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气泡鉴定瓷器

气泡鉴定瓷器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4 手机版

1、气泡的成因 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

2、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 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

如何通过气泡来鉴定老新瓷器

看瓷器气泡也是鉴定瓷器年代、窑口的方法之一

凡仿品或元代以后任何朝代制品均不可能没有气泡,只要发现釉下气泡便可证明非真正宋瓷。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新品。

一,有气泡的瓷器是:

青花瓷、、青瓷、斗彩、、等等,一句话,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气泡的。

二,绝对没有气泡的瓷器是:

高古陶、粉彩瓷、五彩瓷、法郎彩、一句话,凡是釉上彩瓷器,都是没有气泡的。

三,凡是电驴烧的瓷器,应该没有气泡。

如果是应该有气泡的瓷器而没有气泡,肯定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

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是什么样的气泡,看了,你就知道了,如图片:

宋代钧窑瓷器气泡

宋代汝窑瓷器照片

宋代哥釉

玛瑙釉气泡

元青花气泡死亡情况

下图为古代的氧化物图片

扩展资料: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瓷器

什么古瓷器有气泡

青花瓷、釉里红、青瓷、斗彩、唐三彩这些古瓷器都有气泡。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气泡的。在收藏中,鉴定瓷器真假,看瓷器气泡也是鉴定瓷器年代、窑口的方法之一。

如果是应该有气泡的瓷器而没有气泡,肯定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是什么样的气泡。

扩展资料:

经过对大量的古瓷釉面气泡的观察发现,只要是到代的古瓷,比如宋瓷,它釉面一定能找到老化气泡,有人将它称为“死亡气泡”,即气泡顶部有撑破的口子,气泡内壁会形成白雾状或灰褐状、黑褐状,部分气泡下面四周还可找到焦黄状的边缘。

这些都是千年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人工无力复制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高手眼鉴的最好佐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凡高手认定到代的古瓷,其釉下一定能找到“死亡气泡”,凡高手认准新仿的东西,其釉面绝对找不到一粒死亡气泡。

年代越久远的古瓷釉面越能找到死亡气泡,较不明显的是清代的瓷器,但仔细找也能找到与现代仿品釉面完全不同的气泡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通过气泡来鉴定新老瓷器

                       人民网-观釉面气泡 识古瓷真伪

气泡鉴定古瓷器技巧

瓷器鉴定有很多种,随着放大镜出现,现在民间古瓷器鉴定流行气泡鉴定方法,那么我们真的知道瓷器里气泡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气泡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瓷器胎外釉下,以及釉内蕴藏的气泡。
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变来的,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高温会使釉层中蕴含的结晶水或液态水蒸发变成气体,一部分存留在釉层上形成小气泡。
如果釉层比较厚,气态水分子被釉质薄膜包住释放不出来,因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如果釉层比较薄,气态水分子冲破了釉质膜,在釉表面形成了许多坑凹,像麻点一样。
釉中水分子多,气泡就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就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许多鉴瓷内行都会把气泡鉴定作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科学的鉴瓷方法,通过观察瓷器下的气泡状态就能判断出真假、年代和窑口类型,可谓是非常行之有效。
不过我们也要搞清楚,哪些瓷器有气泡,哪些瓷器根本就没有气泡。
有气泡的瓷器:青花瓷、釉里红、青瓷、斗彩、唐三彩等,一切釉下彩瓷器都有气泡。
无气泡的瓷器:粉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等,一般釉上彩瓷器都没有气泡。
另外,凡是电驴烧的瓷器都没有气泡,如果是本应该有气泡的瓷器但没有气泡,那肯定就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
因此,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有什么样的气泡特征。
同样,气泡也像晴雨表一样,通过观察气泡的存活状态来判断瓷器的年代。
正常存放的瓷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氧化,从明亮的圆气泡变成浑浊的气泡痕迹,再从浑浊的圆气泡变成不规则形态痕迹,再从不规则形态变成有颜色的不规则形态痕迹,再从有颜色的不规则形态变成其他物质。
这就是瓷器气泡的自行消亡的变化,这一过程也非常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也为传统鉴瓷方法形成了一个突破。

