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娱乐 > 电影 > 阵容最豪华的港片:四大天王同台,许冠文周星驰展开“鸡头之争”

阵容最豪华的港片:四大天王同台,许冠文周星驰展开“鸡头之争”

来源:网络 作者:香港电影怀旧 时间:03-17 手机版

1990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是急剧扩张的上升期。为了票房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嘉禾的洪金宝、 东方电影的黄百鸣、永盛的王晶等人,放下体面和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哗众取宠。最简单的套路就是尽可能多请当红艺人,走全明星路线,简单粗暴,纯粹商业,丧心病狂。

其中洪金宝对这种模式尤其乐此不疲,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富贵列车》,当年香港大部分剧组停工客串演出。

不过《富贵列车》和1991年的《豪门夜宴》相比,终究是小巫见大巫,从主角到龙套几乎将整个香港演艺圈收入囊中,集齐了香港半个娱乐圈,一共有200多位明星参演。

200多位明星,哪个公司也出不起这样可观的片酬,但是这部电影是全明星最盛大的一次零片酬演出,仅花4天的演出和制作,最终票房2192万港币全部捐给了1991年5、6月华东地区百年一遇的水灾。

除了“演艺界忘我大电影”《豪门夜宴》外,1991年7月,香港演艺界于跑马地马场举行“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电视直播,筹集善款。1991年7月23日,赈灾筹款总额已达到4.7亿多港元,助华东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1、四大天王同台

1990年的香港娱乐圈群星璀璨,观众对明星八卦的好奇远胜于作品本身。《豪门夜宴》有一大噱头,四大天王在本片里第一次同时出现。刘德华是电影开场司仪。

张学友演经纪人,一如既往地是表情包。

“忘我大汇演”现场直播,黎明表演结束后有观众表示,要出50万买他再唱一首歌。因为没有排练,乐手没有准备,黎明仓促上台,几次唱成惨烈的车祸现场。因为是直播,全港都看着黎明跑调,就有无良媒体兴风作浪,言语恶毒。

然而,在《豪门夜宴》中,黎明居然演了一名有歌手梦却唱歌跑调的大排档炒菜小伙。当事人为了筹款毫不在意,媒体也就渐渐熄火。

郭富城片中人设是张国荣小弟。有点张国荣指定接班人的意思,后来的郭富城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

2、“喜剧之王”更替

本片是周星驰被称为“星爷”的开始。在早期的片子里,尤其是和吴孟达元华等的父子档设定里,常常被称为星仔、阿星。

本片中有个情节是曾志伟叫周星驰叫做:星爷。当时周星驰刚拍完赌圣系列,星途红火,票房炸裂,然后大家也跟着一起叫了。粉丝们也开始这样叫,也就慢慢地称呼从星仔升级为星爷了。

1991年的周星驰已经不再是一个死跑龙套的,前一年参演了11部电影,1991年拍了9部电影,在即将到来的1992年,也拍了7部,俨然走在超级巨星的路上了。对于周星驰来说,最有象征性意义的片子就是《豪门夜宴》。

关于周星驰值得一提的镜头就是和许冠文的争鸡头。电影最后的大排档中,徐克特意安排了“冷面笑匠”许冠文和正在成为“喜剧之王”的周星驰的对戏,据说那一段是两人即兴表演。

两人在饭桌上抢一个鸡头。周星驰问的是“你也爱吃鸡头吗?”

许冠文回答:“这明明是鸡屁股。”

最终许冠文诡辩得逞,周星驰松了筷子。筷来箸往,喜剧之王已悄悄换人。许冠文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刘天赐,一个是邓伟雄。而刘天赐有一个徒弟,就是与周星驰有着多次合作的导演——王晶。许冠文的电影在85年以后慢慢淡出,而1991年的这部《豪门夜宴》,其实可以把他看做一个标志性的仪式。周星驰出道之初的作品常具有强烈的许氏风格。周星驰加入的自己的特色是让电影带着浓浓的悲剧情怀。

周星驰从不忌讳在电影里自嘲,常常顺着大众的声音恶搞自己,比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颁奖的桥段啦:讽刺自己演技浮夸做作、在《豪门夜宴》中周星驰扮演有特异功能的魔术师,借曾志伟的嘴说观众看自己的喜剧已经腻了。

