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健康 > 医生告诫: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不容忽视

医生告诫: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6-11 手机版

虽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身体健康,但依旧很多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自视免疫力强,身体素质高,哪怕身体真的出现了一些小毛病,也总是选择忍着,觉得问题不大不必担心,比如高血糖。

事实上,血糖高居不下,将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糖尿病。

一、老年人的正常血糖应该是多少?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糖会在一个比较小的波动范围内保持稳定。比如空腹血糖通常在4.0-6.1mmol/L之间,餐后血糖通常在4.4-7.8mmol/L之间,不同的个体会因为年龄、饮食、运动、情绪、疾病等因素有所差别。

其中,血糖水平的控制和年龄有密切的相关性,老年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正常血糖的标准会比年轻人稍微放宽一点,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8mmol/L即可。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高血糖“盯上”因此,学会自我检测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了解自身血糖的状况与波动,另一方面可以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水平会由于测量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变化。对于以居家为主,生活比较有规律的老年人来说,可以在家自测血糖。

专家建议,老年人在家自测血糖需要把握几个点:空腹、早饭后2小时、午饭后2小时、晚饭后2小时及睡前,并及时将血糖值记录下来。

如果血糖控制达标了,可以每天测一次或隔天测一次血糖。经过血糖测量之后,如果空腹血糖高于4.0-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就称为高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二、身上有这5个表现,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

除了血糖监测,还可以通过身体发出的一些信号发现血糖过高的蛛丝马迹,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多尿

当血糖不断升高,超过肾糖阈时,排入尿中的糖就会增多,从而增加排尿次数与尿量。

2.口渴

排尿增多,体内水份总量就会相应减少,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3.容易肚子饿

血糖过高,就会导致无法进入细胞,不能被细胞利用,从而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使人容易产生饥饿感,增加进食次数和食量。


4.消瘦

虽然饿得快,吃得多,但是体重却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原因是血糖过高导致体内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同时多尿会加速体内的水分流失,最终引起消瘦。

5.乏力

血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造成细胞缺乏能量,使人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

此外,如果血糖持续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标准,还有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感染、视力下降、身体有烂苹果味等症状,需要提高警惕!

高血糖并不意味着得了糖尿病

前面提到,高血糖和糖尿病的血糖值标准是略有差别的,也就是说,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一定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血糖超过标准值,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简单来说,糖尿病一定会高血糖,但是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造成的。那么,造成血糖高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大量喝酒,喝酒会增加饱腹感,但由于酒精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精神压力过大,长期压力过大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体内环境紊乱,引起血糖升高。

肥胖,肥胖的人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使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代谢,造成血糖升高。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和甜食,使体内的糖分含量高于正常标准,同时增加血液中脂肪的含量,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降血糖,不妨试试这3招

血糖长期过高,对身体百害无一利。在高血糖的状态下,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被各种疾病侵袭。同时,还会危害血管,增加脑梗塞、中风的风险。此外,还会危害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最终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当发现自己血糖过高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积极调理,让血糖降到正常标准。那么,血糖应该怎么降下来呢?应该从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做起。

第一,合理膳食。积极控制饮食总热量,避免高糖食物,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少吃多餐,每餐吃七分饱即可,注意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速度不宜过快。

第二,适度运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有氧操、健身舞、八段锦、太极拳,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三,控制体重。重视体重对健康的影响,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少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保持体态均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美食都可以轻松吃到。然而,我们在满足口欲的同时,不要忘了身体健康,尽量保持血糖处在正常的标准,积极预防血糖过高。

参考资料:

[1]《监测血糖不能“凭感觉” 你会用血糖仪吗?》.新民晚报.2015-11-20

[2]《怎么吃才能管理好血糖?专家说出了“12345饮食秘诀”》.羊城晚报.2020-11-18

[3]《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人民日报.2017-08-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有人说血糖高的人,饭后会出现4个“症状”,具体指什么?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目前高达10.9%,然而血糖控制达标率仅在15.8%左右。

影响血糖达标率的因素众多,如果我们饭后出现不适,尤其是以下4个症状,就要注意血糖的上升了!

