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起名 > 姓宫的名人有哪些

姓宫的名人有哪些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3-15 手机版

每个姓氏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很出名的人,那么,姓宫的名人有哪些?得姓始祖是谁?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也有诸多的姓氏,而这些不同的姓氏,汇聚成为了百家姓,并且不同姓氏的人口分布也都不一样,想要知道的更多,就快关注百家姓专题吧!姓宫的名人有哪些?宫崇:(生卒年待考),琅邪人(今山东临沂)。

著名东汉道术家。

东汉后半叶,宫崇向汉顺帝和汉桓帝进献《太平经》,一名《太平清领书》,共一百七十卷。

宫崇称此书为其师干吉(或称于吉)得于曲阳泉水上。

故过去有人称此书为于吉或宫崇所作。

据近人研究,《太平经》非出一时一人之手,是西汉末至东汉汉顺帝时期逐渐增益而成,于吉、宫崇等仅是其撰人之一,或为集大成者。

汉顺帝执政时期,宫崇诣阙献《太平清领书》,被有司奏劾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

宫钦:(生卒年待考),元朝人。

著名元朝大臣。

元至大初年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

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

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

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聚:(生卒年待考),明朝平蛮将军。

宫继兰:(公元1579~1658年),原名宫大壮,字贞吉,号鹜邻,景隆子;江苏泰州人。

明朝大臣。

庠生,明万历戊午年(公元1618年),应天举人;明崇祯丁丑十年(公元1637年)二甲六名进士。

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员外郎事协理六科,统视夏镇河道,山东兖州府知府。

告养归,起广东罗定兵备道。

按察副使兼布政使。

子二:伟鏐,伟钰(幼殇)。

宫伟鏐:(公元1611~1680年),字紫阳,号紫元继兰子;江苏泰州人。

明朝大臣。

邑庠生,明崇祯己卯十二年(公元1679年)副榜,明崇祯壬午年(公元1642年)举人,明崇祯癸末十六年(公元1643年)会试会魁、殿试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

授翰林院检讨,充主讲官,未就。

明亡不仕。

子十一:梦仕、昌宗、开宗、象宗、云宗、龙宗、鸿营、鸿历、世洪、鉽、世垚。

宫国苞:(生卒年待考),号霜桥;江苏泰州人。

清朝诗画家。

诸生。

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对其诗画,英廉推重之。

著有《半红楼集》。

宫畹兰:(生卒年待考),女;海陵人。

清朝诗画家。

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宫梦仁:(公元1623~1713年),原名宗,字兖宗,号定山,伟鏐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廪监生,清康熙己酉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顺天举人。

清康熙庚戌年(公元1670年)会试会元,清康熙癸丑十二年(公元1673年)殿试二甲第五名进士。

授翰林院庶吉士、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督理粮储道布政使参议、湖广按察使、湖北驿盐道参议,提督山东学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军务。

子二:寿平、懋让。

宫懋言:(公元1673~1732年),字书升,号淡庵,鸿历子,增生;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清康熙丙子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江南举人,清康熙癸未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会试会魁,殿试二甲十一名进士。

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山西克安府通判,袁州府知府。

(其父鸿历,比其长17岁,而中举时间反迟其七年),。

子六:耀亮、耀侨、耀靖、柳晟、耀奎、耀彬。

宫鸿历:(公元1656~1718年),字友鹿,号恕堂,伟鏐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廪贡生,清康熙己酉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顺天举人(经魁),清康熙丙戌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

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

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宫懋谅:(公元1671~1715年),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附项生,清康熙己酉八年(公元1671年)钦取试英殿纂修,清康熙戊子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顺天举人。

充内建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

子二:大鹏,殿对。

宫雝:(公元1688~1736年),字炳和,号晴轩,寿平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太学生,清康熙癸己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顺天举人,清康熙己未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殿试二甲三十九名进士。

中书科中书舍人、钦点通仓监督。

子二:在旸、玺扶。

宫焕文:(公元1697~1785年),字砚成,号朴庵,懋勤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庠生,康熙丁酉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举人,授知县,通州学正,潜山县教谕。

十六年后参加清雍正癸丑十一年(公元1733年)殿试中二甲十五名进士。

分派工部都水司主事,山东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历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京通仓务、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署府尹事、大仆寺卿、觉罗官学通政使。

参加清乾隆戊辰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乾隆壬申十七年(公元1752年)文武会试同考官。

宫耀亮:(公元1692~1752年),字武乡,号鞠庵,懋言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监生,清康熙丁酉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顺天举人。

任陕西醴泉县知县。

子四:福曾、圮会、詹、扩基。

宫焕采:(公元1700~1757年),字惠畴,号受先,懋勤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贡生,清乾隆甲子九年(公元1744年)举人。

任泾县教谕。

子四:震基、晋颺、履基、复基。

宫焕业:(公元1685~1757年),字进修,号肄亭。

懋勤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邑增生,清乾隆丁卯十二年(公元1747年)举人。

选知县。

子二:谦基、随基。

宫慕超:(公元1722~1792年),字御夫,号毅斋,榜名王超,治骏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庠生,清乾隆丁卯十二年(公元1747年)顺天举人。

任和州学正、湖南宁远县知县、甘肃平凉知县。

调署直泰州事。

子二:惟金、润金。

宫焕伦:(公元1702~1770年),字廷宣,号雪舫,懋勤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生,清乾隆庚午十五年(公元1750年)举人。

选知县。

子三:逊基、成基、有基。

宫震基:(公元1725~1792年),字运青,号荻浦,焕采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生,清乾隆癸酉十八年(公元1753年)举人。

