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上海的历史

上海的历史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3 手机版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上海的发展历史如下: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明代中叶,上海

上海市历史简介

上海市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扩展资料:

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

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道光二十九年以上海县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带为法租界。

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

18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同一年发生了“五卅运动”。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1937年8月,中国在上海发起“淞沪会战”。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1945年8月,上海市仍为战前17个区和特别区。

1947年上海市面积617.95平方公里。

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

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

1960年1月,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有12个区和11个县。

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

1961年上海市辖12区、10县。1962年嵊泗又划归浙江省。

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

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

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

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组建新的闵行区。

1995年,上海市辖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等14区和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县,有106个街道、208个镇、10个乡和3590个居民委员会、2986个行政村。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积697平方公里。

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

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

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

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

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上海

上海有多少年的历史?

“申”、“沪”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

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

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 *** 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的中心。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 *** 在上海设立海关。

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开辟为“通商”口岸。

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外国列强纷纷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主要据点。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历史性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在中国 *** 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畸形发展起来的旧上海,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上海人民以强烈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使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

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2004年,全年平均气温18.1℃,日照1929.6小时,降雨量1158.1毫米。

全年5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土地面积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

2004年末,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

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

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

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

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

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

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

上海的湖泊集中在与江、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

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

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上海共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区,至2003年末,上海共有18个区、1个县,共118个镇,3个乡,100个街道办事处,3293个居民委员会和1991个村民委员会。

黄浦区 面积 12平方千米,人口 62万。

邮政编码200001。

区人民 *** 驻延安东路300号。

卢湾区 面积 8平方千米,人口 33万。

邮政编码200020。

区人民 *** 驻重庆南路139号。

徐汇区 面积 55平方千米,人口 89万。

邮政编码200030。

区人民 *** 驻漕溪北路336号。

长宁区 面积 38平方千米,人口 62万。

邮政编码200050。

区人民 *** 驻愚园路1320号。

静安区 面积 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

邮政编码200040。

区人民 *** 驻常德路370号。

普陀区 面积 55平方千米,人口 85万。

邮政编码200333。

区人民 *** 驻大渡河路1668号。

闸北区 面积 29平方千米,人口 71万。

邮政编码200070。

区人民 *** 驻大统路480号。

虹口区 面积 23平方千米,人口 79万。

邮政编码200080。

区人民 *** 驻虹镇老街。

杨浦区 面积 61平方千米,人口108万。

邮政编码200082。

区人民 *** 驻江浦路549号。

闵行区 面积 372平方千米,人口 75万。

邮政编码201100。

区人民 *** 驻莘庄镇沪闵路6258号。

宝山区 面积 415平方千米,人口 85万。

邮政编码201900。

区人民 *** 驻密山路5号。

嘉定区 面积 459平方千米,人口 51万。

邮政编码201800。

区人民 *** 驻博乐南路111号。

浦东新区 面积 523平方千米,人口177万。

邮政编码200135。

区人民 *** 驻世纪大道2001号。

金山区 面积 586平方千米,人口 53万。

邮政编码201540。

区人民 *** 驻金山大道2000号。

松江区 面积 605平方千米,人口 51万。

邮政编码201600。

区人民 *** 驻园中路1号。

青浦区 面积 676平方千米,人口 46万。

邮政编码201700。

区人民 *** 驻公园路100号。

南汇区 面积 688平方千米,人口 70万。

邮政编码201300。

区人民 *** 驻惠南镇人民东路3252号。

奉贤区 面积 687平方千米,人口 51万。

邮政编码201400。

区人民 *** 驻南桥镇解放中路。

崇明县 面积1041平方千米,人口 64万。

邮政编码202150。

县人民 *** 驻城桥镇人民路68号。

人口

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和外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为520万,2005年11月1日零时,上海市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与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万人,增长8.35%;年平均增加27.4万人,年平均增长1.6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

人口自然变动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

1995年常住人口的出生数为12.39万人,出生率为7.04‰;死亡人口为10.7万人,死亡率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

其中,本市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6.08‰;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连续第13年保持负增长。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0.22%;女性为88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8%。

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

上海的历史和演变简单概括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

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

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

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崇明2州及华亭、上海2县。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

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

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公里,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

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公里(不含租界)。

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解放(1949年5月27日)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

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

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

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组建新的闵行区。

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

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

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

2009年,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

2011年,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

2015年,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

2016年,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扩展资料:

上海市,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历史沿革

上海的历史简介 上海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1、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2、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3、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

4、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

5、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6、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有多久的历史有多久?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

上海在古代叫什么地方

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
当时,上海属吴国。战国时又先后属越国、楚国。
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现在我们把上海称为”申城“就是源于此。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
晋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把“扈”加三点水成为“沪”的繁体字,所以上海简称就叫“沪” 。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
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别称”云间“,仍置华亭县隶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州和崇明州2州及华亭县和上海县2县。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上海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上海美租界。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直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千米(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44] 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根据这样的历史沿革来看,上海在古代曾用过申、沪、华亭、松江、云间等名称,近代才定名为上海。

