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专业 > 流浪地球2硬科技能否实现?西南石大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值得关注

流浪地球2硬科技能否实现?西南石大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值得关注

来源:网络 作者: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招生 时间:03-07 手机版

2023年春节期间,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火热上映,把中国科幻电影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电影中出现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量子计算机”“机械狗”等一系列硬核科技,让热爱科技的观众们大呼过瘾。

从科幻回归科学,若我们的高校参与这项方案,作为我国能源领域排头兵,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全球排名第八、并列全国第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处于世界高水平行列,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等位居全国前列的高校,西南石油大学的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为这些“硬科技”的实现,提供哪些支撑呢?

行星发动机:能推动地球吗?

——“原理上是说得通的”

在《流浪地球2》影片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而这些发动机所依靠的就是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相关专家表示,“利用这一能量推动地球,原理上是说得通的。”

要想实现稳定的“地球流浪”,持久的动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的优秀人才,将为地球流浪过程中所需要的“超级能源”做出贡献。

推动地球前进,完成流浪地球计划,需要12000台行星发动机。届时,机械相关专业的人才将是抢手的“香饽饽”。西南石油大学坐拥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设计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绝对是未来筑造“行星发动机”的生力军之一。

推动“地球流浪”可能为时尚早,但点亮一盏灯大有希望。立足当下,西南石油大学正鼓足干劲,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国家能源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地球流浪”积蓄“动力”。

太空电梯:真的遥不可及?

——“本世纪内有望变成现实”

“女士们,先生们,太空电梯即将到达失重空间站,请做好准备,从右侧梯门下梯。”这是《流浪地球2》中太空电梯的播报场景。坐上它,时速堪比高铁,很快就可以达到距离地面36000公里高度的地方。现已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在本世纪内,太空电梯将梦想成真。

高耸入云、连接天地,“太空电梯”代表着人类对材料极限性能的追求,也呼吁着今天的科研人员不断突破材料的极限性能,在未来发展出适用于“太空电梯”等硬核科技的新材料。

坐拥ESI排名全球前1%的材料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无疑是支撑中国材料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未来学校将在太空电梯所需要的“新材料”等科研方向上不断突破。

找寻能量转换的最优解,谋求材料能源的新出路。在人类通往太空的旅程中,“太空电梯”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一同期待材料科学的发展,早日让“太空电梯”成为现实。

机械狗“笨笨”:一户一笨可能吗?

——“与现实最为接近”

在《流浪地球2》中,造型可爱的机械狗“笨笨”,跟随主任图恒宇处理完成了多项任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这部电影中的吉祥物,引得众多网友呼吁尽快实现“一户一笨”!

“笨笨”不是一个普通的机器狗,它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人类共情,这或许要归功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西南石油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力雄厚,优势突出,将为“机械狗”的制造提供“智力支撑”。

机械狗“笨笨”是影片所展示出来的科技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技术。伴随着中国信息科技的发展,这一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将在未来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

未来地下城:能住35亿人吗?

——“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

人们从土壤中提取氧气,利用模拟的自然光种植农作物,通过全息屏再现蓝天白云。在《流浪地球2》中,因太阳变化影响地球生态环境,未来的人类不再居住于地上,而是居住在地下城。

要想建成宏大壮阔的地下城,为人类寻找到适宜居住的地方,勘探技术将派上大用场。西南石油大学是我国地质与勘探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或将在未来地下城的建设中派上大用场。

要想容纳35亿来自世界各地的公民,地下城的管理与运行,需要未雨绸缪。西南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社会工作、英语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走出的毕业生,将是推动流浪地球背景下新的经济社会秩序高效运行的优秀人才。

除了“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智能机器狗”“未来地下城”等,《流浪地球2》中还有量子计算机等“硬科技”元素也点燃了观众们的热情。在中国科幻电影大展神威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实力的日增月盛。正如《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是中国科幻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作为中国科技大军中的一员,未来西南石油大学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为中国的科技贡献力量,让更多“黑科技”“硬科技”突破荧幕,从“科幻”走向“科学”!

关注“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西南石油大学等

流浪地球2的科幻水平

《流浪地球2》在第一部的基础上的全面超越,让中国硬科幻大片触碰到史诗级科幻片的水平,走向了世界。一是在科幻概念,科幻设定上面,《流浪地球》虽然改编自刘慈欣原著小说,但除了行星发动机一个设定,第一部主要故事情节只截取了木星危机一段。核心表达则是饱和式救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愚公移山的中国传统式精神。

第二部讲得更加的复杂,这一点可以单独拿出来写,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是在科幻美学和影视工业层面是真的强,强到如果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级水平,那么郭帆是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硬科幻大片提升到世界级水平。

先是在电影美学层面,第一部因为投资有限,美学层面走的是苏式+中式重工业美学风,庞大又有些笨重的地球发动机穿入云霄,高大的运载车来来往往;另外一个重要场景就是领航员空间站。