任安徽铜陵教谕,广东开平县知县。

子三:云锦、画锦、崟。

宫柳晟:(公元1707~1791年),原耀晟,榜名柳晟,字西平,号钝斋,懋言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生,清乾隆癸酉十八年(公元1753年)举人。

任云南大姚县知县,暑浪盐井提举,嵩明州知州,充清乾隆丁酉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乡试同考官与耀亮为弟兄。

子二:鼎基、巽基。

宫廷颺:(公元1730~1796年),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增生,清乾隆庚辰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举人。

任山西长治县知县。

子二:秉鑑、秉钧。

宫履基:(公元1732~1787年),字应乾,号坦庵,焕采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邑庠生,清乾隆庚辰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举人。

任浙江常山县知县,暑严州府同知,绍兴府通判,充清乾隆己亥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癸卯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乡试同考官。

子二:锡龄、锡嘏。

宫为坊:(公元1732~1798年),字慎余,焕光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生,清乾隆己酉三十年(公元1765年)拔贡,廷试二等,清乾隆甲子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顺天举人。

清乾隆己未四十年(公元1775)大挑候选知县,国子监学正。

子尚宾、欐华。

宫协华:(公元1726~1801年),字芍田,号晚香,垕孳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增生,清乾隆庚子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江南举人。

候选知县。

子三:澧、润、泽。

宫秉鑑:(公元1759~1811年),字宝唐,号画溪,又号鍊江,晋颺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附监生,清乾隆戊申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顺天举人。

任广东新宁县知县,历署连山县,琼州府抚黎同知。

清乾隆庚戊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科乡同考官。

子三:魁瀛、陟瀛、聚瀛。

宫制锦:(公元1762~?年),字美存,号石泉,复基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贡生,清乾隆戊申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顺天举人。

选授云南宁县知县。

子二:德洋、德润。

宫锡祚:(公元1757~1833年),字端千,号友山,培元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大臣。

邑庠子,清乾隆壬子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江南举人,经魁。

著名清朝大臣。

任国子监学正,截取知县。

子一:兆甲。

宫连锦:(公元1767~?年),字缬云,复基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附监生,清乾隆甲寅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举人。

例授拣选知县。

子一:长庚。

宫庭:(公元1768~1840年),字彬九,号画舫,鋆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生,清乾隆乙卯六十年(公元1795年)举人。

清嘉庆丙辰元年(公元1796年)任大桃云南江州县知县,历署兴州、安徽德州建平县教谕。

子二:棨、兴。

宫彦超:(公元1754~?年),字学尹,号跃云,治骏子;江苏泰州人。

廪贡生,清嘉庆戊午年(公元1798年)举人。

选知县。

子一:钥。

宫庠:(公元1790~1859年),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优廪生,清嘉庆丙子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举人。

任江宁府教授。

子二:福元,福魁。

宫玉华:(公元1785~1849年),原名铭簴,字枞一,号晴湖,萃基子;江苏泰州人。

清朝官吏。

廪生,清道光辛卯十一年(公元1831年)举人,经魁。

拣选知县。

子四:庚尧、丁辰、庚荣、桂荣。

宫乃泉:(1910~1975),辽宁营口人。

1928年毕业于沈阳第一工业专科学校,考入奉天医学院,1935年毕业后到国民政府卫生模范实验县山东邹县工作。

1936年到福州协和医院当外科医生。

同年到汉口,找到新四军办事处,要求参加革命。

1937年参加新四军。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负责筹建西藏军区总医院的具体工作。

1961年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2年任部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著有《战伤疗法》,译有《苏联的医学和保健》。

宫力行(1923.12.05~2014.02.12),男,曾用名宫野进,山东省栖霞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电子工业部第二十研究所享受厅局级待遇离休干部。

宫姓姓氏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宫姓春秋》的作者。

《宫姓春秋》填补了姓氏学的空白,丰富了祖国的文库,为当代宫姓姓氏文化研究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贡献,其捐赠的《东莱宫氏族谱》已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其学术著作《中华三祖》2012年10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倡导炎帝、蚩尤、黄帝中华三祖说,纠正了古迹、古籍、今著的谬误,恢复了历史的真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宫慧民: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四军第二七○旅旅长。

宫全斌: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前第二十三集团军参谋长。

宫雪花(1948年5月19日~):影视演员,36岁参加法国华裔小姐选美,夺得冠军,47岁参加香港亚洲小姐选美,虽未当选,却傲视群芳,2003年6月55岁时参加美国的世界太太选美大赛,惊艳当场,被授予最佳民族服装奖。

得姓始祖是谁?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

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

现在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yaoshixiu.com

有姓宫的么?这个姓怎样?