上海市历史

上海市
中国第一大城市。简称沪,又称申。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的中心,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东濒东海、北界长江,南倚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面积6340.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2057.01平方千米。包括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1356万。汉族为主,市区散居着39个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未识别的民族,约有5.3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0.4%。其中回族最多,其次为满族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上海均有悠久的历史。至1987年,上海共计有68座宗教活动场所,9个市级宗教组织,全市计有天主教徒10万人,基督教徒约5万人,佛、道教每逢宗教节日活动期间,各有约3万多人次与2000多人次进香,参加开斋节与宰牲节的穆斯林有4000多人。上海市宗教界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活动,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批宗教代表团。其中有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士、南非圣公会大主教图图等。上海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出访,同各地的宗教界人士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建制沿革 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的封邑在现上海一带,故上海别称申。4~5世纪时,松江(现代苏州河)下游一带称扈渎,此为上海简称沪的由来。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已是贸易港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从华亭县划出东北五乡建立上海县 ,县治设于上海镇上。1553年,为了抗倭,上海筑起城墙,成了方圆4.5千米的城区,城市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代辟为商埠,成为贸易大港。自1843年上海开埠,上海租界成了各国殖民主义势力在中国渗透扩张的政治据点及其经济侵略与经济掠夺的大本营。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宫慕久公布《地皮章程》,规定英国居留地的范围与租地办法;1849年4月6日法国取得上海居留地;1857年7月11日成立工部局,并在租地人大会上擅自修改《地皮章程》,英法美还开始雇佣武装巡捕。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并;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扩充地界,并改名为国际公共租界。1927年北伐军占领上海,7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成立上海特别市市政府;1930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改组为上海市政府;1933年,把数百年治于上海旧县城里的上海县,迁治于北桥镇;1942年英美政府决定放弃租界(当时租界仍被日军占领),翌年1月签字。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为直辖市,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榆林、杨浦20市区,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杨思、洋泾、高桥、真如10郊区,共辖30区。1952年分洋泾区为东昌、洋泾2区;江湾、新市2区合并为江湾区;1956年,废老闸区入黄浦区,北四川路区入虹口区,北站区入闸北区,常熟区入徐汇区,静安区的东部入新成区,西部入长宁区,嵩山区北部入邑庙区,南部入卢湾区,郊区中高桥、洋泾、杨思3区合并为东郊区,吴淞、江湾、大场3区合并为北郊区,真如、新泾、龙华3区合并为西郊区,废水上区。1958年1月,以江苏松江专区的上海、宝山、嘉定3县改属上海市,11月,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与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归入上海市;1961年浙江舟山县(现舟山市)嵊泗人民公社划入上海市,1962年复归浙江省。1988年撤消宝山县与吴淞区,设立宝山区。1992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撤消川沙县设浦东新区;撤消嘉定县设嘉定区。
自然资源和物产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5.7℃,1月均温2~3.5℃,7月均温27~28℃;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23.7毫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7月到9月时常受台风侵袭与影响。主要河流有黄浦江、苏州河与长江。黄浦江源出太湖东南的淀山湖,流至吴淞经长江口入海,全长80千米,流域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出苏州附近的太湖,全长120千米,水道比黄浦江浅狭,航宽约50米,最狭处仅30米,在沟通上海与内地联系上起很大作用。工艺土特产品有金漆镶嵌、牙雕、木雕、红木雕刻、玉雕、金银首饰、玩具、绢花、塑料花、地毯、绒绣、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桥腐乳、解放西瓜、龙华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红蟠桃、蜜饯、盐水火腿、熏火腿、猪肠衣、浦东鸡、香粳稻、杨行黄瓜、嘉定大白蒜、张江腰菱等。
经济 1949年前,上海是中国金融、贸易和轻纺工业的中心,是中国民族资本最集中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海经济迅速发展。198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建立上海经济区,当时的范围包括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10个市;1984年底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1市4省;1986年8月福建省加入上海经济区。区域内江、河、湖、海相连,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商品经济发达,又是全国农业经济发达地区,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再加上该区科学技术先进,文教事业发达,智力资源丰富,信息灵通,形成了一个具有综合优势的经济区域。1992年,中央又批准建立浦东经济特区,上海市积极引进外资,加速浦东新区开发,并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经济带。按照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使上海崛起成为又一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耕地面积33.27万公顷;郊区土壤、水利、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农业现代化水平高。郊区县正加快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全市蔬菜、鲜牛奶、淡水鱼基本自给,并且建立了珍珠、香菇、蘑菇、水貂、长毛兔等农副产品、畜产品出口基地。郊县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主要行业有机械制造、建材制品、纺织、电气机械、化工、塑料制品等,初步形成以轻纺、服装、丝绸绣衣、纺织用品、针织品、手工艺品、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综合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上海是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在老市区内星罗棋布的上千家工厂与逐步兴起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闵行机电工业区、安亭汽车城、吴泾化学工业区、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等卫星城镇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纺工业品种多、规格全、质量高。钢铁工业能生产多种规格的钢材,钢与钢材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为中国制造洲际导弹、通信卫星等尖端产品作出了贡献。化学工业形成了综合加工原油、煤焦的体系,成为生产各种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等化工原料的重要基地。可以自行设计与制造大型精密机床、轿车和一些重型机械,产品有100多个大类。造船工业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一半 ,江南造船厂能生产各种运输船舶、远洋科学考察船及军用舰艇,万吨级船舶已进入国际市场,制造工艺与质量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新兴工业有从事物理、核辐射加工等核电工业以及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新型材料的研究生产体系。上海重视高新技术,仅机电产业1995年就消化引进8500多项新技术。上海主要工业产品有70%以上品种,已达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有11个企业技术中心已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先后攻克520项难题。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12家。全市国有企业中有140家试点企业,1994年底拥有国有净资产413亿元,到1995年国有资产净增50 亿元,增值为12%,经济综合效益由试点前的128%升至132%,比面上企业高15%。上海的证券交易、物资交易已得到较大发展。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1971.9亿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境内铁路现有干线2条,支线10条,专用线82条,总长652.5千米,是沪杭、沪宁铁路干线会合点。有国内航线61条
,国际和地区航线5条
。拥有码头泊位98个,与160多个国家与地区有贸易往来。市内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有运营线368条。高度为468米的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电视塔1994年建成。锦江乐园一上海米车站全长16.1千米的地铁一号线已于1995年正式通车。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分别于1991年11月和1993年10月建成通车,构成市内环线越江的两个枢纽,1994年底,内环高架路通车,1995年,南北高架路通车,初步构成市区高架高速道路网络。是中国国际通讯出口与国内长途通讯枢纽,拥有电缆载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海底电缆通信等通信手段,上海邮局已同近50个国家与地区的120多个邮局有邮件直封关系。1995年11月在中国大陆率先实现电话8位拨号。全国对外通讯有1/3可通过上海卫星地面站及中日海底电缆向外传送。

