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情感 > 即将离开北京的感慨,离开北京的感想

即将离开北京的感慨,离开北京的感想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3-17 手机版

1、打开歌单后,我想我终于该出发了,我等这个时刻已经很久了。我决定要在早晨的天气热起来之前走在路上,然后坐上列车去郑州,呆两天后转身回家。在那儿,有友人的聚会。有一些是许久未见的老友,有一些是刚结识的朋友。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音乐和酒便是最好的佐料。

2、我开始有些等不及了,起身换上衣服,简单的装了几件衣服在背包里,拿起水杯,夺门而出。手机里一直在放着刚才的歌单,只要有声音,我就不会觉得孤独,如果没有声音那就一定要有清新的空气和热闹的自然景象。很遗憾,这两样都不会在北京出现。反之,离北京越远,空气越干净,吃的也更多样化,一切东西都变的地道起来,制度下的非人性影响随之减弱。

3、在出发前,我一直在等一个契机,让我不容置疑的可以动用我仅剩的一些钱购买离开北京的车票的契机,三四个月之后,我渐渐的意识到,我不会离开了,不仅是钱包的问题。我的行为和打算变的本末倒置了,为了离开而拼命,这是致命的问题,和为了留下而拼命一样,都是错的。我应该为了寻找而行动,毕竟,与内心的快乐和满足相比,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呐?

