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是曹丕为了笼络士族而确定的选官标准.。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共三类。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但是九品的品级并没有废除。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为什么以后官还是分品?
隋朝时,由尚书省统辖的六部,实际上成为中央的最高行政机关。
尚书左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之一,掌管吏、礼、兵三部,兼掌纠弹;
尚书右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之一,掌都官(后改名刑部)、度支(后改名民部)、工三部,兼知财政用度。
侍郎——六部每部各设四司,每司设侍郎一至二人,为各司之长官,共二十四司,设三十六个侍郎。炀帝时,侍郎又升格为各部的次官。
郎——六部二十四司的长官。炀帝时侍郎升格为各部的次官,各部下属的二十四司长官改称郎。
员外郎——六部二十四司每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侍郎之次官。
承务郎——炀帝时,各司的员外郎改称承务郎,为各司郎的次官。
隋朝官员由高至低分别为: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从一品:上柱国
正二品:柱国、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进、尚书令、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
从二品:上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雍州牧、金紫光禄大夫
正三品:大将军、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官尚书、度支尚书、工部尚书、太常卿、光禄卿、卫尉卿、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纳言、内史令、左卫大将军、右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左武候大将军、右武候大将军、左领左右府大将军、右领左右府大将军、宗正卿、大理卿、鸿胪卿、司农卿、太府卿、上州刺史、京兆尹、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
从三品:上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右卫将军、左武卫将军、右武卫将军、左武候将军、右武候将军、左领左右府将军、右领左右府将军、左监门将军、右监门将军、国子祭酒、御史大夫、将作大匠、中州刺史、亲王师、朝仪大夫
正四品上: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少卿、太常少卿、卫尉少卿、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卫率、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宗正少卿、太仆少卿、大理少卿、鸿胪少卿、司农少卿、太府少卿、下州刺史
正四品下:内史侍郎、太子右庶子、朝散大夫
从四品上:上仪同三司、尚书左丞、太子左卫副率、太子右卫副率、太子左监门率、太子右监门率、上郡太守、亲王府长史、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城门校尉
从四品下:尚书右丞、直阁将军、亲王府司马、谏议大夫
正五品上: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内常侍、秘书丞、国子博士、太子左监门副率、太子右监门副率
正五品下:尚食典御、尚药典御、上州司马
从五品上:著作郎、中郡太守、太子洗马、奉车都尉
从五品下:都水使者、治书侍御史、长安令、内给事、驸马都尉、亲王友
正六品上:翊军将军、主爵侍郎、司勋侍郎、考功侍郎、礼部侍郎、祠部侍郎、主客侍郎、膳部侍郎、兵部侍郎、职方侍郎、驾部侍郎、库部侍郎、都官侍郎、刑部侍郎、比部侍郎、司门侍郎、度支侍郎、户部侍郎、金部侍郎、仓部侍郎、工部侍郎、屯田侍郎、虞部侍郎、水部侍郎、下郡太守
正六品下: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大理评事、千牛备身、殿内监、下州司马
从六品上: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前军将军、后军将军、左军将军、右军将军、通事舍人、亲王文学、左领军府长史、右领军府长史、亲王府主簿、上县县令
从六品下:冠军将军、辅国将军、太子舍人、太常丞、光禄丞、卫尉丞、亲王府记室参军、左领军府司马、右领军府司马
正七品上:镇远将军、安远将军、御医、左卫府长史、右卫府长史、左武卫府长史、右武卫府长史、左武候府长史、右武候府长史、左领左右府长史、右领左右府长史、亲王府诸曹(兵曹、骑兵曹等)参军事
正七品下:宗正丞、太仆丞、大理丞、鸿胪丞、司农丞、秘书郎、著作佐郎、太子千千备身、尚食直长、尚药直长、太子通事舍人、左卫府司马、右卫府司马、左武卫府司马、右武卫府司马、左武候府司马、大武候府司马、左领左右府司马、右领左右府司马、太子典膳监、太子药藏监
从七品上:太子左卫率府长史、太子右卫率府长史、亲王府祭酒、中县县令、上郡郡丞、将作丞
从七品下:轻车将军、太学博士、太常博士、国子助教、长安县丞、侍御史、太史令、上州诸曹(功曹、户曹、兵曹)参军事、太子左卫率府司马、太子右卫率府司马
正八品上:协律郎、殿内将军、下县县令、中郡郡丞、亲王府行参军、太子内坊丞
正八品下:殿内侍御史、掖庭令、上署(公车、郊社、太庙、太祝、平准、太乐、典客、太仓、典农、京市、太官等署)令、中州诸曹参军事
从八品上:四门博士、门下录事、尚书都事、监察御史、中署(太医右藏、乘黄、衣冠、守宫、上林、牛羊、典牧等署)令、下郡郡丞
从八品下:亲王府典签、内仆令、下署(诸陵、太卜、司仪、珍馐、良酝、掌醢、甄官等署)令、下州诸曹参军事、上县县丞、上郡尉
正九品上:太学助教、太子备身、校书郎、中县县丞、中郡尉
正九品下:太子食官令、太子司藏令、太史丞、掖庭局丞、上署署丞、下郡尉
从九品上:太祝、太子厩牧令、太子校书、下县县丞、中署署丞、上县县尉
从九品下:偏将军、裨将军、四门助教、算学博士、奉礼郎、内仆局丞、下署署丞、中县县尉、掖庭局监作、太史司历、乐师
九品中正制,隋朝被废除.为什么以后朝代官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
为什么隋唐时期可以实行科举制,不用九品中正制选官呢?
