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

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

来源: 作者:runsly 时间:01-03 手机版

  “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

  青海省互助县土族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信仰从汉地直接传入的神(礻氏)。供奉神(礻氏)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神庙进行祭祀,届时要请“波”来作道场。“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

    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

  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

  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松下EP-MA8K-T492按摩椅怎么样 新手小白攻略爆料

背带腰凳什么牌子安全放心?推荐使用安全放心背带腰凳⋆

《财富》公布2022年度“改变世界的54家公司”,阿里、京东和美团进入前十

2022年NBA球星年收入排行榜最新nba年薪排行前十名

电动牙刷品牌前十名全汇总,秒懂什么电动牙刷好

系统门窗一线品牌十大排行名单(前十名)

窗户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断桥铝

卫浴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美标怎么样?

标签:

声明:《土族的“波波会”是怎样的祭祀活动》一文由排行榜大全(runsly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