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31 手机版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东汉时期,班超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班超派人在军中散布不满言论。这天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营中报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中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六计。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声东击西”就是神出鬼没,忽东忽西,迷惑对手,或者制造假象,让对方不好准备,或让对方做错误的准备。因为任何时候,一旦对方有了准备就比较难对付了。这与《孙子兵法》中“攻其不备”的道理是一样的。

它的要点在于:东边要狠狠地造势,西边要暗暗地布置。但最关键的是主攻方造势的“声东”是否能让防御方完全相信,使其减弱“西面”的防御,甚至完全放弃对“西面”的防范,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然,声东击西这一计谋如果运用不好,被对方发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年的周瑜就曾想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夺回荆州,却被诸葛亮识破,结果闹出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留传千古的笑话,弄得周瑜也狼狈不堪,下不来台。因此,如何运用“声东击西”之计,也大有学问。

“声东击西”之计,出自杜佑(735~812年)所着《通典》第153卷《兵六》一章:“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历代兵法对此计均十分重视。《百战奇谋》说:“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

《历代名将事略》指出:“欲东而形似西,欲西而形似东,欲进而形似退,欲退而形似进。”

在抗日战争中。因为我军与日军的武装力量相差悬殊,不能采取正面交锋。他们就采用游击战,将日本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准我们主力部队在哪。游击战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的战术。

解放战争中,运用“声东击西”战术的例子也有很多。如解放天津的战斗中。刘亚楼指挥的东北野战军佯装从北部发起总攻,守将陈长捷得知消息后,将重兵布防在北部,想给东北野战军迎头痛击。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东北野战军主攻的方向是东西两部,等他意识到,再调兵遣将,为时已晚。结果可想而知。

如,警方在侦查重大案件时,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会故意发布或泄露与侦办方向相反的情报,以松懈嫌疑犯的警觉,这也是运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

实际上,“声东击西”概括为一个字就是“炸”。《三国演义》中,许攸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曹操亦笑道:“岂不闻兵不厌诈?”

何止兵不厌诈,生活中,处处有炸,有许许多多的两面人,绵里藏针、大智若愚、阳奉阴违、前倨后恭、口蜜腹剑、左右逢源......这些人不都是在玩“声东击西”的伎俩吗?

三十六计里面的声东击西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声东击西一种使敌人产生错觉的军事战术,表面上说要攻打东面,实际是攻打西面。
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当时为了抵御匈奴,皇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团结西域诸国来共同对抗匈奴。但当时地处大漠西部边缘的莎车国,反对汉朝,归附于匈奴。为了打通南北通道,班超便先攻打莎车国。莎车国王向龟兹求援,龟兹国王带兵五万援助莎车国,但班超虽联合于了一些西域国家,兵力却只有敌方的一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想要以少胜多,只有智取,因而班超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特意让人散布不利言论,制造不敌龟兹,假装撤退的假象,把部队掩藏于十里之处,而龟兹国王求胜心切,率兵追赶。待龟兹国王走后班超便立即率部杀回莎车,莎车猝不及防,只得请降,而龟兹国王追赶一整夜,却不见班超部队,只听得消息莎车已被平定,只好率部返回龟兹。

声东击西的故事简介 声东击西是怎样的故事

1、楚汉相争时,刘邦派大将韩信去攻打投靠项羽的魏王豹,魏王豹派柏直为大将率军在黄河东岸蒲坂驻守,封锁渡口。韩信发现蒲坂易守难攻,表面装作调兵遣将强行渡河,暗地将主力部队从夏阳渡河直捣安邑,消灭了魏王豹大部分兵力。声东击西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六计。

2、此计在战争中的运用十分广泛。顾名思义,声音在东面,而打击在西面。我军的行动时东时西,或攻或守,飘忽不定,引诱敌人做出错误判断,不能自控,我则抓住敌人这一混乱局面,出其不意地进攻,一举取得胜利。

相关推荐: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驼色是什么颜色

三十六计为哪几计

米色针织衫搭配什么颜色衬衫

国旗杆32.6米含义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不是一本书

米石榴食用有无好处

公历是什么意思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请举例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进攻...

    百科 日期:2023-03-31

  • 安卓品牌的高库存风险:因需求疲弱导致的影响与挑战

    【本站】2月13日消息,郭明錤,天风国际的一位分析师,最近发文表示,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目前,小米的库存高达12到16...

    互联网 日期:2023-03-31

  • 驼色是什么颜色

    是一种比卡其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和红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一样,驼色同样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苍茫...

    百科 日期:2023-03-31

  • 三十六计为哪几计

    36计分别为:1、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2、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4、以逸...

    百科 日期:2023-03-31

  • 盘点王慧文商业版图 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复出进军AI

    据媒体报道,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称将打造中国的OpenAI。其文中透露,将成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王...

    互联网 日期:2023-03-31

  • 米色针织衫搭配什么颜色衬衫

    米色针织衫大方简洁,米色针织衫搭配如下:方式一: 中袖针织长款毛衣,米色很大方,这个中需要简单的外穿就可以了,搭配一件黑色的打底裤,手挎一个金属...

    百科 日期:2023-03-31

  • 国旗杆32.6米含义

    国旗杆32.6米含义是:这一高度正好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匹配,视觉正好合适。当时国旗周围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为了与之...

    百科 日期:2023-03-31

  • 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是不是一本书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

    百科 日期:2023-03-3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