3、梁朝伟、刘嘉玲和张曼玉“绯闻”

电影中梁朝伟是老板曾志伟的秘书,曾志伟让梁朝伟去招呼他的舞伴——刘嘉玲和张曼玉。梁朝伟面露难色说:“她们俩,我招呼不了。” 正好对上梁朝伟和刘嘉玲、张曼玉的绯闻,前后20多年纠缠。

当年合作第一部电影《新扎师兄》之后,梁朝伟和张曼玉就因为银幕CP传出绯闻。那个时候还没有刘嘉玲。而港媒好煽风点火,纷纷报道梁朝伟和张曼玉这对金童女玉,已经因戏生情,就差结婚了。

到了后来拍摄《花样年华》的时候,两人是在曼谷拍戏,十分放飞。此后三人就在媒体报道中三角恋,直至08年梁朝伟刘嘉玲风光大婚。直到那时的媒体头条都是:梁朝伟结婚,不请张曼玉。

刘嘉玲和张曼玉在影片中的台词,争谁做皇后,更加应景。

曾志伟神补刀。

4、“我演我自己”

除了一些有情节的出演,更多的是各路巨星只有一个镜头的客串,大部分人都是“我演我自己”。

黄霑演卖鱼蛋大叔。

Beyond乐队在电影中本色出演。之前在音乐会中演唱歌曲《大地》筹款。

茶楼里卖叉烧包的服务员,和张学友对话的正是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

另一位服务员是吴君如。

曾志伟家的女仆,倒酒妹惠英红,

新来的女仆李嘉欣。

曾志伟的白日梦里,梅艳芳和叶倩文都来了。

然而都不是来宴会,一个要借厕所,一个来借水喝,场面爆笑。

曾志伟白日梦中的王子是谭咏麟,谭咏麟矢口否认自己是谭咏麟。

麦嘉演化妆师傅,然而他是殡仪馆化妆师,画成白粉满面,出汗就掉粉,也是一大笑点。

王祖贤演张学友老婆。最终也回到了张学友身边。

夫妻台词还cue到了《每天爱你多一些》,是张学友的一首歌,来自1991年1月发行的专辑《情不禁》。

张国荣客串曾小志的发小。

值得一提的是,巩俐也有参演,和星爷还有对手戏,只不过当年在台湾省上映的时候,悉数删减。

最后群星在街边吃大排档,最令人泪目。感慨那个时代的香港艺人的精神,吃得米其林,吃得路边摊。全片节奏轻松诙谐,明显的徐克风格,夹杂诸多的同行友好调侃,是90年代群星璀璨的绝景,是一部可以忽略评分的电影。(撰文:Mankei Wu)

有哪些电视剧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到无法复制?

①《大宅门》必须是“头一份”的,尤其是第一部,演员阵容强大到至今无法复制。张艺谋、郭宝昌、何群、姜文、陈凯歌,这五位大导演,纷纷在戏中“跑龙套”。戏不在多,关键在于拿捏精准,照样有滋有味,无论何时回顾,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②1985年,为了庆祝无线电视成立18周年,李添胜执导了一部名字叫《杨家将》的电视,该剧演员阵容可以说是空前强大,前无古人后恐怕也无来者。
该剧的演员整容:郑少秋、周润发,吴孟达、曾华倩,万梓良,无线五虎黄日华、梁朝伟、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阿姐汪明荃,无线四美张曼玉、曾华倩,还有赵雅芝、周海媚、戚美珍、杨盼盼、李香琴以及曾江、秦煌、刘丹等一大批的演员
③《美人心计》描写了在的汉室后宫中,美人斗智斗勇、尔虞我诈的故事。该剧中的有很多现在仍然活跃的女明星。林心如 饰 窦漪房(杜云汐)王丽坤 饰 聂慎儿、王娡杨幂 饰 莫雪鸢、胡杏儿 饰 吕鱼、戴春荣 饰 吕雉(该演员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她饰演的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娘娘,大家应该就知道了)戚薇 饰 馆陶公主、张檬 饰 卫子夫、高洋 饰 巧慧、林妙可 饰 窦漪房(童年)、张雪迎 饰 馆陶公主(童年)
④《八大豪侠》是由亚洲电视有限公司出品,王晶执导的古装武侠剧,该剧讲述了南宋年间八大豪侠与奸人秦桧斗争的故事。演员阵容有:陆毅、黄秋生、李冰冰、陈冠希、范冰冰、刘松仁、林子聪、董璇、李小璐等。两岸三地影帝影后、小鲜肉小鲜花大汇集,如今能集齐两个冰冰的电视剧不太可能了吧?

