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用密度这一个指标就说明某种油是否为地沟油。
地沟油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地沟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地沟油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下水道中收集, 经过不同方法的加工提炼的餐饮业再生劣质油脂; 广义的地沟油即回收油脂, 包括餐饮店使用的泛油、 煎炸老油等。
1、鉴别地沟油,一方面可以通过感官检验即通过地沟油的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判定;
2、要准确的鉴别地沟油,就要对地沟油的理化性质进
为什么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请说明理由
该地沟油的密度是
0.92×103
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
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问完就跑是不道德的,快回来采纳
地沟油和食用油能否用密度来鉴别
原则上是可以的,但市场上的地沟油和食用油咱们是很难区分的,都是参合在一起的,如果是纯的地沟油和好的食用油,是可以区分开的,你可以用高效液相法进行进一步测定,这样比较准,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区分地沟油和普通色拉油(利用密度计算)
利用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油的密度。地沟油的密度为0.92g/cm³(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之内0.91g/cm³~0.93g/cm³),色拉油的密度为0.8g/cm³。算出密度,就可以进行判断
初中物理:小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地沟油
分析:
⑴、右
⑵、倒入量筒色拉油的质量:m油=m总-m剩=70-51.6=18.4(g)
该色拉油的密度:ρ油=m油/V油=18.4/20=0.92(g/cm^3)
∵该油的密度ρ油<ρ地沟,而符合色拉油标准。∴该色拉油是合格的。
⑶、小华通过比对测算结果,不能断定样品油是地沟油,因为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和地沟油的密度相差不大,实验过程有误差,所以不能断定样品油是地沟油。
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课外活
地沟油的密度:
ρ=
m |
V |
0.46kg |
5×10?4m3 |
因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
所以,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答:该地沟油的密度是0.92×103kg/m3,因为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由于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
地沟油的体积:
V=0.65升=6.5×10-4m3,
地沟油的密度:ρ=
m |
V |
0.6kg |
6.5×10?4m3 |
∵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
∴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答:该地沟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物理选择说理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 播很远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音色。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主要的特征.
(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
(3)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解答:
解: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
C、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故C错误;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知识点.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B.
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
C.
房间的门高约2m
D.
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电功率。
专题:
估算题。
分析:
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分别作出判断.
解答:
解:
A 人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10m/s接近百米世界记录.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 一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张课桌的质量应该在20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 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门的高度更大一些,在2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 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40W.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 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3.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酒后不驾车
B.
驾车须系安全带
C.
行车保持一定车距
D.
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考点:
惯性。[来源:学§科§网Z§X§X§K]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惯性,但也要注意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解答:
解:A、人喝酒后反应就会迟钝,驾车时容易造成事故,与惯性无关,符合题意;
B、车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 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C、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与惯性有关,不符合题意;
D、当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由于惯性车仍要向前运动,雨天,车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车就更不易停下来,所以要慢行,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惯性的知识,并要分析在具体事例中的作用.
4.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 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最适合用于制作()
A.
汽车的底盘
B.
产品包装盒
C.
打夯的重锤
D.
航空器部件
考点:
物质的物理特征。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碳纤维产品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在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较轻.强度是钢的十倍耐磨,不易折断.航空器部件就需要用这样的材料制成.
解答:
解:A、汽车的底盘 和C、打夯的重锤都是由钢铁制成的,故不合题意.
B、产品包装盒有的是由钢铁制成,有的是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故不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物理特性:强度和密度.要熟记这些新材料的特性和运用,解题时要认真辨别,注意它们在某些特别场合的运用.
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
沿ON向后转动板A
B.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首先要搞清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实验中的操作方法.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沿ON向后转动板A,看不到入射光线,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 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B、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符合题意.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反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中三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实验中是通过折动光屏看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反射光线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
6.关于物理器材的使用或说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称量质量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的电阻值指的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
C.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或记录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D.
使用测电笔(也称试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电极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测电笔的使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对滑动变阻器、电能表、测电笔、天平使用注意事项,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的了解分析答题.