有啊,比如宫崎骏,哈哈,开玩笑的,下面给一些关于这个姓氏的资料:
宫姓一.宫姓的起源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
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二.胶东宫姓的始祖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现在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乾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熙儒公的事迹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
(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
三.宫姓的迁徙流布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现在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四.东莱宫姓的迁布
(一.)早年的迁徙
东莱宫氏鼻祖宫熙儒,当年从中原抵达昆嵛山,居住于现今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很短,后周禅宋时(公元960年)从中原出发,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嵛山前的南原,总计不过4年的时间。据考证,南原即现今的昆阳村,旧名宫家庄(1981年改名),在元初已无宫姓居住(现被王姓入住)。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庄为中心的周围村庄,以后陆续迁徙各地。茔碑和谱书曾记载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谱书记载:“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迁居宫家庄(昆阳),由宫家庄徙居迎仙桥西岭上村。嘉城公由岭上村迁于长学山前,并卜兆于兹(即居于长山村)”。而《文登市志》记载,岭上村的宫姓,是元初迁自云南,估计市志的说法有误。文登市志又记载,柳林庄的宫姓,在明朝的中期由海阳所迁入,这个说法也可能有误。各地的宫氏宗祠曾有楹联:“柳林旧族,桃岭分支”;“分支崮水,谱朔昆山”。由此可知,柳林的宫姓,是很早的土著旧族,宫姓也在桃花岘居住过,并向外分支迁移。崮水指柳林村前的小河,昆山即昆嵛山。
《乳山市志》记载,境内宫姓皆为文登县柳林土著旧族后裔,主要分三个族支:
(1.)柳林宫姓一支徙莱阳濯村。这个族支的后裔人数最多,后面再专门记叙。
(2.)明洪武年间,柳林宫姓一支迁冯家镇徐家村,后裔析居吴格庄、宫家疃、南西屋等村。谱书也记载:“宁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宁邑,即宁海州。以前冯家镇属宁海州管辖。可见此市志的说法有据可信。
(3.)明景泰年间,文登议城宫姓(与柳林宫姓同一族系)迁白沙滩镇宫家村,后裔析居宫家庄、小滩等村。宫家村的宫本森,历时三年,将此支宫氏序入谱书,计11万字。宫本森生于1945年,现为嶞崮山“德馨园艺场”场长。
宫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宫氏,除留居当地和早年外迁形成三个大的族支,其后至现代就只有因为谋生、求学等原因而零星迁移,再无大批的迁徙了。
(二.)莱阳濯村宫氏
《东莱宫氏族谱》奉宫天授为第一世祖,是不夜宫氏鼻祖宫熙儒的第七世孙。天授祖生有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宫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阳濯村,是莱阳宫姓的始迁祖。现在胶东宫姓的世次,即以此为根据由宫天授为第一世开始排列。
宫福祖生一子宫溪;宫溪生五子,名曰: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人分爨后,仁、礼居濯村;义、智迁居(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信回迁文登。此后,子孙兴旺发达,遍布于胶东,又发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1.)辉煌的时代
历史上胶东宫姓最显赫的时期,是金元时代的莱阳宫氏一族,家富位显,业绩盛赫。拥有良田万顷,聚五业于一庐,以耕稼、诗书、礼义、清白处世,聚族而居,老幼常满三百余口,成为当时的巨室望族。
四世祖宫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宫姓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一子福寿。五世祖宫福寿,诰赠光禄大夫,生三子:诚、谦、诜,皆有官衔。六世祖宫诜生九子,六人有官衔;又有十孙,七人有官衔;其七孙宫镇,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荣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授光禄大夫;权高位重,是宫氏从始祖宫之奇起,到现今为止,在全国政权中位居最高的职务,有“宫半朝”的美誉。此时,同族的其他子弟有官衔者,可达族人的半数。金元之时,是莱阳宫氏仕途发展的鼎盛时代,也是东莱宫姓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2.)迁布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炊后,仁、礼二祖留居濯村。随着人口的发展增加,后世子孙开始逐步外迁扩散。
依据中国的传统习俗,长子长支留守故居。长子仁祖之后裔和礼祖(行三)的长孙诚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开始分迁。以近距离为主,向以濯村为中心的周围村庄扩展。濯村,属莱阳市姜疃镇,在五龙河下游左岸,依山环水,土地肥沃,为宫氏一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厚的环境条件。现在濯村有1500多户、5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宫姓,号称莱阳第一村。
礼祖的次孙谦公,生有6子13孙,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董格庄、西中荆、徐疃、穴坊和即墨大韩村、蓬莱宫家庄、平度八里庄等村,其宫姓都是宫谦公的后裔。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他是即墨宫氏,后定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应该是谦公的后裔。