你会通过气泡来鉴定新老瓷器吗

老瓷器的釉中有气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器物的气泡特征十分明显,用肉眼即能观察清楚,形成很深的直观印象;而有的器物虽然有明显的气泡,但气泡的特征却不是很明显;也有的器物釉面无明显的气泡,甚至无气泡。
有关气泡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有人认为它是由釉层中的水分子变化而来的。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窑内的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都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便形成为气泡。
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则在釉表形成无数小坑凹(麻点)。气泡的形成与器物的窑口、釉质、釉层厚薄、烧成时窑内的温度变化、窑内气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在收藏中,鉴定瓷器真假,看瓷器气泡也是鉴定瓷器年代、窑口的方法之一。不过,这种办法是否真的靠谱?景德镇王掌柜先来说说哪些瓷器有气泡:
1)有气泡的瓷器
青花瓷、釉里红、青瓷、斗彩、唐三彩、等等,一句话,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气泡的。
2)绝对没有气泡的瓷器
高古陶、粉彩瓷、五彩瓷、法郎彩、一句话,凡是釉上彩瓷器,都是没有气泡的。
3)凡是电驴烧的瓷器,应该没有气泡
如果是应该有气泡的瓷器而没有气泡,肯定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是什么样的气泡。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为什么用气泡鉴定瓷器这么难。。。80倍的放大镜分辨的出来。。。反而150倍时气泡完全一样?

气泡鉴定瓷器一定要用80倍以上显微镜,倍数小了看不清最重要的死亡气泡。釉中气泡经过100年以上的时间,由于老化原因,其中个别气泡死亡,随着时光的流逝,颜色由浅而深,数量不断增加。利用这一时间的天然痕迹,可眼见为实地鉴定瓷器的真假。高仿是仿不出完整的死亡气泡的。那些用人工外力【如药水泡等】做出的破损气泡一看就知真假。
鉴宝中被砸的瓷器可用死亡气泡鉴定法鉴定,既方便,又可靠。高仿品中是没有完整的死亡气泡的。

用肉眼就能看到瓷器表面的黑色死亡气泡大概是什么时候的?

用肉眼就能看到瓷器表面的黑色死亡气泡大概是什么时候的?
要满足“用肉眼就能看到瓷器表面的黑色死亡气泡”必须满足一下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点,瓷器气泡的个体直径足够大,至少也要达到肉眼就能发现、辨识的地步。
第二点,瓷器气泡的衰变已经迈过了“初显期”,起码达到了“彰显期”以上的程度。
第三点,辨识主体对“瓷器气泡衰变的进度、程度与烈度的表象及其对应标志意义的系统和体系”有一定的认知和实际上手验证的经历和经验。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后,我们就可以依据被鉴物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如下三种判断:
第一种情况,被鉴瓷器胎体瓷化度、釉面玻化度正常,使用程度、保存环境一般,那么这件东西至少也是明末清初以及整个明代或元末之物件,这只是一个底线;具体鉴别要针对具体被鉴物的实际情况再做更具体、更精准、更贴近史实的判断。
第二种情况,被鉴瓷器胎质粗松、胎体玻化度和釉面玻化度低或者使用程度大、保存环境恶劣等等,都会导致气泡衰变的加剧与加速,那么其起判底线就有可能低至清末民初。
第三种情况,被鉴瓷器胎体瓷化度和釉面玻化度都极高,那么同样观感情形下,起判底线就应该提升到元末明初。
当然,第一种情况是绝对的主流与主体,而第二、第三种情况都是极端和极个别情况,总量极少。但数量再少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否则,就难免会犯错误,私鉴问题不大,公鉴就有可能因为不审慎而酿成不可挽救与挽回的巨大损失。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用肉眼就能看到瓷器表面的黑色死亡气泡”的表象,居然会出现“清末民初”、“明末清初”和“元末清初”这三种底线,各个底线之间最大居然可以相差整整将近七百年的"时间差",那么这样的“瓷器气泡衰变理论鉴定法”还有什么精准性、精确性、可靠性可言呢?
粗泛看来似乎的确如此,实则不然!
这就跟越是高精尖的数控机床越是要用听起来、看起来都非常不精准、不精确、不精密的“模糊数学”理论来设计和控制一样,同一“表象”但主体、环境、氛围等不同,结论也必然迥异,这才是最精准的精准,最科学的科学!这是真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 历史 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
相信咱们可以私聊继续探讨,不相信各爬各山各走各道。
下面上几件藏品图片,以证上述,以饷瓷友。
肉眼看见死亡气泡,可能吗?如果可能,那还谈什么微观痕迹?

