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山西特色文化

山西特色文化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2 手机版

山西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包括:

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

晋商文化产业区。以中部太原、晋中一带的晋商文化、古都名城文化、民居古建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文化业态,提升产业层次,构建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

根祖文化产业区。以南部临汾、运城一带的根祖文化、古都文化、盐池文化、道教文化、关公文化、名楼名寺文化等资源为依托。

太行文化

山西的文化特色是什么

1.开放性:这可以说是三晋文化与生俱来的特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经长期被迫流浪在外,走过了许多国家和地方,广泛接触到华夏和夷狄的文化,即位以后,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三晋文化的基础。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才的重视。不仅放手使用本国的人才,而且大力招揽国外的人才。

2.务实:务实,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实事求是;从政治理念上说,就是关心民生疾苦,就是民本思想。务实的精神可以说是三晋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思想,实际上促成了我国封建朝代史上两个最好时期的出现,那就是“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3.求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三晋文化中的求新精神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可以举文学艺术方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唐诗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蓬勃的发展,与唐王朝当局者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与一大批山西籍诗人王勃、王维、柳宗元等的杰出贡献也是分不开的。唐代诗人既继承了北朝文学朴实敦厚的传统,又充分吸取了南朝文学的营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又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作出新的探索,这才有了唐诗的繁荣。

扩展资料:

华夏文化中山西地区的文化。因该地在春秋时是晋国的所在地,到战国时则分成韩、赵、魏三国,故称称为三晋。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山西。后世所用的晋或三晋则指山西省。

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了解三晋文化的本质和它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也会从中找到可能性的空间。民族融合性,兼容并包性,地域差异性和黜华尚实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晋文化

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中黄高台、倒悬花鼓、铁棍与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晋南血社火、黄河灯会、太原社火、怀仁旺火、威风锣鼓。

山西民俗文化有闹花灯、闹红火、放烟火、高跷、跑旱船、跑竹马、小车舞、挑椅舞、狮子舞、龙舞、龙舟舞等等。

民间社火: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山西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2006年5月20日,山西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火是传统大年—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其由来已久、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山西剪纸:山西剪纸是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就是为民众给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人们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和成熟风俗。

山西五大特色文化是?

炕围画,威风锣鼓,祁太秧歌,山西民间面塑,平阳木版年画。

面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山西民间面塑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基本信息

山西民间面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民间一般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山西十大民俗文化

山西十大民俗文化为闹花灯、放烟火、高跷、小车舞、挑椅舞、狮子舞、中黄高台、倒悬花鼓、黄河灯会、太原社火。

1、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2、高跷。

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不等,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边舞边唱。高跷也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3、狮子舞。

狮子舞通常由两人扮演,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戴于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部,身披用麻、布等材料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两人合成一只大狮,称“太狮”。也有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假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

4、倒悬花鼓。

倒悬花鼓是山西省稷山县农村流传着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艺活动形式,是国内绝无仅有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中的奇葩,起源于南宋时期。

5、太原社火。

太原社火是山西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

相关推荐:

山西特色文化

为什么中华文化倾向崇古

每次学校集合时放的那个进行曲

山西太原最大的国美在哪

每次蒸包子不知为什么总发不起来

马蜂蛰了怎么办

山西太原属于什么方向

每的成语有哪些

标签: [db:标签]

声明:《山西特色文化》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山西特色文化

    山西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包括: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以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

    百科 日期:2023-04-02

  • 为什么中华文化倾向崇古

    主要是因为很多朝代的文人都有感慨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古代的事情是确定的,而且经历过一些繁荣的阶段。由于历史传播中丢失了很多信息,后人...

    百科 日期:2023-04-02

  • 每次学校集合时放的那个进行曲

    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创作于1971年,由吴光锐填词、贾双谱曲、李明秀编曲。除了各种运动会使用外,单位开会、颁奖仪式也经常使用这个...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山西太原最大的国美在哪

    国美电器长风街店,电话为351-7048501,地址在太原迎泽区建设南路699号;国美电器天龙店,电话为0351-4041080,地址在太原迎泽区迎泽大街289号;国美电...

    百科 日期:2023-04-02

  • 每次蒸包子不知为什么总发不起来

    原因:可能酵母过期了,也可能是酵母直接扔热水里烧死了,也可能是因为发的时间太短了。发面是有技巧的,以下是几个方面技巧:1、酵母:酵母的量是相对...

    百科 日期:2023-04-02

  • 马蜂蛰了怎么办

    马蜂蛰伤了后,会将峰尾的毒液刺入皮肤,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的红斑,肿胀,疼痛,甚至水疱。先检查是否有蜂尾断刺在皮肤当中,拔除断刺,同时可以...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山西太原属于什么方向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太原:山西省省会,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国家...

    百科 日期:2023-04-02

  • 每的成语有哪些

    每饭不忘、每况愈下、每时每刻、每食甘寝、每下愈况等。每饭不忘:指时刻不忘。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每时每刻:每分钟,每一时...

    百科 日期:2023-04-0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