的。(游方僧人)穿上它的衣服、带上它的斗笠、手持它的禅杖,到县城里理发。理发时故意被剃刀割伤头顶,脱下衣服包扎、用白药敷伤口。留下禅杖作为信物,和理发师约好到寺里来,就送给他千文钱。

理发师如期而至,刚到寺里,就被看门人殴打,并说“罗汉的禅杖已经丢失半年,原来是被你偷盗了”。理发师把讲述了得到禅杖的事情,告诉主持后,更加奇怪。一起打开罗汉堂。门锁涩住了,堆积很多灰尘。很久都打不开。看到丢失禅杖的罗汉,衣服斗笠都是(理发师)以前见过的。罗汉头顶有伤口,血迹、敷药都和以前一样。罗汉前面有一千文古钱,串在一起都腐朽了。方丈和理发师一起惊叹不已。这个传闻马上就传播开了,每天都有很多施主来,因此寺庙香火旺盛。数年后,有僧人为了争夺财务,把这个事情泄露出去了。

《江南古寺》

选自《渑水燕谈录》

江南一县郊外有古寺,地僻山险,邑人罕至,僧徒久苦不足。一日,有僧游方至其寺,告于主僧,且将与之谋所以惊人耳目者。寺有五百罗汉,则一貌类己,衣其衣,顶其笠,策其杖,入县削发。误为刀伤其顶,解衣带,白药敷之,留杖为质,约至寺,将遗千钱。

削者如期而往,方入寺,阍者殴之,曰:“罗汉亡杖已半年,乃尔盗耶!”削者述所以得杖貌,相与见主僧,更异之。共开罗汉堂,门锁生涩,尘凝坐榻,如久不开者。视亡杖罗汉,衣笠皆所见者,顶有伤处,血渍、药敷如昔。前有一千皆古钱,贯已朽。因为共叹异之。传闻远近施者日至寺因大盛。

数年,其徒有争财者,其谋稍泄。

不设功德箱,禁止游客进入的寺庙,僧人靠什么生活下去

寺院是中国历史留下的一份丰厚的文化,我们在参观时,要学会尊重。

从东汉到如今,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佛教寺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金碧辉煌的过程。据统计,中国佛教寺院有数万座,可以说,佛教寺院是中国历史上一份丰厚的遗产。

现在有很多著名的寺院以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前去参观,那游客参观寺院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参观前

首先是要学会尊重。宗教信仰自由,进入寺庙参观,尊重寺庙的相关文化,而不是怀着挑刺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只会显得无礼。

其次去寺院礼佛应当穿戴整齐,不管天气有多热,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女生尽量不穿吊带、超短裙,男生不穿短裤和背心等,平常穿戴整齐就可以了。

最后佛教禁忌荤腥,主张素食,因此参观寺庙时注意,不要带荤腥食品进去寺院,保持佛门清净。

参观时

参观寺院时,行走的方向都是从左到右,不要逆向行走;同理,我们在拜佛、绕佛时,一定要右绕也就是顺时针方向。

寺院的门槛在信徒心中是神圣的,是佛的肩膀,不能踩踏;此外,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

关于问候礼仪,首先在寺庙中,对僧人的称呼有讲究,应称僧人为“法师”“师父”,主持僧人为“长老”“禅师”“方丈”,喇嘛庙中的僧人则称其为“喇嘛”,切勿直呼“和尚”“出家人”等名称。游客也不要直接询问僧人姓名,因为僧人出家时,由受戒师赐予戒名,已经不再使用原来的俗姓。

其次为了避免陷入尴尬境地,要了解佛教里面问候动作不是使用握手礼,而是对僧人行合十礼,即双掌合十行礼。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在寺院内进行录像和照相。因为很多古寺都是文物保护单位,闪光灯的镁光对于佛像的表面有伤害,所以照相前,请先询问相关人员。

在寺庙中,也不要大声喧哗,指点议论或随便乱走,动寺庙的东西,尤其不能随意触摸佛像。如果在参观中遇到佛寺活动,应该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金山寺一僧人不准游客烧外香引热议,官方对此有何回应?