为什么19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

因为1992年周星驰主演电影票房震惊了香港电影界。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之前没有人做到过,之后也没有人做到过,一年主演7部电影全部进入年度票房榜,包揽了前5名。
废话少说,先上图。大家看这是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前十。
其中票房榜前5名,统统都是周星驰主演。这个壮举也是空前绝后,之前没有人做到过,之后没有人做到过。
《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和2部《鹿鼎记》都是周星驰经典无厘头喜剧片就不多说了。票房榜第2《家有喜事》也是主打周星驰。

那么之前一个人主演多部电影都进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是谁呢?就是成龙,1985年成龙参演或者主演的电影包揽了年度票房前4名,所以1985年也被称为成龙年。
但毕竟比起后来周星驰包揽前5名,并且前10名占7部的伟绩还是差了一点。

而且票房榜冠军《福星高照》成龙不是主演。这个电影导演是洪金宝,主演也是洪金宝、曾志伟等人,成龙在里面出镜不是太多。

票房榜第二名《夏日福星》其实也差不多,导演主演也是洪金宝,成龙戏份也不是最多。

所以严格说起来,只有《警察故事》和《龙的心》才是成龙主打,扛票房。

因此1985年成龙取得的票房成绩,比起1992年周星驰的票房成绩,还是差得有点远啊。

在1985年以后,成龙和周润发都曾经做到一年内主演的多部电影进入票房榜前10,但是基本上都是他们俩平分秋色。

比如1987年成龙的《龙兄虎弟》冠军、《A计划续集》第3;周润发《监狱风云》亚军,《秋天的童话》和《英雄本色续集》第5、6名。

1989年周润发《赌神》冠军,《阿郎的故事》第4,《英雄本色3》第7、《喋血双雄》第8,有4部电影进入年度票房榜前10。成龙《奇迹》亚军。
这些票房成绩已经很不错的了。但是比起周星驰1992年的夸张成绩,真的没法比。

其实除了1992年,周星驰在整个90年代前几年,尤其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90-93年,实现了票房冠军四连冠。
这种表现, 历史 上也只有许冠杰、成龙和周润发做到过。成龙1979-1980年主演的《笑拳怪招》和《师弟出马》票房冠军连庄。

然后从1981年开始,许冠文开拍了《最佳拍档》系列,实现了票房冠军4连冠,非常厉害。当然比起后来周星驰的4连冠成色还是略有不如。
1985年-1989年,许冠文创作高峰期过去了,成龙和周润发包揽了票房冠军。其中成龙1985和1987年是票房冠军,1986年周润发《英雄本色》横空出世,1988-1989周润发又拍出了《赌神》实现2连冠。
但这些都比不上周星驰的4连冠。

而4连冠中,最了不起的就是1992年。所以1992年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星驰实在是太牛了。
因为在那一年香港票房前五的电影都是周星驰主演的,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在91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逃学威龙》就破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他和周润发,成龙都成了票房的保证,于是当时就有了“二周一成”的说法。

在1992年,周星驰有七部作品,其中五部包揽了票房前五,同时排名第一的《审死官》和第二的《家有喜事》双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周星驰也凭借《审死官》拿到了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92年可以说是群星荟萃,那时的周润发还没远走好莱坞,成龙和李连杰都还未老去,还有着梁朝伟,梁家辉的虎视眈眈,而现在的星爷在当时只是星仔。

在那一年除了周星驰的七部电影,还有成龙的《双龙会》和《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李连杰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和《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这些电影无一不是经典。

那一年由梁朝伟主演,杜琪峰导演的电影《踢到宝》票房成绩仅18万,值得一提的是《审死官》导演也是杜琪峰,即使如此,这部剧在豆瓣评分也有6.3分,说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那一年与周星驰竞争的对手有多么强大,从侧面反映出获得这个票房成绩有多么不易。

当年的五部电影票房第一的《审死官》也是由杜琪峰执导,星爷和梅艳芳一起出演,第二的《家有喜事》集结了众多大咖,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部经典之作的拍摄仅用了13天,却通过他们的演技把故事,人物呈现的流畅清楚。