解答:
解:A、天平在测量前要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平衡,在测量质量过程中调节平衡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进行,应通过移动游码来调节平衡,故A错误.
B、滑动变阻器铭牌上的电阻值指的是滑动变阻器连的最大电阻,故B错误.
C、电能表是测量电功或记录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C正确.
D、使用测电笔(也称试电笔)辨别火线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电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工作原理、使用的注意事项,这是我们平时应了解与注意的事项,属于基础知识,要注意掌握.
7.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机械能一定减少
考点:
能量转化的现象;机械能。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匀速下滑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
解答:
解:小明在匀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的决定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都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下滑说明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所以小明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他的内能增加.
故选D.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各能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能量的变化情况.
8.小明在仔细观察如图甲所示的微型电扇结构之后,设想利用微型电扇和电流表制成简易风速计:当风吹动风扇叶片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风速越大,电流表示数也越大,图示乙实验中,能说明简易风速计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考 点:
电磁感应。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由题意可得,当风叶转动时,会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因此风速计的原理是利用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分别分析各图的原理,选出符合题意的即可.
解答:
解:A、是电磁感应实验,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与风速计的原理相同,符合题意;
该图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不合题意;
B、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不合题意.
C、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不合题意;
D、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故选A.
点评:
明确图中的实验原理,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风速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然后找出与风速计原理相同的选项.
9. 2011年11月3日,我国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球343km的轨道上实现自动对接,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接时,“神舟八号”相对“天宫一号”的速度很小
B.
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天官一号”是静止的
C.
对接后,它们做圆周运动,不受外力作用
D.
对接时的图片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来源:Zxxk.Com]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在对接时,必须保持相对速度很小,对接后一起运动,其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
(2)圆周运动是一个运动方向不断改变的运动,因此,需要有力的作用,才能实现方向的改变.航空天器与地面进行通讯是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
解:A、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较小的运动速度,这样才能便于操作,故正确;
B、对接后,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不变,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飞行,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正确;
C、对接后,两航天器做圆周运动,说明其方向在不断改变,因此,必须有力的作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通讯联络,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考查了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静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以及电磁波在航天通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考点:
弹力;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压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弹力是从力的性质命名的,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根据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是施力物体,承受这种作用的是受力物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两者不是同一个力.可以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去分析.
D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入手结合弹力的产生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解答:
解: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根据A的分析可知D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3)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11.小明房间门口装有开关S1,床头装有开关S2,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里的吊灯.以下电路图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考点:
电路图设计。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根据选项逐一分析,找到符合“这两个开关部能单独控制房间里的吊灯”这一条件的选项.
解答:
解:A、两开关串联,只与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吊灯才发光,不符合题意;
B、两开关并联,各自开关可以控制吊灯,但不能相互控制,不符合题意;
C、S1和S2为单刀双掷开关,S1向右掷时灯泡不发光,S1向左掷时灯泡发光;S2向右掷时灯泡发光,S2向左掷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符合题意;
D、当两开关都向左时,会出现电源短路,不符合安全用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1)注意题目要求,任意一个开关都能控制灯泡的亮灭,不是指两个开关并联;
(2)弄清单刀双掷开关的使用,以及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当闸刀掷向某个方向时,电路的连接情况.
12.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①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②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③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可行的是()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都可以
考点:
功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应用题;实验题。
分析:
要比较功率的大小,有三种方法:
①做功时间一定,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功率大;
②做功的多少一定,做功时间短的,功率大;
③分别测出功率,进行比较.
比较功率不一定必须测出功率.
解答:
解:爬楼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率P= = = ,
①测出各自的体重、爬楼时间和爬楼的高度,根据P= 求出功率,直接比较功率的大小;
②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出各自的体重m和爬楼的高度h,若mgh越大,功率就越大;
③控制爬楼高度相同,测出各自的体重m和爬楼时间t,若 的比值越大,功率就越大;
所以三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故选D.