第一图二十倍放大,后面是一百五十倍放大微观图。看吧!手机拍摄的。

死亡气泡已成了黑色小坑

看看我这个小瓷碗的气泡,不知道是什么年代?

肉眼能看到的变色气泡大多都是破气泡,破气泡的变色代表不了什么,开片纹和破气泡可以轻松的人为使其变色。古陶瓷的老化变色气泡应该有不同,这些老化痕迹只能说明瓷器的新老不能断代。

唐宋元时期的瓷器用肉眼就能看到瓷器表面的死亡气泡的

宋代开片瓷器及气泡特征

宋代开片瓷也应属青瓷类,之所以单分出来,是因为这类瓷器以自然开片为饰。在烧窑过程中,因胎、釉受热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在冷却过程中致使釉面开裂,这本来是烧瓷过程中的毛病,但这种缺陷却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赏识,视为珍奇,宋代创烧了开片瓷。

当时烧造开片瓷有名的窑厂有汝窑、官窑、哥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

扩展资料:

汝窑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莹润如堆脂的质感。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宋代瓷器的特点及鉴定

                      人民网-宋代瓷器的价值和市场行情

瓷器上局部的气泡破裂或死亡代表什么

代表瓷器的釉面老化。观察古瓷釉中死亡气泡的分布和分析它们的变化,可以得到气泡死亡和瓷器年代关系的基本规律:

1、年代越久远,釉中死亡气泡的分布越多、越密集。

2、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顶部破裂出现“一”字形或“十”字形线条的越多。

3、元青花和元代釉里红瓷器中的死亡气泡,不是以气泡破裂的形式出现,而是在釉中出现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结晶斑。它们夹杂在釉中气泡群里,象天空中的云团一般,呈自然分布状态。

4、宋代以上古瓷的死亡气泡,基本上已经破裂为一个个圆形坑洞,坑内还沉积着很多生活垃圾。

扩展资料

主要瓷器类别:

1、原始瓷器。商代出现的釉陶被称为原始瓷器,属于青瓷系。

2、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釉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经过1200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

3、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的品种,也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就成了黑瓷,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黑瓷创烧于东汉,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器

