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孙兴杰:中欧关系回暖,英国对华态度也有变化?

孙兴杰:中欧关系回暖,英国对华态度也有变化?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6-12 手机版



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资料图

直新闻:最近一段时间来,中欧外交互动热络,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中欧关系呈现出回暖的态势,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国外交在今年以来,按下了“快进键”,吹响了“集结号”,中欧之间的外交互动是非常亮眼的一个领域。欧洲主要大国领导人以及欧盟领导人先后来访,中国驻欧盟大使在最近的访谈中也提到,中欧之间的合作也是“无上限”的,也有媒体披露,德国总理朔尔茨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德国,这也是中德政府间磋商机制之下的重要的外交活动。整体来说,中欧关系在疫情和俄乌冲突之后出现了积极和回暖的态势,也是新征程中国外交的新气象。

首先,中欧关系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现在开始走出来,逐渐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中国对于发展中欧关系的态度是一贯的,把对欧外交作为重要的优先方向。而欧盟以及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定位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2019年欧盟提出了对华战略的“三分法”,虽然现在一些国家还用这样的说法,但是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关注并且转向对华合作的议题和方向。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坚持劝和促谈的努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欧洲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长期化的前景之下,欧盟还是要从紧急状态回归到正常状态,中国也是俄乌冲突的受害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欧是合作应对地缘政治冲突和危机的伙伴。


拜登 资料图

其次,欧盟对华经贸合作的态度更加务实,从过度的安全化逐渐转向风险管控。拜登上台之后,在美国的压力和裹挟之下,尤其是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贸易投资、产业链供应链议题被急剧安全化,尤其是半导体产业越来越被当作是安全议题,“脱钩论”甚嚣尘上。美国在去年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欧盟也从经济议题安全化的气氛中清醒了不少,美国进行的经济安全动员,本质还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并不是欧盟的安全。最近一段时间来,欧盟以及欧洲国家领导人纷纷表态不会谋求对华经济“脱钩”,德国的企业巨头增加了对华投资。欧盟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概念是“降低风险”,趋利避害是每个组织或者国家的本能反应,如何识别风险,规避危险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彼此合作就会形成过度甚至有害的依赖,欧盟经过一番风险的识别和辨认之后,我相信,欧盟对华合作会进一步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最后,中欧之间的合作不仅需要经贸这一压舱石,还需要建立更多的“舱”,这样的话,经贸合作能够按照市场的逻辑进一步推进,而不至于受到其他议题的影响。中欧之间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沟通磋商机制,未来可以进一步充实内容,增强这些机制的自主性和内在动力,比如说中德政府磋商机制就比较成熟了,在两国总理的推动之下,中德关系可以避免一些噪音的干扰。德国社民党的一些议员也提出要建立协调一致的对华战略。中国将欧盟看作巨大的市场、文明中心和战略力量,未来中欧需要建立多舱室的合作平台,这样中欧关系这艘大船才能行稳致远。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 资料图

直新闻:英国外交大臣在最近的演讲中表示要发展务实的对华关系,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最近几年,中英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状态,英国脱欧之后,对外政策还处于调整状态,对华关系也是如此,之前,英国首相苏纳克说,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另外,英国政坛这几年处于不断的震荡之中,内外政策不断变化,这也是中英关系出现一些波折的重要原因。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最近在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演讲中透露了不少对华政策的信息,整体来看,英国对华政策也趋于务实,当然,我们也很难期待中英关系短期内回到之前的状态。

首先,克莱弗利的演讲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英国对外政策的方向,其中他大篇幅谈到了中国,尤其是强调孤立中国或者“新冷战”是错误的。英国的表态意味着未来可能不会对美国亦步亦趋,与美国现在对华围堵的政策拉开一定的距离。英国脱欧之后,对外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对亚太地区的介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尤其是英美澳三边安全同盟。中澳关系解冻并逐步解决了一些障碍和问题,中欧关系也在回暖,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英国的态度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其次,英国脱欧之后,在外交、贸易等问题上不得不进行重建,无论英国在情感上是何种态度,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是客观事实,采取对立的政策不仅不利于英国脱欧后的外交调整,也误判了世界格局和趋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高度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半导体产业,东亚地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与其炒作台海问题,不如寻求维持东亚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稳定的办法。

