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 > 百科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来源: 作者:runsly 时间:09-02 手机版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摘自《论语·八佾篇》。意思是 “漂亮的脸笑的美啊,美丽的眼黑白多分明啊,洁白的脂粉,更把她装扮的楚楚动人啊。”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鉴赏:

这一段对话,是孔子和子夏讨论诗经的。孔子的文学造诣很好,子夏是孔门弟子中,文学班的高材生,排名前三。他和孔子讨论诗经。

诗经这一段,选自《卫风》,是古代形容美女的最高章句。子夏不明白的是最后一句的意思:“
素以为绚兮”。这句话字面意思是,一个很天生丽质的美女,本来就很漂亮,穿上白色的衣服更显出她的美。子夏不明白,为什么白色的衣服让美女更绚丽呢?

于是,孔子用绘画的方法启发他。

我以前学化学的,有时候要做颜色对比,怎么对比颜色呢?就是把对照物下面垫一张A4白纸,一下子原来看不明白的颜色色差,就看出来了。也就是说,白色使美更绚丽。美女也是一样,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穿什么衣服最美?白色的衣服。

接下来夫子用绘画做比喻——分歧就在这里了——中国出现白色的宣纸,是宋朝了,所以朱熹注解的时候,认为是“绘事后于素”,他自己加了一个字进去。但是在孔子的时代,绘画是没有白纸的。画在墙上、帛上、木板上,底色都不是白色。

所以在古人作画,是有“白色颜料”的。白色在有纸的时代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没有纸的年代,白色就是非常重要的颜料。当画画完成的时候,最后上白色,原来画面的美丽,因为平凡淡雅的白色,一下子显现出来。

所以子夏听了,突然有了启发,说了一句:礼后乎。
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讲伦理和礼乐的,礼是外在的表现,一个人本身有品德有真诚,是一个好人,礼就像“素色”一样,一下子把这个人的品德表达承托出来。很多人批评儒家是礼教吃人,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在当代都有很多人不理解。

所以子夏这句话,既有类比,呼应了孔子给他的解释,又完全契合孔子的思想,说出了礼的关键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束缚人,而是像白色的衣服或者白色的颜料一样,把原来美好的事物,彻底承托出来。

子夏这句话说完,孔子原来没有想过,一下子非常震撼,认为子夏启发了自己。也认为,子夏的能力可以和自己讨论诗经了——学诗而知天下的道理。

相关推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如何白话文解说?

标签:

声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如何白话文解说?》一文由排行榜大全(runsly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