原始佛教,僧人每天外出托钵乞食。《金刚经》第一句话,就是讲佛祖带头托钵乞食。原经文如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百丈祖师制定了”百丈清规“,规定僧人参加劳动,种地种菜,自给自足。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寺院还是依照”百丈清规“生活和修行的。

不过,佛门三宝,是众生的福田,不能拦阻香客们供养三宝,广种福田。所以,寺院必须设置功德箱,也不能禁止游客进入寺院烧香拜佛。佛教大慈大悲,当然不可能拦阻游客求佛菩萨保佑。

现在确实有一些人打着佛家旗号赚钱,甚至出现了假寺院,假和尚,所以有大德建议大家多采用”四事供养“——医药、饮食、衣服、卧具。

寺庙是什么意思

一位游客到开江县金山寺去烧香,结果到了寺庙,被僧人告知不准带山下的香。在双方的争吵中,游客的香还被僧人仍在地上。事情经过网络曝光,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很快有关部门就进行回应,已经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并且对相关的僧人进行批评。

面对僧人的行为,我认为可以理解。毕竟山下的香质量各有不同,有些在烧了之后非常刺鼻,甚至会破坏环境。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必须要让游客用寺庙里的香,貌似又有些“贪财”的意思。现在很多寺庙,免费供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还避免了烧香攀比的行为,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在免费供香的同时,可以给寺庙一些补助,或者其它形式的补偿。

1、官方回应

开江县金山寺一事,得到了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在网上表示,说“寺庙”变味了。游客只是想上柱香,并没有别的意思。把人家的香扔掉,还是有些过激。如果真是不允许带山下的香,也应该做好明显的标注,避免游客浪费钱。

没过多久,开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就进行了回应。表示对涉事的僧人,已经进行了批评教育。后续的一些结果,会慢慢公布。

2、为什么不让带香

其实寺庙不允许带香上山,无非是两个理由。一是山下的香质量参差不齐,烧起来是真有味道,可能会破坏环境。我曾经去过一些小的旅游景点,上面的香味道很差,闻起来很不舒服。这对于景点和寺庙本身来说,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是寺庙也需要赚钱,让游客们在山上买香,类似于去游乐园不允许带食物。这种行为,对于网友来说,往往是不允许的。寺庙应该是清修之地,不该对钱过分执著。

3、统一规定

我认为一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地方的约定。不允许游客带香上寺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避免污染环境,坏处是香火钱没有公开。我认为,这需要有关部门需要统一制定方案。比如说寺庙免费供香,这样完全可以避免游客和僧人的冲突。同时还能避免在烧香中的炫耀和攀比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寺庙供香也需要钱。我们可以给到一些补偿或者补贴,前提是需要公开,不能是“天价”。在游客能接受的范围内,把事情进行统一化的处理。

寺庙里的出家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每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

问题一:庙宇是什么意思? 词条:庙宇

读音:miào yǔ

释义: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

引证解释:

1 庙。指祠庙。

2 庙。指寺庙。

《醒世触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走入庙中,四下看视,正个好座庙宇。”巴金《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1983年《袁家山简介》:“(袁可立)许愿修盖庙宇,随即风平浪静,一仗取胜。”

问题二:寺庙常住是什么人? 常:在佛法中讲,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都是生住异灭的,是无常的;唯有相由心现的这颗不生不灭的真如心,无形无相的常存。我们六道轮回,都是这个真人,这个心在轮回,死的只是像更换衣服一样的肉身。即可以称为灵性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即使是蚂蚁,猫,狗,鸟等等畜生,都只不过是灵性在死物的肉身中,这肉身才能动。

常住:就是说明白自己灵性存在的明心见性修行者。也明白佛菩萨的意愿,代佛菩萨做佛事的修行僧人,佛是觉者,法是正者,僧是净者,真正不为钱财所感染,心灵清净,如荷花般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净。才能把供养用到如同佛菩萨亲自来运用。。。。。。