点评:
功率的公式是这一实验的原理,因此要从公式入手,找出需要测量的量,同时要注意不变的量和对应比较功率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47.4 g.在用电流表测某电路中电流时,若指针如图乙所示,则电流为 0.24 A.
考点:
天平的使用;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专题:
定性思想。
分析:
(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电流表的读数:确定使用的量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解答:
解:(1)石块的质量:m=砝码在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20g+5g+2.4g=47.4g.
(2)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4A.
故答案为:47.4;0.2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读数和电流表的读数方法,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正确读数经常考查,一定要熟练掌握.
14.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较大的性质;当汽车散热器散热时,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1)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解答:
解:
(1)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
(2)散热时,在发动机和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发动机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故答案为:比热容;热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5.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20 cm.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解答:
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镜头的焦距是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20cm.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20.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16.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 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质子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电子 绕核运动.
考点: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本题应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解答:
解: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质子,电子.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7.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 0.92×103 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 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 kg/m3~0.93×103 kg/m3)
考点:
密度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知道地沟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 求地沟油的密度;
(2)和正常食用油密度大小范围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
解:
(1)地沟油的体积:
V=0.5升=5×10﹣4米3,
地沟油的密度:
ρ= ,
=
=0.92×103千克/米3,
(2)∵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
∴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答:该地沟油的密度为0.92×103千克/米3,因为在正常食用油密度范围之内,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地沟油、劣质油,不能通过密度大小与正常食用油比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18.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 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吸收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碘的温度 .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
解: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可见温度对碘的升华和凝华有影响.
故答案为:吸收;碘的温度;
点评:
此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的理解.熟练掌握物态变化过程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9.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 300 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 B (选填“A”、“B”或“C”)点,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 省力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分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知道手推车和货物总重(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
(2)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判断支点就要看杠杆绕着哪个点转动;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确定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L动=GL阻,
∵G=200N,L动:L阻=2:3,
∴F= G= ×200N=300N;
(2)当小推车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车体是绕着B点转动的,故B点就是支点.
因为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重心就在车箱的中心,重力是阻力,人对车的力作用在车把上,方向向上,所以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300;B;省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支点概念、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在判断支点时就要看杠杆绕着哪个点转动.在判断杠杆的类型时,要先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0.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 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①②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 整.
(2)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 .
温度
燃 料
加热前水温/℃
① 加热后的水温/℃
10g酒精
② 10克碎纸片
考点:
燃料的热值;热量的计算。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还要考虑实验存在的误差等;明确热值的概念﹣﹣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解答:
解:(1)①需要记录加热前后水的温度,用来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必须相等;
(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故算出的酒精热值要小于真实值;
故答案为:(1)①加热后的水温/℃;②10克碎纸片;
(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
点评:
明确此实验的依据﹣﹣控制变量法、水吸收的热量代表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解答此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应用题,求详细过程
p=m/v=0.158/(0.03X10^-3)=5.27x10^3
5.27x10^3《7.85t/m3 所以是空心的
一节油罐运输
m=pv=50X0.8x10³kg/m³=40t
800/40=20节(体积应该是50立方米,题错误)
p=m/v=24/30X10^-6=0.8x10³kg/m³
m=40x10³kg
为测定黄河水的含砂量(即1m3河水中含砂的质量),某同学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为10.18kg,试计算黄河水的含砂量.(ρ砂=2.5×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知道“黄河水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和沙的质量之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m=ρv分别写出水的质量和沙的质量的表达式,把数据代入即可求出.解答:解:m=m水+m沙=ρ水v水+ρ沙v沙,代入数据得:
10.18Kg=1.0×103Kg/m3×(10dm3-v沙)+2.5×103kg/m3•v沙
解此式得:v沙=0.12×10-3m3,求出的是10dm3的黄河水中沙的体积,则1m3河水中含沙的体积是:0.12×10-1m3,
故1m3河水中含沙的质量m=ρv=2.5×103kg/m3×0.12×10-1m3=30Kg,故黄河水的含沙量是30kg/m3
p=m/v=0.46/(0.5X10^-3)=9.2x10^2
不能,密度相同!不能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