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皮影戏产生的原理

皮影戏产生的原理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5 手机版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我们在布幕后边用皮影挡住后,在布幕前就出现了暗斑,暗斑就是光被挡后所得,否则无法皮影形成的。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的原理

皮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扩展资料:

皮影的代表作品: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

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

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

皮影戏是怎样产生的?

皮影戏的起源和制作  在中国,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做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皮影戏的雏形。南宋时期,开封和杭州等地有许多影戏棚,演出三国故事等,非常受欢迎。元代时我国的皮影戏流传到了缅甸、波斯、爪哇等地。清代乾隆时,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又把中国的皮影戏带到了法国,演出时就叫做“中国皮影“。后来又传到了英国和德国,在欧洲曾轰动一时。皮影戏中用人来操纵的皮质人形,称为皮影。皮影的制作在河北唐山、滦县及陕西乾县等地比较普遍,陕西皮影还分成西路和东路,造型风格上各有不同。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上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影像。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弦绞连,安装上三至五根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伴奏和歌词也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

皮影戏是什么

皮影戏是中国影戏的一种。皮影戏通过演员操纵皮影来表演,故皮影戏可说是「以声带画」。因为皮影的影偶人物不能表达感情,加上影偶的关节简单,难以做到较复杂的动作,所以皮影戏以唱白及雕刻细致、复杂多变的脸谱及头饰等,来表达人物的身份及思想感情。 除了作为一种观赏的民间表演艺术外,皮影戏的影偶及场景本身已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虽然皮影戏在近代曾历尽浩劫,大部分的戏箱均因战乱及时局动荡而遭毁,但流传至今仍有不少清代的皮影精品,是研究皮影艺术弥足珍贵的重要文化财产。 以下部分将略述皮影戏的剧目、影偶的造型、皮影的制作原理及影偶的结构等,让大家对皮影有一初步的认识。 皮影艺术是一种融操纵技巧、唱、念、音乐、绘画、雕刻、声光和故事于一体的民俗艺术。而皮影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使其成为中国民间特有的工艺美术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博物馆与民众的欣赏与收藏。 影偶的雕刻之精美、造型之讲究,表演时演与唱的紧密结合、动作效果的营造等,均表现出它与其他民俗表演艺术的相异处。皮影演出有其独特的模式:影窗的设计;灯光、布景与道具的布置;奏乐与摆台,影偶登场的表演程式等;均体现了皮影的艺术魅力所在。 影戏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它的操纵艺术,驭物为灵的技巧,各地异腔纷呈的音乐、刀笔手法各异的影雕之高,在全世界也可说是首屈一指的。 皮影戏演出今天已愈来愈少见了,但是它的影人、装置和独特的雕镂技巧仍在传承著,欣赏和收藏皮影工艺品成为东西方人士一种喜好。几年前,德国一家博物馆的人员专程到北京,聘请专家往德国鉴定其藏品;2001年8月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的研究员舀叶明子博士专程到河南桐柏县,访求桐柏皮影。只有从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才会认识皮影深刻的文化内涵。 1982年唐山皮影剧团齐永恒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皮影学院的邀请,至巴黎讲学,他表演示范的「魔女巧梳妆」片段、「金鱼游水」、「仙鹤翔天」等小品,受到专家同行的赞誉。 以下分别从绘画美、雕刻美、演唱美及动作美去欣赏皮影的艺术性。 中国的绘画艺术起源于原始彩陶的用笔与涂色。皮影绘画之美也出色地承继了原始彩陶的精神。首先表现在色彩的象征性,皮影人物普遍用红、绿、黄、白、黑、金、银等色。一般红色脸表现忠烈,如关公;黑色脸表现铁面无私与刚直,如包公;神佛多用金、银,象征其金身不灭。像《封神演义》的雷震子,以红、绿、棕三色为主,交叉勾绘回旋纹,整个脸面有着雷电奔驰的气势,额中雕「慧眼」,象征雷震子的独特身份与才能。 皮影人物通过透雕以空白显脸的手法,都是中国绘图虚实相生,善于用白的发挥。此外,由于皮影人物是在巧妙操纵中表现人物,它脸上、身上绘画的线条特别生动。影偶的脸上纹样特别丰富,多层变形的各类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显示了人与万物一体、万物有灵的精神,这些纹样大都汇集于眉、眼及面颊部位,通过虚实、疏密、繁简的变化,表现各种神态和意象内涵。 皮影戏是驭物为灵的艺术,表演者通过自己的刻苦驯练、深刻观察,使小小影偶,能演生、旦、净、丑各种人物和动物,并让影偶表演出近似活人的动作,如《白蛇传》中,白素贞与小青游湖时,影偶的操纵者通过手上的功夫,让小小影人能以水袖轻歌妙舞、优雅动人,令人叫绝。 