写一篇关于听完北漂的读后感,让我懂得了什么道理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有朋友离开北京,每次朋友跟我告别的时候总是让我有很多感慨,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当初毕业来北京没想太多,只是出于对互联网的喜欢,而在老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公司中跟同事谈起来北京的原因,发现有些人人跟我一样,也有一些人说是纯粹是为了赚钱。
说赚钱的人中,我知道有的当初也是怀着理想来的,只是随着年龄增大,感觉理想实现无望,而自己也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动力,所以慢慢的也就不愿谈什么理想了,或许也是怕说出来被别人笑话吧。
在任何一个国家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典型的如医疗,教育,行业发展也一样,如果是传统行业的话还好说一些,但是互联网行业由于他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对人才的吸引来说一线城市都要好很多。
虽然这几年有所好转,一些二、三线城市已经有一些工作机会,我身边也有同事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工作的,但有的最后还是回来了,薪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工作氛围太差以及无法给自己很好的发展空间。
在北京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亲戚和同学来北京找我,每次我都会帮他们规划好游玩路线,带他们游玩一圈后把他们送到火车站。今年送一个朋友回家的时候,我多想能换一下位置,坐车回老家的那个是我。
一直以来在内心中仿佛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你要实现理想,呆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感受大都市的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另一个说还是回老家吧,过得安逸点,没什么压力,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的。其实这无所谓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做学生跟做白领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状态的差异会让你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我来北京四年,要是上大学的话都已经毕业了,而我现在跟刚来北京时的生活状态差别并不大,所以这才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每次有同学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笑笑,解释一下现在不能回家的理由,讲一些在老家工作的弊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互联网之类的话。虽然理由每次都一样,说多了自己都感觉太敷衍,但同学却依然会时常问起,我也总想着,要是回家后就可以经常跟同学一起聚聚,玩伴多了,老家的同学好几个都买了车,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玩,开车也方便很多。可这依然还只是想象而已。
人在相应的阶段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最开始自己一个人,没有什么顾虑,年龄大了也会面临结婚、生孩子等一系列事情,有些事说起来不轻松,做起来就更难了。长大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不能为自己而活,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这个社会已经发展的很快,但是父母的传统思想还是很重,我不能太晚结婚,不能太晚生孩子,如果在适婚的年龄没有做相应的事,父母心里会一直惦记,这在他们心里会是一个结,了不去的心事。
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赞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而勉强自己接受一段感情的做法。好在自己比较幸运,前几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父母也很满意。现在跟家里打电话,爸妈问的问题不再是有没有找到对象而变成了什么时候结婚。
我爸跟我说只要我健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也不盼我有多大的出息),他跟我妈就心满意足了,我妈说只要我好好的他们就觉得有希望,干活苦点累点他们也有动力。前几年我村里的一发小不小心因为车祸离世了,他爸妈就把自家的土地卖了很多,在我们那种地的多少意味着收入的多少,也意味着付出的多少。
父母赚钱都是为了孩子,没有了孩子,只要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所以也就没必要种那么多地了。我知道我妈是希望等我将来成家、有了孩子后,他们也可以少种点地,跟着我到城里享福。
如果单讲农村人口收入的话,我想我们那边已经算不错的了,村里都是靠种苹果为生,这几年苹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通常来讲每家一年的收入在十万左右。可直到现在我们村依然没有个像样的超市,每次看到电视上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人家村里的超市都让我非常羡慕,心想如果我们村有这样一个超市买东西会方便很多。跟村里商店的老板聊,为什么不把店面好好装修一下,扩大一下规模,他跟我说就现在这样东西都不好卖,扩大规模定是要赔,更何况赚不到钱,哪来的钱扩大规模。
分析一下原因,在村里开超市消费人群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在城里,每年回去也就一两次,即便回去买东西又能买多少呢,况且有的人回家时有些东西都已经从外边带了。我姥爷村原来有个比较大型的商店,当时我还挺羡慕的,这几年去姥爷家也发现那个商店的规模日益缩减,现在就只剩下一个货架了。虽然收入不错,但是村里的人还是很省,父母把钱都攒着输送给孩子。
在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买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都是靠父母出首付,更有甚者不仅父母需要出首付,还需要补给房贷。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努力挣钱的,不过是极少数。父母很辛苦,初期要给父母孩子准备房子,结婚了要准备彩礼钱,房子装修还需要出装修的钱,孩子买车也需要父母出钱,至于你说孩子的钱呢,只能回答你三个字---享受了。
我哥说的是有道理的,城里人们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是来自于农村的父母的帮助,农村的父母把钱攒着给孩子买房子、补贴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自己的钱就可以用来消费了。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只有等到孩子结婚有了孙子后,他们才会觉得踏实,而这也意味着不再需要再给孩子补贴钱了。
