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6 手机版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5月22日,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创作特色

作品主题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他前期的创作,基本上是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希望通过改良社会,解决矛盾。后期创作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创作主调:赞颂真、善、美,鞭挞黑暗、丑恶、残暴。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它的作者是什么国的著名作家什么?他的代表作有什么等?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它的作者是什么国的著名作家什么?他的代表作有什么等?
《诺曼底号遇难记》(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29,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了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出小说。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与1901年,但雨果死于1885年,所以尽管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可还是无缘诺贝尔。
【大事记】
1802年 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诗人维尼等人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于期刊发表第一首诗。
1822年编成第一本诗集《颂歌与杂诗》。与艾德娜在圣苏比士大教堂结婚。
1825年 被授与荣誉勋章,参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礼。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著名浪漫主义宣言,成为浪漫主义运动领袖。
1831年完成浪漫主义文学杰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
1841年 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公开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度。
1843年 剧本《老顽固》(Les Burgraves)失败及女儿列欧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转向政治舞台。
1845年 晋身贵族,封为雨果伯爵。
1848年 创办《大事纪报》。
1850年 被捕入狱,雨果化名兰文逃离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国外。
1853年 充满讽刺政治意味的诗集——《惩罚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共和政府成立,结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876年 雨果当选参议员。
1883年 完成《世纪的传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灵榇置于凯旋门下,供万民瞻仰,旋葬于巴黎伟人墓园。
【主要作品】
1827: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1829:《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1830:《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1831:《钟楼怪人》(即《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1838:《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1853:《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1862:《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1859-1883:《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s) (诗)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1861年写给当时参与焚毁北京圆明园的法军上尉巴特莱的一封信。雨果在信中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怒斥英法侵略军的罪行。其实我们通过这份资料,可以理解一段法国与中国的历史。读来不禁使人心潮波海洋,久久不能平静。 信的一开始,他写道: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觉。近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参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既然您知道你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个近乎超人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市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长期劳动。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究竟是这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只都市知道圆明园。伏尔泰曾谈到过它。它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竟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的地平线上一样。这个神气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 有一次,两个强盗撞如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异常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这一切所作所为,均出自额尔金之名。这不禁使人油然想起巴特农神庙的事。他们把对待巴特农神庙的手法搬来对待圆明园,但是这一作得更是干脆,更是彻底,一扫而光,不留一物。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接触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这真是一桩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和一笔十分得意的外快!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的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的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一个个箱子。之后,他们双双才手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我们欧洲人,总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然而,文明却竟是这样对待野蛮。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绝对不能把统治者犯下的罪行跟受他们统治的人们的过错混为一谈。作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人民,则永远不会。 雨果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怒斥践踏人类文明的侵略者的同时,曾经预言:法兰西帝国侵吞了一半宝物,现在,她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还以所有的身份把圆明园的这些美仑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我暂且就这样证明:这次抢劫就是这两个掠夺者干的。先生,您现在总算知道了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赏。
文章引用自: 【名言】
人生至福,就是确信有人爱你,有人为你的现状而爱你,说得更准确些,有人不问你如何就爱你。——《悲惨世界》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是谁?出自哪里?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是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内容: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的时候不幸被“玛丽”号撞伤,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最终救出了众人而自己以身殉职。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章

原文内容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尺,宽25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使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15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象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卑鄙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一共五十个自然段,选作【沪教版初中六下语文书第一〇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苏教版六上语文第七课《船长》】)

扩展资料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维克多·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让我体会到了哈尔威船长的“伟大灵魂”,也让我感受到了船长与船之间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密不可分的感情。由于他临危不乱,机智、果断,使60位乘客都得救了,而伟大的哈尔威船长却和“诺曼底”号一起被海水吞没了。。

在文中,他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陪伴他多年的轮船一起徐徐沉入了深渊的感人故事。“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哈尔威船长可叹可敬,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品质,令人折服,他明明可以逃生,可却静静地“犹如钢铁铸成”般地沉入大海。在这儿也体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体现出船长的机智与果断。

“人们透过阴森森的薄雾,凝视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哈尔威船长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哈尔威船长看见人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才下决心要把乘客全部救出。我想过,哈尔威船长难道没有在死亡面前想到自己吗?而我自己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想过。

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那这个人真的很伟大了,要知道人得生命只有一次啊!其实不但船长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这种临危不乱的精神。

哈尔威船长虽然死了,但他死得多么光荣:他虽然死了,但他做到了尽职尽责,以身殉职;他虽然死了,但他救活了60条性命;他虽然死了,但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这指的不正是哈尔威船长吗?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个人利益,遇到灾难时要多为别人着想,还要沉着冷静的判断,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和自己的无私与真诚去对待别人。

所以,虽然“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但是“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写作背景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写作背景:

1870年3月17日夜晚,一艘名为“玛丽”的船,在浓雾中不小心撞了一艘名为“诺曼底”的船,船长哈尔威临危不乱,有秩序地安排了船内的60名乘客救出去,自己却随着船沉下了大海。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小说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陪伴他多年的轮船一起徐徐沉入了深渊的感人故事。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个人利益;遇到灾难时要沉着冷静,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正直善良,真诚地对待别人。

相关推荐: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

燃料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种植长春花如何播种

诺普声低音炮怎么样

燃点和熔点有什么区别

然字前面的成语

诺瑞牛油果狗粮怎么样

诺薇兰的护肤品怎样

标签: [db:标签]

声明:《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抖音商品分享功能要审核多久

    用过抖音的会发现有部分帐号有购物车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购物车买到自己喜欢的抖音同款,而且由于是跟淘宝绑定了 ,所以选择比较多。可是很...

    数码 日期:2023-03-26

  • 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资料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

    百科 日期:2023-03-26

  • 2023十款真空包装的猪肉推荐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款真空包装的猪肉推荐:其中普甜·黑真珠纯种散养黑猪肉、双汇新鲜五花肉片以及...

    数码 日期:2023-03-26

  • 燃料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供应与燃料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空气量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2、温度条...

    百科 日期:2023-03-26

  • 种植长春花如何播种

    1、采种时间。我们在播种之前,首先要做好长春花种子的采集工作。长春花果实的成熟期会因为开花时间不一样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采种的时候,要...

    百科 日期:2023-03-26

  • 2023十款鲜嫩不腻的生猪肉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2023十款鲜嫩不腻的生猪肉:其中大红门新鲜小里脊、千喜鹤带皮五花肉以及储山大别山黑...

    数码 日期:2023-03-26

  • 诺普声低音炮怎么样

    诺普声音响源于英国,以其特有的重低音炮开发技术和品质而闻名。为普通民众提供高性价比的音响。诺普声产品无论从设计还是精心挑选的材料,或是...

    百科 日期:2023-03-26

  • 燃点和熔点有什么区别

    熔点是物质熔化的最低点,此过程中物质只发生形态的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燃点是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烧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熔点,实质上...

    百科 日期:2023-03-2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