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 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 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时间:03-31 手机版

从2月14日福特率先公布与宁德时代合作投资建厂的消息,并得到宁德时代确认后,关于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出海美国市场的事件,多方立场,态度是复杂的,发展态势仍然是未知的。

图源:福特中国官方

2月17日,彭博社报道,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最近达成协议的事情将被审查,以确保宁德时代电池核心技术不会泄露给福特公司。

虽然这一消息没有被官方证实,但是2月17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大幅下跌5.01%,有推测称是受到上述消息影响。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的复杂性还在于,这一合作在美国政客之间也充满争议。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公开表示,此次合作“这只会加深美国对中国电池技术的依赖”,并致信给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能源部长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和运输部长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呼吁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立刻审查宁德时代和福特的这宗交易。

美国财政部拒绝发表评论,但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在社交平台上做出了回应,称“将先进的制造能力从海外引进到美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能够刺激我们的经济,并创造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

此前,弗吉尼亚州州长甚至直接拒绝了该厂在佛吉尼亚州建设的打算。

这些都加剧了宁德时代出海美国的风险。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宁德时代技术出海,绝不是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汽车工业“拿市场换技术”的扭转,甚至可以说,宁德时代在当地很难得到政策支持,它也未必能够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美国的主要手段。

宁德时代进军美国的挑战很多,但是,这是它全球化故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

相比起来,美国车企又何尝不是挑战重重,在电动化的巨大浪潮中缺少一家“宁德时代”。

美国没有“宁德时代”

2021年8月,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集团的高管们被美国总统拜登邀请进入白宫,并一同立下“军令状”:到2030年,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0%,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没有受邀的马斯克甚至还为此“吃醋”了。

与此同时,强调“美国制造”的拜登政府还在酝酿一件大事,将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产业及供应链,拉回美国国内。

但电池恰恰是美国目前的弱项,他们压根就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宁德时代”。

纵观全球市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前十名的企业全部为中日韩三国的企业。

图源:SNE Research

美国在动力产业上的落后,既有先天不足——锂电池材料美国本土供应更少,劳动力成本高的因素;也有过去十年来在工业体系、政策摇摆的后天因素掣肘,导致原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应对石油危机就开启的锂电池技术研究没能持续。

美国锂电池产业化最终没有借助商业化的推动实现产业化发展,也让动力电池成为如今美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2022年,美国电动车销量不足100万辆,电动车渗透率刚刚超过6%。而中国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近30%,电动车销量是其五倍。

立下军令状后,通用、福特也纷纷表了决心:

福特计划到2026年底时电动汽车年产量达到200万辆,并将投资500亿美元用于拓展电动汽车市场。通用表示将于2025年实现北美地区电动车业务盈利,计划产能突破100万辆。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转型,对于美国本土车企来说,电动化都已经箭在弦上。与此同时,美国车企亟需一个靠谱的动力电池合作伙伴。

此前在中国市场没有尝到甜头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都早早将触角伸向北美,并大多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资的方式建设工厂,供应电池。

但是,因为技术和专利纠纷,问题频发。

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与SKI因为商业机密纠纷案,曾一度导致福特无法向SKI采购电池,大众也差点因此断供。

虽然最终LG新能源与SKI之间达成和解,但是,这也让与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合作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们意识到:作为合作伙伴,他们仍然不够靠谱。

除了彼此之间的商业机密纠纷,质量问题也让美国汽车制造商承受着召回风险。

2019年,搭载LG电池的雪佛兰Bolt,曾因电池可能存在起火风险而遭到大规模召回。去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还对采用LG电池的新能源车展开调查,涉及的车辆达到了13.8万辆。

因为自燃事件,LG最终向通用赔偿19亿美元 图源:网络

这样一来,一家来自电动汽车市场发达地区,且经过严格市场验证的宁德时代,其实是美国车企们更希望选择的。

同时,美国电动车要想快速规模化,必须实现成本控制,这也是美国想要推广电动车最头疼的问题——成本降不下来。

电池成本降下来了,电动车价格也就跟着降下来了。进入中国生产后,装上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3,销量因此快速增长的例子就是最好的验证。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近日行业活动上就公开表示,是中国引领了磷酸铁锂电池装乘用车的潮流。