在我们那有一种说法,如果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去世之前能够看到自己的重孙子,就算是圆满了。人终有一天会离开,但是如果这样老人因自然老去而死,并且看到了第四代,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我爷爷有两个儿子,我爸跟我大伯,各家都是独生子,以前我爷爷奶奶盼我哥结婚,我哥有了孩子之后现在又盼我结婚生孩子,希望能够看到我的孩子,每次给爷爷家打电话也总是会问我什么时候结婚。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把自己的孩子操持了成家立业之后,年纪大了想干也干不动了,剩下的愿望就是盼着晚辈们越来越好。现在每次我爸给我打电话,他用低沉的语气跟我说话,我心里都会特别害怕,害怕跟我说家里的亲人去世的消息,我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我大学室友那天早上被他爸的电话叫醒,告诉他爷爷去世了让他赶快回家,他接完电话就抱着头直哭的场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现在交通工具再发达从外地回家也是需要时间,很多人因为身在外所以没能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
年龄大了,经历的事多了,对一些道理认识的也就更清了。刚毕业那会儿无意中跟一个同事聊起了关于公务员的话题,我那时候信誓旦旦的说公务员有什么好的,我同事说或许你现在感受不到,等过几年你就会知道在这个社会中公务员还是很有优势的。几年过去,我现在确实意识到了公务员的益处,理解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当公务员。工作的稳定,福利的保障,不辛劳的工作,不低的社会地位,这确实是很多人期望的。
最近我女朋友说她以前在老家工作是的两个前同事都考上了公务员,虽然她的薪水已经是这两个同事的好几倍,但我还是能看出来她对人家的羡慕。当初他们在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她来了北京,那两个同事都进了事业单位做了合同工,同时也在为考公务员做准备,幸运的是她们都成功了,我跟我女朋友说或许你们以后就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我知道同行业内有些人对于公务员这工作挺不屑的,貌似一提起公务员总是伴随着无聊、没事干、人生没意义这样的关键词。互联网行业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总喜欢谈理想,当你跟别人说理想的时候别人会赞许你、羡慕你,可笑的是,多年之后那个没有理想的朋友在自己的工作中已经有所成就,而你却依然碌碌无为。我也研究过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我发现有很多公司其实在创立初期创始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做某件事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慢慢明确了发展目标,进而才会树立一个很大的理想。所以我现在已经不习惯把理想挂着嘴巴,闷头做事,事做好了有些事情也就顺其自然了。
一个事实是真的是有很多人是没有理想的,以前说想当科学家、当音乐家也只是徒于那种工作表面的风光而不是真正因为自己的兴趣喜欢。如果不是我高中的时候一个同学带我去网吧玩,接触到了网络,我想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以后可能就在当地找个工作干着,如果不喜欢,干烦了,就再换一个。
有的理想可能也只是干好自己的工作,希望在工作中取得某项成就这样的小愿望而已,万不会上升到改变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高度。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个时代有了互联网,要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总是听人说北京的消费很高,买瓶矿泉水都要5块钱这类的话。来北京后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客观来讲,北京的房价高、房租高,除了这两样外,物价跟其他地方差不多。拿某个做米线的品牌来讲,在北京的价格跟其它地方的价格是一样的,一碗米线26元,在北京的门店会早早的排起队,而在我们那县城到了饭点,店里还未坐满人。
确实有5块钱的矿泉水,但要不就是在景区购买,要不就是那瓶水确实很贵。正常去超市买东西的话,北京的物价跟我们老家那差不多,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夸张。但因为北京的商家多,有些品牌的东西贵就是因为其东西做的好,成本高,并不是因为在北京而故意提高价格。面临的诱惑多,所以你也会感觉钱花的很快。
我曾经还很幼稚的在思考一个问题,认为自己吃的东西跟在老家也差不多,虽然有时候会去不错的餐厅吃饭,但是每月也就固定的几次,为什么自己总是攒不下钱 呢。后来一想,虽然你吃的东西跟家里差不多,但是某种食品在家里可能几天吃一次,在北京确是想吃都吃,上大学那会儿吃一次肯德基都不太容易,工作后每天的 午饭都是肯德基,直到后来都把肯德基吃腻了。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可消费频率提高了,花的钱自然就多了。
很多人来北京都是受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宣传影响,因为电视上宣传的都是一幅高楼大厦,工作的人光鲜亮丽的景象,所以很多人也都幻想着来北京后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可是来到北京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一样,特别是如果你的薪水不高的话,可能就只能住城市郊区的自建房或者是离市里很远的小区,你可能还会觉得自己住的地方都不如老家。
曾经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普遍比较年轻呢,我想一来是因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历史就很短,到现在历史还不超过20年;二来是因为员工总是更新迭代吧,老员工年纪大了离开了公司去老家,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互联网公司,增加了新的活力。
虽然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水挺高,但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属于民企,所以在某些方面不太占据优势,例如户口,只有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才会有名额,而且数量还不多,这点确实不如一些央企、国企。中国是个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户籍制度也是社会讨论热点的话题,其实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话,北漂族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就只是房价了。
我原来还想过有没有人研究一下北漂族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后来一想其实北漂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以前人们的收入差距没有这么大,大家的工作性质也差不多,特地去外地工作的人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即便是资深北漂也就10年多的时间,还看不出结果。不过通过我的观察,北漂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留在了北京,在北京买了房、有了户口,定居下来;一类是过着跟老婆孩子异地分居的生活,老婆和孩子在老家,自己在北京工作,固定频率回老家一次;还有一类是继续在北京呆着,依然过着租房的生活,孩子上学交着借读费,享受不到北京市民的待遇。