礼祖的季孙诜公,生有9子10孙,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瓦马、泽口、栖霞的桃村等地,其宫姓都是宫诜公的后裔。
四世祖义、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义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东莱宫氏族谱》只记录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讳皆失考。东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参加修谱,但正文却无青山的内容。为何失传无考,我问了许多家族父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宫栾之子宫文章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根据总世系和命名字辈推算,宫栾在东莱宫氏族谱是第十五世祖。如果栾公是大成公的后裔,那么之间就有八世失考。
对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乳山市志》有此记载:金末元初,宫文章由莱阳县濯村迁此立村,以山取名青山。这个记载有错误。首先,《青山宫氏族谱》清晰地记载了自文章公至现在是十五世左右,按至多30年一代人计算,文章公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50年前后,即明朝嘉靖年间时期,而市志记载的时间和人物明显不符。再次,莱阳四世祖宫义、宫智两兄弟是从濯村迁居青山的始迁祖。根据他俩的亲兄弟宫礼中进士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的记录;又根据现在莱阳宫氏后裔多在三十世左右,以至多30年一代人往回计算,义、智二祖迁居青山的时间应在公元1190年左右。记录和计算的两个时间相符,此时是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的中期。而元朝建立于公元1279年,和1185年相距晚了近100年,时间不符,不可能是在元初。因此,青山的建村,应该是:金朝大定年间(或中期),宫义、宫智两兄弟从莱阳濯村迁此立村。此说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青山,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带的中心,乳山河的源头,四面环山,一条狭窄的乳山河谷在村东委蛇而下,环境相对封闭。隐蔽而安全的环境,象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保证了宫氏子孙在此安静地生息繁衍。现在,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户,绝大部分是宫姓。
青山村周围的村子,如:马石店、枣林、南马石、台上等村的宫姓,都是由青山迁入。诸往镇的口子、崖后、大龙口、二龙口、岳家、白沙滩镇的八甲等村的宫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迁入。
青山宫氏,崇武偏文,尚侠仗义。村民有习武的传统,有童谣说:“青山娃娃刚会走,就会演练四门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内总管、赐穿黄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身连环掌正宗传人、一代武术大师宫保田,即出生在这里。宫炳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曾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也是青山人。他与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辉,成为青山宫氏一族的两颗耀眼明星。
四世祖宫信(行五),在金朝中期与四兄长分炊后回迁文登,辞世以后葬在西老茔(文登宫氏祖茔)内,其茔碑在民国时期犹存。信祖生一子福宁。1927年,重修东莱宫氏族谱,文登的占家埠、岭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参加,但是正文也没有文登族支的内容。现在文登的柳林庄、岭上村、宫家庄等村子的宫姓,一部分应该是四世祖宫信既其子宫福宁的后裔;另一部分应该是始仙祖宫熙儒其他子孙的后裔。昆阳村原名宫家庄,现在虽然没有宫姓居住,但也是宫氏当年的发源地之一。
五.宫姓的命名定式
命名定式即排辈用字。东莱宫氏奉不夜始仙祖宫熙儒的七世孙宫天授为第一世祖,其后一本化万,开枝散叶,大支之下,小支派繁盛,各个支派的排辈用字并不统一,但在述论辈分时,总的世系都可续上。现在是三十世左右,大多数在26--34世之间。几个大支派的命名定式如下:
(1.)文登:(27世始)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烣。偏旁以土金水木火排序。
(2.)莱阳:(27世始)桢焕基钦汝,模熙垲锦湄;椿煇增锡泽,桂煦坫锺滋。偏旁以木火土金水排序。
(3.)即墨:(26世始)裕(用在后面)中嘉崇,垂象肇成;运(用在后面)用方正,继述乃恒。
(4.)蓬莱:(21世始)凤龙圣国兆,守恒延书香;道蕴开嘉会,健行实为良。
宫姓其他谱系和东莱谱系不一定能续上世次关系,也有各自的排辈用字,例如 高密:(15世始)克树业思献,厚毓云景兴;从志明会联,运叙垂承永。 东北一支:家修业自昌,国志尚明梁;兴学崇正道,安泰思纲常。 陕西省户县:(11世始)从希凤文可,世德保平安;正元生福运,庶士体纯天;务本恒联立,兴宗致启观;顺基存履泰,秉好允成全;守法为能效,修行善贵迁。维清尚自裕,宏化兆长延。 等等。
欢迎大家来补充,希望提供的派字正规准确,不要排乱次序和使用谐音。
六.科第世家——泰州宫氏(zt修正补充)
明末清初,江苏省泰州市宫氏一族,以科举起家,造就了宫氏大家庭的又一辉煌。
泰州宫氏从明万历46年(1618)宫继兰起至清道光29年(1831)宫玉华止,历经213年,在省级乡试中就考中“举人”27名,内有7人考中进士,这些人都见载于《泰州志.选举》中。再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查得,明清两代全国共有宫姓进士14人(明代3人,清代11人),而泰州宫姓就占有7人(明2人,清5人),占全国宫姓的一半。这样的情况,不但泰州稀有,全国也很少见。因此,称泰州宫氏为“科第世家”,毫不夸张。
根据多方查访并统计,现将明、清两代泰州宫氏一族八代人的举人、进士按考中年代先后列举如下:
宫继兰(1579—1658)原名宫大壮,字贞吉,号鹜邻,景隆子。庠生,明万历戊午46年(1618)应天府举人;崇祯丁丑10年(1637)二甲六名进士。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员外郎事协理六科,统视夏镇河道,山东兖州府知府。告养归,起广东罗定兵备道,按察副使兼布政使。子二:伟鏐,伟钰(幼殇)。
宫伟鏐(1611—1680)字紫阳,号紫元,继兰子。邑庠生,崇祯己卯12年(1639)副榜,崇祯壬午15年(1642)举人,崇祯癸末16年(1643)会试会魁、殿试三甲69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主讲官,未就。明亡不仕。子十一:梦仁、昌宗、开宗、象宗、云宗、龙宗、鸿营、鸿历、世洪、鉽、世垚。
宫梦仁(1623—1713)原名宗,字兖宗,号定山,伟鏐子。廪监生,康熙己酉8年(1669)顺天府举人。康熙庚戌9年(1670)会试会元,康熙癸丑12年(1673)殿试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督理粮储道布政使参议,湖广按察使,湖北驿盐道参议,提督山东学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军务。子二:寿平、懋让。
宫懋言(1673—1732)字书升,号淡庵,鸿历子,增生。康熙丙子35年(1696)江南举人,康熙癸未42年(1703)会试会魁,殿试二甲十一名进士。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山西克安府通判,袁州府知府。(其父鸿历,比其年长17岁,而中举时间反迟其九年)。子六:耀亮、耀侨、耀靖、柳晟、耀奎、耀彬。
宫鸿历(1656—1718)字友鹿,号恕堂,伟鏐子,廪贡生,康熙乙酉44年(1705)顺天府举人(经魁),康熙丙戌45年(1706)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附:宫婉兰,伟鏐女。聪明好学,多才多艺,绘画、诗词、女红,无不精通;德行双优,誉满乡里。著有《梅花楼集》。
宫懋谅(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宫 雝(1688—1736)字炳和,号晴轩,寿平子。太学生,康熙癸巳52年(1713)顺天府举人,康熙乙未54年(1715)殿试二甲三十九名进士。中书省中书舍人、钦点通仓监督。子二:在旸、玺扶。
宫焕文(1697—1785)字砚成,号朴庵,懋勤子。庠生,康熙丁酉56年(1717)举人,授知县,通州学正,潜山县教谕。十六年后参加雍正癸丑11年(1733)殿试,中二甲十五名进士。分派工部都水司主事,山东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历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京通仓务,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署府尹事,大仆寺卿,觉罗官学通政使。参加乾隆戊辰13年(1748),乾隆壬申17年(1752)文武会试同考官。子七:泰基、兑基、渐基、益基、豫基、萃基、升基。
宫耀亮(1692—1752)字武乡,号鞠庵,懋言子。监生,康熙丁酉56年(1717)顺天府举人。陕西醴泉县知县。子四:福曾、圮会、詹、扩基。
宫焕采(1700—1757)字惠畴,号受先,懋勤子。廪贡生,乾隆甲子9年(1744)举人。泾县教谕。子四:震基、晋颺、履基、复基。
宫焕业(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宫慕超(1722—1792)字御夫,号毅斋,榜名王超,治骏子。庠生,乾隆丁卯12年(1747)顺天府举人。和州学正,湖南宁远县知县,甘肃平凉知县。调署直隶州。子二:惟金、润金。
宫焕伦(1702—1770)字廷宣,号雪舫,懋勤子。廪生,乾隆庚午15年(1750)举人,侯选知县。子三:逊基、成基、有基。
宫震基(1725—1792)字运青,号荻浦,焕采子。廪生,乾隆癸酉18年(1753)举人。安徽铜陵教谕,广东开平县知县。子三:云锦、画锦、崟。
宫柳晟(1707—1791)原耀晟,榜名柳晟,字西平,号钝斋,懋言子。廪生,乾隆癸酉18年(1753)举人。云南大姚县知县,暑浪盐井提举,嵩明州知州,充乾隆丁酉42年(1777)乡试同考官,与耀亮为弟兄。子二:鼎基、巽基。
宫廷颺(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宫履基(1732—1787)字应乾,号坦庵,焕采子,邑庠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浙江常山县知县,署严州府同知,绍兴府通判,充乾隆己亥44年(1779)、癸卯48年(1783)乡试同考官。子二:锡龄、锡嘏。
宫为坊(1732—1798)字慎余,焕光子。廪生,乾隆乙酉30年(1765)拔贡,廷试二等,乾隆甲戊39年(1774)顺天府举人。乾隆乙未40年(1775),大挑候选知县,国子监学正。子尚宾、欐华。
宫协华(1726—1801)字芍田,号晚香,垕孳子。增生,乾隆庚子45年(1780)江南举人,候选知县。子三:澧、润、泽。
宫秉鉴(1759—1811)字宝唐,号画溪,又号鍊江,晋颺子。附监生,乾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广东新宁县知县,历署连山县,琼州府抚黎同知。乾隆庚戊55年(1790)科乡同考官。子三:魁瀛、陟瀛、聚瀛。
宫制锦(1762—?)字美存,号石泉,复基子。廪贡生,乾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选授云南宁县知县。子二:德洋、德润。
宫锡祚(1757—1833)字端千,号友山,培元子,邑庠生,乾隆壬子57年(1792)江南举人,经魁。国子监学正,拣选知县。子一:兆甲。
宫连锦(1767—?)字缬云,复基子。附监生,乾隆甲寅59年(1794)举人。例授拣选知县。子一:长庚。
宫 庭(1768—1840)字彬九,号画舫,鋆子。庠生,乾隆乙卯60年(1795)举人,嘉庆丙辰元年(1796)大挑云南江州县知县,历署兴州、安徽德州建平县教谕。子二:棨、兴。
宫彦超(1754—1819)字学尹,号跃云,治骏子。廪贡生,嘉庆戊午3年(1798)举人,拣选知县。子一:钥。
宫 庠(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宫玉华(1785—1849)原名铭簴,字枞一,号晴湖,萃基子。廪生,道光辛卯11年(1831)举人,经魁,拣选知县。子四:庚尧、丁辰、庚荣、桂荣。
因为泰州宫氏一族在明清两朝入选三个翰林,五代中了七个进士,因此有“两朝三翰林,五世七进士”的美誉;泰州宫氏祠堂又有楹联云:“三世两营台,五代七进士”,说的都是泰州宫氏一族的辉煌业绩。