文教卫生
1991年上海有各类专业演出团体42个,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12个公共图书馆50个,影剧场171个。有文化事业机构1498个,拥有4家电影(译)制片厂并设有电影乐团以及电影技术厂、研究所和资料馆;广播电台分别用普通话、上海话、闽南话与英语播音。上海现有市级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140个。科研力量雄厚,在规范场数学结构、样条函数计算理论、桁梁扭转理论、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关系,针刺镇痛机理基础研究方面,均居世界先进水平。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1所高等院校。全市已初步形成一个科目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城乡三级医疗网和妇幼保健网。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断指再植、针刺麻醉、显微外科、器官移植、心血管外科技术方面居世界先进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人口基金组织开展了多边的医疗卫生合作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在沪建立了16个合作中心。
名胜古迹
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地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周公馆、孙中山故居、宋庆龄墓、鲁迅墓与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等;风景名胜有龙华塔与龙华寺、玉佛寺、豫园、文庙、嘉定孔庙、古漪园、松江方塔、上海动物园

上海的历史典故?

上海境内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元朝以前,上海为沿海的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宋代设有华亭县,元代始有上海县,明朝时已颇为繁荣。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全国经济、外贸中心,1930年代是远东最大的都会以及商业和金融中心。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制造业中心。借助1990年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保持了持续繁荣并快速发展,现致力于建设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和亚,洲第一大城市(不与东,京都市圈比较)。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中间,地处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最北部为处于长江入海口中的崇明岛。上海是移民城市,常住人口逾2300万,其中流动人口近40%。江南的吴越传统与移民带入的各地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先秦至元代,上海渐成为粮、盐产地。明代起,上海发展为重要的棉纺织基地。1843年开埠后,移民从各地涌入,上海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迅速崛起,对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与工,商,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与制,造,业基地。1990年起施行的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使得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05年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上海名称的由来,常见说法认为最早始于宋朝,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浦,原为吴语中小河的意思。江东地区命名河流有一个习惯,通常将靠近源头的支流谓之里或上,靠近下游河口地区的称为外或者下,吴淞江的南北岸的两条支流因而被命名为上海浦与下海浦。后由于酒业发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设置酒务以征收酒税,称为上海务,上海一词因而逐渐扩大影响。
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认为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因为“地居海之上洋”而得名;另一种则说“海外商舶在此登岸”而名为上海。
此外,上海的简称“沪”来源于古时当地人创造的一种名为“扈”的捕鱼工具,别称“申”则因相传上海西部地区曾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约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陆地,东部地区则为近2000年陆续形成,早期有马家浜、嵩泽、良渚、马桥文化的踪迹。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即有渔民聚集。唐天宝十年,设立华亭县,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此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华亭县于上海浦(松江的一条支流)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格为府,并于翌年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至元二十九年,元政府析华亭县部分,设立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标志着上海有独立行政建制之始。至 明嘉靖三十二年,筑起上海城墙。至明代时,松江府大致相当于今日上海市全境(不包括宝山区、崇明县),经济已较为发达,时称“松江税赋甲天下”。清袭明制,上海县归属江南省松江府。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而海派的来源,有说法指于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海上画派之名渐广为人知。
魏晋时期,华亭人陆机、陆云曾为当时一代文豪。而自1919年后,由于租界独特的政治制度,吸引了众多名人,上海很快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基地,聚集了左联、新感觉派、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郁达夫、王造时、丁玲、张爱玲等名家也在上海从事创作,并产生了《子夜》等以上海为背景的著名作品。