北京,一座我不喜欢却不愿离开的城市

来北京已经六七的时间了,这六七年仿佛就在弹指之间,但是无论在这个城市待几年我都无法喜欢上这个城市,人太多、空气质量太差、生活节奏太快……不管有多少不喜欢它的理由,但还是不愿离开。

前几天火热的《北京女子图鉴》,让北漂的姑娘们火热了一把,今天自己看了一集就没有再看下去。剧中女主陈可因不喜欢过小城市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决定要来北京闯一闯,当她来到北京时发现一切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如同当年的自己,在毕业那会,同宿舍的都选择了回到自己的老家上班工作,因为那里有家人,好找工作。只有我一人没有选择回到老家的小县城,独自来到了北京。当时的自己就如同陈可一样,不想在那么小的地方,做着一眼看到死的工作。

当时有位同学跟我说:北京的节奏那么快,压力那么大,去了怎么生活?在家也挺好的,工作不用发愁,而且离家近,有什么事家里还有照应的,北京那么远,没有亲戚朋友的怎么活呀?你不怕吗?我说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哪里到底是如何的呢?别人能在哪里生活自己也是可以的。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胆子还是挺大的,就抱着一颗我还年轻、我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就这样回到老家当一辈子小学老师或者中学老师的心来到了北京。

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自己在北京待不下去再回老家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毕业就回老家再想出来就难了。就这样自己闯入了这个只要你努力就会有饭吃的城市,虽然每天上班时会被挤得要死,但是还是坚持的在这里生活着。

后来在这一待就是六七年,中间有同学说:你真厉害在那么大的城市里都能找到工作,生活那么好。我只笑笑没有说什么。

北京是一个有很多机会的城市,但是那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刚来北京时,自己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就先找了一份行政类的,也就是打杂的,那时自己想过回去,起码回老家不用干这种看人脸色的工作,但自己又不甘心。

自己就在上班之余报了平面设计的学习班,周六日,她们都在晒去那逛街了去哪里玩了,而我却在挤两个小时的地铁上去上课;他们再说晚安睡觉时,而我再熬夜做作业。她们看到我的是在这个大城市轻轻松松的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做着一份轻轻松松的事情,却没有看到我在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我不愿离开它是因为在这里你不用拼爹,只要凭自己的努力,你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只要有能力,就不会没有出路。在这里不用想着他爹是局长,他叔是县长,他那七大姑八姨是在那个部门的,这里一切都是凭实力说话的。不愿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相对还有公平可言,更是因为这里有一种努力奋斗的氛围。

有人问我你现在回去后悔吗?我说我不后悔,因为我努力过,我奋斗过,虽然我并不准备留在这座城市,但这座城市却教会我了许多。就像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的“离开北京,但并不表示我在北京荒废了很多年,反而要感谢北京,让在那里生活过的我,终于不再做梦,心甘情愿地与生活和自己讲和”。

你要离开我知道很简单(可我终究还是离开了北京)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你好,我是小筠。

前段时间,朋友娜娜问我,如果我写一篇 “我为什么要留在北京” ,你会不会有兴趣看?

我毫不迟疑地回答:会!

接着,我开玩笑说,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写篇 “我为什么要离开北京” ,哈哈哈……

就是在这几句玩笑话中,我们的两篇文章诞生了。

她曾写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在她的笔下,我是那个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当机立断,义无反顾,通过自律和努力,活得又美又飒的姑娘。

文章发出后, 我认真看了所有的读者留言。 当时娜娜说,你要不要去留言说点什么。我想,说点什么呢?过段时间吧。

现在时隔半载,回望那段时光,似乎更清楚了些。

01

毕业去北漂,是蓄谋已久

娜娜曾在文章中写过我来北京的故事,我愿意说得再详细一些:

早在研究生毕业前两年,我就已经决定,要去北京。

只因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文学与历史,想从事跟文化传播相关的职业。 思来想去,只有北京最合适。

另外,我家里是农村的,父母没什么厉害关系帮我在老家找到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差事,而北京有很多工作机会提供给肯吃苦耐劳的年轻人。

