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52岁中国同胞倒在离珠峰顶峰仅几米远的地方……刚登顶成功的浙江人顾旭明告诉橙柿:危险完全超出想象

52岁中国同胞倒在离珠峰顶峰仅几米远的地方……刚登顶成功的浙江人顾旭明告诉橙柿:危险完全超出想象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6-09 手机版

昨天,建德人章健成功登上海拔8848.86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消息在很多人朋友圈刷屏。橙柿互动记者了解到,其实和章健一同登上珠峰的还有另外一名浙江人,叫顾旭明,两人曾多次一起攀登雪山。


顾旭明

在大家还在感叹两人的勇气时,今天一条不幸的信息传来,就在章健这个队伍8人完成登顶的第二天早上,一名中国登山者在海拔8000米以上冲顶时不幸遇难身亡,而同时另外还有一名登山者在8200米处海拔寻求营救。

“登珠峰的风险系数非常高,即使出发前看过无数的照片和视频,可实际上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今天傍晚6点多,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了刚回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顾旭明,他告诉记者,截至今天,今年攀登珠峰的“窗口期”已经有8人不幸遇难了,这其中就包括昨天遇难的中国同胞,是一名贵州籍52岁的登山爱好者,属于8K Expedition Pvt Ltd(探险公司)管理的国际登山队一员,在大本营时,两个登山队就扎营在隔壁。


珠峰

同样52岁的顾旭明是绍兴市上虞人,有自己的企业,在工作之余,他逐渐爱上了户外运动,在别人眼里是位标准的“发烧级驴友”。

“五六年前爱上户外运动的,喜欢徒步爬山,无形中对高度挑战越来越高,后来就开始挑战雪山。”

顾旭明曾经登顶乞力马扎罗山、雀儿山,还和妻子完成4.4万公里、158天的环中国边境之旅。


攀登雪山

去年9月份,顾旭明和章健相约一起挑战8163米的世界第八大高峰玛纳斯鲁峰,结果在海拔6800米的时候遭遇了两次雪崩,最终不得不撤回。

当年两人就约定,来年等到5月珠峰的攀登“窗口期”一起来挑战世界第一高峰。

为了这次挑战,顾旭明早早就开始进行体能准备,平时在杭州的他几乎每天都要爬300层楼的高度,或者10公里以上的户外跑,加上力量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至少在3个小时左右。

“攀登珠峰有相应的体能要求,这个主要靠自己训练。”

4月10日,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后顾旭明、徐红梅夫妇从成都飞往加德满都,正式开启了攀登珠穆朗玛峰之行。


攀登雪山

“我老婆也是户外爱好者,但因为身体原因医生不让她到高海拔地区,出发前我们专门去医院又咨询了一次,医生还是给出不去的建议,但她不放心我还是跟着出来了,想在大本营看着我登峰,心里也放心些。”

4月13日,顾旭明和章健他们坐飞机赶到了海拔2823米的 Lukla,然后从这里开始徒步,花了10天的时间最终到达珠峰南坡海拔5390米的大本营。

在这期间,为了适应攀登高峰,他们还去海拔6090米的一个山峰进行了拉练。


攀登雪山

“不敢走得太快,在大本营休息了三天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拉练,攀爬到海拔6400米高的C2营地,之后回撤到大本营等待天气窗口。”

顾旭明说,天气随时都在变化,为此多次折返,直到5月13日凌晨2点他们再次出发,在C2营地休整一天后,陆续冲击C3(7162米)、C4(7900米)营地。


雪山

顾旭明算比较早赶到C4营地的队员,16号下午3点左右就赶到了,在最后登峰前他在这里休整了5个小时,一些走的慢的队员在休息2个小时后就和大家开始了最后一程的冲顶。

5月16日晚上8点,8名队员在9位夏尔巴协助下出发,当地时间17号的早上8:30,顾旭明完成登顶,2个小时后,章健也顺利登顶,最后一名女队员则在下午1:30完成登顶。

“难度完全超出大家的想象,山上落差随处都有上千米,人如果掉下去根本就找不到。”

在整个登峰的过程中,让顾旭明最紧张的一个是过昆布冰川,那里是大本营到1号营地之间的必经之地,完全是在冰塔上走,随时都可能会掉下去,脚下都是冰缝。


攀登雪山

橙柿互动记者了解到,珠峰南坡的难点就在昆布冰川,南坡30%的事故都发生在昆布冰川,因此那里又被称为“恐怖冰川”,主要的危险在于存在大量的悬冰川,非常不稳定,时常发生冰崩、冰桥断裂,冰裂缝纵横交错,容易坠落等。