历史上出名的复姓名人有哪些

北宫喜:春秋时卫灵公因卫国发生变乱而逃亡到邻近的诸侯国,北宫喜与析朱鉏帮助他平乱归国,卫灵公如愿以偿,喜不自胜,为了褒奖平乱功臣。

竟别出心裁,立即赐北宫喜谥为贞子(子是爵位)、析朱鉏为成子。

二人生而得谥说,也属例外。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

按前人记载,议谥是在将葬之时。

未死而谥的特别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岂料其父尚未瞑目,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睁着眼睛似有所语: 太子即改谥为成(史称楚成王),他这时才瞑目。

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

北宫锜:战国时期卫国人,五十多岁时新任卫国太宰,他上任后欲对国家的制度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翻遍了古籍文献,也未查到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禄的等级制度,请教了许多人,俱不能答,只好不远千里迢迢,到齐国来请教孟子。

北宫锜自然无法查找,因为诸侯们厌恶那种制度对自己不利,早把那些文献毁灭了。

孟子也无法谈得太详细,只能根据自己听到的谈个大略:天子为一级,公一级,侯一级,伯一级,子和男共为一级,一共五级。

君一级,卿一级,大夫一级,上士一级,中士一级,下士一级,一共六级……北宫锜对孟子的回答很是敬佩,自然十分满意。

他本欲当即告辞回国,但见孟子面容慈祥,为人谦恭而热情,颇似孔夫子“诲人不倦”,便索性留了下来,向孟子请教,探讨治国之道,孟子则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循循善诱。

北宫锜刚刚上任不久,国家百废待举,工作千头万绪,请教孟子该先从何处下手。

孟子说:“智者无不知也,但以当前之重要工作为急。

仁者无不爱也,但以爱亲人和贤者为先。

尧舜之智,不能通晓万物,因其急于知晓首要任务。

尧舜之仁,不能普遍爱一切人,因其急于爱亲人与贤人。

不能服三年之丧,而讲求缌麻三月、小功五月之丧礼;在长者面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毫无礼貌,但却讲求不以牙齿啃断干肉,这叫作不识大体。”……北宫锜还提出了许多卫国的具体问题,与孟子商讨,孟子全部知无不言地耐心予以解答。

北宫伯子:西汉孝文帝刘恒时得宠宦官,生性忠厚,人缘极好。

孝文帝时宫中受宠幸的臣子、士人中有邓通,宦者中有赵同和北宫伯子。

北宫伯子靠爱护别人、恭谨厚道得宠。

而赵同是靠观星望气的方术得宠,经常陪同文帝乘车出行。

达奚武:字成兴,鲜卑族居住在代郡的人,祖父达奚眷,为北魏怀荒镇镇将,父亲达奚长,任城镇将。

达奚武少年时放荡无拘束,爱好骑马射箭,被拓跋岳所看重。

拓跋岳出征关右,引他为别将,达奚武也就全心全意侍奉他。

因战功拜官羽林监、子都督。

等到拓跋岳被侯莫陈悦所杀害,达奚武与赵贵收了拓跋岳尸体回到平凉,一起拥戴太祖宇文泰。

随从他一起平定了侯莫陈悦,被任命为中散大夫、都督,封须昌县伯,食邑三百户。

北魏孝武帝入关中,被任命为直寝转任大丞相府中兵参军。

西魏文帝大统初年,出任为东秦州刺史,加官散骑常侍,进封为公爵北齐神武帝高欢与窦泰、高敖曹分兵三路来侵犯,太祖宇文泰打算集中兵力打击窦泰一路军,其他将领多不同意,只有达奚武与苏绰两人与宇文泰意见一致,结果擒获了窦泰,高欢退了兵。

宇文泰进而想进攻弘农,派达奚武与两骑兵去伺察动静,达奚武与东魏的巡罗兵相遇,就互相交战,达奚武杀了六人,俘获了三人而归。

高欢的军队进到沙苑,宇文泰又派达奚武去观察动静。

达奚武带三个骑兵,都穿了敌人的衣服,到天色将晚时候来到离开营房约百步的地方,下马偷听,得知他们的军号口令,重新上马巡罗各营,好象是警夜的官兵,有不尊军法的人,往往责备敲打。

由此完全了解了敌情。

回来告诉宇文泰,宇文泰大大嘉奖了一番,于是随从宇文泰战败了敌人。

授官做大都督,进封为高阳郡公的爵位,授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

祖俟,魏定州刺史。

父庆,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

十五袭爵乐安公。

魏大统中,起家奉车都尉。

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大都督。

数有战功,假辅国将军,累迁使持节、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平蜀之役,恒为先锋,攻城野战,所当必破之。

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邑三百户。

天和中,除渭南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从武帝平齐,迁上开府,进爵成安郡公,邑千二百户,别封一子县公。

宣政元年,除左前军勇猛中大夫。

后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陈遣骁将刘景率劲勇七千来为声援,轨令长儒逆拒之。

长儒于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景军。

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

及获吴明彻,以功进位大将军。

寻授行军总管,北巡沙塞,卒与虏遇,接战,大破之。

高祖作相,王谦举兵于蜀,沙氐上柱国杨永安扇动利、兴、武、文、沙、龙等六州以应谦,诏长儒击破之。

谦二子自京师亡归其父,长儒并捕斩之。

高祖受禅,进位上大将军,封蕲春郡公,邑二千五百户。

东乡肋:唐代人,著有《周易物象释疑》一卷。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

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

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

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梁仚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及周文讨悦,宁与李弼来归。

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及梁仚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

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

十六年,拜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

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薨于同州。

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

豆卢绩:字定东,昌黎徒河人,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

祖苌,魏柔玄镇大将。

父宁,柱国、太保。

绩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

豆卢荣:唐代诗人。

上元初年,豆卢荣在温州别驾任上去世。

豆卢荣的妻子是金河公主的女儿。

公主曾经下嫁辟叶,做过辟叶王的妻子。

辟叶王死后,金河便回到了大唐。

当时,豆卢荣来温州辅佐执政,金河公主也随他来到温州住了多年。

宝应初年,临海的贼寇袁晁攻下了台州。

这时金河公主的女儿梦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浑身是血,对她说道:“温州将要遭受战乱之苦,你们应该快点离开。

