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9 手机版

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被封在大宁,为宁王。

《明史·列传第五》记载:“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北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相连,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市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县、隆化县接壤,总面积4305平方公里,耕地142万亩。

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被封在大宁,为宁王。

大宁城遗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的大明镇,其西面是七老图山,东面为努鲁虎儿山,西辽河南源老哈河从南面流过。大宁北控辽河上游,东控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相连,南靠燕山长城,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大宁所在的辽河上游,属于半干旱气候,宜农宜牧,历史上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移民北上往往交汇于此,从而形成一个混合的经济带或文化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里都是南下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蕴藏着深刻的历史内涵。

扩展资料

相关机构:

大宁都司(Daning Regional Military Commission),中国明代东北西部重要军事机构和防区。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置大宁都司,治所在大宁卫(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管辖今河北省长城以北,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北等地。第二年改为北平行都司。

永乐元年(1403年)大宁都司治所内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从此明朝经营12年的大宁都司被弃守,所领卫所有的废除,有的迁移到长城以南,再也未曾恢复,后逐渐为北元占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宁

明代大宁是什么地方

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

大宁,都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西部设立的重要军事机构和防区,大宁北部就是辽河上游,南面靠燕山长城,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压制蒙古和女真两部,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朱棣放弃大宁的原因

朱棣放弃大宁的原因最受认同的说法就是永乐皇帝为了“酬劳三卫”。三卫是指朵颜三卫,这三卫本是宁王麾下骁勇善战的骑兵,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朱棣决定将大宁赏赐给三卫。

而且这么一酬谢,也直接叫之前明太祖朱元璋的心血成了无用功:大宁卫初建时,粮食补给十分困难,为了大宁卫的军粮问题,朱元璋也十分头疼,诸如奖励运输减税之类的政策都用过。到朱元璋晚年时,这番苦心正立竿见影,至1398年,大宁就储备了62万石粮食,屯驻精兵猛将,国防态势正一片大好,却被朱棣大手一挥,统统“酬谢”掉。

更严重的是, 大宁的后撤给各大游牧民族巨大生存空间,明朝的北部,等于是被开了天窗。辽东与宣府之间的支援通道,也被完完全全切断。也正因意识到这“开天窗”的严重性,后来朱棣才毅然力排众议,付出巨大的建设代价,将明朝都城搬到北京,才算补上了“天窗”,开创了“永乐盛世”。

明代大宁在哪儿

大宁:(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
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被封在大宁,为宁王。《明史·列传第五》记载: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

朱权宁王结局

最后,宁王朱权改封南昌后,有人诽谤他,虽然最后查无实证。但是,这也让朱权更加小心翼翼,终日韬光养晦,以此防止被人陷害。

首先,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明朝兵家必争之地。

正是因为这一情况,在明朝的各个藩王中,宁王朱权的兵力也是最为雄厚的。

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以此来为明朝防御北元等游牧民族势力。并且,宁王朱权还智勇双全,根据史料记载,宁王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

不过,在朱元璋去世后,也即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称帝后,宁王等明朝藩王的好日子逐渐走到头了。建文帝即位不久,就开始了削藩行动。

如何评价宁王朱权?

朱权是一个比较惨的人物,本来没有造反的心,被朱棣诱惑,反叛本来有他的功劳,但是由于朱棣的忌惮,将他手中的兵权夺走,最后比较平安。

明朝宁王朱权简介,假如朱权当皇帝,历史会怎样?

人物生平

专镇一方

洪武十年五月(1378年5月),朱权出生于金陵(今南京),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母为杨妃,自幼聪明好学。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二年之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1]

受迫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杉次唬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即开始对他的叔叔们进行削藩行动。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

同时,建文帝害怕朱权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权回京,朱权未到,被削三护卫。当年九月,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燕王前往营救。吴高退兵,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是因为穷蹙前来求救。

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数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北平精税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2]

改封南昌

待朱棣即帝位后,朱权请求改封南方。当他要求苏州时,朱棣回答:“苏州属于畿内。”当他要求钱塘时,燕王则说:“先父将它赐给五弟,终无结果。建文帝无道,在钱塘封其弟为王,也未能享受。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择吧。”

