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技校 > 台湾高校的创设与变迁

台湾高校的创设与变迁

来源:网络 作者:高校设置迷妹 时间:03-06 手机版

#高校设置##高校更名##高校合并#

精彩的高校前身与变迁博文见:-高校设置迷妹

目录

本科高校

一、台湾学术性本科高校

1 成功大学(台南工业专门学校-台南工业专科学校-台湾省立工学院)沿革

2 慈济大学(慈济医学院-慈济医学暨人文社会学院)沿革

3 大同大学(大同工业专科学校-大同工学院)沿革

4 大叶大学(大叶工学院)沿革

5 淡江大学(淡江英语专科学校-淡江文理学院)沿革

6 东海大学沿革

7 东华大学(台)沿革

8 东吴大学沿革

9 法鼓文理学院沿革

10 逢甲大学(逢甲工商学院)沿革

11 佛光大学(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沿革

12 辅仁大学沿革

13 高雄大学沿革

14 高雄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学院)沿革

15 高雄医学大学(高雄医学院)沿革

16 国立联合大学(联合工业技艺专科学校-联合工业专科学校-联合工商专科学校-联合技术学院)沿革

17 国立体育大学(国立体育学院)沿革

18 国立政治大学沿革

19 华梵大学(华梵工学院-华梵人文科技学院)沿革

20 暨南国际大学沿革

21 嘉义大学沿革

22 金门大学(金门技术学院)沿革

23 静宜大学(静宜女子英语专科学校-静宜女子文理学院-静宜女子大学)沿革

24 开南大学(开南管理学院)沿革

25 康宁大学(立德管理学院-立德大学)沿革

26 马偕医学院沿革

27 明道大学(明道管理学院)沿革

28 铭传大学(铭传女子商业专科学校-铭传管理学院)沿革

29 南华大学(南华管理学院)沿革

30 屏东大学沿革

31 清华大学(台)沿革

32 实践大学(实践家政专科学校-实践家政经济专科学校-实践设计管理学院)沿革

33 世新大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世界新闻传播学院)沿革

34 台北大学沿革

35 台北教育大学(台北师范专科学校-台北师范学院)沿革

36 台北市立大学沿革

37 台北医学大学(台北医学院)沿革

38 台北艺术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沿革

39 台东大学(台东师范专科学校-台东师范学院)沿革

40 台南大学(台南师范专科学校-台南师范学院)沿革

41 台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学院)沿革

42 台湾大学(台北帝国大学-台北大学)沿革

43 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学院-台湾海事专科学校)沿革

44 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沿革

45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湾体育专科学校-台湾体育学院)沿革

46 台湾艺术大学(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台湾艺术学院)沿革

47 台中教育大学(台中师范专科学校-台中师范学院)沿革

48 亚洲大学(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沿革

49 阳明交通大学沿革

50 宜兰大学(宜兰农工专科学校-宜兰技术学院)沿革

51 义守大学(高雄工学院)沿革

52 元智大学(元智工学院)沿革

53 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教育学院)沿革

54 长庚大学(长庚医学院-长庚医学暨工程学院)沿革

55 长荣大学(长荣管理学院)沿革

56 真理大学(淡水工商管理专科学校-淡水工商管理学院)沿革

57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沿革

58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学院)沿革

59 中华大学(中华工学院)沿革

60 中山大学(台)沿革

61 中山医学大学(中山牙科专科学校-中山医学专科学校-中山医学院)沿革

62 中信金融管理学院(兴国管理学院)沿革

63 中兴大学沿革

64 中央大学沿革

65 中原大学(中原理工学院)沿革

66 中正大学沿革

二、台湾技职教育本科高校

1 朝阳科技大学(朝阳技术学院)沿革

2 崇右影艺科技大学(崇右企业管理专科学校-崇右技术学院)沿革

3 慈济技术学院(慈济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4 大汉技术学院(大汉工业专科学校-大汉工商专科学校)沿革

5 大仁科技大学(大仁药学专科学校-大仁技术学院)沿革

6 德霖科技大学(四海工业专科学校-四海工商专科学校-德霖技术学院)沿革

7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德明行政管理专科学校-德明商业专科学校-德明技术学院)沿革