但是,宁德时代才是最懂磷酸铁锂的。

相比于宁德时代,日韩动力电池厂商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究与生产上远落后,LG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的商业化还在路上,而急于快速发展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们已经等不及了。

除了坐拥磷酸铁锂电池这个王牌,宁德时代在同时研究磷酸锰铁锂、钠电池以及更加耐寒、能量密度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及电池包技术。

无论是成本优势还是技术实力,宁王都远在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之上。毫无疑问,中国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发展和产业链优势让美国汽车制造商们羡慕,也让美国政府忌惮。

但美国总是在“使绊儿”

除去宁德时代,在美国打拼多年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一路走来也并不那么顺风顺水。

去年底,通用与LG新能源宣布对他们在2021年投资的位于田纳西州的电池厂追加投资以提升电池产量,并取消了二者在印第安纳州的第四家电池工厂建设计划。

据悉,二者的第四家电池工厂计划被取消,主要是因为LG方面考虑到前三家工厂目前只有一家投入生产,并且鉴于当前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稳定,认为投资合作速度过快,所以针对通用提议的第四家工厂投资计划,LG方面一直拖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复,最终导致该计划破裂。

韩国动力电池厂商在美国投资开始变得谨慎,又要与合作伙伴维持稳定的供应关系,这些都基于去年拜登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它提供的补贴对电池厂商充满诱惑,但在美国建厂的潜在风险,也让海外电池厂商更加谨慎。

图源:网络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面对的局面甚至比LG新能源更加复杂。

《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补贴设置了苛刻的要求,美国政府虽然愿意向购买电动汽车或二手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是要求电池组件和原材料的本土化采购。

同时,该法案还要求,到2024年之前,电动汽车电池中使用的关键矿物有50%来自北美或美国盟国,这一比例到2026年底上升到80%,电池组件价值百分比更要求在2028年底后达到100%。反之,如果来自“外国敏感实体”,则将取消税收抵免资格,而关于外国敏感实体,界定并不十分清晰。

或者说,是否并被认定为敏感实体,可能就在美国政府一念之间。

该法案的出现,对所有进入美国市场的外国厂商都是一击重创,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则更加严重。

正如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光明日报》发文中的分析:《通胀削减法案》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目的是从多角度维护美国的利益。

王栋教授甚至指出,该法案对新能源领域的倾斜并不能掩盖旨在收割他国制造业、引导资金与生产回流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产业链脱钩的政策本质。

所以说,宁德时代进入美国,不仅挑战重重,还可能充满陷阱。

警惕“美国陷阱”

事情进展到此,我们暂时还不能乐观地认为,这是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出海的一次绝佳范本,因为宁德时代除了要面对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还不得不警惕韩国动力电池企业曾经在美国遭遇的“公开技术抢劫”。而是否涉及技术外流,也是中国政府所担心的。

去年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曾报道,LG新能源收到合资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要求分享敏感技术信息的请求。在二者合资建厂的过程中,通用以“为了确认电池的安全性”为由,向LG新能源索取与稳定性直接相关的电池输出相关实验数据。

图源:网络

韩国《东亚日报》也报道,根据韩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传出的消息,韩三大电池厂商在赴美投资过程中,均被要求“共享核心技术资料”。

福特也有这样的“前科”。

此外韩媒报道,福特在与SKI协商电池合资计划时,也要求共享电池密度相关技术。在谈判过程中,SKI以韩国《产业技术保护法》规定,电池技术被指定为国家核心技术为由,拒绝技术共享时,福特甚至直接去访问了韩国产业资源通商部,要求证实韩国企业的说法是否有法律依据。

据悉福特与SKI的这场技术共享拉锯战持续了一度时间。

去年9月,韩国政府还拒绝批准EV电池材料公司韩国L&F在美国建厂的请求。

韩国L&F公司是制造镍比重较高的高镍NCM(镍、钴、锰)材料的公司,该公司生产制造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ESS)等产品的定制型材料。

韩国产业部给出的理由是,充电电池相关材料、工艺、生产技术是决定电池产业竞争力基础的最尖端技术。如果这些技术流向海外,将会对韩国产业和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政府如此警惕,中国政府更不能放松。甚至可以说,合理的审查是此次合作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

从这种角度说,如果中国政府对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开启审查,甚至不乏帮助宁德时代排除陷入贸易保护陷阱、保护核心技术外流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最终选择技术出海,不参与资本层面的合作,以几乎为零的资金投入,在避开很多政策风险的前提下,为福特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这是一种全新的,并且在目前阶段更为合适的方法,也是宁德时代坚持正常化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欧阳明高院士对该合作也评价称,宁德时代和福特建厂,用技术“提成”,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例子。

至于它最终将如何走下去,无论是宁德时代的同行,还是全球相关产业,也都在密切关注。

宁德时代签下美国储能大单,这是阴谋还是阳谋?