上海的历史?最早是什么?

春秋时属吴国东境,春秋末年入于越,战国时属楚国,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贯穿现代上海的黄浦江也称春申江,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 上海市市标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所以,松江 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上海”因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叶始置华亭县,位置在今天松江区,是上海地区建县之始。宋末置上海镇。1292年,中国元朝设上海县,县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黄浦江沿岸,一般被视为上海市历史的起点。明朝时,上海逐渐兴盛,1553年,为抵倭寇筑上海城(在原南市区,现与黄浦区合并),归属南直隶松江府管辖。松江府辖境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除华亭县外,另有青浦县(今青浦区)、金山卫(今金山区)等。清朝沿袭明制,归属江南省松江府,设江海关。 近代上海开埠至1912年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于1855年小刀会的广东人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上海的战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地方政府行政与司法管辖权之外的租界。此后,在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 繁华浦西面:今上海市的黄浦、静安、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闸北区和原南市区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两块。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远东第一大城市”。由于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同时也给上海带来了时至今日的持续繁荣。 现代【一】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的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的新势力尚且稚嫩,从中央到地方,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呈现出一片无序混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同时,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 迷人夜色,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由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同时并入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20世纪初,在上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随後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开始了国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会领袖杜月笙诱捕并杀害了上海总工会负责人汪寿华。此后,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机关仍然隐藏在公共租界中区闹市的云南路达数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苏区稳固后才迁往那里。1931年6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向忠发在上海被国民政府抓捕,随即叛变并被杀。 【二】国民政府时期 192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为地理优势,随即成为全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直至 摩天楼宇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今长阳路双阳路口)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上海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抗日战争。在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即今虹口、杨浦两区)作为日军防区和日本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及西区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在华租界,标志着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复存在了。1945年上海光复,此后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1946年,国民政府统领的中华民国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参见国共内战)。1949年5月28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此间,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相关推荐:

上海的历史

生蚝跟牡蛎的区别

上海的快递到珠海要多久

上海的锦江游乐园的游乐项目

想吃芝麻和花生打一地名

上海的金融街在哪儿

鱿鱼的内脏可以吃吗

上海的黄浦江水深有多少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上海的历史》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上海的历史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上海的发展历史如下: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

    百科 日期:2023-04-03

  • 生蚝跟牡蛎的区别

    生蚝属于牡蛎的一种,但是牡蛎和生蚝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牡蛎,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的快递到珠海要多久

    正常时间为3至5天到达。一般下午3点30分之前寄出的快递经过快递员的分拣之后当天发件,3点30分之后寄出的快递第二天发件。每到达一个城市,需要...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的锦江游乐园的游乐项目

    锦江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游乐园,有32种大型游乐设施,其中较出名的游乐项目有云霄飞车、空中飞舞、摩天轮、旋转木马。1、云霄飞车:又称过山...

    百科 日期:2023-04-03

  • 想吃芝麻和花生打一地名

    1、因为想,是盼望,芝麻和花生,这两个地方组合有麻生、麻花、芝生,没有这几个地方,所以只有芝花,那组合起来只有攀枝花。2、攀枝花是四川省地级市,地...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的金融街在哪儿

    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隔江面对外滩。是众多跨国银行的大中华区及东亚总部所在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明永乐年间,黄...

    百科 日期:2023-04-03

  • 鱿鱼的内脏可以吃吗

    不可以吃。清理方法:1、用剪刀剪开鱿鱼肚子,把里面黄黄的内脏和透明软脊椎扯掉。2、揭开鱿鱼身体,对等沿着皮轻剪。3、先剪去鱿鱼眼睛,然后再剪...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的黄浦江水深有多少

    江深5至15米,最深处约20米。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

    百科 日期:2023-04-03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