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义”的理念,主张“民贵君轻” 主张仁政,反对苛政,希望统治者能注重民生;
2、荀子:继承了孔子“入世”的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可以通过实践发现自然规律,合理遵循和利用规律而谋求发展;
3、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改造儒学,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帝国社会的统治思想;
4、宋朝的程颐、朱熹等人发展新儒学,建立“程朱理学”,以其修身论、“修平治齐”的家国论影响后世;
孔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孟子和荀子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但又有不同。孟子继续发扬孔子的“仁”,进而发展成为“仁政”,提出“民本”思想继而有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荀子虽然也是儒家代表但又提出新的观点而自成一派,荀子提出“性本恶”与孟子的“性本善”大相径庭,他还运用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提出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应违背自然规律,反对天命鬼神说,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
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继承
孔子教学生只教两点。
一,做人
二,做官
做人又分很多类,比如学习的,交友的,孝顺的,生活的...
做官只有一种,政治清明,你就廉洁、明智;政治昏暗,你就装傻。
另外,孔子塑造的教学环境很优雅,上课的时候有音乐,学生可以和老师讨论问题以得到知识,学生的好学也是孔子培养的,就连子路这样的莽夫都对孔子佩服的五体投地,这都是现在的老师所不具备的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于那些愚忠愚孝要抽象继承外,别的基本可以绝对继承,只有个别的要分类继承,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要看情况,当时的“小人”是没有道德批判的,说的是身份。从“君子”和“小人”做对比可以看出来,“君子”说的是“君之子”,也就是“士”以上身份的人,“士”身份以下的人就是“小人”,明白这一点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了,“小人”你不理他,他就说你看不起他啦,摆谱之类的话,你理他的话,他就粘着你不放,奸佞,谄媚就都出来了。当时的女性也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地位的原因。
也就是说,看什么思想,像怎么继承,这个分类要看你的是非观。
如何继承发扬儒家文化
1.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
其起源就不详述了,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百姓们纪念他,主要是因为他忠君爱国,这就是传统的,优秀的,值得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作用显而易见是教育,感化,能够凝聚民族团结力。
2.传统文学:儒学为例
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的作用并不只是教育民众。拿论语来说,论语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他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礼仪之邦。所以,论语展现的也是道德理念与规范,是孔子理想中的万民之所向。当然,儒学思想并不只是这样狭隘的一部分。它包含的还有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它的社会作用应当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3.传统艺术:国画,国乐,书法等
这一部分当属传统文化中的佼佼者,不论是国画,还是国乐,书法的创作者及其作品,都深含着一种灵魂与神韵。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而高超的创作才艺,同时,也蕴含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性极强的代表。它们的作用除供人鉴赏,瞻仰,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人修身养性,提升境界。
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孔子的“仁者爱人”拉开了中国儒家学说关于“仁”的探索的序幕, “仁”可以说是其理论的中心,而在其去世百年后,孟子又重新举起“仁”的大旗,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最推崇孔子,司马迁《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通过对孔子"仁"的推演、对孔子事迹的述评和对孔子的高度评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同样也对“仁”作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上的探索和阐述,渐成一家之言,“仁”内涵的改变也反映了从孔子到孟子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了孟子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深层面联系。而对于“仁”具体的理解,就属于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了(《易·系辞上》),孔子的“仁”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职尽责,也就是主张“仁爱”,关注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仁”就成为对于人民的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德体现,发展成包括思想生活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这也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孔孟在仁上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各自的区别所在。仁是儒学的重要概念,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仁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它新的内涵,孔子《论语》中多说明仁的表现、适用范围,强调的是人性伦理;所有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施仁的一种手段,是“仁”这种人生至理得以达到的一种方式方法,即“仁为体,义、礼、智、信为用”;而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思想和自己主张的“性本善”的理论用于现实的政治领域,把根源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引向对社会的仁德,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提出了“恻隐之心,仁也”的观念。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不忍之心”,孟子把道德的取向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人的天然的“不忍”的本心是“仁”的开始,也就是仁的产生的必要条件,这就在思想上架构起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基础。孔孟二人对“仁”的阐述不尽相同,这些阐述恰巧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孔子虽然多次提到仁,但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孟子给出了仁的定义,这多少是对孔子思想的补充和丰富。孔子讲“仁者爱人”,亲人当然是自己的“仁”的首要对象(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孟子的恻隐之心作为本能的人之为人的一种爱,首先当然反映在对亲人的爱(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孔孟二人对“仁”不同的阐述在结构上有很大的重合性、互补性,即在伦理层面上的“仁”是一种递进的、互补的关系,而孔孟在社会政治方面对“仁”的不同阐述则体现两代圣人对施“仁”于天下的各自独特的体会。牟宗三先生说,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只有治道没有政道,所谓治道就是治权的道理,即有效地进行社会和政治管理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的政道,就是政权的道理,就是证券的合法性问题,治道是运用的,而正道是架构的(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对于牟先生的鉴理不敢悉同(可能存在感悟功力尚浅以及理解偏差问题),我认为儒家思想关于正道的建构从孔(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开始萌芽,一直到秦末的“陈胜王”以及后来的西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君权神授,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王朝建立者所倚重的重要根基。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历来注重的是内圣外王,我认为孔子的模式应是“内圣及外王”,是一种成之而反观的关系,是反思的、发散的;孟子则主张“内圣而外王”,是因果的;孔子认为“外王”最好的方法是先内圣,孟子则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必须做到内圣才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才有外王的权利,主宰之天才会降任于斯。在外王学特别是治道的理论上“仁”的运用方面,孔子强调“仁德”和以礼治国,孟子突出强调其“民贵君轻”思想,要求君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在政治上的仁爱是从君主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民众的一中思想,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即不忍人之心人有恻隐之心则君主要有不忍人之政,所以孟子的仁政思想要求君主体谢下民与民同乐,君主与民众是一种利害相同礼乐相融的关系;孔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治道上如何实行“仁”的思想,都是“仁”的思想外延,是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理解与阐述。来源:群文天地
中国人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孔子仁学的观点?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想体系: ① 仁的根本:“孝悌”。孝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此种观念受当时的宗法制影响,在这样一个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等级严密的社会中,孝悌的作用将是很大的,孔子认为,只要君主将此种血缘亲情发挥好,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德。 ② 孔子还提出“爱人”的主张。爱人是仁之本的推衍和泛化,是从血缘关系中外化出来的一种认识,它的具体方法是“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孔子主张的“爱”是“差等之爱”,差等的标准就是礼。孔子对仁的论述十分宽泛,但都是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礼。 ④ “克己”就是“为仁由己”,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修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的,是个人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表现,并不受别人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孔子视之为“为己之学”,主要就是个人道德知识的修养。 ⑤ 孔子的仁学还表现为一种精神境界。“仁者安仁”、“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这些仁表现的意义基本相同,表达的都是一种仁的境界。 ⑥ 孔子仁学,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政治伦理哲学,“修身”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在于“德性”。所谓“德性”,就是要保持人民对自己的信任。而这种“德性”,必须以“修身”得之。 ⑦ 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仁”,三达德之一。“仁”,心之德。仁”,善之道。“仁”,克己之行。 ⑧ 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 总之,孔子的仁学,体系庞大,既简易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德目,又高远的为人格完美的境界。它有一个内在的逻辑,逻辑的起点是宗法等级中的血缘情爱,逻辑的展开是“爱人”,逻辑的准则是礼,逻辑的最终结果是对自我人格的体知与修炼,以达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完美境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