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9 手机版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享年

历史人物介绍:宋太祖

宋太祖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涿州人。后周殿前都点检,在“陈桥兵变” 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五代十国0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天下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的皇帝?赵匡胤生平简介

本 名:赵匡胤

别 称:香孩儿、赵九重、赵玄郎、艺祖

字 号:字元朗

所处时代:五代→北宋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生地:洛阳夹马营

主要作品:《咏初日》

主要成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

信 仰:儒家、道教

职 业:皇帝、军事家、武术家

谥 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

庙 号:太祖

陵 墓:永昌陵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1]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想知道有关赵匡胤的一生的资料,有的请告诉我

宋太祖,着名军事统帅、军事家。祖籍涿州(今属河北)。后汉初从军,隶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建后周,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显德元年,于高平之战中,在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等畏战退却,后周帝柴荣亲自闯阵之时,随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各率骑2000,主动出击,转败为胜,以功升殿前都虞候。

二年,后周攻后蜀秦(治今甘肃天水市西北)、凤(今陕西凤县东北)等州,久攻未下。奉命前往察看地形、分析战势,言秦、凤可取。世宗从之,果败蜀兵。

三年,后周攻南唐,率前锋军倍道奇袭清流关(今安徽滁州西北),断南唐军退路,大败数倍于己之南唐军,俘获皇甫晖、姚凤两员大将,并克滁州。不久,左翼军占领扬州,南唐军渡江反击,赵匡胤随张永德率兵近2000守六合(今属江苏),后发制人,打退2万余南唐军反扑,俘斩5000余,升殿前都指挥使,后授定国军节度使。

六年,随柴荣北上攻辽,迁殿前都点检,掌殿前司禁军。十月,柴荣病死,其子宗训七岁继位,改授归德军节度使。

七年正月初,奉命率军出征,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朝。

为巩固统治,逐步削夺禁军重将兵权,设枢密院掌兵籍和发兵之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兵,二者互相制约;将各地精兵锐卒选调京师,编入禁军,以强干弱枝,削弱藩镇势力;对禁军颁行更戍法,分戍各地,定期轮换,使将不得专其兵,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加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革新兵器,严格纪律,军队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开始致力于统一战争。以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略,选派得力将领驻守边境,防御辽和北汉,派遣主力南征。宋建隆三年九月至开宝八年五月,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基本结束自唐“安史之乱”以后延续2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开宝九年卒,终年50岁。在位16年,在建立军事集权、改革军事制度等方面都有建树。指导战争注重了解敌情,分化瓦解,以智取胜。

赵匡胤的一生简介?

赵匡胤

黄抱加身登帝位

南征北讨定天下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大凡粗知中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有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这里说的就是赵匡胤利用军权,发动政变,建立宋王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故事。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地点是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招兵买马,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后来,郭威拥兵自重,在将士的要求下,废汉隐帝.建立后周。此时的赵匡胤由于拥立有功,提升为禁军军官,后受郭威义子柴荣信任,提升为开封府马直军使。从此,他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征战南唐的过程中,他对周世宗表现出无限的忠诚。例如,当他攻占滁州后,其父夜半举兵到滁州城下,叫他开门,他却说:“父子虽然是至亲,但城门的开闭,却是王事。”结果,其父只好等到天亮才进城。南唐统治者看到赵匡胤所向无敌,曾用重金收买他。而赵匡胤把收到的礼品三千多两白银,原封未动地交给周世宗,进一步得到了柴荣的信赖。公元959年,柴荣逝世前,把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成为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

在滁州,对于赵匡风来说具有意义的是,他结识了辅佐他将来创立北宋王朝的核心人物赵普,这无异于刘备结识了诸葛亮。当年八月,赵匡胤刚被任命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立即把赵普要到身边做节度推官。同时,他在军中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身边,以盟誓结义的古老方式,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结成义社十兄弟。赵匡胤集团逐步形成。

周世宗柴荣死后,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公元960年,军权在握的赵匡胤乘机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了大宋政权。

以和平方式进行朝代更替,可以说是赵匡胤集团的既定策略。有利于社会安定,巩固统治,继续进行周世宗所未竞的统一大业。

从公元907年至公元959年,短短53年内,中原换了五个朝代,更换了八姓十三君。刚刚轻而易举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深知他人掌握禁军兵权对自己统治的危害性,为此事,他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为了使各位宿将交出兵权,他想出一计。公元961年7月,宋太祖召集石守信等人喝酒。指出自己天天睡不好觉,担心自己的皇位有朝一日被人夺去,众人大惊失色,忙请示赵匡胤他们该怎么办。赵匡胤于是赐给了这些官员许多良田美宅,让他们辞官归家、欢度晚年。这就是所谓“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在谈笑风生中,平静地进行了一场夺权斗争。这在中国历代君王中,可谓首屈一指,也应该说是一场文明的权力移交方式。

