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2 手机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来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源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相关故事

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学术和政治思想,书中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段话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脍炙人口的警世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唐甄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明遗民。

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为国子监生,加入复社。清兵入关后,先后依托于弘光政权、佥都御史王永柞、唐王朱聿键、诗社,组织反清活动。

后期,拒绝朝廷征辟,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对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视考证,开启明末清初朴学风气。治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词语的意思是天下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简介

后来,人们才又赞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顾老师的原句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词语的意思是天下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之事的兴亡,保护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背景:

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

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01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顾炎武说的。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原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当时明朝已经灭亡,随后是清朝建立。顾炎武认为,“亡国”指的是改朝换代。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代替另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问题。而“亡天下”则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问题。

“保国”与“保天下”不同,“保国”即保卫旧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一般人不必关心。“保天下”即保卫本民族及其文化,则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著名论点。梁启超把他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顾炎武说的。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他在明末为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

弘光元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仰慕文天祥的门生王炎武),在昆山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诸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

顾炎武论学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强调学以经世,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之事,都应探究原委,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疏学风。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治学方法主张博瞻贯通,“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辨别源流,审核名实,注重实证。研究经学、文字音韵学、历史地理学,为清代乾嘉汉学开启先河。著书撰文注重独创,反对因袭、盲从和依傍。

顾炎武一生著述丰富,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书。

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思想家顾炎武。梁启超把这种爱国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出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世人皆知的,这句话是在清军入关时期顾炎武提出的,当时在《日知录·正始》中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后人便将其简化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就有点类似与中国汉代时期的霸气语录“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后世人则将其简化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造句

(1)在动乱中团结,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发展中团结,因为求进。在生活中团结,因为我们彼此关心,爱护。因为团结,所以总能够战胜困难,赢得最终胜利!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和谐更强大。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端正党风,人人有责。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梁启超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原文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释义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而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刘洁修继续查索,终于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找到答案:“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辨法通论·论幼学》)
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同上,《文集之三十三,痛定罪言·三》)
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相关推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商誉如何确认

茅台酒分有几种品牌

6寸蛋糕多大

商誉如何反应在会计报表中

茅台酒有1000毫升一瓶的吗

1999年发生了什么

商誉的会计处理

标签: [db:标签]

声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来...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商誉如何确认

    1、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得在会计上进行确认。对于企业合并中,被合并企业的商誉也不予确认,而是一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

    百科 日期:2023-04-02

  • 茅台酒分有几种品牌

    有两种飞天和五星。1、飞天茅台酒是一款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

    百科 日期:2023-04-02

  • 6寸蛋糕多大

    蛋糕店里说的6寸,实际上指的是6英寸,即6*2.54厘米=15.24厘米。消费来者口中的寸”和商家口中的寸”不一样。消费者以为1寸应该是3.33厘米,而有...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商誉如何反应在会计报表中

    商誉一般是在合并报表上反映,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如果支付对价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辩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就是体现为商誉。在编制...

    百科 日期:2023-04-02

  • 茅台酒有1000毫升一瓶的吗

    目前市面上的茅台酒,一般为50毫升,2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2500毫升。其中500毫升装茅台在实体店比较普遍一些,1000毫升茅台可以在各大购物网站...

    百科 日期:2023-04-02

  • 1999年发生了什么

    1、欧元正式启动。欧元的诞生挑战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将对世界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北约轰炸南联盟。3月2...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商誉的会计处理

    商誉的会计处理: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外币折算的会...

    百科 日期:2023-04-0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