皮影戏表现「游鱼戏水」:边摇尾巴边吐水泡儿,突然前窜,似攫食物,比真鱼更为传神。表现仙鹤则梳翎绺尾,仰空长啸,展翅忽扇,惟妙惟肖;仙鹤长颈扁咀,长腿曲中有直、直中有曲,举、迈、走、止,自然逼真,成人和儿童看了皆心悦诚服而莞尔一笑。 传统皮影戏中小小影人,挥剑舞枪,飞车走马,动作之逼真美妙,被各国同行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影戏艺术。 自明末清初,影戏普遍脱离了讲唱艺术阶段,各地影戏操纵方法不同,唱腔更是百花齐放,各呈异彩。有的地区完全吸收当地戏曲声腔,如四川灯影戏;川剧五腔──昆、高、胡、弹、灯,兼收并蓄;陜西皮影戏唱腔有十多种,除老腔、碗碗腔(亦称时腔)、阿腔腔、弦板腔及秦腔等主要声腔外,各地区又有独具特色的声腔,如安康越调皮影等。 据说明代的滦州影戏是手敲木鱼,颂唱影经宝卷,后杂收弋腔,清代吸收昆曲的唱腔。道光年间,随着乐亭影戏的兴盛,形成了独特的滦州调,或称乐亭影唱腔。它源于乐亭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哭丧调等乡土韵唱,经艺人加工,形成深受欢迎的滦州影调。20世纪30年代滦州皮影曾被灌录成唱片,销路甚佳,并保存了一份珍贵民俗音乐资料。 滦州皮影伴奏乐器较全,有鼓、锣、大锣、大鼓、大钹、小钹、横笛、手板、唢呐、月琴、四股弦子、南弦子等。唱文格式有三字经、五字锦、六字头、七字赋、十字句等十几种。 各省各地的皮影戏自清代都先后形成了各自独特声腔,有的虽采用当地戏曲声腔,但都或多少吸收当地的民歌俚曲,加以改造。 皮影雕刻在特制的蜡板上进行,这样刻出的刀口,欲直则直,欲弯则弯,随心所欲,且无毛丝。 皮影影偶的雕刻主要有透雕及半透雕两种。所谓透雕(即阳刻)是由实线组成,除实线外,其他部分完全以刀剔掉;例如除了衣服上的图案及影偶携挂的物件外,其余的地方均雕空,以表现白色的衣料。半透雕(即阴刻)是由虚线组成,它的轮廊与花纹是由镂空的虚线表现;半透雕的影偶不雕空,涂以鲜艳的颜色。 皮影的脸谱,分满脸(以半透雕方法雕刻的脸谱)和空脸(以透雕方法雕刻的脸谱)。空脸的脸谱,除了眼、眉、鼻、嘴、胡子和皱纹外,要把颊部雕空,如生、旦便多用空脸。至于满脸,是以雕空的虚线代替笔画,不雕刻的部分则涂上颜色,如孙悟空及程咬金等。 各地在清末民初都出现一些卓越雕刻艺人,如乐亭县的张老壁(1846─1922年),「刀下」的人物雕刻精美,场景也精细而气魄宏大,人们说他雕刻的金銮殿跟北京紫金城的金殿差不多。他雕的马最活,能抖毛,能在影窗上驾鞍套车。此外,不少雕刻艺人刀法亦细腻。线条多变,错落有致,人物形象,不管是生、旦、净、髯、丑、神仙、妖怪、狗,都活灵活现,细密的刀法把人物的头饰、服装上的图案和服饰,都雕刻得花团锦蔟,令人眼花缭乱。 皮影戏是国际性剧种。最早源于中国(另有学者认为源于印度)。历史上,各国皮影戏的产生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及至中国皮影传至欧美国家,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表演艺术。 印度,东南亚地区包括爪哇(今印尼一带)、泰国;中东的波斯(今伊朗)、土耳其;远至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及俄罗斯;甚至非洲的埃及,均有皮影戏的踪迹。 皮影戏在不同的地区上开花结果,结合当地的文化,尤其是雕刻艺术风格,编排新的剧目,推陈出新;如德国大文豪歌德曾于1781年,以中国的皮影戏演出《米达斯的判断》(The Judgment of Midas),使中国皮影戏广为欧洲剧坛认识。土耳其的影偶雕刻亦有其独特的西方风格,并以骆驼皮雕刻影偶。 自明清以后,皮影戏已遍布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传至南亚、欧洲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外国艺人吸收中国皮影的特色,融合其本国文化,发展出各具姿彩的各国皮影。 但在现代社会中,市民大众的娱乐模式已经全然改观,中国的皮影戏的活跃范围也大为缩小,并由城市转到农村,通常作为村民祈年消灾、酬神还愿及消遣娱乐的节目。虽然经 *** 的积极支持,不少的皮影戏班维持下来,还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种,获得海内 自明清以后,皮影戏已遍布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也传至南亚、欧洲及非洲的埃及等地。外国艺人吸收中国皮影的特色,融合其本国文化,发展出各具姿彩的各国皮影。 但在现代社会中,市民大众的娱乐模式已经全然改观,中国的皮影戏的活跃范围也大为缩小,并由城市转到农村,通常作为村民祈年消灾、酬神还愿及消遣娱乐的节目。虽然经 *** 的积极支持,不少的皮影戏班维持下来,还创作了不少新的剧种,获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但亦有不少皮影剧团结业,把一箱箱的皮影艺术珍品、影卷(皮影戏的剧本)卖给外国及本地的收藏家。 中国皮影是珍贵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宝贵的文化承传,保存、继承与创新皮影戏,是刻不容缓的事。 皮影的起源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皮影戏源于宗教。 传说方士少翁为汉武帝设帐弄影,以招李夫人之亡灵。(宋高承《事物纪源》)虽然此为传说,且「设帐弄影」也非正式的皮影戏,但皮影戏之源流,可说是源自设灯弄影之技。 在《广古今五行记》记载,隋朝时唐县人宋子贤善于以幻术借光弄影,而佛教亦以边说唱、边示「变图」,述说佛教的故事,宣扬佛法。这种以说、唱、表演结合的形式,不少学者认为,是为皮影戏的出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影戏的历史悠久,而且传承不断,但是由于它自古就是庶民的艺术,而且曾为方士、僧道所用,素来不被正统学者重视,少有典籍记载,因此其源流在唐末以前不太清楚。近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中国影戏的起源。 关于影戏源于何时,有五种意见:一为周代说;二为汉代说;三为唐五代说;四为宋代说;五为外来说。