瓷器表面气泡的知识?能简单明了的概括最好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
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
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
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
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
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宫、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扌赞)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宽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
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
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
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
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
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通多,瓷光逾弱。
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1.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2.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
3.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生境如土炮、水浸等。
4.是瓷器在个问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三、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
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上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
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
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
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
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
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
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
另一龙泉容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
元清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
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下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
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干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
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变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
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
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隔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队足洗,未定窑早期六辨瓜校盖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
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诊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四、对不同时代的瓷器进行了气泡对比鉴定,结果如下:
宋代定窑早期白釉瓜棱罐 黑色(土浸)60%、宋代汝窑三足高式炉黑色 1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A 多数为黑色3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B 多数为黄色20%、宋代龙泉窑香炉仅凸处有黄色死气泡、元代青花八桂兽扭罐(罩透明釉基本无死气泡)、元代干粉釉凤首扁瓶有花边缘处有大气泡.基本无死亡、元代青白釉青花小口罐黑色 10%、明永乐釉里红鱼藻纹盖罐褐色 10%、明宣德海马纹青花胆式瓷黑褐色8%、明成化青花风纺大碗黑褐20%、明嘉靖乙末年知县徐(王几)造青、花八面首贯耳弦纹梅瓶黄色8%、明万历龙凤效五彩盖罐黄色40%、明代青花元宝黄色 10%、清康熙双留款青花罐 黄色8%、康熙吉庆堂青花风穿牡丹尝瓶褐色8%、康熙树叶款五彩人物盖合黄色8%、雍正仿成化斗彩盘褐色 10%、乾隆防雍正青釉瓜棱瓶褐色8%、嘉庆半边款五彩大碗偶乐发现死气泡、清同治五彩益合基本无死亡气泡、道光青花小碟四件(半边款)釉面较差黄色16%、清同治苏府藏宝款刀马人尝瓶一对,基本无死亡气泡、光绪红釉描金团龙纹瓶基本无死亡气泡民国仿雍正羊首樽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鸟题诗水注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鸟题诗药臼无死亡气泡。
五、由上分析,虽然各瓷器的生活史不同,但大体可以归纳为:
宋代瓷器气从死大后,多数大一黑色,少数为褐、黄色;
元代瓷器气泡因釉而易;
明代如釉面较肥厚的永乐、宝清瓷器釉面俱有较强的气泡保护能力。死亡气泡多为褐色;
清代中早期瓷器气泡死后多为黄、微黄色;
清后期、民国和现代瓷器基本上无死亡气泡。
气泡在死亡过程中由浅色变深色,在质感上由水莹状变成固体状,随着釉面的损毁,有的逐渐成为黑洞。
瓷器气泡的发展变化是随着制瓷工艺的改进与提高而变化的,同样存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典型的朝代气泡都是质变后的结果,对量变阶段,即过渡阶段的气泡的变化,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因此,除典型的朝代气泡应予以肯定外,对边缘过渡阶段的气泡尤应研究和肯定归属,结合其他断代标准进行准确的断代鉴定。

相关推荐:

气泡鉴定瓷器

秦王赢稷的下一个皇帝是谁

秦王赢稷的丞相叫什么

和同事相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气泡怎么产生的

秦王扫六合的历史原因

气瓶检验问题

标签: [db:标签]

声明:《气泡鉴定瓷器》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气泡鉴定瓷器

    1、气泡的成因 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变来的。 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

    百科 日期:2023-03-24

  • 2023年10000元主机最强组装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年10000元主机最强组装:其中联想游戏电脑主机、惠普游戏电脑主机以及极限矩阵 核...

    数码 日期:2023-03-24

  • 秦王赢稷的下一个皇帝是谁

    秦王赢稷的下一个皇帝是秦孝文王赢柱。秦昭襄王嬴稷为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

    百科 日期:2023-03-24

  • 2023年男士内裤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为您提供2023年男士内裤销量排行榜,作为选购指南,我们以各品牌男士内裤销量数据为基准,列出了最新男士内裤销量排行榜2023前十名,告诉...

    品牌 日期:2023-03-24

  • 电脑装32位和64位系统有什么区别

    1、运算速度理论上来说,64位系统运行起来要比32位系统快2倍;64位系统相对32位系统来说可以说是根本性的改变,要进行一个全面性的修改,其他第三...

    数码 日期:2023-03-24

  • 企业适用十款1T大硬盘台式整机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企业适用十款1T大硬盘台式整机:其中惠普 商用办公台式电脑、戴尔灵越3670电脑整机以...

    数码 日期:2023-03-24

  • 多接口的超大内存台式机排行榜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多接口的超大内存台式机排行榜:其中戴尔 办公家用台式机、亚当贝尔 酷睿台式机以及联...

    数码 日期:2023-03-24

  • 秦王赢稷的丞相叫什么

    范雎,字叔,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

    百科 日期:2023-03-24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