科举制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选官方式,自隋唐兴始,已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隋唐时期究竟是哪些社会因素推动的科举制的建立,并逐渐淘汰掉九品中正制的呢?我们一一来看。
1.庶族地主的崛起和门阀士族的衰落
九品中正制至隋朝实行了约400年,至东晋末年,由于九品中正制赋予门阀士族超然的特权和地位,士族子弟鲜有像王导、谢安一样的政治家,大多人都声色犬马,追求奢侈,以驾驶门第自矜,此为其衰落的内因。此外,孙恩、卢循发起的长达十二年的农民起义也给东晋的门阀士族以沉重打击,王谢等世家失去了原有的统治地位,具体体现如下,谢琰被杀后,北府兵为寒人掌握,军权不再有士族掌握。其次是这次起义本就因门阀士族封建剥削严重、农民无法负担而起,矛头直指东晋各个世家大族。刘裕为缓解阶级矛盾,不得已出台了一些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同时限制了豪门士族的各项权力。
而庶族地主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隋文帝颁布“均田制”,几乎使每个家庭都拥有土地,同时整顿户籍,轻徭赋以,将依附于豪门士族的佃农、奴隶解放出来。于是几年之后中小地主迅速崛起,隋唐时期,庶族与门阀士族的势力差距越来越小,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庶族地主阶级要求拥有政治权力,积极寻求入仕途径,为科举制的实行奠定了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2.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科举起源于隋朝,最终定型于唐朝,同时也符合隋唐大一统的需要。九品中正制是门阀士族地方割据下的产物,地方官的品评是选官时的重要标准,选官权并不在皇帝手上,但由于魏晋政权依赖于士族,对此只能选择妥协。
但这种让渡政治经济特权的现象是任何一个专制皇帝都无法接受的,所以隋唐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启用科举是符合皇权的需要的。科举取士可以形成从中央皇帝到地方的垂直选拔。寒门子弟可以层层考试面见皇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科举制的好处,,同时这样收到皇帝赏识而被启用的官员往往对皇帝更忠心,所以天子掌握用人权也就掌握了更多的行政决策权,有利于皇帝扩大统治基础。此外,由于消弭了之前由于缺乏上升途径造成的中下层人士的不满情绪,也可缓解政治矛盾,有利于政局稳定。
3.魏晋士族的文化垄断被打破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占有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文化中心地位,教育也以私学为主,士族可以依赖一家之法对儒、释、道经典做出解读。到了唐初,孔颖达校订五经,唐政府颁《五经正义》于全国。
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繁荣,为寒门弟子创造了一定的学习条件和文化氛围,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而门阀士族一般以经学传家,所以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学术中心地位,这也是科举制得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九品中正制到后期就被废除了,但有什么东西保留了下来?官名?
这是古代的选官制度之一,类比有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
是对官员的官阶进行划分,不涉及官名
保留下了的有品级制度,一品、二品、三品等,当然了后世也有改变
另,涉及官名的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等
别搞混淆了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为什么不用九品中正制选官?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那么,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为什么不用九品中正制选官?