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改封南昌,朱棣亲自写诗送行,命朱权以布政司为宫邸,建筑规模毫无变更。不久,有人告发朱权用巫术害人,并且诽谤别人,成祖命人秘密查访,未获证据,于是停止追查此事。从此以后,朱权终日韬光养晦,并建造书斋一间,弹琴读书于其间,因此,朱棣在位期间,朱权未遭祸患。[3]

晚年生活

明仁宗时,法禁稍有缓解,朱权乃上书说南昌并非他的封国。仁宗回信说道:“南昌,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不是封国,那又是什么呢?”

宣德三年(1428年),朱权请求明宣宗将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土田赐给他。宣德四年(1429年)又议论说宗室不应确定品级。明宣宗十分生气,对朱权颇有指责之意。朱权便上书谢罪。当时朱权年纪已老,有关官员大多相互倾轧,以显示自己的威权,而朱权则整日与文学士互相往来,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自号月瞿仙。朱权曾奉命编辑《通鉴博论》二卷,又写成《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记载、编纂数十种。

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权去世。

主要成就

朱权是名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1444年),收入《续道藏》。

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

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所制作得“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明代有“四王琴”之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为:宁、衡、益、潞。“飞瀑连珠”传世仅一张,制琴人署“云庵道人”。[5]

朱权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茶谱》,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

一生著述颇丰,尤好戏曲,作有杂剧今知有12种,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两种,戏曲论著《太和正音谱》、《务头集韵》、《琼林雅韵》等,今存《太和正音谱》。编有古代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收琴曲63首。富藏书,根据明代惯例,藩王就封时,皇帝皆有赐书,据载“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家有藏书楼曰“云斋”,凡群书秘本,莫不刊布。据《千顷堂书目》载有《宁献王书目》1卷,收书137种,词曲、院本、道藏等书均有著录。

历史评价

蔡东藩: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家庭成员

妃张氏,兵马指挥张泰之女,先薨

子女

庄惠世子朱盘(宁惠王)

未名,早殇

临川康僖王朱盘烨

宜春安简王朱盘

新昌安僖王朱盘炷

信丰悼惠王朱盘?

永新郡主,配金乡卫舍人高鹤龄

玉山郡主,配都督舍人方景祥

清江郡主,配西宁卫指挥陈通弟逸

奉新郡主,配王爽

金溪郡主,配右军都督韩观弟辅

泰和郡主,配鄱阳县民汪彦诚子湛然

彭泽郡主,配龙骧卫指挥王刚侄质

庐陵郡主,配蕲州卫指挥田晟弟昱

新喻郡主,配赣州府照磨胡羽子光霁

新城郡主,配留守中卫指挥李俊子

浮梁郡主

十二女夭折

南丰郡主,配江西都指挥张祥子雯

永N郡主,适孟日敬

墓葬纪念

朱权墓在江西省新建县石埠乡璜源村缑岭东麓璜源村,垄亩阡陌之间,一幢高约数丈的石柱,挺拔肃立。这石柱便是皇亲宫殿前的华表。它后面是宫殿的遗址和明代宁王朱权的陵寝。

正统七年(1442),朱权自建生坟,屡往游览。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

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券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

由于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省博物馆内。

宁王为何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朱棣成功从他侄子手中夺得皇位。那么,当时的藩王中,实力强大的宁王朱权为何选择站在朱棣这一边?这要从明初的藩王制讲起。

藩王制及建文帝的削藩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国家的治理上采用了藩王制。从洪武三年(1370)起,太祖先后三次分封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除立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和早夭的第二十六个儿子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均被封为王,加上一个重孙,共二十五个王。诸王长大后,纷纷就藩各地。

可以这么说,在大明开国初期,从东北到西北的漫长边防线上,诸王的封国星罗棋布,这些藩国有力抵御了外族势力特别是北元的侵犯,保障了大明的统治。到了太祖晚年,藩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宁、燕、晋等三位藩王,拥有重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允炆登基后就着手削藩,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削夺了周、岷、齐、湘、代五个藩王,除了湘王自焚外,其他四位亲王或是幽禁,或是迁往边远地区。这么一来,剩下的藩王都被震慑得不敢有所动作,老实了许多,唯一还有点实力的也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了。

