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何重庆能带动周边发展而成都不能带动川内其他城市

为何重庆能带动周边发展而成都不能带动川内其他城市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3 手机版

成都近年来发展十分的迅速,从单一的圈层城市模式,向一山两翼的城市模式迈进,成都的城市主战场已经穿越了龙泉山脉,来到了龙飞山脉以东的成都高新区东区范围,成都第二个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就位于这里。成都龙泉山脉以西为成都的中心城区,大部分位于成都的五环路以内,成都龙泉山脉以东,为成都的新城区,重点将打造成都天府空港新城,成都简州新城,成都淮州新城,昔日的东郊龙泉山脉,一跃成为成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将用一二十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面积达到上千平方公里。成都的外来人口众多,成都外来人口超过400多万人,成都户籍人口1600万人,成都总人口已经超过2000多万人了,这么多的成都人口,为成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重庆,成都,四川什么关系

重庆以前隶属于四川省 以前是重庆的地位就像深圳和广州 和成都不分伯仲 97年中央把重庆分划为独立的直辖市 成为中国目前最年轻的直辖市。

以前在川内是和成都相当的一个城市  甚至重庆的工业是川内第一  那时有这样一种说法 重庆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都上缴到四川省财政厅  最后成都建设好了 重庆自身却差了 。

总的说重庆和四川是联系紧密的两个省市 俗话说“川渝一家亲”。

1、战争的需要,看看现在北京的地理位置,就能明白要是出现战争会有多危险,而且发生战争的机率很高,如果发生战争,必然要有一个大后方,现在你在看看重庆的位置,内陆,盆地,山区,特大城市,从任何方向都有大山阻拦。而且水,电,气都充足。另外,重庆跟周边的四川地区还有众多的兵工企业。二战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他的安全了。

重庆市(山城)

2、三峡移民的需要,三峡移民70%在原来的四川管辖内,且80%属于贫困县,成都距离三峡太远,管理难度重重,而移民的成功与否是三峡工程成功的关键。用距离三峡最近的特大城市去带动肯定好过四川的管理。而且在重庆的带动下可以让三峡地区的800万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所以原属于四川的涪,万,黔江划给了重庆。

四川成都(地处成都平原)

3、重复行政的安排,开始中央是准备设立三峡省的,后来发现要是设立省,省会重庆的话就会多很多行政部门,等于重复设立,所以经过论证就变成了现在这种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为此国家节约了数十亿的开销,和减少了数万公务员队伍。

4、经济建设的需要。原来的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交接处的数十个县大部分都是贫困县,贫困人口2000万,要发展就需要一个有辐射能力的大城市带动,而重庆以前只是个省辖市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带动这些地区,直辖后通过重庆的总体招商,采购的扩大和路网的建设,已经有很多的县已经脱贫。

重庆城市

5、在直辖前重庆就是全国十大城市。是三个不是省会城市的特大城市之一(其他两个是青岛和大连)。相比青岛跟大连成熟的经济跟定位。重庆在四川一直是很被动的。相对于人口跟面积都很巨大且经济相对落后的四川,重庆每年都有繁重的税收任务,使得重庆的经济投资环境越来越难。而把重庆从四川划分出去,对双方都有好处,四川可以把2000万人口的负担减掉,重庆可以把经济补上去,而重庆的经济好了后还可以带动重庆周边的四川地区。

成都城市

6、历史曾经的选择,刚解放的时候,重庆就是直辖市,而且是西南大区的区府所在地,当时做阵重庆的是邓小平,陈毅,刘伯承,当时的重庆总管云,贵,川三省。

只是1955年全国从新规划,重庆连降三级。而当时的直辖市基本上都成了省会城市,所以重庆现在直辖并不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为什么四川省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大?

先说答案:这是由四川的客观发展条件和四川工业的发展 历史 造成的结果。

先说四川的客观发展条件。

我们其实知道,成都没做大之前,大量的务工人员外流到以东南沿海为主的省份。给大家先看一张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表格:

上表其实可以看到,一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前,成都市下属区县市的并不像现在这么强,甚至下面的德阳地区在全省前10强都可以占有4个席位,当时成都市在国内的吸引力明显就不足。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头兵,如何吸引国内乃至全球大企业到四川发展?

做大做强成都市,是四川在发展道路上做出的选择。

一干多支是四川的城市发展战略。

没有干,哪来的支?