当然,对北漂的艰苦生活以及北京职场的生存压力,我也有所耳闻。为了不让自己日后的北漂生活过分凄惨,我从研二起就开始实习、做兼职。

当时很多同学研一时就开始做兼职,当家教,在培训机构上课等等,我一直没参与。

我告诉自己,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赚钱的,既然选择读研,就先沉心读书。 挣钱不在这一时一刻。

我计划从研二开始实习。

一来 增加点工作经验 ,为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二来也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研二的某一天,班级群里发了一则启事: 辽宁大学出版社要招聘20名兼职校对。

于是,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兼职校对不需要坐班,就是去出版社领了稿子回宿舍看,看完再送回出版社。

工作也没什么难度,只要求有谨慎、认真、负责的态度。

就这样,我获得了新的兼职机会,成为辽宁出版集团的兼职校对。那段时间,我同时干着两份校对的活儿。

研二结束那年暑假,一个档案学专业的学姐在群里发了一则兼职信息:新华社辽宁分社需要招聘2个实习生整理档案。

工作性质更适合档案学专业的同学去干,而我学的是中国近现代史。

但我想, 那可是新华社辽宁分社啊! 这么闪闪发光的单位,就算进去打杂,以后写进简历里,也是不错的一段经历。

我们年级档案学专业的研究生本就不多,又是暑假,很多人要么不在沈阳,要么早已找好了实习单位,一时没人报名。

于是,我怯怯地问学姐:我很想去,但我没有整过档案,可以去吗?

学姐说,没事,很简单的,你就自信地去。 到时那边会给你们安排单独的办公室,我带你们做两天,你们就会了。

这个学姐可能以前也在这干过,再加上辽大在沈阳还算不错,她一带我们去,对方就很放心,几乎不问什么,就给我们安排了办公室,我们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学姐带了我们两天, 我和另一个同学果然都很快学会。 之后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工作。

在做兼职的两年中,我不仅能够自己支付生活费和学费, 也存了几万块钱。

在北京的工作定下来之后,我就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三环内,走路上班10分钟,中午还可以回家午休。

那时刚开始工作,工资才三四千块,房租却3700块。但我很有底气花这笔钱。

一方面 因为读研期间打工存了一笔钱, 花自己的血汗钱,没有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会呈螺旋状不断上升。

当时和男朋友住在一起,他的工资5000块,我觉得,扣除房租,我们每月还有四五千块的生活费,绰绰有余了。

我们刚毕业, 还年轻,正是最好的增值期, 不能为了省几块钱房租,把时间都花在通勤上。

当然,这样的薪资在北京根本平淡无奇,出版业也是一个清贫行业,很多在大厂工作的同学年薪都是50万起跳的。

但对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来说, 我满足于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一切,感谢北京公平的机会与馈赠。

“你选择一个职业,它还有很多东西,综合的吧,你对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认定、对自己所做的事的价值的认定,然后综合起来看,

这份工作就是以目前自己的能力能找到的,让自己在这个世界活得相对最自洽、最自得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觉得,自己在北京四年,也一直是以一种最自洽、最自得的方式生活着。

02

四年后离京,谋定而后动

对于来北京一事,我 并非一拍脑袋说走就走,而是蓄谋已久。

我当时的男朋友是我研究生同班同学,大连人。关于毕业后的去向,他一直没个决定,拿不下主意。他觉得去哪都一样,只要可以不回大连。

都说找工作难,所以可能在临近毕业的他的眼里, 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是好城市。

我多次坚定地告诉他,我要去北京,你要不要一起?