远在北平封地的燕王朱棣,在朱允炆削藩之初就开始装疯扮傻,后来看情势还是难逃被削的命运,于是在身边谋士的建议下,于建文元年(1399)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宁王朱权

据百度百科介绍,宁王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于大宁(内蒙古多伦一带),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就当时的藩王势力而言,宁王虽然比不上燕王,但也不容小觑,当时朝堂中盛传“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再来科普一下宁王封地的重要性。明朝时期,“大宁”在今内蒙古多伦一带,曾是辽代中京治所大定府。《辽志》上对大宁是这样描述的:“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可见,此处为战略重地。洪武十二年,马云率兵攻克大宁,此后经多次建设,初成规模,《边略》记载“大宁镇抚降夷,控扼北边,西翼开平,南卫辽海,藩屏要地也。”

由此可见,“靖难之役”打响后,宁王朱权的站位显得越发重要。

宁王朱权的被迫选择

朱允炆着手削藩后,宁王朱权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当时有钱有兵的重要藩王,他也担心他的侄子皇帝会对自己下手。所幸,削藩的火还没烧到他这里,朱棣起兵了。

朱棣起兵后,朱允炆担心宁王投向朱棣,于是下诏让宁王朱权进京,朱权一看这情况不太秒,如果自己去了,很有可能会被软禁起来,甚至把小命丢在京城。宁王权衡再三,还是没有奉诏进京。这下,朱允炆急了,意识到形势较为严峻,开始着手削弱朱权的军队。

另一方面,朱棣也知道宁王的重要性,他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故在起兵后,朱棣专程跑去找宁王。

到了大宁,朱棣握住朱权的手,一顿号啕大哭,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谢罪。一手感情牌打得朱权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防备之心全失。朱棣在大宁的几天,朱权以诚相待,殊不知,朱棣早已将自己的精税部队埋伏大宁城外,部分官兵也渐渐入城,并暗中勾结朱权的部下。

朱权的部分手下被朱棣策反后,朱棣才告辞离去,朱权到城外为其饯行。此时,城外的伏兵趁机而起,一边抓了朱权一起返回朱棣的封地北平,一边与朱权的部下里应外合,攻下大宁,朱权的部下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朱权的妃妾世子均随入军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

就这样,朱棣挟持了朱权,这使得朱权从中立,转而不得不加入他的队列。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所以说,朱权选择与朱棣共同造反,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是他本身受到了朱允炆的打压。

朱棣登基后,他把宁王封在了南昌。此后,宁王朱权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并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正统十三年(1448年)卒,享年71岁,谥曰“献”,世称宁献王。

明朝宁远是哪里的 明朝时期的宁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1、即现在的兴城古城。

2、兴城县志载历史上兴城这个名称最早的纪录在辽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那时与许多同命运的小城一样默默无闻,直到了凤阳出来那个朱皇帝的时候,开始著名的汉墓唐塔朱打圈大修各地城池堡台以做防御,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题奏兴建,割锦州、瑞州之地,于曹庄、汤地之北设宁远卫所修筑宁远卫城,就是宁远这个称呼最早的来历。(后于1915年因与湖南、山西等地宁远重名改回称兴城。)并于同年得到批准,是年即进行施工,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成了分内外城的宁远城,大约外城位在各内城门外一里,此当合内城周长五里外城周长九里之说,外城门四座:东为安远,南为永清,西为迎恩,北为大定。内城门四座:东曰春和,南曰延珲,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都督焦礼,后于城内修建街道,建成钟、鼓二楼。但这可不是督师的宁远卫,它在百年后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二十八日内外城均毁于大地震。

明朝在北方的大宁府、东胜卫是怎样失去的?