问题三:庙时 是什么意思 到时候的意思哟

问题四:寺庙里的开光是什么意思?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禅林象器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开光就是修证达到与佛心相应者,祈请诸佛菩萨驾临,对他们的应身像作以印证,注入特殊的内涵,即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五眼六通。通过修行证法的人开光,才能请到真正有修持的佛教护法,护持佛像,护持正法,加持供奉者或修行者开启智慧、修证身心。 由此,开光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开光师父的修证水平,而不在开光的形式或仪式。若开光师父是真正了悟佛法真谛的大成就者,普通的佛、菩萨像及吊坠,一经开光就如一位位活生生的诸佛、菩萨与供奉者或佩戴者身心相随。在娑婆世界的众生看来,开光佛像是一个物体,一个形象。而在法界众生的眼中,开光佛像却是一位活生生的佛、菩萨,故能起到防止邪祟作怪,消灾祛病,趋吉避凶之奇效,其价值实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除佛像外,一切物品均可开光加持。普通物品一经开光,就带有佛菩萨的全息信息,同样可起到助缘加持,防止邪祟作怪,消灾祛病,趋吉避凶之奇效

问题五:寺庙点烛是什么意思 学习灯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放下自私自利,发扬无我的精神,救度众生,帮助他人。赐予光明。

问题六:寺庙里的塔是什么意思 40分 塔就是埋藏出家人的骨灰的处所。里面有的放一些佛经,金银器皿等佛教用品。一般随着身份的不同,塔的层高也不等。最高一般是13层。最低的是一层。塔高高耸立,人们见到,俯身礼拜,可以灭罪消灾,得福增慧。

问题七:寺庙的吉祥什么意思 吉利, 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出自道家经典《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问题八:八字命扎寺庙是什么意思? 八字理论中没有命扎寺庙这个术语,可能是命师批命时讲的话,意思就是天生出家修行的命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开始学佛修佛吧,有福气的人才修行佛法呢。修佛就是修福修智慧。

问题九:寺庙祈福(腾守)是什么意思? 10分 相当于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幸福,满足人们心理愿望的行为

问题十:寺庙的来历? 说到寺院就得说说中国过去的官衙的设置。虽然佛教早在周朝就已经传入中国,当官方的正式邀请还是从汉明帝始。当初,由于僧人是外国人,所以由外交官员负责接待,经书由白马驮来,所以中国第一座寺院称白马寺,在洛阳。

为什么称为寺、或者寺院呢?其内部设置如何呢?

先来说中国的官职吧。

第一,三公:

三公系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最高官员。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也有认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唐,宋仍沿此称谓。

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北魏以后又称三师。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

有人譬如历史学家们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参考《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唯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元史百官志一》:“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

第二,九卿:

九卿官名总称之一。卿,一直为古代朝廷执政官,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设卿,且分上中下三级。

秦、汉时以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和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起,九卿职任转轻,政务转由尚书台诸曹办理。

隋唐五代迄于宋,九卿基本上为迁转之官,位秩很高但没有实际职务。唯宗正一职迄清而不废。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明大九卿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九卿为部院以外独立机构主管官的统称,不包括六部尚书,然究指哪几种官,未见明文规定,记载亦多不一;小九卿则指示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日下旧闻考官署》:“其同班序产,翰林七品有小九卿六品之上,宫坊六品在小九卿五品之上,宫坊五品在大九卿五品之上,讲读学士在大九卿四品之上。”

譬如,大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理」为中国古代对法官的称呼, 秦汉时期以廷尉为最高司法之官,一度曾将廷尉改作大理,後又改回。北齐首先设大理寺一官署,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构,隋、唐之後沿用此制至清代,明清以前大理寺权较重,明清以後,大理寺虽仍为「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之一,但主要权力逐渐转向刑部。

第三,六部尚书:

六部,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从隋唐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总称。又称六曹。发端于秦少府尚书,经后汉尚书台诸曹演化而成。六部的职务在秦汉时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秦汉九卿的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新设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

总的来看,六部和九卿, 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

去寺庙烧香拜佛,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起床

清晨五点钟,巡照僧敲响寺院第一次起床讯号枣照板。他边走边敲。围绕寺内一周,然后停在大雄宝殿的左前方、右前方和后方各敲一阵,把讯号传给禅堂的报钟。报钟响过三阵,又把讯号传给钟楼的大钟。