参考: chiculture/1504b01/1504b01

相关推荐:

皮影戏产生的原理

求文言实词中的要字

注册公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求文类似危险的妹妹这类的女主

皮影戏中人物的颜色

求文科生背书的方法

皮羽绒服保暖吗

求文金针菇味道更佳

标签: [db:标签]

声明:《皮影戏产生的原理》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特别适合学生的闹钟推荐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特别适合学生的闹钟推荐前十名:其中码仕?儿童机器人机械闹钟、码仕 温湿度计电子闹钟...

    数码 日期:2023-03-25

  • 皮影戏产生的原理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我们在布幕后边用皮影挡住后,在布幕前就出现了暗斑,暗斑就是光被挡后所得,否则无法皮影形成的。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

    百科 日期:2023-03-25

  • 求文言实词中的要字

    1、主要,重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选自《狱中杂记》;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选自《冯婉贞》;3、简要,切要:可谓要言不...

    百科 日期:2023-03-25

  • 注册公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公司字号:请注意字号与注册商标的区别,字号的选取建议先不考虑注册商标,这是两回事哦。2、行业类型:如果您是新兴行业的创业公司,建议以XX科技...

    百科 日期:2023-03-25

  • 2023十款床头闹钟推荐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款床头闹钟推荐:其中康巴丝 智能自动感应闹钟、北极星 智能创意充电闹钟以及易...

    数码 日期:2023-03-25

  • 质量最好的闹钟排名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质量最好的闹钟排名前十名:其中码仕?儿童机器人机械闹钟、TXL金属打铃闹钟以及POWER?...

    数码 日期:2023-03-25

  • 电脑用户名在哪里看

    电脑用户名在哪里看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吧。方法一:1、鼠标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控制面板,进入页面2、依次单击用户账户和家庭安全,用户账户,在该页面...

    数码 日期:2023-03-25

  • 求文类似危险的妹妹这类的女主

    1、《温暖的妹妹》,作者:灼沐;2、《我和我的小妹》,作者:一眼云烟;3、《问题妹妹恋上我》,作者:负是非;4、《爱妹好诱人》,作者:忆梦萧;5、《妹控之路》,...

    百科 日期:2023-03-2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