从洪武三年二月明朝正式占领东胜州到洪武五年七月以后东胜卫迁往大同,明朝对东胜的控制维持了两年多一点。虽然明军岭北惨败,边卫内迁,但北元已无力发动类似于几年前规模的反击也是事实,而且陷入内部纷争的北元残余力量中仍有陆续投降明朝的,其中也包括来自东胜地区的降人,如洪武五年十月“丁酉,鞑靼五千九百余人自东胜来降,命居临濠,月以薪米给之”(卷七六,p1401)。正是由于明朝放弃了以全面军事进攻消灭北元的战略构想,遂使明朝当时在东胜地区既没有行政机构也没有军事机构的存在。限于自身力量,北元方面也无法对本地区实施有效统治,东胜成为明与北元共同影响但均缺少有效管理的特殊地带。于是在处理这批降人时,明朝只能采取迁入内地的做法。此外,边境地区大量居住的人口难以有效控制,对于当地人的人心向背,明朝也没有把握,于是只好将边民也一股脑儿迁入内地。洪武六年十月“丙子,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丰、云内等州县北边沙漠,屡为胡寇掠,乃命指挥江文徙其民居于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官给驴、牛、车辆,户赐钱三千六百及盐布衣衾有差”(卷八五,p1516)。这次大规模的边民内迁,目的地在凤阳,所迁之民中除了边地汉人外,肯定包括了蒙古降户。边民内迁客观上消除了元军南下掳掠的物质诱因,降低了经济损失,减少了防卫任务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元人与边民的联系,有利于防止元军“窥边”。边民内迁实际上是对在沿边“只设千百户”、“不设有司”制度的补充,进一步强化了极边地区的军事色彩。

金元时期大宁府的富庶县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一、金元时期的大宁府富庶县是现在的建平县(建平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东部与朝阳县交界,南部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赤峰市的宁城、喀喇沁旗及赤峰县隔老哈河相望)

二、金国时期的富庶县属于北京路大定府下辖12县之一,具体县为:大定、长兴、和众、富庶、金源、惠和、武平、三韩、松山、神山、栾阳、兴化。

三、金、元时期的地图位置如下:

明朝的东胜卫包括现那些地方?

东胜卫是明初设置于托克托县地区的卫所,原为元之东胜洲。它于洪武 四年 (1371 年 )正月初设 , 洪武五年七月因军事上的失利, 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二月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 洪武三十五年 (实为建文 四年, 1402 年 )通过" 靖难之役" 登上皇位的朱棣调整了军事策略, 将一批边地卫所内迁 , 其中东胜左卫迁至北直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 )境 , 右卫迁至北直遵化县 (今河北遵化县 )境。关于东胜卫这一变迁情况学界已有较详尽的研究 , 此处不再赘言。

东胜卫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起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东胜卫的变迁直接影响着明王朝北疆边防形势。


东胜卫距呼和浩特市西南73公里的托克托县,新、旧城区之间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就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扩建后的东胜左卫,距今已有618年。

东胜左卫地处黄河西来,折而南流之处,这里也是自汉代已有的黄河古渡“君子津”所在地。东胜卫北倚阴山,南临黄河晋陕狭谷,西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是出入河套东北角的要冲地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东胜州为东胜卫(指今东胜左卫城内西北部的大、小皇城)。东胜卫辖领:五花城、失宝赤、斡鲁忽奴、燕只斤、翁吉拉等五个千户所。东胜卫所控范围向西北延阴山向西直至包头、固阳等地;过黄河向西部延伸到河套鄂尔多斯中部地区,向东延伸至乌兰察布盟南部。

明朝为巩固其所取得的胜利成果,着手筹建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八月,令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籍山西太原、平阳之民为军,屯于大同、东胜。然后设立十六卫。(见《明史》四.973页):又筑东胜卫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并分置东胜前、中、后、左、右五卫。

见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52页 “明代东胜卫地图”)

1980年以前及1995年后,东胜左卫西南角城墙的照片

然而,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罢省东胜前、中、后三卫,只保留了东胜左卫、东胜右卫。东胜右卫即今准旗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城。东胜左卫城周长17.2华里;南北长4.82华里,东西宽3.86华里;城墙夯土筑成,底宽14米,高9至12米,顶宽6.5米。四墙都有瓮城,唯西瓮城与其余三瓮城结构不同,正面无城门,出入口留在南北两侧,顺西城墙根进入瓮城,再由西城墙(瓮城东墙中部)城门而入城内。