最后,脱欧之后的英国是与欧盟以及欧洲大陆保持距离,还是说重新加入到欧盟的网络之中?英国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也关系到中国怎么看待英国,是将英国视为欧洲的一员,作为对欧外交的一环,还是说英国是美国主导的体系的一员。英国在寻找身份的过程,也是中英关系不断调试的过程。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苏瑞雪,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中欧投资协定达成为欧洲及世界对华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何这么说?

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经济直线下滑,贸易在不断的减少,但是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今中国就与欧洲签订了多项协议,包括了中欧投资协定,这个协定的达成也促进了欧洲与世界对华合作,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特别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欧洲需要走出自满,要尝试向中国学习,如果中国赢了,那么欧洲也会赢中国的经济每年的贡献率大约是30%,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雄厚的市场。
对此中方发言人也表示他非常赞同伍德克先生关于中欧合作的态度。中方也希望跟美国以及欧盟等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合作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唯一方法,所以加强合作,求同存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回暖市场经济。中国发言人也表示,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开放的水平,积极构建与国际的合作,中国在未来也会继续实行共赢的战略合作,推动规定,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的开放。共同维护国际市场关系。在英国脱欧之后,欧洲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欧洲各国的经济都有一定的下降,特别是对于昔日的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些服务业特别发达的国家,他们在相当多的重工业与轻工业都是不怎么发达的,所以他们需要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服务业也在直线下滑,由于人口管制导致很多人口失业。社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下降,所以在这时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定是目前最好的方法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而推动就业。

我们从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这两个大型战略就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合作是保持开放的,而且在这几年两岸沿线的国家也是得到了非常多的肯定,而且也促进了他们本国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双赢的决定。所以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力度,不断的扩大中国对外经济也同时要吸引投资者。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与欧洲以及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能达成非常好的贸易协定,共同维护世界经济市场。?

英国脱欧对于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1、影响中欧关系

作为欧盟内部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国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欧”后预计英国的对华态度不会出现重大转折,但英国与欧盟“分手”后,将出现欧盟与英国各自与中国“打交道”的局面。

英国原是欧盟大国,对华态度积极,英国的对华政策对欧盟产生过不小影响。例如,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英国持积极的对华立场。

2、合作机遇可能增多

英欧分家之后,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会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从而给中英和中欧合作创造新机遇。

英国一向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关系已步入“黄金时代”,各领域合作进展显著。2015年以来,中英经贸合作成绩喜人,中国的不少银行和金融企业选择在英国开展业务,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加速推进。英国不少专家和金融界人士纷纷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前景。

扩展资料;

也有专家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不一定全是负面的。英欧分家之后,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会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从而给中英和中欧合作创造新机遇。

英国一向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关系已步入黄金时代,各领域合作进展显著。2015年以来,中英经贸合作成绩喜人,中国的不少银行和金融企业选择在英国开展业务,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加速推进。英国不少专家和金融界人士纷纷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前景。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对中国会有哪些影响?

? 走在此前英国就一直喊着要脱离欧盟,终于在2020年完成了这一壮举,英国脱对于本国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记得早前英国说要脱欧之前,英国的本国股价就有大幅度的跌落,其次,英国脱对于本国经济发展来说,无疑也是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维度,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干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的利大于弊,那么就有必要实行,如果是伤敌1000自损800,坦白来讲是不划算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英国脱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 之前英国是作为欧洲联盟成员的一员,来与我国进行各方面的交谈的,也就是说英国在做任何一项与中国的合作之前,都有必要向欧洲联盟说明情况,那么如今英国脱离欧洲联盟,势必要影响中欧关系,我们都知道英国在欧洲联盟的地位与法国不相上下,也就是说英国在中欧关系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再说的清楚一点也就是说,脱离了欧洲联盟的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并不会大程度的改变,但对于欧盟来说,这个对谈的筹码将少了一些。

