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什么刘备称昭烈帝而刘禅称后主刘禅没有帝号吗

为什么刘备称昭烈帝而刘禅称后主刘禅没有帝号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因为刘备在当皇帝的时候就去世了, 谥曰昭烈皇帝。刘禅在当皇帝的时候被灭国,因此没有帝号。魏国被成济捅死的曹髦,死后也只有个高贵乡公的称号,是一样的道理。另外看三国志上面也是称刘备为先主,总共蜀国就两个皇帝,特别好区别,刘禅自然就是后主。

为什么蜀汉刘禅自称“后主”呢?

这个问题让人首先看了感觉有些不知所云,但再品就会忍俊不禁。我们接下来就不妨来讨论一下关于刘禅的“刘后主”这个称号的问题。

其实这可能便是电视剧带给我们的谬误了,刘禅是绝对不会称自己为刘后主的,因为后主这个称号是在他去世以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的称呼,此时已经是司马家的天下,《三国志》又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在书中自然不可能将刘禅称作皇帝,便给了刘后主这个名号。

这就像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诸葛亮行军打仗的旗号上写着“蜀”、《康熙王朝》电视剧中孝庄太后自称孝庄一样,这都是在文学作品的改编成电视剧时出现了纰漏,但是却很容易让人相信不疑。

文学与历史之间,终究是存在着真实性的差距的。

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位四十余年,最终虽然举国投降,但是还是得到一个善终。我们许多人都认为刘禅这个人很蠢,因为在他身上发生了乐不思蜀的典故。但是实际想一下,其实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如果一个亡国之君在敌国都城不停的思念着自己的国都,那么在当权者看来便是有东山再起的想法。这对于司马家族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如果这般的话势必要给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所以刘禅即使真的是很思念蜀汉,但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流露,因为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不能有一点点的大意。

刘禅的一生无疑是过得非常舒服的,前边儿有父亲刘备打下的江山,自己又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亡国之后又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过完了下半生,也算是成功人士的代表人物。



至于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这些不好的名声,对于身家性命来说,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

刘备建立蜀国时,自称什么帝?

即位时就是皇帝,当时没有百官上尊号。昭烈帝是刘备死后的谥号。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扩展资料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

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建汉后,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四川与汉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白水关周围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

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在与东吴交界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堠”,烽火台从后方一直通达襄樊前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刘备被称为什么帝

厉害咯..
回答者:pppp_1717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2 18:35
汉昭烈帝
是死后的谥号
回答者:碧海寻潮 - 江湖新秀 五级 2-22 18:37
刘备被称作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建国者。
生平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十五岁时外出求学,与同宗刘德然、公孙瓒拜卢植为师,并与公孙瓒结为好友。
184年,黄巾民变爆发,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备组织起义兵,跟随邹靖讨伐黄巾军,立下战功,被任为安喜尉。后因不满因公到来的督邮行事,将其捉拿,又痛打一顿,然后弃官逃亡。
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毋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贼战斗有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190年,再被任为高唐县尉、县令,更加入了讨伐董卓战役。不久,被贼兵打败,投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与田楷一同防御袁绍,因功被封为平原县令、平原相。
194年,曹操攻打陶谦,陶谦求救于田楷,田楷带同刘备一起前往相救并击退曹军,陶谦特意送四千丹杨兵给刘备,刘备便依附陶谦,屯于小沛,并被表为豫州刺史。194年,陶谦病死,麋竺、陈登迎刘备入主徐州。后被朝廷拜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195年,被曹操打败的吕布来投,刘备准他屯于小沛。
第二年,袁术攻打刘备,刘备迎击,但吕布乘机偷袭下邳,刘备惟有改驻海西,途中打败了杨奉、韩暹、冠徐、扬闲等人。后来吕布迎回刘备,还其妻子,准他屯小沛,不久又聚合万余兵。吕布感到危险,出兵攻打小沛,刘备败走,投奔曹操。后曾想再占回小沛,但被高顺所败。198年,刘备跟随曹操成功消灭吕布。后还许昌,刘备被表为左将军,曹操对其礼遇有嘉,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汉献帝因不满曹操,令其岳父董承带诏要诛杀曹操,刘备也加入行动,日常在家种菜,减小曹操的压力。一日,曹操宴请刘备,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后,吓得筷子也跌了,此时刚好打雷,刘备便对曹操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术想北投袁绍,曹操便派刘备攻击袁术,但军未到,袁术已病死。
199年,刘备乘机占据下邳,并杀死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一方面派遣孙干与袁绍连合,并再连同多个地方势力起兵反曹。曹操曾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但不成功。200年,董承事败被杀,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大败,曹操虏获刘备妻子,及生擒关羽。
刘备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谭亲自迎接,并报知袁绍,袁绍也亲到邺城外迎接。待了一个多月后,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会。不久,曹操与袁绍于发生战争,汝南黄巾余军刘辟等向应袁绍叛曹。袁绍便派刘备率军与刘辟会合。曹操派曹仁攻打汝南,刘备惟有还军袁绍。刘备正想离开袁绍,便说服袁绍应南连刘表。袁绍派刘备再到汝南与龚都会合。曹操再派蔡阳攻击刘备,为刘备所杀。
201年,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的曹操南攻汝南,刘备败走弃城,并派麋竺、孙干与刘表会面,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准他屯于新野。刘表虽礼待刘备,但对其有所顾忌,而且刘备与荆州很多豪杰结交,所以对他不甚信用,也不接受其北伐意见。202年,曹将夏侯敦、于禁等南侵至博望,相方对持,刘备设下伏兵,火烧自营伪退,夏侯敦敦等追杀,为伏兵所破。
207年,三顾草芦请得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208年,曹操南下,8月刘表病卒, 次子刘琮即位,遣使曹操投降。刘备知道曹操南下后,弃樊城南逃。刘琮的人马及荆州人都跟随刘备南逃,到达当阳时,已集十余万人,辎重数千辆,一日只能走十余里,便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先走,到江陵会合。曹操怕刘备先占领江陵,派五千精骑追赶,两军于当阳的长坂遇上,刘备弃妻子先逃,与大军失散,幸而于汉津遇上关羽船队,与刘表长子刘琦的万余人,一起逃到夏口。刚好鲁肃来探听消息,刘备便派诸葛亮出使孙权,与孙权结盟,并与孙权将领周瑜、程普的部队战于乌林,大破敌军。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武陵太守金玄被刘备攻劫死,降者疑为其部下。雷绪也率部曲数万口人投效。后刘琦病死,诸将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也将其妹嫁给刘备。211年,益州牧刘璋为防卫曹操进攻益州,接受张松建议,邀请刘备入蜀帮忙。派法正带四千人及巨款送给刘备,刘备便亲自率军入蜀。到达涪城,刘璋亲自出迎。张松、法正及庞统都提议刘备可乘机杀了刘璋,但刘备不从。刘璋推刘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璋配给刘备士兵,令他攻击张鲁,但刘备却未有出兵,而是收买民心。
212年,刘备要求刘璋借兵、借粮还军荆州,援助孙权,但刘璋只给他一半。而刘璋又发现部下张松私通刘备取蜀,双方决裂。刘备斩杀杨怀,进逼刘璋,刘�、冷苞、张任、邓贤等坚守涪城对抗刘备,但被攻克。攻至绵竹关,守将李严投降。214年,于雒城被刘循挡攻势,战事长达一年,幸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援助,最终刘璋投降,刘备成为蜀主。215年,孙刘开始争夺荆州,最后决定将其平分,但双方关系已经恶化。
217年,刘备率军北上,并于219年夏天,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同时占领上庸。同一年冬天,关羽被孙权所杀,相方正式决裂。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也于第二年自立为帝,建立蜀汉。221年,刘备称为关羽报仇,发兵东吴,但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于223年4月病死,谥号为昭烈帝,5月,将尸首由永安运返成都,八月下葬。
刘备现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特征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2cm),垂手下膝,眼能看到耳朵。小胡须,就此曾被刘璋时官吏张裕取笑。为人不太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狗马、听音乐、穿美衣服、与豪杰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说曾因其仁德而感动了一位刺客,放弃杀死自己。
少时的刘备已梦想有日能坐天子的车。刘备虽然有仁德,但他也是有一个野心的群雄。如刘备住在荆州数年,一次与刘表饮酒时,到厕所时见髀里肉生,感叹自己早年征战四处、身不离鞍,但现在征战不在,髀里肉生,感触落泪。更多次建议刘表北伐,但刘表都不接受。
家庭
祖父
*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 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刘禅生母,曾于长阪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 麋夫人,麋竺之妹,于刘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
* 孙夫人,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后刘备入蜀,孙权接回她,再无记录。
* 穆皇后,吴氏,吴壹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 刘禅,刘备长子。后登上皇位。
* 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 刘璇,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曾孙
* 刘承,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干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描述: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语录:
刘备脱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安身守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曹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
刘备,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刘备(161~223)
中国三国时期汉国(习称蜀国)开国君主。汉昭烈帝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朝皇室疏宗。早年贩履织席为业 ,好交结豪侠。灵帝末年,从官府进行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安喜尉。后投靠公孙瓒。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很为曹操看重 。因谋杀曹操事泄,逃到徐州,统众数万人。建安五年(200),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官渡之战后南奔刘表。因声望日高,刘表对他有所防备。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去世,子刘琮降。刘备逃至夏口,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据有荆州之地。十六年,率军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西入蜀。后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二十四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刘备遂占领汉中,为汉中王。同年 ,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刘备知人善任,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自得诸葛亮,信任专一,言听计从,措施得宜,故能在地狭民少的蜀地,开创与魏、吴鼎立局面。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都成都。当年,兴师伐吴,欲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孙权遣使求和,不许。次年,两军决战于夷陵,因战略错误,且相持七八个月,蜀军疲惫,士气低落,为吴国大将陆逊所败 ,损失惨重。刘备逃归白帝城。第二年病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不久卒。
回答者:百合Lily_ - 初入江湖 二级 2-22 18:40
汉昭烈帝
回答者:闪烁★星 - 助理 二级 2-22 20:15
汉昭烈帝
回答者:龙的克星 - 试用期 一级 2-22 21:18
汉昭烈帝吧,他是蜀国的皇帝.
回答者:梦幻白茉莉 - 初学弟子 一级 2-22 22:02
汉昭烈帝
回答者:华夏霸王 - 助理 二级 2-22 22:37
蜀汉昭烈皇帝
回答者:匿名 2-22 23:30
汉昭烈帝
回答者:匿名 2-23 13:01
汉昭烈帝呀
回答者:沉睡千年的公主 - 试用期 一级 2-23 13:59
汉昭烈帝
回答者:linsen0214 - 助理 二级 2-23 14:44
汉昭烈帝刘备
回答者:hikari_arc - 试用期 一级 2-23 16:29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
回答者:伊莎朵拉 - 助理 二级 2-23 19:41
汉昭烈帝
回答者:lhf55刺骨寒风 - 助理 二级 2-23 21:46
刘备被称作汉昭烈帝
回答者:飞天小乖乖 - 助理 二级 2-23 22:55
昭烈帝
回答者:弘毅大师 - 举人 四级 2-24 12:42
汉昭烈帝
回答者:①辈子dё帅 - 魔法学徒 一级 2-24 14:04
三国志 称先主,作为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在正史中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资治通鉴称刘备为汉昭烈帝,但没有为他单独做传。
曹操也没有单独做传,但称为武王,我已经很满意。
回答者:香江回眸十二少 - 初入江湖 二级 2-24 16:10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
回答者:双龙舞 - 初学弟子 一级 2-24 16:22
昭烈帝
回答者:香草冰淇淋0_9 - 试用期 一级 2-24 16:23
汉昭烈帝
回答者:STAN363 - 魔法师 四级 2-24 16:24
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是刘禅封的吗

是的。
刘备死后,蜀汉后主刘禅登基之后进行追封,把刘备追封为汉昭烈皇帝,属于是刘备的谥号。
刘备生于161年,卒于223年,字玄德,汉族,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涿郡涿县人,相传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为什么叫蜀昭烈帝 我想知道昭烈是什么意思

根据古代历代谥号考,“昭”和“烈”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昭: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2、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汉昭烈帝是刘备的谥号。由于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因此用“昭”字赞扬他的品德。同时歌颂他对汉朝的忠诚,生前以汉室宗亲自称,并以恢复汉室为己任,“有功安民”、“秉德遵业”,所以用烈字赞扬他一生的功绩。

扩展资料: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谥号分为上谥、平谥和下谥。上谥是表扬类的谥号,下谥即“恶谥”,予以批评和斥责,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

1、上谥法

神 圣 贤 文 武 成 康 献 懿 元 章 僖(釐)景 宣 明 昭 正 敬 恭 庄 肃 穆 戴 翼 襄 烈 桓 威 勇 毅 克 庄 圉(御)魏 安 定 简 贞 节 白 匡 质 靖 真 顺 思 考 皓 显 和 元 高 光 大 英 睿 博 宪 坚 孝 忠 惠 德 仁 智 慎 礼 义 周 敏 信 达 宽 理 凯 清 直 钦 益 良 度 类 基 慈 齐 深 温 让 密 厚 纯 勤 谦 友 祁 广 淑 俭 灵 荣 厉 比 絜 舒 贲 逸 退 讷 偲 逑 懋 宜 哲 察 通 仪 经 庇 协 端 休 悦 绰 容 确 恒 熙 洽 绍 世 果 太 崇

上百三十一谥,用之君亲焉,用之君子焉。

2、中谥法

怀、悼、愍(亦作闵、湣)、哀、隐、幽、冲、夷、惧、息、携、恤、愿、儆。

上十四谥,用之闵伤焉,用之无后者焉。

3、下谥法

野、夸、躁、伐、荒、炀、戾、刺、虚、荡、墨、亢、千、褊、专、轻、苛、介、暴、虐、愎、悖、凶、慢、忍、毒、恶、残 奰、攘、顽、昏、骄、酗、湎、侥、狃、侈、惑、靡、溺、伪、妄、讟、谄、诬、诈、谲、诡、奷、邪、慝、蛊、危、圮、懦、挠、覆、败、斁、疵、饕、费。

上六十五谥,用之歼夷焉,用之小人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谥号,百度百科-刘备

为什么称刘备“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是谥号,是后人给刘备的。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刘备为什么叫昭烈帝?是自己起的还是别人封的?

刘备,字玄德,生于汉桓帝延熹五年壬寅(公元162年)五月十九日,刘备幼有大志,东汉末年,与河东关羽公、涿县张飞公结为兄弟,募兵参加镇压黄巾。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豫州牧等,后为徐州牧。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孔明)辅助,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因取荆州,并得益州和汉中地区。建安二十四年已亥(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与魏、吴成鼎足之势。献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刘备乃于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担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章武三年癸卯(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驾崩於白帝城永安宫,自辛丑(公元221年)——癸卯(公元223年),在位三年,终年六十二岁,葬于惠陵(即成都华阳县西南),(—说葬于成都府官衙门万花亭)。尊谥昭烈皇帝。昭烈是他死后的谥号。
古代皇帝死后,后人一般都有一到两个字来评价他的生平功过。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 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另:古人对谥号的解释: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 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 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 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 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 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 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 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 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 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 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 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 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满志多穷曰惑 思虑不爽曰厚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内外宾服曰正 彰义揜过曰坚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名与实爽曰缪 择善而从曰比

相关推荐:

为什么刘备称昭烈帝而刘禅称后主刘禅没有帝号吗

什么叫蜂蜜汁

骆驼祥子一共有几个字

孙悟空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神

骆驼祥子这本书有多少字

什么叫风雨线

为什么宋朝那么小

什么叫坟帖勿回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什么刘备称昭烈帝而刘禅称后主刘禅没有帝号吗》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什么刘备称昭烈帝而刘禅称后主刘禅没有帝号吗

    因为刘备在当皇帝的时候就去世了, 谥曰昭烈皇帝。刘禅在当皇帝的时候被灭国,因此没有帝号。魏国被成济捅死的曹髦,死后也只有个高贵乡公的称号,...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蜂蜜汁

    蜂蜜汁即蜂蜜混合水做的果汁。柠檬蜂蜜汁做法:食材:蜂蜜、柠檬、冰糖、枸杞。步骤:1、首先把柠檬洗干净,然后把柠檬切成片;2、把蜂蜜装在瓶子或者...

    百科 日期:2023-04-05

  • 骆驼祥子一共有几个字

    《骆驼祥子》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或初中部分共160000字。《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孙悟空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神

    孙悟空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

    百科 日期:2023-04-05

  • 骆驼祥子这本书有多少字

    该书共有21万字《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21世纪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风雨线

    黑皮线,又叫风雨线、橡皮绝缘编织电线、麻皮线等,此类型电线耐晒防水。主要用于室外敷设供电线路,有较好的抗晒抗老化特性和抗低温能力,广泛用于...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为什么宋朝那么小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生,经陈桥兵变后,君临天下的,他深知武将权利过大对国家危害很大,他曾问赵普如何彻底改变自五代以来武将频繁兵变夺权的事。...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坟帖勿回

    通俗意义是指坟贴不要回复。坟贴:通俗意义是指很久以前在贴吧发的帖子 ,长时间无人回复的就叫坟贴。它的定义为,发贴时间为150天及其更早的,期...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