大钟也是敲三阵,每阵三十六响,共鸣一百零八响,表示断除人生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头边敲钟,边唱偶,表示僧人对国家和对众生的良好祝愿: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肘。上机当今国王,大统乾坤;下资罕土长官,高增禄位。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五风十雨,免遭饥谨之年;南亩东郊,俱获仓箱之庆。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

飞禽走兽,罗网不逢;浪子孤商,早还乡井。无边世界,永享康宁;远近檀那,增延福寿。山门清净,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先亡;同登彼岸。

洪钟三叩毕,鼓楼鼓声起。一阵鼓结束,僧值师开始围绕寺内巡签。二阵鼓结束,僧值师巡签完毕。三阵鼓声起,僧值师进入大殿礼佛。鼓声将讯号又传给弹堂的报钟,报钟又传给斋堂的云板。云板敲三阵,每阵七下,第三阵云板又把讯号传给大殿的引碧。

从不同方位发出的这七种讯号。前后相扣,快慢相续,音响各别,韵味各殊,真给人一种音乐享受。而这些悠扬激越之声,都分别在呼唤着僧众们起床、折被、刷牙、洗脸、搭衣、上殿……第三阵云板结束,僧众已齐集于大雄宝殿,朝时课诵开始了。

2、早殿

大雄宝殿香烟缭绕,灯烛辉煌,住持僧带领寺院两序大众上殿课诵。僧众们都按自己的位置排班站立,住持站在进门左边,僧值站在进门右边,首座、后堂站在佛像左边,西堂、堂主站在佛像右边,维那站在后堂旁边。

维那敲响大碧,率众唱诵。站在他旁边的当值悦众及其他打犍椎的僧人,手持引磬、鱼槌、铰子、铛子等,组成一支梵唱乐队。

大殿中,僧众分列两边,序职愈高者愈站前面。禅堂僧众位于念佛堂僧众的前面,最后一排则为云水僧,云水僧后为居士的行列。早殿开始,若没有僧值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离开大殿。早殿有两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绕佛、归位。《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是梵语译成的汉字,很长,共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是佛陀诵出以救其阿难受惑于魔女的。念此咒,将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的诱惑。

绕佛,是一面排班行走,一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其次序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都监、监院、维那、掌犍惟的悦众、知客等主要执事、技戒腊长短排列的清众、僧值,住持走在最后。

第二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三扳皈依》、《大悲咒》、“十小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韦驮赞》。“十小咒”,包括《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净土神咒》、《大吉祥天”女咒》。

目的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给的天龙八部等众鬼神,祈愿寺院中安静无事。回向也称施向,如把所修功得施向众生,称为“众生回向”。

有的寺院,在佛教节日和佛菩萨圣诞日念两堂功课,平时去掉一些内容,归并为一堂功课。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诵戒,不绕佛。早殿结束,各自回堂稍息,等待过堂。

3、过堂

过堂,就是进斋堂吃饭的意思。僧入早粥、午斋必须过堂,由于佛教有“过午不食”的古制,故有些僧人晚斋时是不过堂的。

当早粥难备就绪,斋厨的火磐先敲响,随后斋堂前的梆也敲响。敲梆时,僧值巡签,僧众陆续进入斋堂。三阵梆后,又敲响斋堂前的云板,僧众基本到齐,僧值在堂内巡视一圈,归位。三阵云板结束,悦众的引磬声起,僧值带领僧众一齐念《供养咒》。

早粥时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时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在斋堂里,也和大殿里一样,每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正中是住持的座位,面向斋堂大门。东西序相对,都是一排排狭长的桌凳,序职越高,越靠近正中。东序第一排依次是都监、监院、维那、悦众……侍者的座位,西序第一排依次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知客等的座位。

《供养咒》念毕,若今天是施主设斋,维那便念道:“佛制比丘,食诚五观,善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磐声,各正念。”然后由知客师念斋条:“某某设上堂斋一起,上供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供养本堂方丈大和尚及班首大众,念佛请斋。”

