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情感 > 老子的哲理句子

老子的哲理句子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3-14 手机版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fáng)。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15、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9、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0、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4、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2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26、治大国若烹小鲜。

2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1、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3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从《老子》中,你学到了哪些道家的处世哲学?

在大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将《老子》背了一遍,今天过年回家,翻出来再看,收获颇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子》中折射出的道家处世哲学。

老子名老聃,据《史记》记载,他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其生卒年不详。《老子》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八十一章,五千言,是诗体格言式的,用韵文写成,汉以后被称为《道德经》。

《老子》一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它既是一本论道的哲学书,也可以是一本政治理论书,甚至是一本兵书。它是道家文化的奠基之作,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多在道家,所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童鞋,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道家文化。

下面我将《老子》中的经典语句分成了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了其中包含的具体思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1的哲学

中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导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为:[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乎;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无知[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2]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的哲学

柔弱胜刚强:[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

水广大而善下:[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

[2]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水不争故善:[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不争的哲学

的理论:[1]我恒有三宝,恃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以退为进的哀兵战略:[1]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不争是一种美德或人道:[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2]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不争可以避免过错: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达到莫能与之争:[1]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辩证的哲学

祸福等相互转化:[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事物相反相成:[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上部分就是我总结的《老子》中关于处世哲学的几个方面。

老子指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大量现象,是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古今、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美恶……我们学会了老子的哲学,可以从生活中无数的对立冲突中找到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道理,不致于囿于一端或限于困境而不能自拔。

当然,也要注意,不能将事物的相反相成推向一种绝对的相对主义。总而言之,老子的处世哲学,表面上看偏向于消极、否定、退让,但骨子里是更深一层的积极、肯定和进取。太极拳就是老子或道家处世哲学的一种形象的表达。

老子的十大哲理值得传承后世

老子的十大哲理值得传承后世

老子表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网络图片)

老子(约西元前600—西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着《老子》(又称为《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蒋介石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以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庸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著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往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相关推荐:

老子的哲理句子

庄子的哲理句子

列子的哲理句子

慎子的哲理句子

孔子的哲理句子

人这个东西,他自个就是自己的希望

英语哲理名言

关于偷菜的哲理句子

声明:《老子的哲理句子》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老子的哲理句子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

    情感 日期:2023-03-14

  • 2023年正月初三出生的男孩取名

    给孩子的取名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选择多么复杂的方法,只要是可以取出符合孩子好名字的方式,都是可以选择的,而名字不仅要好听,也要有一定的内在寓...

    起名 日期:2023-03-14

  • 犬自咬症的六大发病原因

    犬自咬症在犬科动物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具体症状表现是:患病的狗狗会自己咬身体的某一部分,大多数是咬尾巴,因此而造成了皮肤的损伤。若恶化...

    宠物 日期:2023-03-14

  • 庄子的哲理句子

    1、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舂(chong)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jiaolia...

    情感 日期:2023-03-14

  • 癸卯年正月初一出生的宝宝起名

    作为父母在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的时候,都会选择寓意好的字用在名字当中,赋予孩子的名字更加深厚的寓意,希望名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到助力...

    起名 日期:2023-03-14

  • 豆瓣9.3分,葛优拿下戛纳影帝,《活着》:张艺谋巅峰之作

    在某档节目上,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提起,有一次他问余华《活着》的版税有多少,余华说他靠《活着》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单本销量已破2000万,至今...

    电影 日期:2023-03-14

  • 犬瘟热初期症状以及预防方法

    犬瘟热就是我们常说的狗瘟,一般是因为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抵抗力比较弱的幼犬身上,而且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如果不及时采取措...

    宠物 日期:2023-03-14

  • 列子的哲理句子

    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2、“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3、“...

    情感 日期:2023-03-14

情感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