可能会促进宁德时代的发展,因为他们接下了很多的大单子,肯定就能够挣很多的钱。

不仅可以扩大宁德时代的商业人脉,为公司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也有助于提高宁德时代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宁德时代知名度,加快宁德时代对外开放的步伐。最重要的是,在宁德时代发展的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相关公司在竞争,因此这也可以提前面对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几乎没有一家优秀的公司会选择海外扩张。

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国际市场上,如果一家公司只局限在一个地方,它很难成为一家大公司。因此,宁德时代的这一步是非常正确的。这不仅将扩大宁德时代的业务联系,为公司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也有助于提高宁德时代国际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宁德时代知名度,加快宁德时代对外开放的步伐。最重要的是,在宁德时代发展的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相关公司在竞争,因此这也可以提前面对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

ATL的定位是制造柔性聚合物电池。此后,曾毓群从贝尔实验室购买了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通过改善手机柔性电池凸起的技术问题,自2000年以来,ATL成功地在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出货量达100万个电池芯。十年的时间确实取得了突破。2011年新能源客车市场规模初具规模。由于当时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外国公司无法生产动力电池,ATL被出售给日本公司TDK集团。

曾毓群决定更进一步,将电池动力团队彻底分离。同年,在曾毓群等人的带领下,宁德时代在曾毓群的家乡福建宁德成立。

内忧外患的宁德时代如何承王冠之重?

动力电池市场虽然是宁德时代一家独大,但平稳的市场下早已暗流涌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用出色的财报证明了其霸主的实力。财报显示,宁德时代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07%;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89%。

装机量上来看,2022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装机量为191.6GWh,同比增长92.5%,并且市场占有率为37.0%,较上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相比起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50%多,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17.9GWh,较上一年增长71.8%。

宁德时代不只出货量增长快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市场规模的增长表现也优于市场平均水平,作为已经蝉联六年动力电池冠军的宁德时代,从数据来看并没有出现增长放缓的表现,依然像一辆高速列车一样飞快的在动力电池行业行驶。

但在华丽的数据下宁德时代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群雄并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都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和壮大,虽然宁德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但从规模增速上来看,其甚至进不了前五名。

增长最快的为欣旺达,虽然2022年的装机量只有9.2 GWh,但是同比增速则为253.2%,而动力电池并不是欣旺达的第一主业,在2021年时动力电池仅为欣旺达的第四大业务,营收占比约为7.85%,

但是,2022年欣旺达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动力电池产品技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不只生产BEV车型的动力电池,还积极研发针对HEV和PHEV车型不同需求的专用电池,特别是HEV电池相对于相对于其他电池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这就导致HEV电池单Wh的价格是BEV电池的5倍以上,帮助了欣旺达在2022年锂价高涨的情况下获得了利润率增长的好结果。

经营HEV电池赋能了欣旺达在快充及长循环寿命电池的市场竞争力,2022年9月欣旺达在行业内率先发布充电功率达到480kW的超级快充电池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大客户的定点,其中包括国内的上汽集团,海外德国大众和沃尔沃关于HEV电池的供应。

另一家规模增长迅猛的是国内产业链高度整合的比亚迪,作为2022年国内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其动力电池装机量不只超越了松下更快速的追赶上了LG新能源,以70.4 GWh的装机量和LG并联第二名。

虽然,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多数供应给自家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但是比亚迪还是有5%左右的电池供应给了其他车企,特别是在特斯来宣布将逐步转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方案后,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合作就进展迅速,官方消息显示,装有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已于2022年7月1日通过了欧盟的型号认证。

只在此之前,特斯拉磷酸铁锂电池的供应商为宁德时代,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比亚迪电池出现在特斯拉的量产车上,但是随着比亚迪电池产能的快速释放,未来比亚迪能外供的电池一定会超过目前的5%。