就这样,我们一毕业,就开始了北漂生活。

我们在一起了五年,彼此成为偌大北京城中最相互依赖的亲人。

然而,正像人们所说的,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只有两种结局: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因为种种原因,我越发意识到我们不可能结婚,所以, 2019年11月,我很平静地结束了这段关系。

然而,一起走过生命中繁花似锦的五年,经历了这样长时间的恋爱,我们似乎已经成为彼此生活中骨肉相连的一部分。

所以分手之后,我们既像亲人那样相处,有时 又模糊了朋友与情侣之间的边界。

比如,他还是会给我送花、送礼物,陪我去逛街、去医院看病,我们也会一起去看电影。

我们上班的地方离得很近,他会每天送我回家,经常去我家做饭给我吃。

但是,他没有跟我提过要复合。

这种情形持续了大半年,我渐渐意识到,必须结束这种状态。

然而,在北京四年,我们有着太多共同的回忆。

这四年里,他是我在这座庞大、冷漠、激情的城市里唯一的温暖光源,给了我安神定心的力量。

我要怎么在这座城市里,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我们的生命有过那样密集的交织,与他彻底分离,就像割舍掉一部分自己。我要怎么假装他不存在,与他共同呼吸这座城市的空气,却像陌路人那般?

我做不到。

我不害怕一个人走未来的路,我害怕的是一个人走北京的路。 当初来北京,他是我勇气的一部分。

此刻停在原地固然还能感受到某种连结和安全感,不至于特别心伤,但最后必将迎来更大的反噬。

同时我也意识到,北京距离我的老家广西实在太远了,两千多公里,坐高铁都需要12个小时。

机票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八九百,得飞三个小时。一年到头,我真的回不了几趟家。

在我北漂这四年,父亲病逝,母亲日渐老去。她已经70岁,而我不仅还没成家,还与多年男友分了手。

那段时间,我真是丧丧的,觉得自己一直都挺努力的,但生活还是一塌糊涂。

我越发认识到, 我应该花更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

我不惧怕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甚至热爱一线城市的快节奏,但相较于北京,也许广州和深圳会更适合我。

不图别的,就图离家近。 从广州乘坐高铁回家,仅需4小时。

深圳和广州给予外地人的政策,也比北京友好太多。

就这样, 慢慢的,我决定离开北京。

转身离开,及时止损,就像壮士断腕。

2020年,我已三十出头,对于第三次换工作,我非常谨慎。

虽然已经有了离开的念头,但真正提离职之前,我还是一如既往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每天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地努力工作。

同时我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路,问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

我喜欢一线城市的快节奏,快节奏带来高效率,在适度的工作压力中处理棘手任务,也会激发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一天的时间里做别处双倍的工作,挣双倍的钱,就像生命也延长了一倍。

钱也给我底气,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消费观,让我有勇气 在更广阔的范围去思考未来, 去相信自己生命拥有种种可能性。

但同时,我又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去深度阅读,成为一个沉静的思索者。

在全心全意的精神生活里,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中,实现情感上的自给自足,度过低需求、低欲望的人生。

这两条路是南辕北辙的,但都是我渴望遇到的风景。所以, 我做了两手准备。

另一方面,留心广西老家有没有什么好工作。

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在老家找工作毫无信心,因为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长相。

但现在,经历了北京职场四年锤炼的我什么也不怕,觉得自己可以上天。

2020年4月,我开始给广西的高校投递简历;6月,在北京进行了一场视频面试。

7月底,我离开北京。离开的时候,工作还没有着落,但对于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已经越发笃定。

也许,我会很快就在老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与书籍为伴,再也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

也许,我会难以适应三线城市的熟人社会与家长里短,最终选择用半年时间专心复习考雅思, 明年出国读书,远走高飞

也许,我会给自己一场长达数月的长途旅行, 在旅途中,遇见全新的自己,遇到他

也许,我会去西藏、云南、四川的某家青旅做几个月的义工, 每天与有趣的人聊天,写下听来的所有故事……

03

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在为离京做种种准备的时候, 我时常有种特别悲壮的心情。

但是当将事情一件件做完,离京的日子果真到来的时候, 我发现一切不过寻常。 只是坐上机场线地铁,坐上飞机而已。

三个小时后,航班在桂林两江机场降落,生活就彻底翻了篇儿。

离开北京,五味杂陈,既难以忘怀在北京四年的奋斗时刻以及收获的所有情谊,又觉得生活中的一切的确会按部就班地发生。

我回到老家没几天,就收到高校的入职通知。职位是管理干事,主要做些办公室行政的工作,以后也可以兼课,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后慢慢往教师岗位转。