? 我们都知道英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大方面来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积极乐观的,但是在呼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英国确实是比较反对中国的,那么从国家自身利益来考虑,无论是中欧还是中英,都将会在合作方面带来新的机遇,近几年中国与英国的发展关系已开始迈入?黄金时代?,也就是说中英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方面是比较广泛的,总体而言,英国脱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英国脱欧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1、影响中欧关系

作为欧盟内部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国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欧”后预计英国的对华态度不会出现重大转折,但英国与欧盟“分手”后,将出现欧盟与英国各自与中国“打交道”的局面。

英国原是欧盟大国,对华态度积极,英国的对华政策对欧盟产生过不小影响。例如,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英国持积极的对华立场。

2、合作机遇可能增多

英欧分家之后,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会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从而给中英和中欧合作创造新机遇。

英国一向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英关系已步入“黄金时代”,各领域合作进展显著。2015年以来,中英经贸合作成绩喜人,中国的不少银行和金融企业选择在英国开展业务,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加速推进。英国不少专家和金融界人士纷纷看好中英金融合作和中英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前景。

扩展资料:

英国有不少全球化的产业,东亚地区有很多英国传统优势产业范围。英国“脱欧”后很可能继续向东看,甚至更加向东看,中国与英国的合作机会将更多。

而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周弘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一些领域的对接会更加直接。“不需要绕弯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可能会更加紧密。”

与英国一样,欧盟也会更加积极向东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进一步把中国和欧洲联系起来。欧盟和英国都向东看,中国同它们的合作机遇可能增多。



相关推荐:

读了三国演义,他也没懂“天下大势”

孙兴杰:中欧关系回暖,英国对华态度也有变化?

应对普京来访,南非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2023南通夏季购物节助力券参与商家一览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18地正增长,广东人最多

南通2023夏季购物节助力券在哪里查看?

2023南通夏季购物节助力券领取方式

2023南通夏季购物节助力券领取时间+入口

标签: 态度 变化 中欧

声明:《孙兴杰:中欧关系回暖,英国对华态度也有变化?》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首先,要准备好用品和温暖居室。将澡盆、毛巾、宝宝香皂、宝宝洗发水、润肤露以及宝宝换洗的衣物、尿布、浴巾等放在顺手可取的固定地方。洗澡...

    健康 日期:2023-06-12

  • 练习太极拳可防治失眠

    中医认为,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通过练太级拳,不仅能改善阳痿、遗精、腰腿酸软,也能改善体虚肾亏引起的失...

    健康 日期:2023-06-12

  • 读了三国演义,他也没懂“天下大势”

    (原标题:读了《三国演义》,他也没懂“天下大势”)当地时间25日晚,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在伦敦历史地标金融城市长官邸发表年度例行讲话。通常,英...

    八卦 日期:2023-06-12

  • 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是怎么工作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控制汽车的转向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转向,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行驶。液压动力...

    汽车 日期:2023-06-12

  • 常州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汇总

    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为增进民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关键贡献。作...

    景点 日期:2023-06-12

  • 巧妙应对男人“例假”

    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有关人的生物节律的奥秘。 原来,在病人的病症...

    健康 日期:2023-06-12

  • 汽车转向助力泵异响怎么回事

    汽车转向助力泵异响怎么回事一般来说,增压泵润滑不良很可能是内部磨损造成的。还需要检查转向助力油位是否正常,回助力管是否漏油,助力油位是...

    汽车 日期:2023-06-12

  • 孙兴杰:中欧关系回暖,英国对华态度也有变化?

    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资料图直新闻:最近一段时间来,中欧外交互动热络,多位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中欧关系呈现出回暖的态势,您有什么观察?特约评论员...

    八卦 日期:2023-06-12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