特别是今年,宁德时代推行的锂矿返利计划要求车企签订“对赌协议”,限制开二供的行为影响下,更是加剧了与车企之间的矛盾,在2022年就有很多车企不满宁德时代的涨价行为纷纷亲自下场,生产动力电池,而如今这类似“霸王条款”的协议,更会将不少车企推向这些,规模虽然远不及宁德时代,但是增长迅猛的电池供应商身边。

流年不利的海外扩张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宁德时代也在近年来将资金投向了海外市场,而其中最主要的投资就是欧洲市场,在德国图林根州的工厂已经于去年年底正式量产了,毕竟德国政府希望本地汽车制造商更快的追赶上新能源发展的浪潮,所以在建设中给予了宁德时代不少的方便。

但是,位于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厂进展就没有这么顺利了,根据当地新闻网站Debreciner的记者托特·波尔加尔·塔曼报道,有数百人聚集在施工现场附近反对工厂的建设,虽然当地政府在今年已经举行了两次关于该项目的听证会,但是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并且因为宁德时代的员工没有出现在听证会中,加剧了该项目和本地居民之间的分歧。

作为宁德时代在欧洲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金额高达73.4亿欧元,原计划是64个月内完成施工,但是现在开局就出现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计划投资进度。

而此前,宁德时代欧洲区联席总裁Matthias Zentgraf还曾表示,欧洲工厂的产能爬坡将是宁德时代2023年工作的头等大事。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在北美地区的投资同样一波三折,2月14日福特汽车宣布将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设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宁德时代仅提供电池制造技术,获取经营管理及知识产权收益。

这项投资福特拥有全部的工厂所有权,但是依然受到了不少议会议员的反对,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审议委员会(CFIUS)审查福特和宁德时代的交易,目前这项合作已经被美国政府叫停,同时中国相关部门也对这项合作进行了审查,以确保宁德时代的电池核心技术不会泄露给福特及美国。

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宁德时代未来一段时间的海外扩张必将困难重重,不论是竞争对手还是某些地方政府都将给其发展制造麻烦。

根据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再创新高,达到749 GWh,但是宁德时代还能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保持高增长速度和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还充满了未知。

海外市场因为政策导向的减速,而国内市场则是竞争对手日益的壮大增强,同时上游材料的成本增长已经导致毛利率的下滑,这些因素将会从多方面给宁德时代造成压力,虽然从一二月的数据来看宁德时代的市场优势并没有降低,但是各种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宁德时代的市值。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的股价已经从高点的479元降到了目前的385元,说明市场也对宁德时代的发展充满了担忧。

作为中国新能源的一张名片,没有人想要看到宁德时代被现实所制约,但是宁德时代还需要自身做出改变,灵活调整与车企合作的方式和条件,考虑双方的利益和需求,避免过于强势或强制性地推行一些政策或协议,引发不满或纠纷。

作为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更需要有更大的行业担当,而不是靠市场优势来推动合作。成绩只是代表着过去,行动才是代表着未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Businesscar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宁德时代的市值一日蒸发千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1年12月24日收盘,宁德时代报收于576.80元/股,股价下跌7.28%,总市值为1.34万亿元。与前一日相比,宁德时代市值一日内蒸发了1055.24亿元。

宁德时代的市值一日蒸发千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市场分析认为,宁德时代此次股价暴跌,与一篇唱空文有很大关系。就在2021年12月23日17:01,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深氪》的文章。

文章开篇就指出,“这场核心客户的集体‘出逃’,在宁德时代万亿电池帝国的版图上撬开了一道裂缝。”

文章称,对宁德时代来说,抢食订单的电池公司正陆续出现,它们都在撬动宁德时代的第一梯队客户群 —— 位居宁德时代乘用车装机量前三的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还有早年就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宝马。

文章对宁德时代的创新能力提出质疑。例如,一家头部车企在开发新电池包技术,要求控制电池包重量,但宁德时代配合消极。“我们自己设计好,告诉他们(宁德时代)怎么做,他们都不愿意执行。”该车企工程人员直言。因为新工艺执行就要涉及新的供应链和机加工技术开发,这有可能增加成本,也拖慢项目交付节奏。