一、饭后犯困

血糖高的人,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导致食欲素水平下降,就会引起大脑能量供给不足。

而饭后血糖升高,食欲素水平下降严重,就会导致犯困的情况发生。

并且血糖高的人在白天也容易犯困,犯困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倍或者更高。

二、饭后饿得快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

因此,饭后不久,又会出现饥饿的现象,就是血糖升高了。

这是因为人的代谢系统出现问题,使食物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所导致的。

三、饭后多尿

饭后多尿,是因为饭后血糖升高,体内的血糖不能吸收,就相当于“废物”了,就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除此之外,血糖高的人,也会出现饭后口渴严重的情况,因为血糖需要稀释,就会需要大量的水,导致口渴。

四、乏力

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又相对的缺乏,体内葡萄糖就无法被利用,因此血糖无法转化为能量为人体提供养分,就会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也就是有种“吃不饱”的感觉。

降糖,要记住五个“一点”

一、喝一点降糖茶

蒲公英黄桑叶茶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黄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日本古书《吃茶 养生 记》也记载黄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黄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蒲公英,又叫黄花苗,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并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两者搭配,对降糖降脂的效果很好,很适合糖尿病人饮用。

二、瘦一点儿

很多糖尿病人都身体肥胖,而瘦一点,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大缩小。

因此,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少吃大鱼大肉,而糖尿病人需要控制总能量,如果进食大量肥肉,很容易造成能量超标,引起体重上升,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人要多吃青菜,吃肉的时候,要记住少吃四条腿的(牛羊猪)、适量吃两条腿的(鸡鸭鹅)、多吃没有腿的(鱼)。

三、勤动一点

糖尿病人要多多运动,运动不但可以预防肥胖,对血糖的控制也有好处。

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

糖尿病者运动,最好以走路为宜,以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注意:糖友在运动前最好补充水分,穿舒适的鞋子,以免脚受伤。

四、放松一点

“放松”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人是有思想,有喜、怒、哀、乐各种 情感 的,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情变化,不只影响心理状态,而且影响生理状态,影响 健康 。要想远离糖尿病,保持平常心来对待一切十分重要。

五、多吃一点降糖食物

1、南瓜

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结合,有防止胆固醇过高,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并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2、苦瓜

苦瓜性味苦寒,肉质柔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各种瓜类之首。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不仅有类似胰岛素样作用(故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而且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

3、洋葱

洋葱含有气味物质硫醇、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多种氨基酸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炎、平喘等,还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高血糖,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高血糖,和糖尿病,是有着密切联系,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去因素,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

而糖尿病,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单纯血糖增高的基础上,需要重复测定,或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才能诊断。

所以,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判断。

一旦血糖升高,饭后会出现4个异常表现,莫忽视

1、饭后犯困 ,主要是血糖高抑制了“食欲素”的分泌,以及大脑能量供给不足所致。

2、饭后饿得快, 在进食之后,血糖不能够被身体充分吸收,因此,人就会有饥饿状态。

3、饭后经常上厕所 ,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4、饭后乏力, 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得不到足够的能源所致。

此外, 警惕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做好这几点:

1、 热量摄取少一点

预防糖尿病,对含糖量高的食物、胆固醇高的食物、酒精等食物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量。

高糖食物: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酱、果汁、糖制蛋糕等。

高胆固醇食物:动物脂肪、咸蛋黄、鱿鱼、黄油、肥肉等。

对于高血糖的人来说,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

2、茶水喝一点

不论是血糖高,还是糖尿病者,经常喝点代茶饮,十分有益。

喝水时,放些茶饮,还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婆婆丁青钱柳茶 ,泡水喝,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用婆婆丁叶子,搭配青钱柳,一起泡水喝即可。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婆婆丁,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除炎症,并且,其含有的多糖类化合物,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青钱柳,所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有很强的降血糖活性,且可与酶迅速结合,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青钱柳多糖能增加糖尿病受试物对葡萄糖的耐受力。且不影响正常的血糖,能保护和修复胰岛组织损伤。

这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十分有益,是糖友日常不错的代茶饮。

3、运动多一点

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饮食,再加上增强锻炼,有利于控制体重。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

研究表明:餐前的一段时间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作用比一天内的运动更有效。

运动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还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且促进脂肪代谢,从而减轻体重,预防肥胖。