8 东方设计大学(东方工业技艺专科学校-东方工业专科学校-东方工商专科学校-东方技术学院-东方设计学院)沿革

9 东南科技大学(东南工业专科学校-东南技术学院)沿革

10 辅英科技大学(妇婴护理助产专科学校-辅英医事护理专科学校-辅英技术学院)沿革

11 高雄餐旅大学(高雄餐旅管理专科学校-高雄餐旅学院)沿革

12 高雄科技大学沿革

13 高苑科技大学(高苑工业专科学校-高苑工商专科学校-高苑技术学院)沿革

14 弘光科技大学(弘光护理专科学校-弘光医事护理专科学校-弘光技术学院)沿革

15 虎尾科技大学(云林工业专科学校-虎尾技术学院)沿革

16 华夏科技大学(华夏农业专科学校-华夏工业专科学校-华夏工商专科学校-华夏技术学院)沿革

17 环球科技大学(环球商业专科学校-环球技术学院)沿革

18 嘉南药理大学(嘉南药学专科学校-嘉南药理学院)沿革

19 建国科技大学(建国商业专科学校-建国工业专科学校-建国工商专科学校-建国技术学院)沿革

20 健行科技大学(健行工业专科学校-健行工商专科学校-健行技术学院-清云技术学院-清云科技大学)沿革

21 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德育护理专科学校-德育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德育技术学院)沿革

22 景文科技大学(景文工商专科学校-景文技术学院)沿革

23 昆山科技大学(昆山工业专科学校-昆山工商专科学校-昆山技术学院)沿革

24 黎明技术学院(黎明工业专科学校)沿革

25 岭东科技大学(岭东会计专科学校-岭东技术学院)沿革

26 龙华科技大学(龙华工业技艺专科学校-龙华工业专科学校-龙华工商专科学校-龙华技术学院)沿革

27 美和科技大学(美和护理专科学校-美和护理管理专科学校-美和技术学院)沿革

28 敏实科技大学(大华农业专科学校-大华工业专科学校-大华工商专科学校-大华技术学院-大华科技大学)沿革

29 明新科技大学(明新工业专科学校-明新工商专科学校-明新技术学院)沿革

30 明志科技大学(明志工业专科学校-明志技术学院)沿革

31 南开科技大学(南开工业专科学校-私立南开工商专科学校-南开技术学院)沿革

32 南台科技大学(南台工业技艺专科学校-永光工业专科学校-南台工业专科学校-南台工商专科学校-南台技术学院)沿革

33 澎湖科技大学(澎湖海事管理专科学校-澎湖技术学院)沿革

34 屏东科技大学(台湾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屏东农业专科学校-屏东技术学院)沿革

35 侨光科技大学(侨光商业专科学校-侨光技术学院)沿革

36 勤益科技大学(勤益工业技艺专科学校-勤益工业专科学校-勤益工商专科学校-勤益技术学院)沿革

37 圣约翰科技大学(新埔工业专科学校-新埔工商专科学校-新埔技术学院-圣约翰技术学院)沿革

38 树德科技大学(树德技术学院)沿革

39 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光武工业专科学校-光武工商专科学校-光武技术学院-北台科学技术学院-北台湾科学技术学院)沿革

40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中国海事专科学校-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台北海洋技术学院)沿革

41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台湾省立护理专科学校-台北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42 台北科技大学(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台北技术学院)沿革

43 台北商业大学(台北市立商业专科学校-台北商业专科学校-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沿革

44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台南家政专科学校-台南女子技术学院-台南科技大学)沿革

45 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沿革

46 台湾戏曲学院(台湾戏曲专科学校)沿革

47 台中科技大学(台中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48 桃园创新技术学院(南亚工业技艺专科学校-南亚工业专科学校-南亚工商专科学校-南亚技术学院)沿革