科幻美学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在已有的经典作品下,可以学习,借鉴,融合,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美学风格,这点郭帆团队真的是中国科幻电影美学的奠基人,行星发动机就完全是中国科幻电影独创,后者太空站经典科幻电影里够多了,但是也做出了自己的美学风格。

比如像经典美国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再到《阿凡达》《星际穿越》等宇宙飞船都设定了旋转舱来支持重力设定,《流浪地球》的空间站有过借鉴,但完全有自己的设计,观众就不会有出戏感。

这个再加上影视工业的过硬,观众又不会有之前国产科幻片的“土味感”。

这一点还能延伸到其它设定和元素上面,比如moss明显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的人工智能HAL9000。但除了相似的理性到有自主意识(第一部还不明显),外观和设定都有自己的东西。

空间站的宇航服和地下人类军队的外骨骼是一个道理,外国科幻做过得太多了。郭帆团队在工业水平追上来不廉价的同时,又没有像去年某部国产科幻片一样,在美学设计上一眼看上去和外国同类科幻片既视感太强的缺点。

第二部的优点整体上同样如此,而且由于世界观设定和工业规模大了数倍。

一开场的太空电梯,近未来的歼击机和蜂巢式无人机大战,普通观众可能只感觉打得热闹。但郭帆团队对于太空电梯设计是请过中科院科学家来有过参考,底层电磁弹射的设置,一截一截的动力组合,再到下降时注水成冰用来在大气中燃烧的设置。

《流浪地球2》类似的场面真的太多,导演和团队都在科幻美学层面,工业层面做到了世界的顶级,却又有自己一套科幻美学体系的程度。

这里还说一个不算冷的知识,同样是行星发动机,第一部的色调偏蓝黑灰,有一种颓败的末世重工业风;第二部行星发动机处在建设阶段,人类文明和现代相比只过去了数十年,属于近未来。

行星发动机在是昏黄的暖色调,有一种恢弘的人类黄昏的感觉,联合国大厦,以及周喆直等角色出现时都是用偏蓝色的冷色调,突出一种严肃和冷峻的氛围。而整部电影不同场景在色调的运用上,还有质感上可以说能用“高级”来形容。

如果说《流浪地球》把中国硬科幻大片开拓性的提升到世界级的水平,那么《流浪地球2》在第一部的基础上的全面超越,让中国硬科幻大片触碰到史诗级科幻片的水平,走向了世界。

流浪地球真的可能实现吗?

流浪地球剧中所提到的“地球发动机”,理论上来讲可以实现,但是现实中如果要做到剧中的效果,人类的科技必须进行一次全新的革命,否则以现有的技术是不可能的。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发动机”,就理论上来讲的确有可能,因为地球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星球漂浮在宇宙中,其本身是没有动力的。地球之所以公转是因为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如果失去了太阳引力,地球就等于失去了动力。地球发动机其实相当于人为的给了地球一个动力,通过控制来使地球飞行,将地球当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

但现实是,如果要实现推动地球飞行,就必须产生比地球本身质量还要大的动力(地球质量约5.965×10^24kg),除此以外还要达到太阳系的逃逸速度,以目前的人类科技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假设人类科技达到了能研制地球发动机的水平,其燃料也是不够的。就算消耗整个地球上所有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也不可能逃离太阳系。

此外,地球是一个多层结构包裹的球体,在岩石圈以下33千米处被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的终点;“莫霍界面”以下是地幔,里面流动着液态的铁和镍。如果人类在地表安装地球发动机,发动机启动时会对地壳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受力不均匀很可能导致地壳破碎,岩浆喷出。如果要建造发动机,那么发动机必须建在大陆板块的深处,远离地震带和火山带以保证安全性。

但是剧中的人们建造发动机的地点都是错误的,他们将发动机建在日本大阪,印尼苏拉威西岛,还有杭州。剧中这三个地点都不适宜建造发动机。

第一,日本全国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将发动机建在日本一定会刺激火山喷发,不要说建发动机了,人都已经死了。

第二,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它本身就是个火山岛,在那里建发动机同样会引起火山喷发,不可能建成。

第三,中国杭州地质条件松软,建不了那么巨型的发动机。

流浪地球电影中提到,人类发明了一种名叫“重聚变技术”的科技,这种技术类似于核聚变,但是能释放出比核聚变还要强大的能量。也就是说除非日后我们发明了这种先进科技,否则是不能流浪地球的。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流浪地球2硬科技能否实现?西南石大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值得关注,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最强AI”ChatGPT爆火,人工智能专业再临大风口?到底要不要报

流浪地球2硬科技能否实现?西南石大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值得关注

全国重点高校442个TOP1专业分布情况大公开!高考志愿填报必备

给你个职称专业表:新表,自己选专业!

升学百科:什么是建筑“老八校”?这八所高校曾经代表着国内最高

专业第一!手握国奖!连拿8所名校offer!陕西这11位硬核学霸火了

想在建筑工地承包工程,什么工程好干一些?

单招来啦!西财天府学院建筑类专业介绍合集,请自取!

声明:《流浪地球2硬科技能否实现?西南石大这些国家级一流专业值得关注》一文由排行榜大全(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招生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