念毕,开始早斋;食时,僧众们不仅要肃静,而且还要集中思想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自付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五观的意思是,僧人用斋时应该思考:施主供应这碗斋饭来之不易,我今天认真修行没有应把这些饭菜看作是医治饥渴的药物,吃“药”不能贪图口福,只要能达到维持生命、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因此,斋堂又叫五观堂。

把碗中的饭或菜吃完,需要添加时,僧众则把饭碗或菜碗推向桌前,行堂僧就来添加;若只需要一半,则用筷子指示广下。用斋必须严守规则,特别是肃静的规则,任何人不得发出异常声音。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僧人吃完斋后,僧值便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合掌。

引磐响,僧众亦起身合掌。先念咒语“萨哆喃……”再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也,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表示对布施设斋者的谢意。最后诵《结斋偈》:“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没有吃完斋的僧人,念毕后可继续吃。

早斋和午斋过堂,在念《供养咒》结束后,还要向寒林饿鬼施食。施食一般由东序距斋堂大门最近的侍者,或敲梆和云板的僧人担任。他用饭勺盛着几粒饭走出斋堂,向左侧的寒林台位上撒去。

早斋时默念:“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吨,度利益莎诃!”午斋时默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唵,穆帝莎诃!”

4、坐禅

坐禅又叫坐香,因为坐禅时需燃香,并以燃香来计算时间。早粥后的禅僧回到禅堂,脱去袈裟,换上便袍,即准备坐禅了。坐禅是行香与坐香交替进行。行香是坐香前后的肢体活动,行香时;禅僧们围绕着禅堂中心的佛龛右行,形成几道椭圆形的圈子。行香起初稍慢,维那叫一声“快!”

禅僧们急走如小跑,放行香又叫跑香。散香师在圈子外沿着周围的椿凳行走,他直举着一根五尺长的竹片,每行几步即用竹片叩地,提醒僧众注意,不要在跑香时思想散乱。他走到佛像前和维摩龛前竹片不叩地,表示对佛和方丈的敬意。

悦众打钟板三阵,禅僧们各依椿凳次序坐定。禅堂后壁正中的维摩龛是方丈的座位,与之相对的禅堂大门两边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的座位;座位东西侧是禅堂维那、悦众、当职、兼职、监香、香灯、司水、僧值等的座位。

禅堂东序座位以都监为首,西序座位以参头为首,均依序职和戒腊排定,两尾与维摩龛相接。禅僧们都背禅堂内壁而坐,成为一个方框形。

坐禅时,禅僧们好像忘却了自身而受命于钟板。他们直端端地趺坐在椿凳上,两目注视在铺地砖的某个固定位置上,保持其脊柱的挺直,控制其呼吸。为了保持禅堂的肃静,绝对禁止讲话,若有犯规者以香板惩戒。东边的由维那执行,西边的由班首执行。用香板也有规定:不能用尖端打人,也不能打面部。

禅堂的监香师负有巡香的职责。巡香按一支香燃烧时间的长短,作三周或六周的巡行。巡完一支香即可归座,将巡香的权力交给另一位监香师。坐香完毕,禅僧们放下腿,穿上鞋子,可以喝水润喉或掩口而咳。

然后,又随着维那发出的讯号开始行香。接近中午时,一位悦众便点燃一支香送进斋厨,这是在告诉厨房人员,当这支香燃完,即是用午斋的时候了。

午斋后的坐禅,与此相同。

5、晚殿

晚殿共有三堂功课:

第一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佛、念《阿弥陀经》、绕佛、归位,这是为了表达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

第二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礼拜八十八佛、念《礼佛大仟悔文》。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婆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这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仟悔主,因此,人们可以向他们申述自己改悔过恶的愿望。《礼佛大忏悔文》也出于《决定毗尼经》。

忏悔,为常用的佛教名词,仟是梵文忏摩之略,悔是仟摩的意译,即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求得容忍宽恕之意。忏悔也可解释为消除以往的宿业,不造未来的新想。法古时规定,念《大忏悔文》须行一百零八礼,现代则多跪诵而不礼拜了。