第三和第五是《鹿鼎记》两部曲,还记得那句话嘛,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排名第四的《武状元苏乞儿》是周星驰第一次尝试的悲喜剧。

在这一年奠定了周星驰无可代替的喜剧之王的地位,可即使如此,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却不承认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在96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大内密探零零发》结尾处有一个模仿奥斯卡颁奖的片段,剧中周星驰认为奖项会颁给自己,但实际上却颁给了自己的老婆,这时有人解释道:用我们专家的话讲,你搞搞无厘头还行,有个P演技啊!这句话无疑是自嘲所谓的影评人对他演技的否定。

直到2002年金像奖才想起了这个屡破票房记录的周星驰,这一年周星驰和他的《少林足球》获得了14个提名,7个奖项,其中包含最有分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奖项,不过这距离周星驰年已经有十年了。

周星驰在1992年所创的奇迹以前没有人能做到,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人可以做到,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当之无愧。

1992年为什么被称为“周星驰年”?首先在1992年,周星驰有七部作品名列票房销量榜:1、审死官 2、家有喜事 3、鹿鼎记 4、武状元苏乞儿 5、鹿鼎记2神龙教11、逃学威龙2 13、漫画威龙;从这个业绩不难看出,一年七部作品上映,五部包揽前五名,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啊!这个成绩放眼全中国无人能及。

其次,在70年代、80年代 ,诸如许冠杰、成龙、周润发等也创造过辉煌,成龙在1985年也曾包揽前四名,但是仍然不能和周星驰的在1992创下的记录相比。除了周星驰作品的数量有压倒性优势,还有在90年代电影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张国荣已经红透半边天,“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相继崛起,更有梁朝伟、梁家辉、吕良伟、任达华、梅艳芳、林青霞、张曼玉、杨紫琼、王祖贤、关之琳等一线明星虎视耽耽,在群星荟萃的年代,周星驰一骑绝尘领跑92年,实至名归-“周星驰年”。

因为92年周星驰共参演了《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家有喜事》等7部电影,共为香港影坛贡献了8320票房冠军,因此在当年香港电影十大最卖座电影中,星爷的这7部电影便全部上榜,且前5名也被他独占,而《审死官》更是获得了亚太影展影帝,这也是他连续三年占领整个香港电影市场。最后就是:这一年他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也正式形成并逐渐走向高峰。所以在当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为表彰周星驰对香港影坛票房的贡献,特将这一年定位“周星驰年”,当然也有不是金像奖封的,而是香港影坛为他“自封”这一说。而也正从这一年起,“双周一成(另一周为周润发、一成就是成龙大哥了)”的说法便开始慢慢流传开来。

92周星驰年不仅仅指香港票房牛逼,而是整个亚洲都卖的很好好,光92年审死官1200万美元,家有喜事1000万美元,鹿鼎记1400万美元,武状元苏乞儿1600万美元,鹿鼎记2,1500万美元。逃学威龙2, 1000万美元,漫画威龙500万美元, 92年总计8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刚好超过5亿,其中香港票房2.6亿,亚洲票房超过5亿。92年的5亿票房,有多牛逼!

周星驰,至今无法超越的喜剧巨星,为自己的电影事业奉献了青春,留给观众的印象挥之不去。香港电影鼎盛时期诞生过“双周一成”,其中就有周星驰,1992年周星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占据了整个香港电影票房,票房前五的电影都是周星驰领衔主演,那一年的周星驰达到了人生巅峰。
“星爷”二字是 娱乐 圈以及观众对于周星驰的尊称,已经50多岁的周星驰至今未婚,在一次采访时,撒贝宁问道周星驰为何不结婚,星爷的回答有些心酸,可能是性格原因吧在 娱乐 圈星爷一直都有“独行侠”的称号。在接受采访时,星爷对于被问感情问题并不回避,只是表达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不会在电影事业上耗费太多经历,感情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这段话确实感人至深!
【审死官】

【审死官】是杜琪峰导演,周星驰、梅艳芳、吴孟达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5000万的票房成绩拿下当年香港票房冠军,刷新香港票房 历史 新高,港片票房进入5000万时代。1992年周星驰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37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当年看笑,如今看笑。这部电影以40年代粤剧【审死官】为原型拍摄,此片几乎没有星爷夸张无厘头表演的成分,并非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而是一部很现实的电影,既有大人物被正法的凭借也有小人物被侮辱的情节。
【家有喜事】