否则,必然会遭殃的。”醒来后,她把这件事讲给母亲听。

金河公主说:“梦都是颠倒的,不足信呵。”有顷再睡,女儿又梦见了豆卢荣,说:“刚才那个披头散发的人,是你的父亲,现在是阴间的将军。

浙东将败,是想让你们快点离去,望能照我说的去做,不要恋惜财物。”女儿醒来之后,又把这件事告诉了金河公主。

当时江东粮食奇贵,只有温州粮食比较贱。

金河公主让人买来江南绸缎几千匹,因此舍不得离去。

又有一天,女儿梦见父亲对她说:“浙东的八个州,已经被袁晁所攻破;你母亲如果再不离去,必吃苦头。”说着便哭起来。

于是,公主搬到栝州,不久栝州也陷落了。

母女俩只身出走,跟梦中说的一样。

豆卢革:唐末大臣,父豆卢瓒,唐舒州刺史。

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豆卢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

庄宗在魏,议建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

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拜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

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

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

豆卢瑑:字希真,唐代河南人。

仕历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与崔沆皆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日,宣告于廷,大风雷雨拔树。

未几,及祸。

初,咸通中,有治历者工言祸福,或问:“比宰相多不至四五,谓何?”答曰:“紫微方灾,然其人又将不免。”后杨收、韦保衡、路岩、卢携、刘邺、于琮、瑑与沆,皆不得终云。

豆卢钦望:雍州万年人。

祖宽,隋文帝外孙,为梁泉令。

累官越州都督、司宾卿。

长寿二年,拜内史,封芮国公。

高祖定关中,与郡守萧瑀率豪姓进款。

擢累殿中监。

子怀让,尚万春公主。

诏宽用魏太和诏,去“豆”姓,著“卢”。

贞观中,迁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芮国公。

卒,赠特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定。

复其旧姓。

独孤楷:字修则,隋代人,本姓李氏。

父屯,从齐神武帝与周师战于沙苑,齐师败绩,因为柱国独孤信所禽,配为士伍,给使信家,渐得亲近,因赐姓独孤氏。

楷少谨厚,便弄马槊,为宇文护执刀。

数从征伐,赐爵广阿县公。

拜右侍下大夫。

从韦孝宽平淮南,以功赐子景云爵西河县公。

隋文帝为丞相,进开府,领亲信兵。

及受禅,拜右监门将军。

进封汝阳郡公。

仁寿初,出为原州总管。

时蜀王秀镇益州,上徵之,犹豫未发。

朝廷恐秀生变,拜楷益州总管,驰传代之。

秀果有异志,楷讽谕久之,乃就路。

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为备。

秀至兴乐,去益州四十余里,将反袭楷,密使觇之,知不可犯而止。

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于今称之。

炀帝既位,转并州总管。

遇疾丧明,上表乞骸骨。

帝曰:“公先朝旧臣,卧以镇之,无劳躬亲簿领也。”以其长子凌云监省郡事。

其见重如此。

转长平太守。

卒,谥曰恭。

子凌云、平云、彦云,皆知名。

独孤盛:独孤楷之弟,性刚烈,有胆略。

以落邸之旧,累迁右屯卫将军。

宇文化及之乱,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卫者皆释仗走。

盛谓虔通曰:“何物兵?形势太异!”虔通曰:“事已然,不预将军事。”盛骂曰:“老贼,何物语!”不及被甲,与左右十余人逆拒之,为乱兵所杀。

越王侗称制,赠光禄大夫、纪国公,谥曰武节。

独孤郁:唐代翰林学士,是权德舆的女婿。

宪宗赞叹独孤郁的才华说:“权德舆能够使独孤郁作女婿,我反而赶不上权德舆了吗?”在此之前,公主下嫁,都是选取皇家内外亲族以及功臣家的子弟。

至此,宪宗才命令宰相选择公卿、大夫家的温文尔雅、可以置身清流的子弟。

然而,各家多不愿意,只有杜佑的孙子司议郎杜没有推辞。

秋季,七月,戊辰(二十三日)宪宗任命杜为殿中少监、驸马都尉,让他娶岐阳公主为妻。

岐阳公主是宪宗的大女儿,为郭德妃所生。

八月,癸巳(十九日),杜与岐阳公主成婚。

岐阳公主举止贤淑,杜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行辈高于她的不只数十人,岐阳公主对待他们,谦恭随和,一概如同家里人的礼数,在二十年里,人们不曾因丝毫的嫌隙而指责她恃贵骄慢。

才到杜家时,岐阳公主就与杜商议说:“皇上赐给我们的奴婢,是终究不肯屈从的,可以奏请皇上将他们收回去,我们自己再悉数购买出身低微、可以指使的奴婢吧。”自此,闺阁门户清静,连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

独孤及:唐代诗人,字至之,洛阳人。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

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徙常州,卒谥曰宪。

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独孤信:本名如愿(502-557),北周时期云中(今大同)人,史称“美容仪,善骑射”。

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

他初投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北魏,曾经匹马单枪生擒渔阳王袁肆周。

因屡立战功,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景。

独孤信风度翩翩,雅有奇谋大略。

太祖初启霸业之时,他镇守陇右之地,史称“及信在州,事无拥滞。

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于他执政期间惠政颇多,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独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职。