第三堂功课的基本程序是念《蒙山施食文仪》,并在每日中午的斋食取出少许饭粒施给饿鬼,在讽诵和忏悔之后惠及幽冥。施食多由大殿的殿主执行,方法与午斋施食相同,寒林饿鬼受食之位在大殿门外右边。念《蒙出施食文仪》时间较长,要占整个晚殿的一半时间,故称为“半堂食”。

晚殿的三堂功课,蒙山施食是必须举行的,其它内容可稍作调整。有的寺院实行的是“单日弥陀双日佛”,即每逢阴历的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的名号,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礼佛大仟悔文》。

还有的寺院晚殿除蒙山施食外,只念《心经》、《回向文》、转佛、归位,再念《普贤十大愿文》;《大皈依》、《大悲咒》、《伽蓝赞》等。

6、止静

晚上九时,静温的寺院相继发出“止静”的讯号,各堂口的僧众们准备倒单睡觉了。首先,是鼓楼的鼓声敲响,敲了鼓边(称为“醒鼓”)再敲鼓心。鼓头高声唱道:“佛日增辉,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唱一句,敲一槌。接着又念《大悲咒》,念一字,敲一槌。

鼓声未歇,钟声又起;钟声刚落,照板又响。这时,僧值开始巡签,查看还有没有僧人窜寮的、高声喧哗的,有则禁止。巡寮完毕,照板结束音声。寺院沉浸在深深的夜色中。

僧人每天除了按以上行仪规范生活以外,在当今的大多数寺院,还设立了不少为游人和香客服务的其它机构及项目。例如素菜餐厅、法物流通处、医疗所,以及殿堂管理、导游工作等。因此,僧人的生活也是很辛苦的。

扩展资料

按佛制讲,僧人的吃食是由居士供给的。为了有利于修定,也为了减少居士的负担,僧人实行过午不食,目前(2013年)只有一些老僧还遵守着这种习惯。在寺院中,僧人吃饭称为用斋,吃饭的地方称为斋堂。

佛教戒律中,有不饮酒之戒,也有不杀生之戒。汉族僧人信奉的大乘佛教经典中,有反对食肉的条文,五台山汉族僧人,是坚持不饮酒和不食肉的,但蒙族和藏族僧人仍有食肉的习惯。

过去僧人为了防止蓄私财,起贪念,定有手不提持银钱的戒条。外出旅行,僧人要有俗人随从,替其管理钱物。后来由于种种不便就不那么严格实行了,现在(2013年)五台山僧人外出,一般没有俗人跟随。

僧人礼节中最普通的是双手合十,即两只手举于胸前,十指相合,向对方表示敬意。僧人与僧人之间,不以年龄分大小,而以戒龄论长幼。俗人同僧人见面和交谈,没有固定的礼仪可循,往往随着俗人社会职业和文化素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许多俗人,出于对僧人的尊重,在见僧人时,亦仿效僧人,双手合十,举于胸前。需要注意的是,游客在饮酒之后不要去见僧人,把酒味带到僧人面前是不礼貌的。在与僧人的谈话过程中,游客不要吸烟,也不要问尊姓大名。因为出家人只有法名和法号,而不用俗姓和俗名。

要注意言行举止、要懂得拜佛之礼、要知道佛门规矩。佛门乃是清静之地,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在休假时都会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自己事事如意,顺便在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寺庙其实很讲究,也有很多规矩,因此在去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佛门之礼,切不可坏了佛门规矩。

去之前要净身,不可杀畜吃荤,不可以穿着随意。

所谓的净身其实更倾向与思想上的“净身”,寺庙是最干净的地方,所以进入寺庙之前,一定要放下所有的邪念和恩怨进入。再有就是去寺庙当天不可吃荤,更不能杀生(有的是三天不杀生吃荤,有的是一个月),这相当于是在表达自己的一份诚意。再有就是去寺庙时不可以穿着暴露或者不规整,这是对佛最基本的尊重。