在解除了身边握有重权的禁军将领的军权之后,宋太祖又取消了禁军内的一些重要职位,逐步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分立”制度,规定三衙只有带兵权,没有发兵权。枢密院虽有发兵权,却无统兵权,这样互相牵制的结果,把军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这是宋太祖对军事机构的重大改造,这样一来,基本上消除了武人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宋太祖还一步步地剥夺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从而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使唐末以来那种割据称霸一方,动不动就与中央抗衡的节度使职务,变成一种没有实际权力的荣誉虚衔。与此同时,为了削弱地方兵力,下令从地方兵中挑选精兵壮丁组成中央禁军。并立更戍法,把禁军派往外地,三年一轮换,造成兵无常帅,将不识兵的局面,使北宋的禁军互相钳制,成功地防止了宋王朝没有成为继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

宋太祖初步巩固了内部,但他并不能安枕。他对赵普说:“吾睡不着,一榻之外,皆是他人家也”。他深深懂得,对他这个新生政权的威胁不仅来自内部,而且还来自外部,他决心扫灭群雄,改变分裂局面,统一天下,完成周世宗未竞的事业。

在当时,北有北汉、契丹,西有后蜀,南有南唐、南汉、吴越、荆南等国,它们大多偏安多年,统治腐朽,内乱频仍,这无疑给宋朝统一天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针对这一情况,宋太祖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对辽和北汉,北宋在削平南方割据势力前,基本上采取守势,只在边境适当显示武力,并对来犯之敌适当反击。同时与辽王派使臣经营和好,力图保持北方战线的暂时安定,对于南方诸国及割据势力,赵匡胤采取选择时机,利用矛盾,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一一平定。公元963年,首先平定荆南和湖南的封建割据势力;公元965年,又消灭了后蜀政权;接着,公元971年9月,一举消灭了南汉政权;公元975年消灭了南方诸国势力最大的南唐政权。南唐灭亡后,南方剩下的吴越和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的地方割据势力,迫于北宋的强大,也先后臣服。“先南后北”的封建统一战争的“先南”部分,基本告一段落,但宋太祖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汉唐旧疆,平定北汉,收复燕云16州。他两次出兵北汉,后一次还是他亲自出马,但都因辽兵的增援而未成功,此志未遂,宋太祖把平定江南诸国所得金帛运回汴京,建立了封桩库,准备贮满五百万之后,向契丹赎回燕云16州,如果契丹不肯,就用这笔钱作为军费,兵戎相见。到宋太祖去世,除北汉外,基本上结束了延续几十年的分裂局面,中原和南方地区实现了“天下一家”。

宋太祖虽然是个行伍出身的专制帝王,在加强专制主义皇权方面不惜余力,但是,随着他登上皇位,就开始了从军人向政治家的转化。这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主观所为,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北宋统治集团这样来塑造他。他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统一战争中证明是正确的“先南后北”方略,就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对宋太祖影响最大的,应当说是辅佐他登上皇位的重要谋士赵普。赵普在赵匡胤登基之后的所为,虽然不象是唐太宗手下的魏征,但也是经常犯颜直谏。有一次,赵普推荐一个人提任一个官职,太祖不同意,君臣对峙了二天,经赵普的据理力争,最后宋太祖终于领会赵普举荐的正确,欣然同意。还有一次,赵普提出给一个宋太祖很反感的人升官,宋太沮不同意,双方争论起来,太祖大怒,说道:“我就不给他迁官,你能怎么着我“赵普严肃地说:“刑赏,天下之刑赏,怎么能以陛下你一个人的喜怒来决定呢”

当了皇帝的赵匡胤逐渐认识到文人在太平年月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很注意用文人,并要求武臣也要看书学习,正是他的清明之举,所以宋的官吏们都极力地维护他的权威。他也在赵普等大臣的协助下,制定了一系列重文轻武的政策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他把改革军事机构的原则应用到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上来。使内外抑制,集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中央,宋太祖实行政务、财务、军务分立制度,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既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又防止宰相专权。设三司使主持财政,号称计相,由枢密使负责军政。在地方实行州县二级制,州县的行政长官经常调整。以知州知州事,并设通判,互相牵制。在财政上,削夺地方上的财权,设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除度支经费外,一律运用京师,这既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又断绝了地方上藩镇兴起的经济基础。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实施,赵匡胤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监察制度,谏官由皇帝亲自挑选,成为天子的法官,督察各级官员的工具。同时,为扩大统治基础,恢复科举制度,把殿试制度固定化。在经济发展方面,整顿混乱的赋税制度,实行轻徭薄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繁荣工商业等一系列的政策,使北宋的社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在用人上,宋太祖赏罚分明,不念旧恶。在灭后蜀时,主帅王会斌等人贪残杀降,尽管平蜀有功,还是被降职责罚,清廉的曹彬和转运使沈义任都被特加优赏。有个叫董遵海的武将,在宋太祖浪迹天涯时曾仗势欺侮太祖。宋初,董遵海有此过失被告发,被太祖召见,心想必死无疑。这时,宋太祖告诉他:“我不会念旧恶的”。并对他委以重任,还把他陷于辽朝幽州的母亲用黄金赎回来,董遵海感激万分,也更加用心守边,立下战功。在赏罚分明的同时,太祖也不随意猜疑大臣。有一天,他到赵普的府弟私访,正好吴越王钱椒送十瓶东西给赵普,说送的是海物。宋太祖让赵普打开瓶子,见里面装得全是用来贿赂赵普的瓜子金。赵普大为吃惊,忙跪下请罪,言明自己并不知道瓶内所装的是金子。宋太祖坦然地说:“收下不要紧,他以为国家的事都由你书生决定呢。”一件本来可以兴起刑狱的事就这样平息了。对大臣不随便猜疑,就使得宋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能够保持稳定的局面,这对宋太祖顺利进行统一和削夺藩镇权力两条战线的斗争,也有不能忽视的作用。