【家有喜事】是高志森导演,周星驰、张国荣、黄百鸣、张曼玉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4900万的票房成绩仅排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二位。【家有喜事】实际拍摄只用了13天,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塑造一点也不含糊,演员的演技更是实力派无可挑剔,这部香港高票房电影至今仍是无可复制的经典喜剧。
【鹿鼎记】

【鹿鼎记】是王晶导演,周星驰、林青霞、吴孟达、温兆伦、林嘉欣、邱淑贞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4100万的票房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三位。这部电影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典型的周式无厘头电影,影片讲述了韦小宝从市井小民一步步成为皇帝身边红人的故事,紧张曲折的剧情中夹杂着喜剧的色彩。“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这句台词应该是鹿鼎记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吧!
【武状元苏乞儿】

【武状元苏乞儿】是陈嘉上导演,周星驰、张敏、吴孟达、徐少强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3800万的票房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四位。周星驰饰演的“苏灿”,从最初考取武状元被人设计陷害被抄家沦为乞丐到机缘巧合成为丐帮帮主对抗天理教救出皇上,人生大起大落演绎的淋漓尽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这个道理吧,享尽荣华富贵最终大彻大悟。正如林子祥演唱的插曲“长路漫漫任我闯”一般,长城之上潇洒走一回。
【鹿鼎记2神龙教】

【鹿鼎记2神龙教】是王晶导演,周星驰、林嘉欣、林青霞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3700万票房的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的第五位。两部鹿鼎记同年上映,主要讲述了韦小宝同神龙教的故事,陈百祥饰演的多隆显然不如吴孟达饰演的海公公同周星驰配合默契,吴孟达和周星驰不愧是“黄金搭档”,整部影片完全是靠星爷夸张的无厘头表演在支撑。
这一年周星驰以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属于他的荣耀,可这份荣耀的背后却是孤独的,高产能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定位是对人生的思考。一年上映七部影片,的确很是罕见和惊艳,且取得的成绩也是不错的。人生就是一场电影,再华丽的开场也有谢幕的一刻,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巨星,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奉献了一生,这是高标准的职业操守这是演员同观众最真实的流露和表达。说1992年是“周星驰年”,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传奇在创作一个又一个巅峰
这一年周星驰高产了七部影片,全部进入香港电影排行榜前15名,其中《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鹿鼎记2神龙教》这五部影片包揽排行榜前五名,剩余两部“威龙”系列也分别占据了第11名和13名的好名次,这样出彩的成绩至今都被人所津津乐道。
1962年出生的周星驰,从小就特别喜欢表演,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出门,看见别人总会害羞的用手遮住脸,这样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怎么会想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呢?这是妈妈发出的疑问,也是很多人想问的,只是周星驰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记得他在一次《鲁豫有约》中提到过,自己从十几岁开始跑龙套,整整十年的时间都在靠妈妈养活他,因为跑龙套没有钱,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会告诉他什么时候会轮到他,所以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家里睡觉,而他的妈妈则在外面工作养家,他的妈妈也曾经劝他放弃,有时候生气的时候也会大骂他不争气,但想到自己一心都扑在演戏上,并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这样走下去。
83年拍摄《神雕侠侣》时,他饰演一个被梅超风杀死的路人甲,没有台词、镜头也是一闪而过,当时周星驰像导演提出要适当的挡一下再死,但是导演却责骂他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听到这些的周星驰心里不免有些沮丧,只能在私下里琢磨各种“死法”,当镜头对准他时他能够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哪怕只是一秒钟。
终于在26岁时他得到了一次出演配角的机会,《霹雳先锋》这部电影是李修贤导演找到周星驰的,用李修贤的话说周星驰是个不可多得的演员,他天生就是为表演而生,现在的磨练都是为以后铺的路,果然,李修贤导演没看错,这次的电影让周星驰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从这时候开始,周星驰也展开了小人物的大能量。