若一天中有6-8小时都是坐着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

4、熬夜少一点

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是常态。有的年轻朋友虽然不加班,但平时也会玩手机,或者是电脑 游戏 持续到很晚。这不仅会个人 健康 状态直线下滑,而且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这主要是因为熬夜会导致体内的激素紊乱,导致体内的升糖激素增多,抑制胰岛功能,导致血糖升高。

5、酒饮早戒掉

酒对血糖的代谢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但会使体内血糖升高,长期饮酒还会引起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

除此之外,酒会增加肝脏负担,而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较差,饮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引起损伤。

6、 注意定期检查

血糖高,定期检测,检查,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并且,血糖高的人,要接手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

平时,多学习一些糖尿病方面的知识,科学控制血糖,认识并发症的身体表现。

糖尿病不是突然到来,身体出现四个症状,说明血糖已经升高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在中国,有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个比例意味着在你的亲戚朋友中,一定有糖尿病患者。

过去你可能认为糖尿病只是一个温和的疾病,但事实上,它却是不折不扣的“慢病之王”:

发病早期毫无征兆、难以察觉;

一旦发作,几乎无法治愈、难以逆转;

本身不致死,但会导致各种致命的并发症。中国有33%的肾衰竭患者、50%的失明患者、60%的截肢患者,都是糖尿病导致的。

老张两个月前出现反复口干,多饮和多尿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最近脚上出现一个溃疡,怎么都好不了,到医院检查了之后,医生告诉62岁的老张,你这得的是糖尿病足,罪魁祸首在于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伤口不仅不会愈合,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得知自己的空腹血糖高达18mmol/L,老张被吓了一跳,医生说,其实两个月前,当出现口干,多饮和多尿的时候,应该就是糖尿病的重要提示,只是老张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而已。

医生说,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会认为糖尿病怎么突然来了,却不知道,糖尿病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身体其实给了你很多提示,只是你一直没有重视。

1、出现不明原因的视物模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在于,血糖升高引起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对于视物模糊的人群,一定要检查一下血糖,已经确诊糖尿病的人群,还应该定期检查一下眼底。

2、出现不明原因的手脚麻木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才有症状,比如出现手脚麻木,要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

3、糖尿病足

刚开始脚上是水泡,破溃后溃疡面越来越大,或者不小心被热水烫伤了,穿鞋子脚磨损了,但是伤口就是不好,这个时候要警惕糖尿病,血糖升高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大量的细菌聚集在足部,很难让你的脚伤痊愈。

4、最经典的表现,三多一少

所谓的三多就是多饮,多尿和多食,所谓的一少就是消瘦,这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当然,也并非人人都一定会有。

除了遗传因素等,生活中的坏习惯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推手。

一提到坏习惯,可能我们大家就会想到:吃了太多高糖分的食物。但是除了高糖,还有个隐形的杀手,却被大部分人忽略了,那就是——

长期吃太多盐!

有研究发现,其他生活方式相似的前提下,吃盐多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2 倍。

研究人员给出的解释是:

一方面,过多的盐会使体内一种名为「饥饿素」的物质增多。这种物质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让人体「抵抗」胰岛素,并直接削弱胰岛素的降糖能力。

另一方面,听名字就知道,「饥饿素」会增加食欲。吃得多,自然就容易变胖,而糖尿病常常伴随肥胖而来。

另外,盐会增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本身,也会加重血管的损害,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

想预防糖尿病,或者想控制好血糖,除了少吃甜的,也要记住,少吃过咸的食物。

多吃盐不好,那么每天应该吃多少盐?

