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羌族文化 古老的羌族“释比戏”啥样

羌族文化 古老的羌族“释比戏”啥样

来源: 作者:runsly 时间:01-03 手机版

  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和绵阳市北川县等羌族地区,有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表演于一体的羌族民间戏剧。羌语叫“刺喇”或“俞哦”。此戏在祭神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表演,均由巫师释比主持并扮演,故称“释比戏”。

  释比戏始于何时,尚无确切史料依据,一些专家认为这与祭祀活动有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八月十五的还愿活动,四月份的祭山会及祭天、祭庙、祭酒等活动时,释比不但主持这些大型集体祭祀活动,也为单户家人做驱邪祛魔、治病消灾的法事。为了使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味,吸引周围观众,释比们将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融入礼仪活动中。在做法事活动时,释比们模拟各种神仙、鬼怪的语调,又唱又跳,有时加上一些插科打诨、逗人取乐,以增加娱乐性和神秘性。

  释比戏分上坛戏、中坛戏和下坛戏。上坛戏叙说神事,一般在集体活动时演唱。如《木姐珠与斗安珠》讲述先祖木姐珠从天上下凡与牧羊人斗安珠结婚,建设羌寨的故事。这种坛戏反映的是人事,一般为保佑平安吉祥,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又如《羌戈大战》,讲述羌人西迁四川茂县地区,与魔兵戈基人战斗,终于在天神木比塔帮助下,战胜戈基人,而安居乐业。此外还有《赤机格补》、《木姐珠剪纸救百兽》等戏。下坛戏叙说鬼事,是释比表演如何施展法术驱逐鬼邪的的戏。

  释比戏的表演、原始古朴,释比一人可扮演两个或多个角色,既演男子、又扮女子。有些戏,以释比为主,群众也可以参加,他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如求雨祭祀时演出的《斗旱魃》,在释比的指导下,挑选一人扮旱魃,藏匿于山林之中;以后,羌民敲锣打鼓,口呼号子,手拿象征性的武器,追击旱魃,直到抓获旱魃为止。释比戏的演出,没有固定的场所。祭祀场所、神山、神林、湖边、草坪、庭院、堂屋都可作为演出“舞台”。而中坛戏《婚嫁》,则在新郎新娘的堂屋里表演,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插科打诨,逼人取乐。

  自改革开放与近年来旅游事业的发展,羌族的祭祀活动和释比戏表演,现已陆续在羌区得到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松下EP-MA8K-T492按摩椅怎么样 新手小白攻略爆料

背带腰凳什么牌子安全放心?推荐使用安全放心背带腰凳⋆

《财富》公布2022年度“改变世界的54家公司”,阿里、京东和美团进入前十

2022年NBA球星年收入排行榜最新nba年薪排行前十名

电动牙刷品牌前十名全汇总,秒懂什么电动牙刷好

系统门窗一线品牌十大排行名单(前十名)

窗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断桥铝

卫浴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美标怎么样?

标签:

声明:《羌族文化 古老的羌族“释比戏”啥样》一文由排行榜大全(runsly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