为什么要一干多支啊?因为先天地形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地形就不多说了,成都平原主要就是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成都平原东西最宽仅80公里,东有龙泉山,西有龙门山,成都最低点海拔380米,最高点5300米,整个高差接近5000米,比阿尔卑斯山还高一百多米……想不到吧。凉山州首府,县级市西昌也在平原上,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其余城市要么是丘陵,要么是山谷。

地形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前期投入巨大,光是平整土地就要花很多钱,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近年来宜宾市为了拓展空间付出了多少。

地形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交通建设成本高,相应通行成本也就增加,对企业来说不是好事。

地形带来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人口分布。别看四川8000余万人,成都占了2000万,除开三个民族自治州,剩下的17个地级市,最多也才600多万人,大部分都是300万左右。以3、4百万人口,提供一两千亿的gdp,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人均,应该跟全国大部分地区差不多的,小部分指的是沿海,没法比。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附加值的产业越来越往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集中,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又偏好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全世界都这样。同样是金融,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和北京上海比其地位如何?同样是电子信息产业,加州硅谷,广东深圳,谁又更具有主导力,赚更多钱?在国内,深圳和成都,在it和软件上,谁更有吸引力?

对于省内其他市来说,要钱没钱,要人也没多少人,要地也困难,与外界交通成本又高,这时候能有啥产业留下来?基本是服务本地的企业,其次是对成本敏感但是对时间不敏感的企业,第三是对人才需求不强烈的企业。这基本上就没啥赚钱的行业了。

做大做强成都,其实是利用成都的中心城市优势,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和龙头产业,然后再利用产业链,把种子撒到周边地级市去。

比如 汽车 ,成都的车厂我知道的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吉利与沃尔沃,很多零部件配套就可以辐射到周边去了,如一汽广汉基地正在建设中。

四川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东部,东部是先有资源集中,再有人口集中,先让大家看到那里有钱可赚(打工),再往那个地方集中,逐渐做大。四川先天条件不足,只能先集中人口,再吸引产业,先让大家看到那里有钱可赚(有市场),再往那里转移产业,和沿海地区的发展顺序是反的。

在这种战略下,把成都培养成主干,培育一部分高附加值企业,同时把配套企业分布到其他城市,同时各个地级市再复制一遍这个主干-分支的模式给下面县城,这就是一干多支。不然的话,成都空荡荡,其他地级市更加空荡荡,都跑到沿海地区打工去了,四川就只是一个记忆中的老家,那还谈什么发展?

再来谈谈 历史 原因。

成都市与省内其他地市州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大 还有个 历史 原因:

80年代拆分地级市用力过猛,把四川省几条成熟工业带全拆了,破坏了工业集中化发展的规律,也破坏了其他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地形再好,平原再平,农业再丰收,都不是成都能够大发展的决胜条件,不然印度早就是世界第一富了。

后来,四川仅有成都通过逐步吞并周边十几个工业县,完成了工业带整合。

重庆通过直辖也整合了周边数个工业城市,然后形成连片工业带发展了起来。

并不是四川没有其他城市可以发展了,工业集中化,就是成都能独霸“富有“的真相。

要知道,建设一条工业带是非常非常昂贵的事,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具备这个能力,三线建设这种大规模工业布局的好事,恐怕今后100年内也不会再有了。

第一个,成都工业带(辖区合并而成)

得益于成都市自80年代起,从周边吞并了温江专区,及其他专区的几个工业县,当前由3县5市12区总共20个组合而成,为四川最大的地级行政单位,也是目前四川最完整的工业带。

这是成都发展的核心基础,也是成都能制霸四川的最大本钱。

第二个,重庆工业带(直辖合并而成)

90年代重庆直辖,获得了万州、合川两个重要的节点型工业城市,外加整合永川、涪陵等几个三线工业城市,与重庆本身强悍的工业体系叠加,构成了连片完整的工业带。

至今,重庆发展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大工业城市。连各方面条件更佳的武汉市也比不过重庆的工业产值。武汉输就输在三线的工业底子上。

重庆直辖后能快速发展,核心逻辑就是这一大片工业带的整合,80年代的拆分,重庆同样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也是80年代重庆怨气冲天的根源,幸好有长江三峡带来的辖区扩大,阴差阳错整合了周边工业带,不然重庆发展上也同样会处处受限。