8月初,我入职高校。工作十分清闲,每天上班时间只6.5小时。极少加班。上班仅一周,就放暑假了。

我和朋友去青海、甘肃玩了两周,完成了自大学时就心心念念的环青海湖骑行和敦煌之旅。

在广西工作,收入虽然只是北京的1/4,但工作时间减少了一半。住在学校宿舍小小的两室一厅里,房租也只占工资的1/30。

在南方,更易体会到何谓“长夏寂寥”

北京的午休时间短,吃完饭,在办公桌上趴着睡一会儿,就开始下午的工作;或者不睡,出去溜达片刻,顺手买杯咖啡回来,下午同样能够续精神。

而现在,中午休息三个小时,又是小城市,每个人都能回家睡个踏实午觉。

我有了自己的书房,每天凌晨三四点早起阅读。 回到老家,也终于敢肆无忌惮地买书。

我做了隐适美牙齿矫正,又买了辆车。

这是我迄今为止为自己花费最大的两笔钱,算是送给自己的礼物。它们在我生命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校绿意葱茏,我越发平静下来。 毕竟是大学老师,同事大都见多识广、心地纯良、眼中有光,十分友爱,相处起来甚是愉快。

在西南边陲的高校里工作,生活节奏安稳、缓慢、悠长,很多人在此一待几十年。

半年下来,我已与一些同事处出情谊,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与玩伴在一起,因你知道他有很大可能长久陪在你身边,所以 心里有种安稳感。 不像一线城市,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一旦离职,就大都消失在茫茫人海,让人心生荒凉。

如今,我也 不用再担心周末收到不期而至的工作任务, 打乱假日的节奏。

可以在满是阳光的下午,与体育老师打一下午的羽毛球,接受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或者一群人疯闹着打一场排球,打完一起去喝冰镇饮料,坐下来继续天南地北地胡侃。

可以去大厨同事家里蹭饭,聊旅行音乐文学以及傻逼的过往,吃完不仅不用刷碗,还可以继续蹭他家音质炸裂的音响看部好电影。

我用阅读和写作填满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前些日子,我收到一家 省级党报的读书版主编 发来的信息:“你已经被我锁定了,以后要多给我写书评!难得看到这么干净的文字。”

虽然离开了北京,但我保持着跟在北京时一样紧凑、严谨、自律的生活节奏。在享受慢生活的同时,不忘树立起事业的丰碑。

广西的冬天,通常温暖和煦,阳光晴好。中午往日头下一站,心情也如天空湛蓝宁静。

每到这时,我都在想,啊,原来过去那么多的焦虑,都白焦虑了。

这个寒假,我去了向往已久的涠洲岛,岛上绿影婆娑,海风习习,繁花似锦, 生机勃勃,日出日落皆壮美如画。

这二月里的夏天味道,让人心放空,恍若回到那些无所事事一整个夏天的年少。

正是在涠洲岛,我写完了这篇文章。我想,对于北京这座城市,不管是来还是去,其实都并非难事。

只要能做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更多“即将离开北京的感慨,离开北京的感想”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排行榜大全,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即将离开北京的感慨,离开北京的感想

摘草莓的心情喜悦句子,怎么写出自己的愉悦

元旦句子激励,有哪些表达鼓励的句子

对长辈的祝福语,可以这样写

朋友圈早安心语正能量,适合发圈的一句话早安心语

最浪漫的话,有关浪漫的说说

天冷加衣注意保暖说说,冬天里注意保暖

异地恋心酸语录短句,有哪些写的很好的句子

声明:《即将离开北京的感慨,离开北京的感想》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情感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