其女:长女为周明敬后;四女为元贞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

独孤罗:字罗仁,云中人也。

父信,初仕魏为荆州刺史。

武帝之入关也,信弃父母妻子西归长安,历职显贵,罗由是遂为高氏所囚。

信后仕周为大司马。

及信为宇文护所诛,罗始见释,寓居中山,孤贫无以自给。

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

初,信入关之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献皇后。

及齐亡,高祖为定州总管,献皇后遣人寻罗,得之,相见悲不自胜,侍御者皆泣。

于是厚遗车马财物。

未几,周武帝以罗功臣子,久沦异域,征拜楚安郡太守。

以疾去官,归于京师。

诸弟见罗少长贫贱,每轻侮之,不以兄礼事也。

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

及高祖为丞相,拜仪同,常置左右。

既受禅,下诏追赠罗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

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

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

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

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

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其诸弟以罗母没齐,先无夫人之号,不当承袭。

上以问后,后曰:“罗诚嫡长,不可诬也。”于是袭爵赵国公。

以其弟善为河内郡公,穆为金泉县公,藏为武平县公,陀为武喜县公,整为千牛备身。

擢拜罗为左领左右将军,寻迁左卫将军,前后赏赐不可胜计。

久而出为凉州总管,进位上柱国。

仁寿中,征拜左武卫大将军。

炀帝嗣位,改封蜀国公。

未几,卒官,谥曰恭。

独孤陀:字黎邪,独孤罗之弟。

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余年。

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

高祖受禅,拜上开府、右领左右将军。

久之,出为郢州刺史,进位上大将军,累转延州刺史。

好左道。

其妻母先事猫鬼,因转入其家。

上微闻而不之信也。

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阴令其兄穆以情喻之。

上又避左右讽陀,陀言无有。

上不悦,左转迁州刺史。

出怨言。

上令左仆射高颎、纳言苏威、大理正皇甫孝绪、大理丞杨远等杂治之。

陀婢徐阿尼言,本从陀母家来,常事猫鬼。

每以子日夜祀之。

言子者鼠也。

其猫鬼每杀人者,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

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陀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也。”阿尼便咒之归。

数日,猫鬼向素家。

十一年,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

杨远乃于门下外省遣阿尼呼猫鬼。

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

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兴,杀其人可以绝矣。”上令以犊车载陀夫妻,将赐死于其家。

陀弟司勋侍中整诣阙求哀,于是免陀死,除名为民,以其妻杨氏为尼。

先是,有人讼其母为人猫鬼所杀者,上以为妖妄,怒而遣之。

及此,诏诛被讼行猫鬼家。

经未几而卒。

炀帝即位,追念舅氏,听以礼葬,乃下诏曰:“外氏衰祸,独孤陀不幸早世,迁卜有期。

言念渭阳之情,追怀伤切,宜加礼命,允备哀荣。

可赠正议大夫。”帝意犹不已,复下诏曰:“舅氏之尊,戚属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继。

缅惟先往,宜崇徽秩。

复赠银青光禄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寿。

独孤整:独孤陀之弟,官至幽州刺史,大业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平乡侯。

独孤纂嗣:独孤罗之子,仕至河阳郡尉。

纂弟武都,大业末,亦为河阳郡尉。

庶长子开远,宇文化及之弑逆也,裴虔通率贼入成象殿,宿卫兵士皆从逆,开远时为千牛,与独孤盛力战于合下,为贼所执,贼义而舍之。

善后官至柱国。

卒,子览嗣,仕至左候卫将军,大业末卒。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姓宫的名人有哪些,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取名信息。

相关推荐:

姓宫的名人有哪些

段姓高雅霸气的男孩名字大全集

2022中秋前一天出生的女孩适合叫什么乳名

仲姓是怎么来的

富姓在百家姓排名多少,富姓的起源地在哪

百家姓中,秋排第几名

姓柄的男孩取名,冷门又高级的名字推荐

仲姓的男孩适合起什么出彩的名字

声明:《姓宫的名人有哪些》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姓宫的名人有哪些

    每个姓氏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很出名的人,那么,姓宫的名人有哪些?得姓始祖是谁?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也有诸多的姓氏,而这些不同的...

    起名 日期:2023-03-15

  • 适合摘抄的原耽唯美语录

    1、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全球高考》2、哄你高兴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默读》3、我从未如此爱过任何人,一如我爱你。—《破云》4、少年...

    情感 日期:2023-03-15

  • 狗狗剪指甲出血怎么办_这几个步骤教你处理

    狗狗剪指甲出血了,主人不要惊慌,首先给狗狗清洗一下伤口,然后使用酒精或是碘酒给狗狗的伤口消毒,最后用纱布包扎一下就可以了。狗狗剪指甲为啥容...

    宠物 日期:2023-03-15

  • 段姓高雅霸气的男孩名字大全集

    段姓高雅霸气的男孩名字大全集。《百家姓》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虽然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国家姓氏文化的传承,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整...

    起名 日期:2023-03-15

  • 超唯美的句子大全

    1、你说我的眼睛灿若星辰那是因为你是星辰而我的眼中只有你。2、用迷离的舞步跟随着最后一丝月光的脚步。3、烟花过后空气中都充斥着一种浓...

    情感 日期:2023-03-15

  • 狗玩具买回来要洗吗_你一定要知道

    狗狗玩具买回来必须要洗,从工厂出来的狗玩具,上面带了不少细菌和不干净的东西,所以主人们要根据不同材质的玩具,用不同的清洗方法来清洗玩具,给狗...

    宠物 日期:2023-03-15

  • 2022中秋前一天出生的女孩适合叫什么乳名

    并不是每一天出生的女孩子我们都会去特意寻找她们的乳名选择,那么,2022中秋前一天出生的女孩适合叫什么乳名?父母们一定很想知道,如何给宝宝起一...

    起名 日期:2023-03-15

  • 心有阳光唯美句子

    1、人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2、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3、没...

    情感 日期:2023-03-15

起名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