上面是两个通过后期吞并成功整合发展的案例,请看下面至今还是七零八落的失败典型。

第三个,川北工业带(拆分失败的典型)

得益于三线建设,这曾经是四川第一大工业带,在工业上是可以手撕成都、脚踢重庆的存在。

在更久的 历史 上,这一地区的三台,梓潼,绵阳照样是川内富裕之地,历朝历代的豪华陵墓、陪葬品说明一切,跟成都比并不输太多,某些特别时期甚至比成都还强。

80年代拆分绵阳,分出广元、德阳、遂宁三个地级市,恰好把川北工业带一拆为三,把涪江工业带一拆为二,这个T字型工业带恰恰以绵阳为中心。

拆分后,除了德阳拿到的家底最厚实,遂宁只有射洪具备工业底子,广元除了剑阁及采矿业有点点底子,基本可以算是农业城市了。

历史 上,绵阳地区长期稳坐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由三个县轮流做庄,分别是三台(潼川或梓州)、梓潼、绵阳(涪县或潼州),哥仨谁把持出川节点谁就是中心。

至今,川北的涪江铁路线都还无法开工建设,辖区四分五裂,无法统一协作。GDP不及成渝零头也不奇怪。

第四个,沱江工业带(最破碎化的工业带)

包括现在的资阳、内江、自贡,这三个地级市非常小,其中自贡的工业底蕴最好,哥仨本身与宜宾泸州的长江沿岸工业带相辅相成,是南向东出的分布形态,不整合都是失策,何况还拆的越来越小。

而今看来,自贡也基本快废了,逼得自贡开始大搞 旅游 了,宜宾泸州依托长江航道,反而工业发展得还越来越好。

第五个,岷江工业带(覆水难收型)

80年代从乐山拆分出眉山,让本就不太强的乐山工业雪上加霜,眉山本身又太小,离成都太近,只能跟着成都做点配套的事情,甚至眉山想直接并入成都去,连区号都改了也没成功。

自此,乐山五通桥附近的工业带半死不活,现在基本也快败落得差不多了。

第六个,嘉陵江渠江工业带(最吃亏型)

包括现在的南充、广安、达州,

为什么最吃亏呢?

1,区位优势不强,三线没成重点,工业基础本就薄弱。

2,万州划给重庆,丢失了东向通道的可能,只能下重庆去绕道出川,这对达州尤其不利。

3,重庆工业体系太过强大,基本封死了南充、广安发展工业的前途。这也是哥仨不得不输出最多劳动力给重庆的原因。

所以最后说一句,成都做大做强后,下面地级市要想有大的发展,地级市还得重新整合。

中西部竞争激烈的成都、重庆、武汉,谁更有潜力?

现在经济水平越来越提高,所以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竞争,当然经济方面上面的考虑一定是首要位置,那么,中西部竞争激烈的成都、重庆、武汉,谁更有潜力?

其实三个地方可以说都是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其实是一个佼佼者,是领先于很多西南部的城市的,我们要知道四川省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而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也是能够在所有的城市里面排的上号的。

众所周知,四川省整个社会的经济还是算中上等的水平,而成都的发展则是超出了全省的水平,并且能够与其他的直辖市进行比较。当地的旅游业还有其他一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本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成都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实四川成都是一个比较慢的生活节奏,很多人会选择到这个地方进行养老或者是度假。这个地方,他们的房价以及工作机会还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到成都去闯荡,见识世面,希望有更大的一个工作机会和工作机遇。

而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它的发展也绝不仅仅赐予其他的地方。由于经济重心一直都是在重庆,所以他的整体发展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四川,重庆他们都是属于山城,所以说他们的交通相对于平原来讲会有一个更大的起伏。当然,现在的发展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落后,所以交通这方面不会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一个方向,相反,这恰恰会成为他们的一个优势特色。能够更加拉动经济的增长。我们知道这两个地方算是整个四川发展最好的地方了。而且这他们的思想足够开放,也足够开明,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非常乐观的。再加上国家对于西南地区的大力扶持,将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以直都能够保持稳定上升的节奏,并且能够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而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省会城市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更是让我们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伟大,不仅人民伟大,而且城市也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作为一个高校之都,从来都是被大家认可的,这个地方教育资源极其优越,很多的一本重本学校都是位于此。武汉的发展一直都是佼佼者,他的经济水平始终都是在于其他省会之上,再加上他作为经济开发区,他有他独特的经济优秀,而且国家重点扶持他的发展。希望能够以他为中心点,带动周边的地区的发展。

所以对于这三座城市,哪座有发展潜力,其实各有各的优势,我想在今后国家的支持下,每座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是直线上升的。

都是在川渝地区,为什么重庆却比不过成都呢?