90年代初期是周星驰电影的爆发期,90年周星驰一年上映了11部电影,91年9部,92年7部,由此看来周星驰对于表演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想起当时风靡一时的“双周一成”的票房保障,周润发和成龙在当时也是大有作为,属于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有着源源不断的新人辈出,有才华、有特点,成为他们生存的唯一指南,曾经的周润发被称为票房“毒药”,直到遇到《英雄本色》之后,他的戏路才有了飞跃式发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警匪片成为周润发的代名词。
80年代后期被称为“周润发年”,只是成绩远远不如周星驰来的耀眼夺目。

85年又被称为“成龙年”,当时他的《警察故事》系列占据了排行榜的冠亚军,并且凭借《警察故事3》还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即使如此,周星驰影片排行占据前五的名次,也是他们所望尘莫及的,因为在当时的强烈对比下,92年的“周星驰年”实力碾压了“成龙年”和“周润发年”,虽然说艺术不是拿来对比的,但是实力如此,想低调点也不允许啊。

周星驰的电影总能给人予深刻得印象,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融入自己的电影中,以笑中带泪的方式,深深映入观众的脑海。
大多数人在小时候看星爷的片子时,会一笑而过,现在再拿来重温,总会眼含热泪,因为从中看到最初的自己,那个实实在在的小人物。
因为这一年,周星驰主宰了整个香港大荧幕,在年度票房榜上,排名前五的全是他主演的作品。 排名第一的是他和梅艳芳领衔主演的古装喜剧《审死官》,讲述了状王宋世杰为寡妇杨秀珍翻案的故事,周星驰扮演了足智多谋、幽默正直的宋世杰。

影片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狂收票房近5000万(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周星驰还凭此片获得了第37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紧随其后的是贺岁喜剧《家有喜事》,影片描述了常氏大家族热闹、有趣的家庭生活,周星驰扮演了博爱花心的老三,尽显无厘头本色。
位居第三的是改编自金庸名著的《鹿鼎记》,周星驰担任韦小宝一角。他将一个浑身机灵、左右逢源又不失正义的小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也正是他的出色表现,让此片成为了观众普遍认可的一部金庸改编作。许多经典台词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比如“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动作喜剧《武状元苏乞儿》则排在了第四名,周星驰扮演了受人陷害沦落为乞丐的苏灿,这也是他首次塑造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

第五名则是《鹿鼎记》的续集《鹿鼎记2:神龙教》,虽然和第一部同年上映,依然热度不减,收获了3千6百多万的高票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的三位天王级人物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被称为“两周一成”。他们创造了香港电影票房的奇迹。但在1992年的时候,周星驰绝对独树一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香港票房前五全部被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所占据,这在香港电影史上仅有一次,恐怕也后无来者了。
周星驰1992年出演并进入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票房的前五名的电影分别是《审死官》、《家有喜事》、《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鹿鼎记Ⅱ:神龙教》。
周星驰在1992年一共有七部参演电影在香港电影市场公开上映,并且全部进入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前十名,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票房的前五名更是被周星驰一人全部包揽了,星爷还凭借当年的票房冠军影片《审死官》获得亚太影展影帝大奖。由于那一年周星驰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奇记录,因而1992年就被称为香港影坛“周星驰年”。
周星驰在电影界的影响力不容置疑,他不仅仅在于1992年取得的成就,周星驰以无厘头电影著名,最大的成就无疑就是把香港喜剧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周星驰已经息影,转成导演,已然不会出现在电影的画面里,但是无论如何星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深深烙印在几代人身上。
你觉得19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合适吗?欢迎评论!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阵容最豪华的港片:四大天王同台,许冠文周星驰展开“鸡头之争”,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30年前许冠文冲破3千万票房的贺岁喜剧,400万换不来的亲情

阵容最豪华的港片:四大天王同台,许冠文周星驰展开“鸡头之争”

喜剧大师许冠文四部经典电影,有你喜欢的吗

44年前的一部电影,邵逸夫认为剧本差,许冠文却一炮而红

大片《满江红》

电影《满江红》热映后引发热议,真的是秦桧害死的岳飞吗?

《满江红》电影45亿票房,为何把10年前的《龙门镖局》也带火了?

择君记:狗血无厘头!女主带娃相亲,一女嫁二夫,满屏追妻火葬场

声明:《阵容最豪华的港片:四大天王同台,许冠文周星驰展开“鸡头之争”》一文由排行榜大全(香港电影怀旧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