健康 成人每人每天吃盐不应该超过 6 克 ——就是普通啤酒瓶盖去胶垫后,平平一瓶盖的量。超过这个量,盐就算吃多了。

如果年龄已经超过 65 岁或已经确诊高血压,每天最好不要超过 5 克。

建议购买一个 2 克的控盐勺,一平勺盐是 2 克。这样平均一下,每餐就吃一勺(2 克)盐。

一盘菜放一勺的话,如果一顿只有一个菜,可全部吃完;如果做了两个菜,每个菜吃一半……以此类推。菜汤含盐较多,不建议用菜的汤汁拌饭吃。这么一来,吃进去多少盐,就心中有数了。

当然,要记得,这还是只算了食盐,没有计算日常零食、酱油、黄酱等所含的钠,因此,盐应该放得更少才对。

1、血糖

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2、尿常规

了解尿糖情况,更主要的是看是否有尿酮体、尿蛋白,以利于临床分型及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同时了解是否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对判断是否有早期糖尿病肾病十分重要。

3、肝、肾功能

既能了解肝脏和肾脏的情况,又能给选择用药提供依据,因为 在肝、肾功能问题较大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不宜使用的

4、血脂

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患者需要适当应用调脂药物。

5、血压与血黏稠度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血黏稠度高是糖尿病患者四大无形的杀手,应及时适当处理。

6、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 ,因此,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之时再查眼底,必须主动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情况。

中国成年人中有一半人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是糖尿病前期的另一半成人或早或晚也会成为糖尿病前期。成为糖尿病前期以后如果不加以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都有转变成糖尿病的风险。

中国的下一代呢?如果不改变目前肆意的饮食习惯、继续久坐的生活方式,将会有更多的小胖子诞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变成糖尿病大军的一员。

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糖尿病的发生率高度切合,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糖尿病前期,世卫组织的诊疗指南并不推荐药物干预。唯一能够阻断他们继续演变成糖尿病的办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也就是当一个人拥有充分的食品和充分的运动时间时,要学会吃和运动。

小心糖尿足,脚上出现哪些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

足部溃烂流脓不可愈合就代表着糖尿病已经无法挽回的到达晚期了。这可不是在闹着玩,一般血糖高需要去检查一下饮食情况,可能是饮食过量或者饮食不规律引发的高血糖!但是如果发现足部溃烂就已经不是高血糖带来的困扰了。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晚期。

其实糖尿病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糖尿病分两种类型。一型糖尿病属于先天性糖尿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在后期的胰腺发育中是可以治愈的。最困难的是二型糖尿病,因为二型糖尿病是后天胰腺发生病变产生的糖尿病后果。这是无法治愈的,是能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来辅助人体分解单糖!

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生有很多,首先是眼部疾病,失明和白内障是主要疾病。其次是肝脏疾病和胰腺疾病。带来的就是伤口难以愈合和下肢肿胀,严重者足部溃烂。题目中所说的足部溃烂流脓就是糖尿病晚期的并发症。其实肝脏已经有损伤。这样的情况就要上胰岛素泵了。这样的辅助器械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尽量在没有产生足部溃烂的时候,注意饮食多关注自身变化。糖尿病控制得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就怕暴饮暴食。最重要的是不能饮酒,饮酒对肝脏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得糖尿病以后。如果糖尿病人饮酒后测血糖是不准确的!因为你不管吃多少糖血糖仪都会显示正常。

若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多半是血糖高的提示,别不当回事儿

高血糖是我们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三高”之一。正常状况下,我们空腹的血糖水平是在4.5~5.5mmol/L之间,当你去医院检查时血糖值要是高于这个正常范围,就是高血糖了。相信不少中老年朋友,都面临“三高”的烦恼。这几种疾病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的慢性病,患上这些疾病是非常痛苦难受的。其中,血糖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长期的高血糖,可能发展成糖尿病。并且高血糖的患者需要忌口很多东西,严格控制饮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高血糖的情况,这是由于长期不 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所造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下,血糖升高到底有哪些症状?假如你的身体出现了这3种异常,可能就在提醒你,你的血糖含量有点高了,别大意。如果不想后半辈子经常吃降糖药,别不当回事儿,就要早发现早治疗了。

1.吃得多

我们发现,高血糖患者比普通人的饭量大很多,由于他们身体内的糖代谢出现问题,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的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耗量增加,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所以他们需要吃很多东西,补充损失的糖分,去维持身体的机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如果你发现最近突然饭量很大,吃很多才会有一点点饱腹感,并且时常感觉饥饿,总想吃东西,就要开始警惕了,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建议及时检查,看看是否是血糖升高。