另外让顾旭明紧张的路段就是从C2到C4营地之间,山壁非常陡峭,坡度有50到70度,并且都是冰和雪,虽然有事先铺好的路线绳,他还是摔倒了无数次。


攀登雪山

而在从珠峰回撤到C4营地的路上,顾旭明遇到了最大的危险:雪盲,他的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也睁不开,即使在营地休息了一个晚上依旧睁不开,直到又一个上午过去才慢慢能睁开一点,但睁开10秒必须马上闭上,等待五六秒后再睁开。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顾旭明依旧克服困难,慢慢回到了大本营。

“到了加德满都眼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我打算再休整3到5天再回国。”顾旭明说。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董齐

中国有多少人攀登上珠穆朗玛峰?死亡率是多少?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当时国际帝修反的一片反华叫嚣声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功修背信弃义单方面退出中苏两国登山运动员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动的时候,我国登山运动员这次从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这次登山战斗中,中国登山队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顶队员外尚有十三名队员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75年,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党委书记王富洲,队长史占春),由汉、藏、回、蒙古、朝鲜、土、鄂温克等七个兄弟民族的队员组成,共434人,其中运动员179人,包括女运动员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员,绝大部分成员来自工农兵。全队从3月初进山,6月初撤营。经过多次行军(前三次是适应性行军,后两次是突击顶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时间下午2时30分,女队员潘多和八名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继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从北坡登上了这个地球的最高点。这次集体登顶人数之多,科考成绩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从此,不断有更多的中国人登临珠峰峰顶。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使中国登山者逐渐成为世界珠峰登山运动中的主导力量之一。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1990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这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奇想的壮举,是12亿中国人满怀信心走向新世纪的见证。桂桑成为世界上首位两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不仅仅是专业队员的专利,近年来不断有业余爱好者挑战珠峰。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2008、5、8日奥运火炬登顶

珠峰最著名的3具遗体: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为何没人敢动?

珠峰最著名的那具尸体,他的名字叫才旺·巴尔多,当他失去生命时才28岁。但经过他遗体的大多数人都称他为“绿靴子”。 近20年来,他的遗体就躺在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对于那些寻求从其北面征服世界最高山峰的人来说,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阴沉沉的标志。许多人在珠穆朗玛峰上丧生,像巴尔多一样,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山上。 但巴尔多的身体,那么地鲜明和突出,成为了珠峰上最知名的尸体之一。

那些在珠峰北坡攀登过的人,都知道“绿靴子”,或者读到过或者听过其他人谈过“绿靴子,大约80%的人还在绿靴子附近的那个避所休息,而且很难忽视那个躺在那里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尔多便被直呼为“绿靴子”,并已成为North Col通道永久的固定标志。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登山者都将“绿靴子”作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标志,一个路标,用以衡量他们攀登路程和到达顶峰的距离。直到2014年,“绿靴子”的遗体才最终落到山顶某处较低的地方,在那里他加入了其他从主路线上被清除的其他堕落登山者的遗体当中(为了给活人让路)。[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根据美国科罗拉多登山者Alan Arnette的记录(他的博客是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可靠信源),从1924年到2015年8月,有283人在山上死亡——170名外国人和113名尼泊尔人——导致整体死亡/登顶的比率约为4%。

为什么没人掩埋或者取回遗体?

我们来读一个关于珠峰上“冰封睡美人”的真实故事,虽然这故事中的某些细节的描述可能并不甚清楚:“弗朗西斯·阿尔森蒂耶夫和她的丈夫谢尔盖是狂热的登山者,他们试图在1998年征服珠穆朗玛峰。弗朗西斯的目标是成为第一位在不使用补充氧气的情况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经过两次登顶“未遂”之后,她的心愿在那日终于达成,但却最终没能庆祝她的成就。

由于缺乏氧气补充,这对夫妇移动缓慢,这使得他们在5月22日当天很晚才接近登顶,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死亡区度过了一个夜晚。这对夫妇在这“最后一夜”因为某种原因分开了,谢尔盖回到了第四营地,并且认为妻子也这么做了。寻妻未果,谢尔盖又急冲冲带着氧气和药物又赶回了峰顶方向,希望能够救援他的妻子。

上图:一位登山者的遗体


关于这些细节,另一些人的描述虽然有所不同——5月23日,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登山队在登顶路线上发现了弗朗西斯,只剩下了半条命,无法自主行动。他们想尽办法把她扶下山,但最后他们自己的氧气也告耗尽,于是不得不扔下弗朗西斯并下到营地。而路上,他们还曾与谢尔盖擦肩而过,之后却再也没见他活着回来。