入门从侧门进入,并遵循男左女右进入寺庙。

寺庙和庙是有区别的,庙比较小所以极少有侧门,但是寺庙则不一样,在寺庙的正门两边各有一道小门,而这两道小门则是给游客通行的,游客进入时,应该按照男左女右的规则进入,而中间的正门则是供给和尚通行的,所以游客不应该从正门进入。

进入后不可发生喧哗,不可肆意拍照,不可对佛不敬。

这一条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上面我也说了“佛门是清静之地”,所以我们进入后要保持安静,再有就是寺庙里有和尚诵经,因此保持安静才不会干扰和尚诵经。所谓的不能拍照,是指不能对着佛像、观音以及其他塑像拍照,当然有的寺庙也不允许对寺庙里的建筑物拍照,所以这一点也要遵守。而对佛不敬则是我们在观佛时,不可以对佛指指点点,不可以对佛各种议论。

燃香点蜡时要左拿右燃火

烧香时左手拿香右手点香,不可吹灭香上的明火,可以轻轻晃灭,香入坛时,即便歪了,也不了拔出重新上香。如果我们是借火,那么左手就要放在上边,右手放在下边,然后等香燃烧以后,晃动灭明火,再将香举过头顶,以此表达诚意。

注意细节

其实大概的佛门规矩,我们都明白,但是细节地方却很多人都不懂,我们在寺庙参观佛像时,难免会进入佛堂,而寺庙都是仿古建筑,所以不仅有门坎而且还很高,有的人习惯性踩踏这门槛进入佛堂,有的人则直接跨过去,其实第一种方式进入不对,寺庙里有门坎的地方要直接跨过,不能踩着门坎进入,因为踩踏门坎就是踩踏佛门的意思。还有就是有钟的地方要绕过,不可以从钟下穿过去,因为钟是做法事或者有特殊之事才会敲响,因此不可亵渎。

相关推荐: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什么意思

豆角最低多少度能发芽

韭菜油如何制做

白鹿原田小娥结局是什么

寺庙里师父的法器为什么蒙着

白象方便面产地是哪里

韭菜与韭黄有什么不同

寺庙对联横批

标签: [db:标签]

声明:《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什么意思》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什么意思

    寺庙僧人给游客洒水是在念诵咒语给予洒净,汉传佛教是念诵大悲咒,给予信众加持,有洒水到身上;密宗是灌顶,由上师加持。洒净即洒香水以净物之仪式,又...

    百科 日期:2023-04-29

  • 2023央视综合频道榜样7直播回放入口

    《榜样7》专题节目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7》专题节目,该节目将于2023年3月25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

    八卦 日期:2023-04-29

  • 2023广州张杰演唱会有直播吗?

    2023年4月1日、4月2日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张杰将创下在广州体育场连开两场的演唱会纪录,同时也是奥体近年连续开场的纪录——他将连续两天...

    景点 日期:2023-04-29

  • dvrlink本田如何设置

    dvrlink本田如何设置数据丢失后,经过数据恢复软件恢复后,经常会遇到恢复后的文档被随机码打开,照片无法预览和打开的情况。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由...

    汽车 日期:2023-04-29

  • 豆角最低多少度能发芽

    1、豆角三、四天就能发芽。温度20度以上,4天内能发芽的植物有:大豆、绿豆等。2、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

    百科 日期:2023-04-29

  • 2023云南野生动物园文山州州庆优惠政策

    2023云南野生动物园文山州州庆优惠政策在文山州州庆即将来临之际,云南野生动物园专门为文山州的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福利———为共同庆...

    景点 日期:2023-04-29

  • 韭菜油如何制做

    主料:韭菜400克。辅料:油适量。步骤:1、韭菜泡水洗干净。2、去掉韭菜尾黄色部分,稍晾干。3、把韭菜切成段,同时锅中放油加热。4、将韭菜段放入锅...

    百科 日期:2023-04-29

  • 2023榜样7播出时间+观看入口

    《榜样7》专题节目➤直播时间:2023年3月25日20:00➤节目嘉宾: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党的二...

    八卦 日期:2023-04-2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