公元976年10月,年仅50岁的赵匡胤突然去世。围绕太祖之死,有一个烛光斧影的传说。其一为10月20日晚,突然阴云密布,顷刻之间大雪和冰雹从天而降,太祖立即把他的弟弟开封尹赵光义召到寝宫,摆酒对欢,寄托后事。当夜,赵光义就住在宫中。第二天五更,太祖驾崩。这种传说和猜测,汇集一点就是怀疑太祖是被太宗杀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以一介武夫,黄袍加身而登上皇位,他南征北讨,统一天下,结束了自唐中叶就开始的二百年的分裂局面,开始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新时期,他草创的许多祖宗之法,特别是中央专制主义集权,为宋王朝的昌盛发展创造了条件。他的一生以武功居多,但他却扭转了近百年来的重武轻文之风。“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史册上,宋太祖可以说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杰出帝王。

公元927年2月,赵匡胤出生在今河北涿县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任后唐铁骑第一军指挥使。

949年,22岁的赵匡胤离开家,投到枢密使郭威手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959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小皇上没有政治威信,更无法掌控局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与赵普、石首信等策划了“陈桥兵变”。

960年正月,北汉联合契丹,即辽,共同南犯。赵匡胤奉命抵抗。军队驻扎在距汴京北20里的陈桥,赵匡胤的手下在这里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顺利夺取了皇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赵匡胤深知自己得天下是靠的“陈桥兵变”,因此,他害怕黄袍加身的故事会再次上演。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利用巧计,使大将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杯酒释兵权”。之后,他还将禁军中的统兵权与发兵权相分离,将大权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他又削弱宰相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政权,国内政权稳固之后。宋太祖就开始着眼整个中国。他针对北强南弱的特点。为避免与强大的辽国争雄,与宰相赵普商议,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

宋太祖统一天下,不仅靠武力,更靠攻心。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敌人,都是一样仁爱。他每次领兵打仗。都再三叮咛要安民而不要掳掠,反对滥杀无辜,安定和统一是他战争唯一的目的。宋太祖的宽仁厚爱。使他赢得了百姓和一大批义士的拥护,为他统一全国创造了良好的“人和”条件。最终用了13年的时间,统一了除北汉外的所有地区,基本上使中国恢复了完整的版图。

976年,宋太祖于万岁殿暴死,其死因至今不明。

相关推荐: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静宁在哪里

眼影刷和眼影棒的区别是什么

宋太祖灭南唐引申为啥意思

散粉刷怎么使用

静如处子动如惊鸿是什么意思

静如止水什么意思

宋氏人口有多少

标签: [db:标签]

声明:《宋太祖赵匡胤简介》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宋太祖赵匡胤简介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赵...

    百科 日期:2023-04-29

  • 静宁在哪里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接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

    百科 日期:2023-04-29

  • 眼影刷和眼影棒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材质不同眼影棒的材料一般是海绵体及塑料棒,好的眼影棒外层柔软,内层坚硬。眼影刷则是动物毛或化纤毛制成,质地柔软。区别二:型号不同一般...

    百科 日期:2023-04-29

  • 2023宁波杭州湾湿地生态跑活动可以存包吗

    杭州湾湿地生态跑行李寄存  一、杭州湾湿地生态跑活动可以存包吗本次活动组委会不提供寄存包服务。二、其他事项(一)参加选手可凭号码布...

    八卦 日期:2023-04-29

  • 2023年宁波杭州湾湿地生态跑有奖金奖励吗

    杭州湾湿地生态跑奖励一、杭州湾湿地生态跑有奖金奖励吗本次生态跑活动不计成绩,不排名,不设奖金。二、其他事项(一)参加选手可凭号码布在终...

    八卦 日期:2023-04-29

  • 宋太祖灭南唐引申为啥意思

    ”宋太祖灭南唐“引申为:引申意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来源:《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

    百科 日期:2023-04-29

  • 散粉刷怎么使用

    散粉刷是用来定妆的化妆工具,散粉刷的使用十分简单,用散粉刷沾取适量散粉,将多余的浮粉抖落后,轻扫在脸上定妆,最后,由上往下的顺序扫除脸部多余的...

    百科 日期:2023-04-29

  • 静如处子动如惊鸿是什么意思

    意思:未行动时就要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时就要像受惊的飞鸟那样敏捷。类似的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一个汉...

    百科 日期:2023-04-2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