一、士族把持朝廷选人,阻止寒门子弟做官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开始,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选取人才。
二、九品中正制,助长贵族不正之风,容易亡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九品中正制导致封建门阀林立,贵族腐败荒淫。而晋朝就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亡国,隋唐统治者为避免这一隐患改为科举制。
三、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是国家稳定所趋促使九品中正制诞生的,正是中小地主和寒门,但九品中正制损害的,却是他们的利益。在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腐朽至极,彻底被门阀士族操纵,向上的通道被他们垄断。不符合广纳人才、百家争鸣的历史趋势。
废除九品中正制,启用科举是符合皇权的需要的。科举取士可以形成从中央皇帝到地方的垂直选拔。寒门子弟可以层层考试面见皇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科举制的好处。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晋升为公务员,在扩充选才途经,增加人才储备的同时,让这部分人才感念皇恩,为皇帝所用,有助于皇权稳定。
九品中正制,你有哪些了解?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实行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以魏代汉,从而听取世家代表陈群的建议,实行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内容如下:各州推选大中正一人,各郡设小中正。中正负责品评人物。在曹魏时期,中正由州郡自己推选,但晋以后,中正都由中央的司徒任命。这就把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品评有三个标准:家世、道德和才能。依据这三个标准,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依次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品评结果呈递给司徒府复审,司徒府再呈递给吏部。吏部根据品评结果决定是否予以任用,升官还是贬官。品评每三年进行一次。
实行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如下:当时盛行乡里评议,品评人才的权力在地方豪强的手里。曹魏想要实行像科举制那样的考试制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世家大族势力强大。曹魏又面临外患,必须依赖世家大族来维持统治。曹魏能做的就是把品评人才的权力集中到政府手里,但是品评人物的时候把家世作为标准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曹魏对世家大族的妥协。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制的中正由世家大族子弟担任,所以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门阀士族手中。在门阀士族的操控下,家世慢慢成了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标准。被评为上品的都是世家大族,被评为下品的都是平民子弟。一开始定立的品评标准成了一纸空文。九品中正制已经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而且在中正制的影响下,世家大族子弟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
九品中正制的废除:隋炀帝开进士科,标志着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九品中正制”不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吗?为什么明清时期官还要“品级”?
这个不是这么理解,九品中正是选拔官员的制度,保证大贵族的利益,皇权和大家族之间的博弈,直到清朝皇权达到顶峰,唐朝时候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利,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九品中正慢慢没落,科举渐渐升起,清朝的时候科举已经僵化到禁锢人的思想,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更新。
北魏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及其原因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之设立本为曹魏尚书陈群为补救汉代察举制的流弊而设,初不失为一种因时制宜的选举方法,但行之既久,又不加改革,便流弊丛生,高门大族垄断政权,庶姓寒门苦无参政机会。至北周时蘇绰已建议革除此种不合理的政治制度,《通典�6�4选举典》载蘇绰:「深恩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别,」至隋文帝统一全国,参考北周时期蘇绰奠立的典章制度,於开皇七年罢九品中正制,建秀才枓,令诸州每年选送三人至京师,加以考试,试策得高第者为秀才。又《隋书�6�4高祖纪>>载开皇十八年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枓举人。」可明显看出隋废九品中正而转向科举制的发展。而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的原因,有下列数点: 一、革除门阀政治之弊: 九品中正制发展的结果,造成高门大族垄断政治,寒门无入仕机会,文帝为针对此弊,打击高门大族的政治力量,达致中央集权的目的,使平民皆得仕进,各州郡贤能得平均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故开科取士实有选拔真才为国所用之目的,以打破自南北朝以来世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二、削弱地方士族的势力: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既由本族人仕出任,自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上维护本族人的力量,久而久之,遂在地方上形成士族的势力。但这样对杨氏政权的巩固自形成一种阻力,故隋文帝乃要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如《通典�6�4选举典》载:隋氏罢中正,选举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并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必归吏部,」,门阀把持选举的弊端,经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後,已达至集权中央的目的。三﹑适应废除九品正制的历史潮流: 西魏时已罢门资之制,当时认为:「周氏以降,选无清浊。」(《隋书。卢恺传》),亦即不全凭门第,能够注意到「才干」,及至北周蘇绰更废除『九品中正制」,这个事实正好说明到了南北朝後期九品中正的选举制度已经开始失掉作用,故隋文帝乃顺应此种历史潮流,废止了九品中正制。 既然九品中正制令到人才无由上进,造成门阀政治,使魏晋南北朝社会集「贫」﹑弱」、「愚」、「乱」的大成,政治不能纳上轨道,又使高门子弟坐致公卿,对国家全无感激或责任心,遇有权臣篡反,各人亦改面事之,故文帝乃有废除九品中正制以纠正弊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 http://tel.pinggu.org/html/2008-9/16/360602.html
相关推荐: