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因为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的后代,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虽然幕府能代天皇行使皇权,却无法取代笼罩在天皇家族身上的神权;如果一旦废除天皇,非但不能成为皇位正统,还会招到天下人共同征讨,所以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这道理说简单也简单。
中国居大陆,民族关系相对复杂的多。
始皇一统中华后,将天下认为他一人之天下,故天下乃人定而非神定。
始皇后,世人皆认为天下乃始皇之天下而非二世之天下,故取而代之。
汉之后,“君权神授”再次确定,王莽、魏、晋不敢公然夺帝,均采用禅位方式,貌似合法,实为篡位。
晋之后,外族南侵,他们可不认皇帝乃天定,故后世均为胡汉交替执政,或并存。
从晋后中国历代朝代更替可见一般。
晋(南北朝)、隋(禅位唐)、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
从上面可看到,自汉后,汉族内部政权的更替均为“合法禅位”,可见“君权神授”的威力。
非汉族政权入主中原,最初都不受“君权神授”思想的约束,都以武力夺之。
小日本“君权神授”思想比汉人还要根深蒂固,又独居孤岛,极少受外族冲击,因此即使幕府当权,天皇被架空,也不敢轻易篡位,又由于没有受外族破坏性冲击,因此帝制得以一脉延续。二战后,也就是考虑到日本国民的这种思想,为便于管制,美国才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幕府将军掌握实权,为什么不取代天皇?

我觉得幕府将军掌握实权,不取代天皇是因为这些

我们说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非官方的事件。虽然民间流传着非官方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非官方的历史就是虚假的历史。相反,有时非正式的历史只是历史的真相。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一部非官方的历史,但它是日本的非官方历史。这一事件改变了日本的历史潮流,甚至对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事的开头是日本的动乱时期。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日本天皇的名字来自中国。”“天”源于“盖天论”,是“三才”之首;“皇帝”的意思是国王戴着一顶大白羽冠。当时,道教在中国兴起,“皇帝”被称为“天皇”,主要是解释天上的神的主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至于日本天皇没有控制国家政权的事实,很多人都提到这种情况实际上一直持续到近代。大现代化改革后,日本皇室在大多数时期都没有实权。

当时,幕府一直在日本掌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幕府掌权了,为什么还要容忍皇帝的存在?事实上,皇帝的统治是有益的,这种好处在二战期间被许多国家所看到。例如,麦克阿瑟尽力保护皇帝免受战争失败的惩罚。他的目的是安抚日本人民。他只需要消灭幕府或内阁的权力,让皇帝坐在无辜的位子上。权力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目的。

三幕府之后,失去政权的天皇在京都皇宫呆了600多年,没有军事保护和堡垒防御,但没有发生意外。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能接受另一个家族取代皇帝,因为皇帝不仅是世俗政权的权力中心,而且具有与整个世界不同的特点,即它具有“神性”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你可以直接夺走皇权,但你怎么能夺走神权呢?因此,无论哪个幕府上台,他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皇室,但不能取消皇帝制度,更不能取代皇帝制度。

为什么二战后日本天皇没有被废除?

二战结束后,作为日本国家元首的裕仁天皇没有受到审判和惩罚,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为了维护战后日本的社会稳定,更进一步控制日本,对抗苏联的需要。
一、英美等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众所周知,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轴心国之一,而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日本军队更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那么为什么日本许多战犯被送上了国际军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审判,而作为当时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天皇没有对战争罪行负责?而在众多日本战犯被处决的同时,天皇又身处何处呢?这在二战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的播出向日本民众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日本国内部分民众、一些受害国、国际仲裁机构乃至裕仁本人都认为天皇对战争应负起责任。日本国内一些进步群众团体的领袖以及部分深受战争创伤的同盟国呼吁:裕仁作为战争期间的国家元首是发动战争的元凶,理应作为头号战犯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惩罚;并再三提出应废除日本天皇制,改变日本现存的政治体制。为清算法西斯余孽,重建世界和平与公正,战后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澳大利亚法官威廉·维著作为军事法庭的审判长也认为:“如果不审理天皇,战犯一个也不能处以死刑。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他应在国内或国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亏,难以面对愤怒的世人,他觉得应理所当然地负起战争的所有责任。
于是,一个历史性的会面便决定了裕仁天皇的命运,世界历史也添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1945年9月27日上午9时,裕仁头戴大礼帽,身穿燕尾服,亲自正式地晋见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当时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是盟军驻日本占领军的最高官员。在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见中,裕仁表现得体、态度坦然,勇敢地承认“对于日本政府的每一个政治决定和军事行动……我是惟一的责任者”。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给麦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后这位上将回忆起裕仁时曾说:“在当时,我感到我面对着日本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有素养的人。”作为盟军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注定统治世界的“大东亚”观点,维护世界和平,肃清国内黩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圣性,天皇由神回归为人。裕仁都一一照办。
在通盘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和盟军面临的形势后,麦克阿瑟在向总统杜鲁门的汇报中声称,“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为战犯逮捕”。因为基于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保留天皇有利于帮助盟国占领控制日本。根据麦克阿瑟的建议,并考虑到政治上的需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员以表决的形式作出了裁决: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类起诉,均不予受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基于国家利益及全球战略的考虑而给日本天皇的一块“免死牌”。
第二年4月3日,远东委员会决定对天皇不予起诉。
6月18日,远东审判首席检查官基南在华盛顿宣布对天皇不以战犯论处。 与华盛顿相呼应的远东审判日本辩护团一致通过决议:“不追究天皇及皇室。”
二、“麦克阿瑟交易论”和“天皇起诉论”
天皇起诉论的首推者是澳大利亚。因为在战争中本土遭到了日本的多次空袭,澳大利亚对于占领日本的态度是“从根本上,消灭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全部战犯”。然而这一提案首先遭到了其宗主国英国的反对。
英国在对日占领上的态度是:尽量减少开支以及本国军队的驻扎。而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战结束之后,英国需要尽早腾出手来,以防备苏联在欧洲的扩张。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德国法国一片焦土,意大利西班牙偃旗息鼓,而整个东欧已全部纳入红色军队的帐下。苏联如果沿着希特勒的路线向西扩张的话,恐怕拿下整个欧洲大陆都不是什么难事。因此英国提出的方针,是尽早尽快解决日本占领问题,而将本国战略先着眼于西欧世界的重建。
而美国军方也确实因为是否起诉天皇而对立过。麦克阿瑟与天皇是否有交易不得而知,但在会面之后,麦克阿瑟给美国陆军部的汇报中,确实强调了日本天皇在稳定战后占领方面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是作为“傀儡政治”的模式,或是形成“日本人治日本”的形势,都可以明显降低被占领下的日本的反抗情绪。换句话说,美国是由于认定昭和天皇可以作为其利益在日本的代言人,而选择了保留天皇制度并免于对昭和天皇的起诉。
尽管澳大利亚于1945年10月将“彻底消灭日本政权”的提议提交给联合国战争犯罪委员会(UNWCC),但这一提案被美英同时否决。
另一方面,苏联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苏共中央委员会中形成了“不起诉天皇”的决议,而具体的原因尚未解密。
所以在1946年4月3日,远东委员会正式作出决议,“免除日本天皇作为战犯的起诉”。
总之,二战以后,日本的裕仁天皇没有受到审判并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日本的天皇制度也没有得到废除,一直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古代日本的实际统治权一直被幕府将军控制着

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明智幕府、德川幕府四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
日本古代有着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军事强人以成为征夷大将军为志向,开设幕府,为军人的最高指挥机构,并且掌握政权。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幕府政治(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幕”意指军队的帐幕, 帐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财宝和文件的地方,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意味变成了政府机构。有人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实上是当代用词; 当时人们并未称呼过镰仓和室町政府机构为“幕府”。
第一,天皇与将军之间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息过,一直到江户幕府建立后,天皇才被彻底架空
在此之前,日本天皇虽然属于空架子,但并非没有权威,而各地大名时常需要借助天皇名义来使自己的行动合法化。
在源平争霸时期,当时的天皇和上皇倾向于支持平氏,随着源氏初战失利,源赖朝被迫流亡,当时的平家不但代表了武士集团,也代表了朝臣,但随后的争霸中,平清盛病逝,局面急转直下,最终源赖朝夺取政权。皇室与武家第一次冲突以皇室支持的平家失利告终。
公元1199年,源赖朝坠马而死,时任天皇与三位上皇趁源赖朝死,新任将军年幼之际,开始大肆联络各地不服源氏幕府的朝臣,大名和武士,并集结于京都,对源氏幕府构成巨大威胁。但幕府在北条义时的协助下,集结十九万大军攻入京都,皇室军队不敌败走,三位上皇被流放,大批朝臣被杀,原属于皇室的大片领地被剥夺。皇室第一次与幕府正面冲突以皇室失利而告终。
公元1333年,出身源氏的足利尊氏在后醍醐天皇的授意下,率军攻入镰仓,击破幕府执权北条氏,镰仓幕府灭亡。之后,尊氏希望继承征夷大将军之职,但后醍醐意图恢复皇室权力,拒绝这一要求,反而开始限制足利尊氏的权力,这使得双方裂痕加深。1335年,随着北条氏在镰仓爆发动乱,尊氏趁机领兵攻入并占据武家根据地镰仓,拒绝回归京都。并于次年率军攻入京都,拥立光明天皇,并获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幕府,而后醍醐则逃亡吉野山,建立南朝。这是皇室第二次对武家动手,结果是导致日本分裂,形成短暂的南北朝。
随着足利义满继位后,对南朝的军事政治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南朝交出政权,幕府完成统一。自此,皇室第二次对幕府的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
在院政之争(菅原道真时期)之前天皇的权力就相当于中国皇帝的权力,因为他们行唐制。但在那之后,日本相继经历了平家摄政,室町幕府,镰仓幕府,应仁之乱后的足利幕府和丰臣摄政,最终是德川幕府。从那时到明治维新,一共一千多年,天皇都处于虚位。举个例子,在安土桃山时代初,天皇只有五千石的领地,尽管后来丰臣家给他加到了一万,但丰臣家却领有一百三十万石。到后来德川家又加到五万,可幕府竟领有四百万石!江户时代,二十多代将军,除了家康公等几人外,从未给天皇加领。天皇平日只有五十个仆人,吃米饭还要加二成糠。但是,无论关白还是将军,都拥有上千万两黄金。如丰臣家有一万个秤砣金,一个三千两。可鉴而知。
幕府将军除了拥有兵权还有分配各诸侯领地,收取各地的金米的权利,天皇和天皇身边的大臣们有的只是身份,幕府将军觐见天皇很多时候也只是走个形式,国家权力可是说是完全在幕府将军手里的。在江户时代有天皇,当时幕府就一个江户幕府,日本人多称其为德川幕府(因德川家康所创)。日本历史上有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天皇本来一直居住在京都,后来在明治维新推翻了江户幕府后搬到了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一直到现在。
大体上说,日本古代天皇的权力,大致是到平安王朝末期丧失的,当时的武家实力派领袖源赖朝,打败了另外一个武家实力派平清盛,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了镰仓幕府,从此,日本政治进入幕府时期,以天皇为首的公家朝廷被架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落入幕府大将军手中长达将近700年。
镰仓幕府之后是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之后是日本的战国时期,战国结束后德川家康的江户幕府统一日本,一直到近代,日本和中国一样,被西方的列强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国门,日本开始了维新变法,天皇成为维新志士的首领,经过倒幕运动,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大政奉还,将历代幕府将军掌握了将近700年的日本大权重新还给了天皇。
当时的武士阶级也都不看好天皇。这要从承久之乱说起,承久之乱可以说是一个大时代的转变.日本皇室经此变乱,尊严丧尽,三位上皇都充了军,天皇被废,虽然都保存了性命,但是威信,权势,无一幸存,不仅偶像幻灭,政治的重心,最重要的实质,也被幕府取而代之,成为日本的主宰.从此皇室在政坛上隐退,成为不被理睬的家族,幕府才是真正的主角,皇室的大军像落花流水一样被击破之后,威信权势转到了幕府,其实在当时的武士群的心目中,皇室早就失去了信仰,特别是在承久之乱约两百年前的"前九年之战"与"后三年之役"中,皇室赏罚不明,尤其刻薄寡恩,有功不酬,大失人心,徒然让武家抢了镜头,这场战乱算是算了总账,从此幕府是武人拥护的中心,是正统.积久之后,更牢不可破,谁要反对幕府,便是叛逆,纵然是皇室想倒幕,也不例外.所以天皇想要复辟,在人民的心目中,却认为是叛逆,称之为"天皇御谋叛",这种观念一直维持了几个世纪,到了明治维新,才有了转变。
所以说:首先,皇室并不会甘心属于自己的权力被幕府夺走,因此才多次趁幕府动乱时动手。
其次,日本的政治制度类似于欧洲庄园制,各地大名主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势力,无论是天皇还是幕府将军,不过是大名们名义上的共主而非绝对的统治者,与天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完全不同。因此,大名的支持对于双方都非常重要。
再次,就是大名们的出身几乎都是武士,即便出现过一些公卿大名,但在不断地土地兼并中,土著武士击败了公卿,因此,土地大部分掌握在武士手里。当时的日本,将军代表武士集团,皇室则代表公卿集团,两个不同的利益团体,注定了大名会支持将军。而将军拥有更多的土地经济和军队,自然压倒了皇室。
最后,就是皇室的几次动作,皆以皇室失败而告终。伴随着失败,幕府自然要防备皇室再起。
源氏幕府建立后,皇室权力大幅收到限制,同时部分土地被分给支持幕府的武士
北条义时攻入京都后,流放三位上皇,架空天皇,杀掉大批反对幕府的公卿,同时没收了原属于皇室和公卿的大片领地,由于战败,皇室敢怒而不敢言,自此,皇室用于对抗幕府的领地已经荡然无存
足利尊氏攻入京都后,驱逐后醍醐天皇,而新上任的光明天皇实际上就是幕府傀儡,而随和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后,南朝天皇失去权威。到室町幕府末期(足利义辉时),皇室有多少领地?月长石看过一些资料,当时的整个皇室年供是十四万到十五万石左右,而且由于连年战乱,这些收入还不能按时上缴。而整个朝廷收入大概是五十万石左右。
而当时,仅仅是东海岛三国之主的今川义元,拥有多少领地?答案:六十五万石。
一个大名拥有的财力,远远超过整个朝廷,这样的朝廷,已经完全不具备与幕府对抗的可能。
直到德川幕府建立后,开始对天皇那些虚权动手,连“卖官”的权力也给剥夺了,天皇唯一的权力就是制定年号,彻底成为了全国的最高神官......
第二:将军和天皇为何能千年共存?
首先,要看天皇的身份:天皇不仅仅是全日本的最高领袖,而且其身份不得了--太阳神之子!这意味着,天皇是神之子,是受命于天的。对天皇动手,不但是挑战政权,还是挑战神权。扳倒天皇和架空天皇,看似差不多,但其中的阻力却天差地别:架空天皇,其实不难,只要掌握了土地和军队,天皇就翻不起风浪;但扳倒天皇,不仅仅是在政权上,还必须在思想上彻底颠覆传统。
因此,得到差不多的结果,但阻力却天差地别,这种情况下,幕府自然是要考虑成本。
其次,天皇在位,那么天下的眼光依然会盯着最高权力,而幕府虽然是实权机构,但不是天下之主,一个实权机构,一个虚权高位,类似于中国汉初时代虚君实相(当然差距大了些),保留天皇虚位,对于将军来说,好处是有的:无论发生什么,幕府可以以天皇名义下令,这样,幕府的行动,不但得到政权授意,还能得到神权的许可,集神权与君权于一体,办事更方便。
而对于将军的好处,皇室同样也获益:由于没有实权,皇室不会成为大名的目标。而且皇室既然被神话,索性就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当自己是“神”,“神”是不干涉人间事物的,而幕府虽然架空天皇,但还得供养皇室,天皇这张牌,需要用,但也需要养。

日本幕府将军掌握着实权,怎么没有取代天皇?

当时的日本天皇是日本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就像现在的佛教信仰一样,已经在当时的日本人民心中存在了一千多年。而幕府只是掌握了日本的武力权,并不能取代大众人民心中的信仰。

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日本幕府是整个日本的掌权者,全部的武装实权都在幕府手中握着,当时的日本天皇只是一个傀儡,手中没有一点实际的权利。但是幕府依然不能把日本天皇取代,原因有两点。

第一个原因,本天皇是当时日本人民的精神支柱,心中的信仰,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了,在当时日本人民心中,对日本天皇的信仰越来越深。而幕府存在的时间不仅短,而且它只是当时日本的武装实权掌握者,并不是信仰。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当时的日本天皇被杀,基本所有的人民都乱了,但是幕府被灭了,可能也有不少人会乱但是后面还会有另一个机构取代幕府。

第二个原因是,幕府不敢把当时的日本天皇杀了,当时人们认为日本天皇是不可侵犯的,几乎把日本天皇神化了。如果他们发现有一天有人把这个“神”杀死了,后面同样有人也会这么做。取代一个天皇,也预示着一个家族被灭族。幕府取代当时日本天皇的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整个国家都乱了,会有人不停的战斗,争夺权力最高的位置。打来打去还是当时的日本国家吃亏,所以幕府掌握实权,日本天皇掌握信仰,相互制衡,相安无事。

日本历史上为何没人废天皇而自立

在日本神话中是天照大神创造了日本,而天皇则是天照大神的嫡系子孙。这一观念已经和日本的神道教一起深深地注入了日本人的血液中。在日本人看来与其说天皇是国家的统治者,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符号并作为一种信仰而存在着。事实也证明在日本历史中天皇大权旁落的时代多达上千年。(平氏、源氏交替掌权加上600多年的幕府统治。在某些特殊的年代天皇及公卿甚至过着非常惨淡的生活)天皇的宝座对务实的古代军阀和政治家而言几乎没有任何诱惑力,他的存在反而能过作为自己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助力,就如同东汉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

至于织田信长,他确实是一个特例。

作为一个敢于打破旧时代的革命儿,他确实有可能给日本带来更多的改变,甚至是废除天皇制。但在他统一日本之前天皇及朝廷是他一张极其重要的政治牌,他可以从那里得到出兵征讨各地大名的大义名分。如果他真的统一了日本也许就真的没有天皇了。但是,一切幻想都在本能寺结束了.

相关推荐: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什么叫插叙

吕洞宾排第几

什么叫曾祖父

儒家学说为什么分成理学和心学

吕后的墓是被谁盗的

什么叫草坪密度

中国古代为什么用倭称呼日本

标签: [db:标签]

声明:《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因为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的后代,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虽然幕府能代天皇行使皇权,却无法取代笼罩在天皇家族身上的神...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插叙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洞宾排第几

    吕洞宾排第三,铁拐李第一,汉钟离第二,张果老第四,韩湘子第五,何仙姑第六,蓝采和第七,曹国舅第八;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曾祖父

    曾祖父,亦称曾祖,即父亲的祖父或称爷爷的父亲,或称父亲的爷爷。现在的汉语意思为祖父的父亲,父指爸爸,母亲的丈夫。对男性长辈的称呼为父老,一国或...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儒家学说为什么分成理学和心学

    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后的墓是被谁盗的

    吕后的墓是被赤眉军所盗。据《后汉书》记载:“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过祠南郊,车甲兵马最为猛盛...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草坪密度

    草坪密度指单位面积内草坪含有草个体数量,是草坪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通过测定单位面积植株或叶片个数而定量测定。草坪品种、施肥、修剪对...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中国古代为什么用倭称呼日本

    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样都发音为yamato”,大和”一样为日本国的别名,倭”字并没有贬义。此名起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为...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