东胜卫城是在唐代东受降城(宝历元年移建后的),辽、金、元、东胜州、明初改称为东胜卫(指大、小皇城)的基础上扩建成的。

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加紧了北防御体系的整合与完善。“立十六卫”,即是,除东胜左右卫而外,先后设立镇虏、云川、玉林、威远、宣德、官山、大同、阳和、高山、天成、万全、宣府、开平、开元、大宁等卫至辽东,以及各卫兼辖的千户所,构成东、北部防线。东胜卫以西,同样,通过设在鄂尔多斯东胜卫所辖的千户所与宁夏、甘肃河西走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为相互声援、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战术防御体系。东胜卫起了相互联结东、西诸卫、所的环节作用。这条防卫体系在东部抵御了兀良哈;中部抵御了瓦刺;西部与鞑靼抗衡。

关于明洪武年间设立东胜诸卫的战略地位,明代魏焕曾说:“国朝扫除夷虏,恢复中原,复申命致讨以靖边宇,时虏酋远遁流荒,仅存喘息,于是设东胜城于三受降城之东,与三受降城并,东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元,西联贺兰山,甘肃北山通为一边,地势直则近,而易守”。

黑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胡凡先生在他写的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有关明蒙关系的文章中称:“在明洪武时期所确定的北边防卫体系中大宁、开平、东胜这几个卫所,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东胜卫,他是朱元璋设在黄河河套地区东北角的重要卫所,在明代北部边防中,是唯一一个可以整个控制河套的卫,其地在唐朝张仁愿所筑之东受降城之东。”

胡凡先生还引用了日本历史学者田村实造的论述:“东胜(卫)实际上起着将东边的辽东和西边的甘肃联系起来的作用,自东胜而东有大同、兴和、开平、大宁以至辽东,自东胜以西有宁夏、兰州、庄浪、凉州、山丹、以至甘肃,而贺兰山,甘肃北山及河套,均在这一防线控制之内,这就使明朝北部边防,由点到面,东西联络,相互呼应,因而将其整个北部边防线稳步向长城以北推进了数百里”

以上史学家论述,清楚地说明了明初北方防御的布局,也看出东胜诸卫所,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但是,朱元璋苦心筹划的这条防线,在明永乐初即遭到严重破坏。东胜左卫刚建成六年,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明成祖朱棣为报答兀良哈三卫对其在“靖难之役”的支持,把设在大宁的北平行都司迁往保定。于是辽东和宣化、大同之间的防卫,打开一个较大的缺口,使辽东与宣大声援隔绝,难以呼应。

明成祖不久又以东胜卫旷绝难守,遂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将东胜左卫迁于北直卢龙县,东胜右卫徙往北直遵化县。东胜中、前、后三个千户所退在山西怀仁县一带守御。东胜左卫城只使用了九年,遂废弃了。(见《明史》八.2236页)

大宁都司之废,东胜卫的内迁使明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使得开平成为伸入蒙古高原的孤岛,三面受敌,最终于宣德年间也内迁。大宁、东胜、开平三个重镇的内迁,使明朝的内边成为前沿(阵地),外部据守的险要地段都丢失殆尽。

明正统三年(1438年)明英宗再次恢复东胜卫建置,这时的东胜左卫已荒废了35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瓦剌部族南下寇掠明边,明英宗草率决定,指挥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由于出兵轻率,指挥盲目,八月,在河北土木堡(今河北省沙城附近),明军陷入敌人重围,导致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瓦剌部俘虏,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此后,明朝因此而再次把东胜左卫以几及明长城以北诸卫,全部内迁边内而废弃。(东胜卫又只使用了11年,两次共使用了20年。)