49 万能科技大学(万能工业技艺专科学校-万能工业专科学校-万能工商专科学校-万能技术学院)沿革

50 文藻外语大学(文藻女子外国语文专科学校-文藻外国语文专科学校-文藻外语学院)沿革

51 吴凤科技大学(吴凤商业专科学校-吴凤工业专科学校-吴凤工商专科学校-吴凤技术学院)沿革

52 醒吾科技大学(醒吾商业专科学校-醒吾技术学院)沿革

53 修平科技大学(树德家政专科学校-树德工业专科学校-树德工商专科学校-修平技术学院)沿革

54 亚东科技大学(亚东工业技艺专科学校-亚东工业专科学校-亚东技术学院)沿革

55 育达科技大学(育达商业技术学院-育达商业科技大学)沿革

56 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元培医事技术专科学校-元培科学技术学院-元培科技大学)沿革

57 远东科技大学(远东工业专科学校-远东工商专科学校-远东技术学院)沿革

58 云林科技大学(云林技术学院)沿革

59 长庚科技大学(长庚护理专科学校-长庚技术学院)沿革

60 正修科技大学(正修工业专科学校-正修工商专科学校-正修技术学院)沿革

61 致理科技大学(致理商业专科学校-致理技术学院)沿革

62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技术学院-中国工商专科学校-中国市政专科学校)沿革

63 中华科技大学(中华技术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华工业专科学校)沿革

64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中华医事学院-中华医事技术专科学校)沿革

65 中台科技大学(中台医护技术学院-中台医事技术专科学校)沿革

台湾专科/成人高校

1 崇仁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2 慈惠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3 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耕莘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4 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马偕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5 敏惠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6 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7 圣母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8 树人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9 台东专科学校沿革

10 台南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11 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12 育英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13 高雄市立空中大学沿革

14 国立空中大学沿革

消失的台湾高校

1 大同技术学院(拟停办,大同商业专科学校)沿革

2 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沿革

3 高凤数位内容学院(高凤技术学院)沿革

4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高雄技术学院)沿革

5 高雄海洋科技大学(高雄海事专科学校-高雄海洋技术学院)沿革

6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高雄工业专科学校-高雄工商专科学校-高雄科学技术学院)沿革

7 国立交通大学沿革

8 和春技术学院(拟停办,和春工业专科学校-和春工商专科学校)沿革

9 花莲教育大学(花莲师范学院-花莲师范专科学校)沿革

10 嘉义技术学院(嘉义农业专科学校)沿革

11 嘉义师范学院(嘉义师范专科学校)沿革

12 兰阳技术学院(拟停办,复兴工业专科学校-复兴工商专科学校)沿革

13 南荣科技大学(南荣工业专科学校-南荣工商专科学校-南荣技术学院)沿革

14 屏东教育大学(屏东师范专科学校-屏东师范学院)沿革

15 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屏东商业专科学校)沿革

16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女子师范专科学校-台北市立师范专科学校-台北市立师范学院)沿革

17 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台北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沿革

18 台湾观光学院(精钟商业专科学校-台湾观光经营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19 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台北商业专科学校-台北经济专门学校-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沿革

20 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沿革

21 台湾省立农学院(台中农林专门学校-台中农业专科学校)沿革

22 台湾首府大学(停办,致远管理学院)沿革

23 台中技术学院(台中商业专科学校)沿革

24 新竹教育大学(新竹师范专科学校-新竹师范学院)沿革

25 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亲民工业专科学校-亲民工商专科学校-亲民技术学院)沿革

26 阳明大学(阳明医学院)沿革

27 永达技术学院(永达工业专科学校-永达工商专科学校)沿革

28 中州科技大学(拟停办,中州技术学院-中州工商专科学校-中州工业专科学校)沿革

28 高美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沿革

29 国际商业专科学校沿革

30 康宁医护暨管理专科学校(康宁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31 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沿革

32 台中护理专科学校沿革

33 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总督府医学专门学校)沿革

34 台湾总督府商业専门学校沿革

35 总督府医学专门学校沿革

驻台的军校的前身及历史变迁

1 国防大学(陆军大学-三军大学-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沿革

2

3 国防医学院沿革

4 海军军官学校沿革

5 空军军官学校沿革

6 陆军军官学校沿革

7 中央警察大学(高等巡警学堂-北京警官高等学校-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沿革

8 空军航空技术学院沿革

9 陆军专科学校沿革

10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沿革

11 海军工程学院(海军专科学院)沿革

12 国防管理学院(财务经理学院)沿革

13 海军指挥参谋大学沿革

14 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沿革

15 陆军理工学院(联勤测量学校-中正理工学院-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汉阳兵工专门学校)沿革

16 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沿革

台湾东吴大学如何?