5月24日,登山者伊恩·伍德尔和卡西·欧道德看到一个身影在“第一阶”的阴影中褴褛地抽搐,这是珠峰东北山脊上的三个台阶之一。弗朗西斯因严重缺氧且被冻伤,仍然趴在她的攀登线上。 她不停地低声说“别把我留在这里。 不要让我死在这里。”,这个两个登山者于是放弃了尝试登顶,并花了一个多小时试图拯救她。在危机四伏的路途上,弗朗西斯陷入了昏迷。再一次这对登山者自己的氧气也快要耗尽,这两个登山者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离开她返回营地。于是,九年来,登山者们络绎不绝地或远或近地从这位已经成为珠峰景观一部分的冰封美女身旁路过。人们称她为“珠峰睡美人”。

上图:另一位登山者的遗体


2007年,伍德尔回到山上,将这位睡美人的脸放低了些,她终于可以在那里永远地沉睡,希望她的面容不再是其他登山者的攀登路途上令人惊骇的标志。

”这个“珠峰睡美人”的故事中,两个登山队都曾经想拯救她,但最后都因氧气耗尽而放弃,文字似乎非常苍白,但这两次放弃背后有多少唏嘘以及内疚和自责让人回味,但也暗示着要想救援一个在珠峰上遇险的人的风险有多么大,更不用说去掩埋或者搬运尸体。在上面的故事中,伍德尔在2007年也仅仅是为了让死者安息而将“睡美人”弗朗西斯的脸放低了些。

在珠穆朗玛峰的较高地区,寻求登顶的登山者通常会在“死亡区”内(海拔高度超过8000米)花费大量时间,并面临生死挑战。温度可能会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导致暴露在空气中的任何身体部位冻伤。由于温度很低,因此在某些区域积雪会很快冻结,并且可能会因滑倒而导致死亡或受伤。珠穆朗玛峰在此海拔高度的大风也是登山者的潜在威胁。[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登山者的另一个重大威胁是低气压。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力约为海平面压力的三分之一或0.333标准大气压,因此只能吸入大约三分之一的氧气。


死亡区对人体能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大多数登山者需要长达12小时才能从南坳到山顶之间行走1.72公里的距离,而且达到这种水平也需要长时间的高度适应,这需要40-60天进行探索性训练。在海拔高度超过8500米的地带,如果人没有适应这种环境,则可能会在2至3分钟内失去意识。

2007年5月,阔德维尔极限珠峰(Caudwell Xtreme Everest)研究团队对极端高海拔的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进行了医学研究。超过200名志愿者爬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进行包括血氧水平的各种医学检查。一个小团队也在前往登顶的途中进行了测试。即使在大本营,低氧分压也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在海平面,血氧饱和度一般为98-99%。在大本营,血液饱和度降至85%至87%之间。在山顶采集的血液样本表明血液中的氧含量非常低。低血氧的副作用是呼吸速率大大增加,通常每分钟80-90次呼吸,而不是典型的20-30次呼吸。只是试图呼吸,就会让人疲惫。

因此不是没有人掩埋,是没力气埋。珠穆朗玛,可不是一般的山!

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是哪国人

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是新西兰的埃德蒙·希拉里。

1953年5月29日,埃德蒙·希拉里和同伴丹增·诺尔盖一起,从珠穆朗玛峰南侧攀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除了攀登珠峰以外,还登上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所有11座山峰,全部在海拔6000米以上。在此之后的1958年,他完成了独自穿越南极的壮举。

这是他的又一次成功的冒险经历。在1975年,他曾沿着恒河溯源而上,踏上神圣之旅。此举为他在印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20世纪90年代,他又完成了为联合国儿童署和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筹资的环球旅行。

扩展资料:

登顶珠峰的中国人

1960年5月24日,任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从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突击顶峰,于25日凌晨4时20分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壮举,为世界登山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王富洲严重冻伤,却一直负责整个队伍的物资运输和技术安全工作,并始终动员鼓舞着其他队员克服困难为国争光。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许竞(队长)、王富洲等10名运动员首次成功地登上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14高峰--希夏邦玛峰。

创造了一次10名队员集体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纪录。中国登山队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世界第十四高峰的壮举,并创造了一次十名队员集体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的世界纪录。

-埃德蒙·希拉里

相关推荐:

52岁中国同胞倒在离珠峰顶峰仅几米远的地方……刚登顶成功的浙江人顾旭明告诉橙柿:危险完全超出想象

男子高速服务区被撞身亡,目击者:混凝土防护栏被撞出百米;警方通报→

“爱国者”护不了乌克兰,却能护台湾?

“是时候给它上一把挂锁了”

2023宁夏黄河金岸

因停车距离起纠纷坚决不下车,两乘客被行政拘留7日

中美商务部长计划下周会面,中方:对沟通持开放态度,前提是相互尊重

泽连斯基赴日参会之际,拜登转变态度支持援乌F-16战机

声明:《52岁中国同胞倒在离珠峰顶峰仅几米远的地方……刚登顶成功的浙江人顾旭明告诉橙柿:危险完全超出想象》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