明景泰五年(1454年)虽然瓦剌发生内讧,互相攻杀,势力迅速瓦解,余部渐次退到漠北。

而明朝却因明英宗的复辟,也无暇顾及东胜诸卫建置的恢复。这就为此后土默特部族东迁,留下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达延罕可汗的统领下的西土默特部东渡黄河,走出河套进入早已不设防的东胜卫、丰州滩、察哈尔,乃至宣大边外。也就成了土默特部入住丰州滩的始端。(见《土默特沿革》241页)

至“康熙三十三年民始出口垦种。”(见《会典》、《绥远通志稿》卷24上)岁月流逝又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难怪他们走西口来到这里垦植的民人,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东胜左卫。而按明万历年间大同巡抚王世琦所撰写的《三云筹俎考》中记载为:“恰台吉俺答义子,故,在偏关边外二百余里妥妥城住牧”,此后人们依据《三云筹俎考》的记载,而称这座古城为“妥妥城”

当乾隆元年(1736年)在东胜左卫城西重设行政机构时,历史己过去二百多年。

东胜卫建城前后仅使用了约20年年,中间因内迁北直还间断了35年,两度废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浮浅了,大概是因为元朝脱脱曾参与过东胜州(小皇城)的扩建工作,才有了妥妥城、脱脱城、托克托城的说法。清朝乾隆元年,在妥妥城的基层上,设置了“托克托协理通判厅”的称谓。

在东胜卫建城六百年之际,以《东胜卫怀古》一首聊寄感怀:“东胜雄峙君子渡,黄河潆洄锁九边。洪武当年纡筹策,重城十六郁嵯峨。土木惊破家国梦,金瓯半壁化云烟。荒城几度西风里,秋月一轮照残垣”。

洪武二十六年,东胜前、中、后三卫尽管只存在了一年被撤销,清光绪年间在鄂尔多斯板素壕设县时,当地申报称这里曾设立过东胜卫而上奏,清廷批准了这封奏章而设东胜县。托县延续使了近千年的“东胜”名字,就这样地让给了板素壕。

相关推荐:

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如何自学统计

冰箱选购技巧是什么

如何自学通过BEC中级

明朝时期越南的历史

玩核桃方法有哪些

如何自学设计皮包

明朝是怎么分都甲

标签: [db:标签]

声明:《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明朝时期的大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朱元璋的第17子朱权被封在大宁,为宁王。《明史·列传第五》记载:“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

    百科 日期:2023-03-29

  • 谷歌安卓独立版“驾驶模式”仪表盘宣布将停止运营

    10 月 10 日消息,据 9to5Google 报道,谷歌正在关闭 Driving Mode(驾驶模式),这是独立的由助理驱动的仪表盘,在用户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快速访问音频...

    互联网 日期:2023-03-29

  • 如何自学统计

    自学统计的方法步骤如下:1、掌握目标学习法:教学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

    百科 日期:2023-03-29

  • 冰箱选购技巧是什么

    1、品牌:选择一款冰箱,先要看看冰箱的品牌如何。国产的冰箱会比同等大小的国外冰箱便宜一点,一个好的冰箱品牌是经过了长期的市场检验的,所以消...

    百科 日期:2023-03-29

  • 重庆:到 2025 年底建成充电桩超 24 万个,新建小区充电桩覆盖率达 100%

    10 月 10 日消息,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现已印发《重庆市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行动计划(2022—2025...

    互联网 日期:2023-03-29

  • 如何自学通过BEC中级

    自学通过BEC中级的方法:1、先买课本,选对教材课本,对通过考试帮助很大。2、文章一定要读,最好能多背下来,准备同步辅导的书籍,上面有词汇积累,要多...

    百科 日期:2023-03-29

  • 明朝时期越南的历史

    1407年至1428年,中国明朝成祖趁越南皇朝内乱之际,出兵占领越南,并在升龙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进行直接统治。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

    百科 日期:2023-03-29

  • 怎样快速打开任务管理器?Win7旗舰版任务管理器快速打开教程

    要说电脑上最常用的功能,那一定非“任务管理器”莫属,且大部分人都习惯利用“Ctrl+Alt+Delete”的组合键将之打开。那么,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有...

    互联网 日期:2023-03-2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