简单的说就是当地居民的收入,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交通和医疗水平,社会治安和教育水平,还有外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度,那么生活在成都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说到“幸福感”成都绝对不是吹出来的,生活在成都会给人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安逸。

在成都最幸福的烦恼就是不知道该吃什么,因为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川菜就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味”,成都人喜欢去茶馆,然后三五扎堆的摆龙门阵,成都人喜欢掏耳朵,因为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小舒服”,成都人喜欢打麻将,牌桌上的笑容就是成都人幸福的模样,成都交通便利,蜀道不再难,现在已经可以“从蓉出发”世界便触手可及。那么同在川渝地区的重庆呢?

众所周知,成都和重庆都是中国的网红城市和西南地区核心城市,在政治地位上,重庆似乎略高一筹,重庆是民国时期的“陪都”如今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成都只是副省级城市,因为地缘的关系,成都人和重庆人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几乎相似,两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也相差无几,为何成都在“幸福”的大道上高歌猛进,却不见重庆的身影呢?难道生活在重庆就不幸福了吗?

很多人说,论经济重庆的GDP比成都高太多了,难道有钱反而不幸福了吗?论市民的优越感,重庆人出门从不说自己的四川人,论美食,重庆火锅和成都火锅究竟谁好吃,至今未分上下,论景点,解放碑比春熙路又差在哪里?论交通,重庆和成都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论宜居,“巴适”似乎也是成都和重庆的代名词,论文明程度,重庆市民可以在国庆节不出门,把所有观光景点和道路大桥让给外地游客,生活在重庆怎么就不幸福了?

相关推荐:

为何重庆能带动周边发展而成都不能带动川内其他城市

猫多长时间去一回厕所

上海最大鞋子批发市场在哪

上海最大花卉批发市场

为什么说轩逸纯电是目前最适合家用的电动车

猫儿草的学名是叫什么

上海最大的最全的书店在哪

上海最大的宠物食品市场在哪里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何重庆能带动周边发展而成都不能带动川内其他城市》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何重庆能带动周边发展而成都不能带动川内其他城市

    成都近年来发展十分的迅速,从单一的圈层城市模式,向一山两翼的城市模式迈进,成都的城市主战场已经穿越了龙泉山脉,来到了龙飞山脉以东的成都高新...

    百科 日期:2023-04-03

  • 猫多长时间去一回厕所

    猫咪上厕所并没有固定时间。一般在一天一、二次左右,形状比较规则且干燥长球形。不要给猫咪喂太咸食物,猫咪喝水适量,一天3至5次,猫咪不要总趴在...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最大鞋子批发市场在哪

    1、友谊鞋类批发市场,地址在上海市静安区秣陵路258号。2、大脚丫鞋类批发市场,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5011号。3、上海斜土鞋业批发市场,地址...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最大花卉批发市场

    是祝桥龙大花卉市场。祝桥龙大花卉市场是去年由孙桥花卉市场整体搬迁而来。市场一期占地350亩,共有六个大厅,包括国内、国际精品花卉区、精品...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为什么说轩逸纯电是目前最适合家用的电动车

    因为轩逸·纯电在空间、设备、燃油经济性上有很大的优势,适合家用。轩逸·纯电的外形与现款轩逸保持一致,基于全新一代日产聆风的纯电动技术,官...

    百科 日期:2023-04-03

  • 猫儿草的学名是叫什么

    猫儿草学名市猫薄荷,科属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茎叶有白色绒毛,白色穗状花。喜冷凉、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植床需排水良好。产于欧...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最大的最全的书店在哪

    上海书城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书店,总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位于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市福州路465号文化街,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标志...

    百科 日期:2023-04-03

  • 上海最大的宠物食品市场在哪里

    1、意翔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泗陈公路4968号;2、上海雪米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岳和村339号;3、上海派特...

    百科 日期:2023-04-03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