东吴大学是台湾一所顶尖的私立老牌普通大学,专业以文学、法学、商学为主,也有理学专业.此校以法学为最佳。中国第一所私立西制大学.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始建时在苏州。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先在台湾设立东吴补习学校。54年奉教育部核准恢复东吴大学法学院,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现今已是台湾重点实力高校。

源远: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

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校旗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建国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之江大学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沪江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等。

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校歌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东吴大学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台湾当局“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台湾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复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大学建制。

引证文献:

东吴大学的起源──上海中西书院简论    胡卫清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本吗?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经济、外语、社科、建工、机械等专业,建校41年。

                                 

学院介绍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技术联盟首任轮值主席院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学校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厦门市政府开办的工业、建筑、财经等八个大专班。1981年,以工业大专班师资为主体,在八个大专班的基础上创建鹭江职业大学。1987年厦门职业经济学院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07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估。2011年获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领域。2013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占地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下设有19个院、部,开办63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19676人,其中本科18151人,硕士1525人(2022年2月数据);专任教师近1100人 。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18个院、部,开办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2020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电子信息、艺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会计、体育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我校教职工总数为15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1百分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2百分比;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经历专任教师的24;具有一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占36;外(台)籍教师的占12。

学校有双聘院士8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4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4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65个。

学校实验教学用房近10万平方米,建成了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立项4项;文科情境体验教室12个;校企共建实验室18个,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10个;是科技部“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和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福建省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1个、福建省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应用基地1个、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个、厦门市重点实验室5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厦门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厦门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厦门市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基地1个、校内科研单位4个、校内研究机构44个。

科研成果

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61项,其中福建省重大产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项,位列全省前5位;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5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人文优秀成果奖3项。

                                 

对外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学校与美、英、加、新等20多个国家68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中国高校首家)等。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10所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与26所台湾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台湾优质高校合作,开启闽台高校“4+0”试点的合作模式;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是以白底红字构图,图案设计为内外两层结构,外层有“厦门理工学院“的英文加正下方的建校时间”1981”,内层利用中国特色的印章形式,突出“厦门理工“字样,图案圆中有方,寓意天圆地方,象征理工人的胸怀和理想。字体在古印体的基础上,进行了修饰,标志给人以历史感和信赖感,蕴含着一种人文底蕴。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细长横向椭圆形证章。

校训是明理精工、与时偕行

“明理”《宋书·良吏传》是“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即明察事理、明了道理。

校训

“精工”《后汉书·蔡伦》“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即精致工巧。

“与时偕行”《周易》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即“变通趋时”,寓有与“时”相配合而行动的积极意义。

“明理精工”强调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与时偕行”强调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台湾什么是日办学校

台湾已经没有日办学校,目前有很多大学都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设立的,如现在的台湾大学就是当年日本创设的台北帝国大学(当年日本在南韩设立的京城帝国大学,如今也成了南韩最优秀的首尔大学),台湾南部的最高学府成功大学为日治时期创立的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还有技职院校有名的台北科技大学前身是创立於1912年日治时期的工业讲习所.

这些学校的设立为台湾教育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日本对台湾的教育建设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台湾高校的创设与变迁,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生源堪忧 岛内高校日子难过

台湾高校的创设与变迁

台湾首府大学(停办,致远管理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沿革

(福建函授大专)学校有哪些

师范类院校盘点:青海师范大学

最新2022年青海省高职院校排名出炉:青牧职院继续领跑

青海高三同学:成绩排名全省前1万名,能上这495所好大学

D58:青海三所公办大学,志愿填报值得考虑

声明:《台湾高校的创设与变迁》一文由排行榜大全(高校设置迷妹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