2.经常口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渴了就喝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当这种情况慢慢发展,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口渴时,这就说明身体带来了存在隐患的“信号”,因为口渴的这种意识,和身体真正缺水是不一样的。尤其对于高血糖患者而言,因为血液中含糖量增多了,如果血糖浓度过高,身体会自主的吸入水分来降低血糖浓度,稀释血糖中的糖分,然而肾脏的利尿功能就会增强,导致小便也变多了,水分都排出体外了,然后身体就会感到缺水然后作出反应,觉得经常口渴想要喝水。如果你经常口渴,可能就是血糖变高的提示哦。

3. 体重减轻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变得很能吃,吃很多,但如果在吃很多的情况下体重不升反降,那要开始警惕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其实是高血糖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之一。我们发现许多高血糖、甚至是糖尿病病人后期都会变得十分消瘦。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新陈代谢相对较快,通过食物吸取的糖分都到了血液之中,身体的营养吸收不良,当然就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变得越来越瘦。所以不要觉得体重突然减轻是好事,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血糖变高了。

如果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也有以上3个症状的话,很可能是你身体的血糖偏高了,此时不要大意,要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的话,后悔都来不及了,应该要去医院做血糖测试,尽快治疗。其实高血糖也并非绝症,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听医生的叮嘱,按时吃药,控制血糖,病情就不会发展。

相关推荐:

为什么男人不喜欢换内裤提醒:长期不换,3个危害“不请自来”

医生告诫: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不容忽视

辟谣:一旦开始吃降压药,就永远不能停医生:3种情况下可停药

药典:3种中草药已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别以为是好药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男性刮胡子频率高,说明了什么提醒:长胡子快慢,与寿命无关

生完孩子不要马上节食

秋冬季节吃柚子有什么好处,秋冬季节吃柚子好处有哪些

标签: 告诫 医生 血糖

声明:《医生告诫: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不容忽视》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全新一汽丰田皇冠-全新大气的外观造型

    全新一汽丰田皇冠-全新大气的外观造型皇冠是丰田集团的一个中大型汽车品牌。丰田皇冠于1955年1月1日在日本下线,目前已有13代以上车型。国产...

    汽车 日期:2023-06-11

  • 猴头菇能炒着吃吗

    猴头菇能炒着吃,但是炒着吃需要事先对猴头菇进行处理。材料:新鲜猴头菇4朵,青椒,胡萝卜,木耳,腰果,面包糠,鸡汁,盐,花椒面。做法:1、先用开水把猴头菇烫...

    百科 日期:2023-06-11

  • 苹果手机发烫属于正常现象吗

    品牌型号:iPhone 13 pro 系统:iOS 16.1.1 视情况而定,手机在应用下载、安装更新、手机后台程序过多、屏幕亮度过高、充电时,CPU一直处于高速运转...

    百科 日期:2023-06-11

  • 为什么男人不喜欢换内裤提醒:长期不换,3个危害“不请自来”

    问一下在座的各位男性,你们身上穿的内裤有没有这些情况:出现破洞、松松垮垮、包浆、甚至一条内裤能穿几年都不换新的……可能在不少男性看来,这...

    健康 日期:2023-06-11

  • 调音台上的EQ什么意思

    调音台上“EQ”的指:电子均衡器;“电子均衡器”用来调节声音参数质量的控制面板,一般分三段和多段调节,一般分频率范围、分声道、讯道和独立调节...

    百科 日期:2023-06-11

  • 医生告诫:身上出现这5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不容忽视

    虽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身体健康,但依旧很多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自视免疫力强,身体素质高,哪怕身体真的出现了一些小毛...

    健康 日期:2023-06-11

  • 猴头菇能和鸡蛋炒着吃吗

    猴头菇有养胃功效,鸡蛋能补充蛋白质,猴头菇能和鸡蛋一起炒着吃。原料:猴头菇200克,鸡蛋3个,木耳少许,油、盐、料酒、鸡精适量。猴头菇炒鸡蛋做法:1...

    百科 日期:2023-06-11

  • qq录屏快捷键

    前言:这个方法仅适用于有独立显卡的主机,且是英伟达系列显卡,AMD的在这里不做教程。没有独显否则就会提示这个1.首先如果你没有这个驱动自动更...

    八卦 日期:2023-06-11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