“在宁德时代,核心要领就是 cost(成本),everyday cost。”有宁德时代离职员工表示, 宁德时代会着重向车企推行平台化的标准产品,这样就只需要做一些化学体系的优化,无需新的开壳和生产线调试,既节省时间,又降低成本。但车企的开发需求就会被挤压。

文章称:“尚有电池能量密度不够大、充电速度不够快、电池起火等一系列卡住行业脖子的要命问题,这都亟需用技术迭代来解决。”“而一家怠惰的核心供应商,要么会拉慢整个行业的发展速率,或者自己掉队。”

文章进一步指出:“行业人士猜测,宁德时代的一批中高层快速暴富,或许也是这家公司态度懈怠的原因。据接触到宁德时代高层的人士观察,2015年入职宁德时代的中高层人员有数百人,目前大都身家上亿,‘一些高级经理都买了保时捷开着玩,炒股都是千万(元)级进出,他还有什么心思干活?’”

文章引起市场的极高关注度

除此之外,除了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生产线的公布也对宁德时代二级市场表现有一定影响。因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虽然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显然中科海钠的钠离子规模化量产线的先宣也对宁德时代的“钠期待”有一定影响。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下跌的不是仅宁德时代一家,而是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行业个股都在大跌,这可能是前期获利盘的“多杀多”。新能源行业整体依旧前景向好。唱衰中国实体企业博眼球是一些媒体的通用风格,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会拿实绩来打脸唱衰媒体。

相关推荐:

每70秒 奇瑞就卖给老外一台车!奇瑞海外新工厂再扩10万产能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 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

iPhone 15 Pro四边等宽变四边等窄

魅族20系列宣布搭载13根电竞级高能天线!TOP级信号质量

256G弱爆!App体积越来越大 微信狂占几十G:1TB手机将普及 存储暴跌

149元!小米全新67W氮化镓充电器开售:2C1A、iPhone也能用

用AI技术让能源资产数据“有形可控”,极熵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

马斯克否认修改算法优先推荐自己帐号:员工释放的假消息,将采取法律行动

标签: [db:标签]

声明:《宁德时代技术出海 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每70秒 奇瑞就卖给老外一台车!奇瑞海外新工厂再扩10万产能

    近日,智车派了解到,奇瑞将在阿根廷投资巨资建厂,年产10万辆汽车。奇瑞汽车据了解,奇瑞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在阿根廷锂矿工业化进程中,...

    互联网 日期:2023-03-31

  • 猕猴桃什么时候开花

    猕猴桃在5、6月份开花。猕猴桃种群间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致,如中华猕猴桃在年平均温度4至20℃之间生长发育良好,而美味猕猴桃在13至18℃范围内...

    百科 日期:2023-03-31

  • 太姥山在哪里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狭义的太姥山系指福鼎市南部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

    百科 日期:2023-03-31

  • 三星a7为何一直自动重启

    若三星a7手机频繁出现自动重启情况,是由于手机系统或硬件出现问题,可将手机送到三星服务中心检查。若三星a7手机自动重启后,暂时可以正常使用,采...

    百科 日期:2023-03-31

  • 宁德时代技术出海 必须小心美国对电池技术的公开抢劫

    从2月14日福特率先公布与宁德时代合作投资建厂的消息,并得到宁德时代确认后,关于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出海美国市场的事件,多方立场,态度是复杂的,发...

    互联网 日期:2023-03-31

  • 猕猴桃是什么时候的水果

    猕猴桃的果熟期为8至10月,其为雌雄异株的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雄株多毛叶小,雄株花也较早出现于雌花;雌株少毛或无毛,花叶均大于雄株。猕猴桃...

    百科 日期:2023-03-31

  • 家里无酵母怎么发面

    1、使用苏打粉:现在很多的卖包子之类的制作,都是采用这种方法,速度快。基本上28度的话应该在2到3个小时,温度提高的话,时间相对减少。2、使用老面...

    百科 日期:2023-03-31

  • iPhone 15 Pro四边等宽变四边等窄

    今日消息,Apple Hub绘制了iPhone 15 Pro渲染图,对比上一代iPhone 14 Pro,iPhone 15 Pro边框更窄,由经典的“四边等宽”升级为“四边等窄”,正面观...

    互联网 日期:2023-03-31

相关文章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